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超级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汽车电器总结”。
汽车供电系统
1:汽车用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对汽车用蓄电池有何要求? 答:功用有
(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2)在发动机不工作或电压低时(发动机停转或怠速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3)用电设备过多,超过发电机容量时补充供电。
(4)蓄电池电能不足时可将发电机电能储存起来。(5)具有稳定电源系统电压的作用。
其主要功用: 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要求: 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
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是什么?
答:组成部件:极板与极板组、2 隔板、3 电解液、4 外壳 5 蓄电池技术状态 指示器 功用: 同上
3:什么是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和储备容量?
答:额定容量 C20: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 250C 时,以 20h 放电率(If=0.05C)连续放电,当单格电压降至 1.75V(12V 蓄电池降至 10.5 ±0.05V,6V 蓄电池降至 5.25±0.02V)蓄电池输出的电量。
储备容量 Cm: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 250C 时,以 25A电流连续放电,所持续的时间,其单位为 min.。
4:为什么工业用硫酸和普通水不能用蓄电池?
答: 普通水不是纯净的 里面有许多可溶盐和矿物质 这些物质对蓄电池有害会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工业硫酸也不是纯净的 有许多其它的成份,对蓄电池有害.纯净的硫酸是无色的.5:汽车交流发电机的功用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功用: 在工作时)向除起动机以外的所有电气设备提供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补充消耗的电能。
组成:转子、定子、整流器和端盖
作用:
转子:产生励磁磁场。
定子:产生三相交流电动势。
整流器: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
6:用化学反应方程的形式描述蓄电池放电过程的工作原理? PbO2 + Pb + 2H2SO4 = 2PbSO4 + 2H2O 在放电过程中,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上的Pb都逐渐转变为2PbSO4,电解液中H2SO4逐渐减少而水增多,所以电解液密度是不断下降的,理论上,放电过程应进行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全部变为硫酸铅为止,但由于电解液不能渗透到活性物质的最内层去,使用中所谓放完电的蓄电池,实际上只有20%--30%的活性物质变成硫酸铅。
7:简述影响汽车蓄电池容量的主要因素?
答:(1)放电电流;(2)电解液的温度;(3)电解液的密度;(4)电解液的纯度;(5)极板的结构。
8:蓄电池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达:极板硫化、自行放电、极板短路和活性物质脱落,电解液量减少。
9:免维护铅蓄电池有哪些优点? 答:(1)使用中不用加水;(2)自放电少,寿命长;(3)接线柱腐蚀少;(4)起动性能好。
10:汽车电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单线制2.负极搭铁3.两个电源4.用电设备并联5.低压直流供电。
11:交流发电机高速运转时突然失去负载有何危害?
答:会导致发电机的端电压急剧升高,这是发电机中的硅二极管以及调节器中的电子元件将有被击穿的危险。
12:蓄电池的电动势如何建立?充电和放电是蓄电池极板及电解液有何变化?什么为充电和放电?
答:蓄电池的电动势由正负极板浸入电解液后产生的。当极板浸入电解液时,负极板有少量的铅融入电解液生成两价铅离子PB2+,并在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使极板带负电,正极板为PB4+形成电动势。
将蓄电池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称为放电过程。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的PB都逐步转变我PBSO4,电解液中的硫酸逐渐减少而水分逐渐增多,使电解液相对密度逐渐减小。
将电能转换成蓄电池的化学能的过程称为充电过程。充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的PBSO4将逐渐转变为PBO2和PB,电解液中硫酸成分逐渐增多,水逐渐减少,电解液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13:蓄电池的使用及维护
1正确使用起动机。每次不得超过3到5秒,2定期补充充电。3蓄电池在汽车上必须固定牢靠,防止汽车行驶时震动受损。4新蓄电池首次使用之前,需要合理选择电解液相对密度。
维护1检查蓄电池外壳表面有无电解液漏出和渗出,擦去电池盖上的电解液。
2检查蓄电池在车上安装是否牢靠,导线接头与极柱的连接是否紧固。
3经常性的清除蓄电池上的灰尘,清除极柱和导线接头上的氧化物。
4检查加液孔盖或螺塞上的通气孔是否畅通。
5定期检查并调整电解液的密度及液面高度。
14:何谓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特性,空载特性和外特性?
输出特性:又称负载特性或输出电流特性。它是指发电机向负载供电时,保持发电机输出电压恒定。
空载特性:是指发电机空载时,发电机的端电压U与转速n之间的函数关系。
外特征:是指发电机转速一定时,发电机的端电压U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即n为某一定值是U的函数关系。15:电子调节器如何对交流发电机进行电压调节?
当发电机转速变化时,要保持发电机电压恒定,必须相应改变磁极磁通。磁通量多少取决于磁场电流的大小,在发电机转速变化时,只要自动调节磁场电流,就能使发电机电压保持恒定,原理就是通过调节磁场电流使磁极磁通改变来使发电机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16:交流发电机整流器作用?怎么样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汽车用蓄电池为直流电源,考虑到发电机停转时,车用的各种电器必须能正常工作,用电设备均选用支流供电方式,这就要求交流发电机最终能提供直流电势。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即当给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呈现低阻状态;当给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呈现高阻状态,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便可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17:汽车电源系统在使用及维护应注意些什么?
1汽车交流发电机均为负极搭铁,蓄电池搭铁极性必须与发电机一致。
2发电机运转时,不能短接交流发电机的BE端子来检查发电机是否发电。
3一旦发现发电机不发电或充电电流很小时,就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
4当整流器的六只整流二极管与定子绕组连接时,禁止使用220V交流电源检查发电机的绝缘情况。
5调节器与交流发电机的搭铁形式,电压等级必须一致。
6交流发电机的功率不得超过调节器所能匹配的功率。
7汽车行驶时应断开点火开关,以免蓄电池长时间向磁场绕组放电。
1、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填空):定子总成、转子总成、整流器、前后端盖。
2、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的结构和作用。
转子总成是交流发电机的磁场部分,工作中产生旋转磁场,它主要由转子轴、滑环、爪极、磁轭、磁场绕组等组成组成3、画出整流器与电枢绕路的电路。
4、交流发电机的中性点电压的作用。
中性点电压通常是指三相绕组的中心抽头“N”对外壳(即搭铁)的电位之差,一般用来控制各种继电器和充电指示灯等。实际上发电机工作时,中性点电压除了直流成分外,还含有交流成分,当发电机高速运转时,可有效利用中性点电压来增加发电机地输出功率。
5、汽车交流发电机的激磁方法。
汽车在起动和发动机转速很低时,采用他激方式,即由蓄电池供给发动机磁场绕组电流,以增强磁场,使电压很快上升。当发动机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发动机产生的电压达到或达到蓄电池电压时,发动机采用自激方式。
6、画图分析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图:见教材32页2-29图。分析
(1)发电机转速较低,其电压低于蓄电池电压时,不能向外供电。当转速高于空载转速n1时,发电机才有能力向外供电。
(2)发电机的输出电流将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当转速等于n2时,发电机输出额定功率。
(3)当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不再随转速的升高负载电阻的减小而增大,可见交流发电机具有自身限制输出电流的能力,7、简述电子式电压调节器的基本原理。
要保持发电机电压稳定在某一定值不变,在发电机转速变化和用电电流变化的情况下,只能相应地改变发电机的磁通。这是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对于电子式调节器,当发电机端电压达到调节电压值时,稳压管导通,控制大功率V2截止,切断了发电机的磁场电路,磁场绕组中无电流流过,发电机的端电压下降。当发电机端电压降至略低于调节电压值时,稳压管3重新又截止,大功率V2又导通,接通磁场电路,发电机端电压又升高。如此反复。
起动机
1:起动机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
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产生转矩。
2).传动机构:
按工作要求,完成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的配合工作。
(起动时使驱动齿轮啮入飞轮齿环,起动后自动脱离,避免起动机的电枢飞散。
3).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 控制电路接通与闭合,控制驱动齿轮与飞轮的啮合与分离。
2: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工作过程如何?
答:机壳、磁极、电枢、换向器、电刷等
工作过程:电动机的电刷与直流电源相接,电流由正电刷和转向片输入,经电枢绕组后从换向片和负电刷流出,此时绕组电流方向由逆时针,由左手定则确定导体受向左作用力F,下方受向右的作用力F2,若相等,整个绕组受转矩作用而转动,当电枢过半时,换向片分别于正负极接触,这样在电源连续对电动机供电时,电枢就不停的按同一方向转动。
3:汽车起动机为什么要采用直流串励式电动机?
答:1)在电枢电流相同的情况下,串励电动机比并励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大,在起动的瞬间,由于发动机的阻力矩很大,起动机处于完全制动的情况下,起动时转速为零,反电动势为零,这时的电枢电流特别大,产生最大转矩,时转速为零,从而使发动机容易起动,所以汽车上广泛采用串励式电动机。
2)由于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具有软的机械特性,当重载时→转速低,轻载时→ 转速高。对发动机的起动十分有利,符合发动机的起动要求。因为重载时转速低,可使起动安全可靠。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起动机产生大转矩,当发动机转动时,转矩相应要求小,转速迅速上升)
4:论述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起动时:蓄电池 保持线圈 E接地
吸引线圈 电磁开关 励磁绕组
E接地
电刷 电枢绕组 电刷
电动机低速运转
完成啮合 当触盘使电磁开关接通后电动机直接接到蓄电池+
电动机高速运转
带动发动机转动
停止时瞬间通电情况: 蓄电池+ 电磁开关(触盘)吸引线圈
两 者 串 联
E接地
保持线圈
5:起动机常见单向离合器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磨擦片式单向离合器、弹簧式单向离合器
特点:滚柱式:实现单方向传递能量、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工作可靠,但传 递较大转矩时,滚柱易变形卡死。
磨擦片式:1 可传递较大扭矩;
2、扭矩是可调的;
3、结构复杂
弹簧式:
1、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2、轴向尺寸较大,一般只用在 大的发动机上。功率较 大的发动机上。
6:减速式起动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1)内啮合减速起动机 2)外啮合减速起动机 3)行星齿轮减速起动机
特点:
内啮合减速起动机: 结构简单,高速时有振动,产生噪声。(国产汽车 QD124)外啮合减速起动机:啮合紧密,通过改变齿轮的传动比,可实现较大的转矩,结构稍大。
外国车丰田等采用)
行星齿轮减速起动机:机械构造复杂,工作稳定,噪声小。加工复杂 北京吉普
7:发动机的敲缸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发动机在发生爆燃的时候,还伴随产生高温和强的的压力波。如果持续产生爆燃,会引起汽缸体、气缸盖和进气歧管等薄壁构件的高频振动,运动件机构就产生冲击载荷,导致很大的声音和损坏,这种现象称为敲缸
1、起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起动系主要由蓄电池、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起动机等组成,其作用是利用起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发动机拖转起动。
4、分析起动机的电压平衡方程。电枢回路的电压平衡方程式,即U=Ef+Is(Rs+Rl)式中的Rs为电枢绕组电阻,Rl为磁场绕组电阻,Rs为电枢电流,Ef为反电动势。
在直流电动机刚接通电源的瞬间,电枢转速M为0,电柜反电动势也为0,此时,电枢绕组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将相应产生最大电磁转矩。若此时的电磁转矩大于发动机的阻力矩,电枢就开始加速转动起来。随着电枢转速的上升,Ef增大,电枢电流下降,电磁转矩M也就随之下降,直致M与阻力矩相等为止。可见,当负载变化时,电动机能通过转速、电流和转矩的自动变化来满足负载的需要,使之能在新的转速下稳定工作,因此直流电动机具有自动调节转矩功能。
5、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刚起动时,由拨叉拨动传动套筒,将单向离合器由花键推出,使驱动齿轮啮入飞轮齿环。电枢轴通过花键带动传动套筒而使十字块相对于外壳的转过一定角度,使滚柱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滚向槽窄端并被卡死,迫使外壳和驱动齿轮随着电枢轴一起转动,于是电枢的电磁转矩通过单向离合器传递给了发动机的飞轮。发动机一旦起动,发动机飞轮带动驱动齿轮旋转,外壳的转速高于十字块的转速,此时,滚柱滚向槽宽端并打滑,防止因发动机飞轮带动起动机电枢高速旋转而造成“飞散”事故。
6、电磁开关电路分析。
如图,分析汽车起动机电磁开关电路。图为教材54页图3-7。
接通起动开关,电磁开关通电;其电流通路为:蓄电池正极接线柱→电流表→熔断丝→起动开关→接线柱→吸引线圈→接线柱→起动机磁场和电枢绕组→搭铁。
↘保持线圈→搭铁。
此时,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产生的磁力方向相同,在两线圈磁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活动铁芯将驱动齿轮推出,使其与飞轮齿环啮合。同时接触盘将触点15和14接通,产生电磁转矩起动发动机。接触盘接通触点时,吸引线圈被短路,活动铁芯靠保持线圈的磁力保持在吸合的位置。
发动机起动后,单向离合器开始打滑,保护电枢不会超速损坏。松开起动开关后,电流经接触盘、吸引线圈、保持线圈构成回路。由于吸引线圈与保持线圈产生的磁通相反,故两线圈磁力互相抵消,活动铁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使驱动齿轮退出;
8、起动机的常见故障,“起动机不转——不能起动发动机”的诊断方法。(论述)
故障诊断方法如下:
(1)检查电源:按喇叭或开大灯,如果喇叭声音小或嘶哑,灯光比平时暗淡,说明电源有问题,应先检查蓄电他极桩与线夹及起动电路导线接头处是否有松动,触摸导线连接处是否发热。若某连接处松动或发热则说明该处接触不良。如果线路连接无问题,则应对蓄电池进行检查。(2)检查起动机:如果判断电源无问题,用起子将起动机电磁开关上连接蓄电池和电动机导电片的接线校短接,如果起动机不转,则说明是电动机内部有故障,应拆检起动机;如果起动机空转正常,则进行以下步骤检查。
(3)检查电磁开关:用起子将电磁开关上连接起动继电器的接线柱与连接蓄电他的接线柱短接,若起动机不转,则说明起动机电磁开关有故障,应拆检电磁开关;如果起动机运转正常,则说明故障在起动继电器或有关的线路上。
(4)检查起动继电器:用起子将起动继电器上的“电池”和“起动机”两接线柱短接,若起动机转动,则说明起动继电器内部有故障。否则应再作下一步检查。
(5)将起动继电器的“电池”与点火开关用导线直接相连,若起动机能正常运转,则说明故障在起动继电器至点火开关的线路中,可对其进行检修。
点火系统
1:汽油发动机对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能产生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
(2)火花要具备足够大的能量;
3)点火时刻随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自动调整。
2:传统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有哪些 其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组成:由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作用: 1)电源
提供点火所需电能
包括: 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蓄电池和发电机提供能量、点火开关(在 点火位置)完成通断电路。
(2)点火线圈——产生 15 到 20KV 的高压电
(3)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装置等组成。断电器——按要求接通或断开点火线圈一次电路。
配电器——由分火头,旁电极等组成。将产生的高压电按工作顺序分别送到各缸火花塞。电容器——与断电器的触点并联,减小火花,减小烧蚀,提高二次电压。
点火提前机构——随发动机转速、负荷、汽油辛烷值的变化改变点火提前角。(4)火花塞 ——将高压引入汽缸燃烧室,点燃混和气。
3:影响最高二次电压的因素有哪些?
答:1)发动机的转速 2)发动机的气缸数 3)火花塞积碳 4)电容(一次和二次)5)触点间隙 6)点火线圈的温度
4:点火线圈附加电阻起什么作用?点火线圈有几种类型?
答:点火线圈上的附加电阻是一只热变电阻,它的电阻 值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大。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触点闭合的 时间长,电流强度大,附加电阻的阻值增大,通过的电流减少,点火线圈就不会过热;而当发动机转速增高时,触点闭合时间 短,通过的电流强度小,附 加电阻的阻值减小,电流强度相对 增大,保证了高转速下也能产生强的火花,它起到了改善点火 的作用。(限制一次侧电流不致过大 避免点火线圈过热烧坏)1)开磁路式点火线圈 2)闭磁路式点火线圈
5:发动机转速与负荷变化时,传统分电器如何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
答:分电器上装有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自动改变点火提前角的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和真空式点火提前机构,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是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自动改变断电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位关系,从而改变点火提前角的;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是在发动机负荷发生变化时,自动改变断电器触点与凸轮之间的相位关系,从而改变点火提前角的。
6: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其控制原理是什么?
7: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点火信号的产生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8: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及点火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组成: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 电脑)点火电子组件(点火器)、点火线圈、配电器、火花塞等
点火器作用:根据 ECU 的指令,通过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控制初级电流的的通断,完成点火工作。
9: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有几种点火方式?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1)同时点火方式 2)单独点火方式
含义:同时点火方式指两个气缸合用一个点火线圈,即一个点火线圈有两个高 压输出端,分别与一个火花塞相连,负责对两个气缸进行点火。
压输出端,分别与一个火花塞相连,负责对两个气缸进行点火。
单独点火方式指每个气缸的火花塞上配用一个点火线圈 单独对本缸进行点火。
1、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中,如何确定点火提前角(包括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和修正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方法)?
点火提前角:
ECU检测到发动机处于启动期间,就按预置的初始点火提前角控制各缸点火,此时,ECU检测的信号主要是发动机转速信号和启动开关信号,初始点火提前角的设定因发动机而异,但一般为压缩行程中活塞到达上止点前10 º左右。
基本点火提前角:空调工作时,随着发动机怠速转速的提高,应适当地增大点火提前角,以利于发动机运转速度的稳定,此时怠速基本点火提前角约为8º,空调不工作怠速点火提前角为4º
正常运行时,基本点火提前角的值主要是依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而定。发动机正常运行,ECU根据实测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进气流量信号,在内存数据表查找出相应的角度为基本点火提前角。
修正点火提前角:发动机正常运行时,最佳点火提前角还与发动机冷却温度,进气温度,混合气空燃比,爆震等诸多因素有关,因而ECU还有根据实测的这些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
3、影响点火系统二次线圈中二次电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发动机转速与汽缸数的影响,二次电压的最大值将随发动机转速升高,汽缸数增多,而降低。
2.火花塞积炭的影响,二次电压在火花塞积炭时将显著下降。3.电容器及线路的分布电容的影响。
4.触电间隙的影响。触电间隙的大小是否合适,将影响二次电压。5其他因素影响。
4、简单介绍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必要时请绘制出单向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图)?
离合器的外壳与十字块之间的间隙为宽窄不同的楔形槽中的位置来实现离合的,发动机启动时,拨叉动作,经拨环讲离合器沿花键推出,驱动齿轮啮入发动机飞轮齿环。电枢转动,十字块随电枢一块旋转,滚柱滚入楔形槽窄的一侧而卡住,从而传递转矩,驱动曲轴旋转。发动机启动后,飞轮齿环的转速高于驱动齿轮,滚柱滚入楔形槽宽的一侧而打滑,不能从驱动齿轮传给电枢,防止了电枢超速飞散的危险,启动完毕,则由拨叉拨回回位弹簧作用,经拨环使离合起退回,驱动齿轮完全脱离飞轮齿环。
5、描述汽车前照灯光学照明基本要求?前照灯基本要求如下:
①照明距离不低于100m。前照灯应保证车前有明亮而均匀的照明,使驾驶员能够辨明车前100 m以内路面上的任何障碍物。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对前照灯的照明距离也越来越远,现代汽车的照明距离应当达到200~250 m。
②防止眩目功能。前照灯应具有防止眩目功能,以免夜间两车迎面相遇时,使对方驾驶员眩目而造成交通事故。
写出图1中各个元件的名称,并结合该图描述汽车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 1 传统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1---点火开关
2----电流表
3---蓄电池
4----起动机
5----高压导线
6---阻尼电阻
7---火花塞
8----断电器
9----电容器
10---点火线圈
11—附加电阻
12—配电器
传统点火系统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来自蓄电池或发电机的12V低压转变为15KV的高压电,并按一定规律送入各缸火花塞,击穿其电极间隙点燃混合气的。
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凸轮在配气凸轮轴的驱动下而旋转交替将触电闭合或打开。接通点火开关后,在触电闭合时初级线圈内有电流流过,并在线圈铁芯中形成磁场。触电打开时,初级电流被切断,使磁场迅速消失,此时,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中均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次级线圈匝数太多,因而可感应出高达15—20KV的高电压。该高电压击穿火花塞间隙,形成电火花放电,点燃混合气。
2、已知点火线圈的一次断电电路Ip为6.5A,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N2/N1)为200:1,电磁感应电感L=0.6mH,分布电容C1=C2=1uF。求解次级线圈的最大输出电压U2max。
L2L1RC2SC1 传统点火系统的等效电路
解:U₂max =ηIp根号L/C₁﹙N₁÷N₂﹚²﹢C₂
=0.122mV
2.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因素。
(1)转速:转速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增大;转速增加时,点火提前角随转速的增加幅度下降。
(2)负荷:发动机负荷减小,最佳点火提前角增大。
(3)起动及怠速:起动及怠速工况时,要求点火提前角小或为零。
(4)汽油的辛烷值:汽油牌号(即辛烷值)越高,点火提前角可以适当增大。(5)压缩比:压缩比增大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
(6)混合气的成分:混合气过浓或过稀,都会造成燃烧速度下降,引起最佳点火提前角增大。
(7)进气压力:进气压力低,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8)火花塞的数量:在同一气缸内装有两个火花塞时,对应的点火提前角比用一个火花塞时为小。
3.无触点点火系统的组成。(填空)
电子控制的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器、分电器、点火提前机构、火花塞等组成。
4.简述无触点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点火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点火器接通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点火能量以磁场形式存储起来;初级电路被切断,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高压电由分电器分配至高压线、火花塞,火花塞放电由电感放电和电容放电两部分组成;
无触点点火系统的优点有哪些?
答:1)它可以避免由触点引起的各种故障,减少保养和维护工作;2)可以增大一次侧电流,提高二次侧电压和点火能量;3)改善混合气的燃烧状况,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学和经济性,并减少排气污染。
图 2
5.名词解释:点火正时;(火花塞)热特性;
为了保证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在正确的时间被点燃,将分电器装在发动机上时,必须使它和活塞的位置正确配定,这一工作通常叫做“点火正时”。
(火花塞)热特性:火花塞的裙部温度特性,用热值表示。
7.简述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容放电式点火系一船由直流升压器、储能电容、电子开关(可控硅)、触发器、点火线 圈及分电器组成。
接通点火开关后,振荡器便开始工作,将电源的低压直流变成变压器初级的低压交流,变压器的次级便产生一个比初级高(300~500V)的交流电压,再经整流器整流后变成400V左右的直流,并向蓄能电容充电。这便是这种点火装置的点火能量贮存过程。当点火信号输入,触发器产生一个触发脉冲,使可控硅导通,蓄能电容便向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放电。在点火线圈初级通路,初级电流迅速增长时,次级绕组产生很高的互感电势,并使火花塞电极两端的电压迅速升高而跳火。
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
简述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简答: 电控单元有两个输入信号:一个是驾驶员按要求的车速调定的指令车速信 号,另一个是实际车速反馈信号。当测得的实际车速高于或低于驾驶员调定的车 速时,电控单元将这两个信号进行比较,得出两信号之差,即误差信号,再经放 大、处理后变成节气门控制信号,送至节气门执行器,驱动节气门执行器动作,调节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以修正两输入车速信号的误差,从而使实际车速很快恢 复到驾驶员设定的车速,并保持恒定。
简述汽车 ABS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简答: ABS 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 ABS 系统工作时,电控单元根据各车轮转 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控制程序,调节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使车轮的滑移率控 制在 10%~30%的范围内,从而使汽车获得最大的制动力且保持制动时的方向 稳定性和转向操纵性。
名词:
无效喷射时间——电磁喷射器工作时延迟开启和滞后关闭,这两个时间之差就是无效喷射时间,与喷油器的工作电压大小相关。
同步喷射 同步喷射指与发动机旋转同步,在既定的曲轴转角位置进行喷射。异步喷射 喷射控制时与发动机曲轴转角无关的喷油控制方式;
发动机减速断油 是指ECU停止给喷油器发送燃油喷射信号,喷油器停止喷油
发动机超速断油 当发动机转速超过设定转速时,及时停供燃油,以防止发动机转速继续上升引起损坏。
爆震控制 利用点火提前控制抑制发动机爆震的发生。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器的驱动电路有(电压驱动)和(电流驱动)两种。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配电方式包括单独点火方式、双缸同时点火方式及二极管配电方式。在无分电器点火系统中ECU向其执行器发送(点火控制信号)、(气缸判别信号)信号。丰田汽车点火控制系统中实际点火提前角等于初始点火提前角与(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之和。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常用(旁通空气式)和(节气门直动式)两种控制方式。
简述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将热线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差保持在100℃,热线温度由混合集成电路控制,当空气质量流量增大时,由于空气带走的热量增多,为保持热线温度,混合集成电路使热线RH通过的电流增大,反之,则减小。热线电流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加热电流通过惠斯顿电桥电路中精密电阻RA产生的电压降即作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简述汽车发动机线性输出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有2个同节气门联动的可动电刷触点。1个触点可在位于基板上的电阻体上滑动,利用变化的电阻值,测得与节气门开度相对应的线性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的电压值,就可以知道节气门的开度。
简述汽车热敏电阻式进气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冷却液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水道上,常见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型式,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通过控制电路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
简述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CU如何进行起动时的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在起动时,由于转速波动大,空气流量传感器(L型)或进气压力传感器(D型)难以精确地、直接地或间接地测量进气量,计算出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因此,在发动机起动时,ECU会根据起动信号,调用专用的起动控制程序,根据存贮在存贮器中的冷却液温度一喷油时间图,找出基本喷油持续时间Tp,然后进行进气温度和蓄电池电压的修正,得到起动时的喷射持续时间,即喷油持续时间T=Tp+TA+TB。其中,TA 为进气温度修正量,TB 为蓄电池电压修正量。
分析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如何进行起动后喷油量的控制。
当发动机转速超过预定值时,ECU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喷油持续时间:喷油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喷油修正系数+电压修正值。其中,喷油修正系数是各种修正系数的总和。
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由进气歧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确定或由空气量和发动机的转速确定。
喷油量修正:发动机的ECU根据传感器传来的工况信息,还要对基本喷油持续时间进行修正,这些修正主要包括:起动后燃油增量修正、暖机时燃油增量修正、大负荷运转时的修正、过渡工况空燃比控制的修正、空燃比反馈修正、学习控制、断油控制等。
当蓄电池电压变化时,应考虑对无效喷射时间的影响,应对无效喷射时间进行修正 异步喷射:起动喷油控制和加速喷油控制。
简述汽车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子控制的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点火控制模块、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发动机运行时,ECU不断地采集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冷却水温度、进气温度等信号,并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有关程序与有关数据,确定出该工况下最佳点火提前角和初级电路的最佳导通时间,并以此向点火控制模块发出指令。
简述发动机怠速控制的控制内容。
起动控制;起动后控制;暖机控制;稳定怠速控制;负荷变化预控制;学习控制;
本文由victorjoe0414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论文汽车车身电子姓 学 专名 院 业朱宇辰 机械工......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总结报告交运1302 赵文鹏 ***一、课程专业知识总结 本课程的重要性:代表汽车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是现代汽车工业生存、发展、创新根源;是专业学......
第二章 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一、发电机的功用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其功用是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怠速以上),向所有用电设备(起动机除外)供电,同时向蓄电池充电。二、发电机的分类......
第五章 照明与信号系统第一节 汽车照明灯和信号灯的种类及用途汽车的照明系统主要由灯具、电源和电路(包括控制开关)三大部分组成。而灯具大体分为照明用的灯具和信号及标志用......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总结 最牛最全 汽车供电系统1:汽车用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对汽车用蓄电池有何要求? 答:功用有(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