信息显示技术问题总结_信息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时间:2020-02-28 13:43: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信息显示技术问题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信息显示技术问题总结

绪论

按光学结构,列举具体显示器件。答:

直观式

图像直接显示在显示屏

最常见,一般的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的显示屏,一般的CRT、LCD、PDP等 投影式

把显示器件生成的较小的图像源,通过透镜等光学系统放大投影于屏幕。正投式:观看者和图像源在屏幕的同一侧。如投影仪。

背投式:图像源在屏幕之后,观看者观看屏幕的透射图像。如背投电视机。虚拟成像式

利用光学系统把图像源成像在空间而不是显示屏,人眼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

按显示原理,列举具体显示器件。答:

主动发光型

利用电能使器件发光,显示图像

包括阴极射线管(CRT)、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场发射(FED)、电致发光(ELD)、真空荧光管(VFD)等 非主动发光型:

显示器件本身不发光,借助外来光(如太阳光、照明光)显示图像,用电路控制它对外来光的反射率或透射率。包括液晶(LCD)、电致变色(ECD)

写出本课程所学的显示器件的中文名称、英文缩写。答:

显示器件:

阴极射线管 :CRT 发光二极管:LED 液晶显示:LCD 等离子体显示板:PDP 场发射显示:FED

显示器件的发展趋势,哪些器件对应体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答:

更高临场感显示

忠实再现:身临其境

更高清晰度

三维立体显示

虚拟现实:以假乱真

用计算机图形学(CG)技术等制造的虚拟空间画面,给予视觉上的感

性冲击

使用更加方便

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能方便地显示信息,能够简便有效地使用地显示屏

与显示相关的视觉特征

显示技术分别利用人类视觉的哪些特性,从而实现时间上连续、空间上连续、全彩色、具有立体效果的显示? 答:

时间上连续

视觉残留: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

产生机制:视网膜感光色素的分解与合成是需要时间。

视觉暂留影响因素:

光强

弱发光物体,后像1~2秒消失,强光刺激,几分钟 作用时间

作用越长,后像持续时间越长 颜色

不同色光,后像持续时间不同,黄光后像消失最快 视觉残留最小值:1/24秒

空间上连续:

人眼的空间分辨能力

视角

物体边缘光线到达眼睛所形成的张角 视角=物体尺寸d/距离L 视敏度

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通常以找出两条线之间的最小间隔来说明,可用视角的倒数来表示

有限的空间分辨率

最小视角:图像信号采集的最小空间间隔

锥体细胞个数人眼同一时间所能直接观察的最大像素 像素,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

人眼同一时间观察到的像素数,标清电视:;高清电视: 像素间距=明视距离衍射像差的最小视角 全彩色

同色异谱+加法混色:全彩色显示

选定若干基色,线性叠加重现人眼在自然界看到的大部分颜色 三基色:红绿蓝 具有立体效果的显示:双眼视差

显示器件是否真实还原原始场景的亮度?

答:重现景像的亮度无需等于实际景物的亮度。

覆盖人眼明视觉舒适度范围即可(1~1000cd/m2)

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 答:

颜色的来源

物体对外界入射光的作用(非光源)

在光源照射下,有选择地吸收一些波长的光,而反射、透射或散射另一些波长的光,从而使物体呈现一定的颜色。

显示器件能否显示人从自然界看到的所有颜色?

答:不能,选定若干基色,线性叠加重现人眼在自然界看到的大部分颜色

RGB色度图为什么出现负值,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需要想减混色,即吸收掉部分红光成分。

@从RGB到XYZ色度图,能否改进显示器件的颜色显示范围? 答:可以

给定RGB系数,计算光通量。答:

(R:G:B)光通量比 =1 : 4.5907 : 0.0601 光通量为1*R + 4.5907 *G + 0.0601*B

黑、白、灰在不同色坐标系的位置。答:

RGB:黑[0,0,0],白[255,255,255],灰[] rgb:

r=R/(R+G+B), g=G/(R+G+B), b=B/(R+G+B)黑[0,0,0],白[1/3,1/3,1/3],灰[] XYZ:

X2.7689,1.7518,1.1302RY1.0000,4.5907,0.0601GZ0.0000,0.0565,5.5943B

黑[0,0,0],白[1440.9795,1440.954,1570.6215],灰[]

电视原理

兼容制模拟彩色电视、标清模拟电视、高清模拟电视的分辨率、像素个数、帧频。答:

兼容制模拟电视:

分辨率768*576 像素点个数768*576=44万 帧频25Hz

标清电视:

分辨率1280*720 像素点个数1280*720=92万 帧频50~60帧/秒

全高清电视:

分辨率1920 *1080 像素点个数1920*1080=207万 帧频50~60帧/秒

给定灰度等级,计算兼容制彩色电视、标清电视、高清电视的每幅画面的信息量、传输所需的带宽。答:

黑白电视图像所需带宽:

画面显示行数575 宽高比4:3 帧频:25Hz 调制方式:模拟调制 信号发送速率

575×4/3×575×25=11×106bit/s 占用带宽:

以相邻每个黑白像素为一个周期,取正弦分布

=信号发送速率我国模拟电视带宽6MHz 彩色电视兼容制限制

给定黑白电视信号的电压范围,计算黑电平、白电平、消隐信号、同步信号对应的电压。答:

以同步信号的幅值电平作为100%;则黑色电平和消隐电平的相对幅度为75%;白色电平相对幅度为10%~12.5%

我国电视,场同步信号脉冲宽度为,其相对电平为25%

画出一个黑白电视信号的电压变化曲线,指出哪些是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同步信号? 答:

为什么电视信号带宽可以被压缩?

答:电视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相关性,黑白电视尚未用完6MHz带宽。PAL制电视相对于NTSC制有什么优缺点? 答:

NTSC制式 :

优点:

兼容性好,图像质量好。电路简单,信号处理容易。缺点:

对两个副载波的相位失真敏感,要求相位差控制在以内,否则容易产生明显的色调失真。

对发射端和中间传送设备的性能指标要求高。

PAL制式:

优点:对传输过程中相位失真不敏感,两相位副载波差误差允许在。缺点:彩色清晰度略低于NTSC制式,信号处理和接收电路相对复杂。

具体的显示器件

本课程所学的显示器件的特点:

• 应用最久的?最广泛的?平板占统治地位的?显示面积最大的?天生适合数字调制的?

• 哪些需要抽真空?哪些需要液体?哪些是完全固体? 答:

应用最久的:CRT 最广泛的:LCD

平板占统治地位的:LCD 显示面积最大的:PDP 天生适合数字调制的:LED;等离子体:PDP。抽真空的:CRT 液体:LCD

完全固体:有机电致发光(OLED)

子像素亮度由什么物理量决定?(找不到在哪儿)答:

CRT: 电子束束流决定了荧光屏上每个像素的余辉强度(亮度)。LCD:亮度取决于背光源的亮度和液晶盒每个子像素的透射系数。PDP:由子场的组成决定。OLED: 电压控制还是电流控制? 答

CRT:发光亮度由电压控制,轰击位置由电流控制。LCD:电压控制 PDP:电压控制 OLED:电压控制

主动发光还是调制外界光? 答

CRT:主动发光。LCD:调制外界光 PDP:主动发光 OLED:

CRT显示器 为什么CRT显示器不采用电偏转而采用磁偏转的方式? 答:

电偏转需要足够长加速轨道,可用于小偏转角 磁偏转轨迹原型,偏转角容易实现

@根据荧光粉和荫罩计算CRT电->光极限转换效率。答:

电子束轰击荧光粉存在反射或散射,电子利用率90%,ηe=0.9 每生成一电子-空穴对,平均能量3Eg基质,量子效率ηq=0.33 Eg基质>Eg复合中心,内部效率ηi=0.74 ηmax=ηe*ηq*ηi=0.22

@同一型号不同CRT的荫罩和荧光屏能否互换? 答:

LCD 早期液晶的主要问题,采取什么主要技术措施解决? 1.分辨率低。

增加电光特性陡度。2.显示视角小。

相位补偿膜,IPS,MVA 3响应速度慢。

过驱动技术。4.不适合高寒地区军用。

液晶对比度和偏振片位置。

液晶驱动电压,响应速度的计算。彩色TFT-LCD的电光转换效率?

液晶对薄膜晶体管充放电时间、开关比的要求。对充电时间的要求:

在行扫描时间内将99%信号输入到液晶像素。对放电时间的要求:

在帧扫描时间内,液晶像素电压下降小于5%。对开关比的要求:

开关比必须大于10^5,目前主要采用10^7 PDP 给定灰度等级,计算由哪些子场组成。

计算时顺序为从大子场到小子场。PDP与LCD优缺点对比。

优点:易于实现薄屏大屏幕(40~150英寸,厚度

可实现全彩色(脉冲调制,灰度和色域与CRT相当)全数字化工作模式

缺点:发光效率低(功耗大)驱动电压高。

PDP与LCD动态残像的成因和解决方法的差别。PDP动态残像的成因:

因为PDP灰度利用人眼对各个子场的亮度信号进行累计,所以显示静止图像时可获得较好的显示效果,显示动态图像时会引起灰度紊乱或色彩紊乱。人眼会觉得图像边缘出现假轮廓,称为动态伪轮廓,也就是动态残像。

解决方法:

1.子场重新划分即改变子场的排列顺序和权重。

2.用非二进制编码,每帧256个子场,所需的子场数等于灰度级数。3.使用运动补偿法。LCD动态残像的成因:

液晶响应时间过长。解决方法:

1.改善液晶材料特性,具体为减小粘滞系数增大介电系数差提高弹性系数 2.减小液晶单元盒间隙d。

3.增大液晶单元盒驱动电压V(过驱动技术)。PDP与荧光灯发光原理的异同。

不同点在于PDP所用的光主要是负辉区的光,而荧光灯则主要使用的是正柱区的光。相同点是PDP和荧光灯都是利用气体放电形成等离子体而发光。

LED/OLED LED, OLED的亮度由什么决定(电压?电流?)

OLED:电流,LED:电压 LED阈值电压的决定因素?Eg LED, OLED彩色化方案的差别。

OLED:分别制作红绿蓝发光中心(真空蒸发工艺)/白光+红绿蓝滤色片/蓝光+红绿蓝色转换层

LED:彩色每个像素至少3个LED(RGB)

为什么现阶段OLED只用于小尺寸显示器件,而LED只用于超大尺寸显示器件?

OLED驱动方式分为无源驱动和有源驱动,无源驱动型技术成熟,但是用于低分辨率小尺寸器件,而有源驱动的技术有待发展,大尺寸应用不成熟

LED显示器:像素点由LED焊接,人到屏幕的观看距离达到一定值以后,由于人眼分辨率,不能察觉到LED之间的距离,OLED面临的主要问题?

立体显示 为什么大部分3D显示需要带眼镜?

答:因为现在的3D显示原理都是利用人双眼的视差,人只有佩戴特定的眼镜才能左眼接收到左眼的视差图像,右眼接收到右眼的视差图像,然后将两眼视差图像在大脑皮层合成得到立体图像。

为什么3D影院需要大屏幕?

答:因为人在观看非常大的画面时可获得立体感。视角大,人眼在一个时刻只能观察到画面的一部分,结合双眼视差立体成像,具有极佳的临场感 为什么裸眼3D的可视范围小?

答:因为在裸眼3D显示技术中,左眼视差图像和右眼视差图像是分开的。所以只有在背光源透射后左眼视差图像和右眼视差图像的交叠区域才能看到3D效果,这大大减小了裸眼3D的可视范围。

为什么3D电视中大部分基于LCD而不是PDP?

目前3D显示的主要存在问题? 1.视觉舒适度问题

观看3D影像,眼睛聚焦位置快速移动视觉疲劳,甚至影像眩晕。2.3D影视内容相对匮乏

大部分影视内容都采用2D方式制作。3.3D显示亮度偏暗、不节能

偏光板式的液晶快门,理想透射率1/2,左右眼理想占空比1/2,体感亮度降至1/4。某品牌LCD亮度,2D,450cd/m2;3D,65cd/m2

软件测试技术问题总结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常见问题总结1 软件测试基础1) 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通过手工或自动化的手段运行或测定被测对象是否满足所对应的需求;被测对象包括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

物流信息显示配送方案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物流信......

PPT技术问题

目 录1、PPT中演示文稿的减肥 ....................................................................................12、PPT文稿内容的快速获取 ............................

车间信息显示系统方案上传

车间信息显示系统方案根据公司领导安排,对我公司车间内的信息显示系统方案作了一个初步的设想.在此对该系统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1.用来显示什么?该系统必须可以用来......

邮政营业网点信息显示系统介绍

邮政营业网点信息显示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精简方案上海禾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八年十月 第1章 方案概要要点:1、总局通过现有网络对所有邮政网点同时发布各种信息,(牌价......

下载信息显示技术问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显示技术问题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