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县推进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前双语教育”。
沙雅县2008-2010年少数民族学前“双语”
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和《阿克苏地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深化少数民族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步伐,为少数民族中小学全面实施“双语”教学奠定基础,现制定我县推进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少数民族幼儿运用汉语交流的能力为重点,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双语”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规划好学前“双语”教育工作,促进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夯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和任务
1、进一步加快公办示范性学前“双语”教育幼儿园的建设步伐,力争到2009年全县所有乡(镇),都要建立一所公办示范性学前“双语”教育的幼儿园,辐射和带动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全县70%的农村民族幼儿接受学前“双语”教育,100%的民族幼儿接受学前一年的“双语”教育。
2、举办附设在村级小学的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的学前班,让更多的农村幼儿接受学前“双语”教育,通过汉语口语训练,使少数民族幼儿基本解决汉语交流的问题,为小学阶段“双语”教学奠定基础。全县80%的农村民族幼儿接受学前“双语”教育,100%的民族幼儿接受学前两年的“双语”教育。
3、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改建、扩建成村级学前“双语”幼儿园,将学前“双语”教育辐射到乡村。100%的民族幼儿接受学前“双语”教育。
三、学前“双语”教育的规划1、2008年9月,乡镇公办学前“双语”幼儿园建园率达到90%;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造和扩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建成村级“双语”幼儿园,继续推进村级小学附设学前班开设汉语教学的工作;具备幼儿教师资格、汉语水平达标的、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数,现有904名,班级38个,现有教师数38名,新增学生1507名,新增教师22名,学生总数达到2411名,教师总数达到60名。
2、2009年9月,全县所有乡镇公办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园率都要达到100%,进一步加快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具备幼儿教师资格、汉语水平达标的、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数,具备幼儿教师资格、汉语水平达标的、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数,现有1507名,班级60个,现有教师数60名,新增学生2109名,新增教师30名,学生总数达到3616名,教师总数达到90名。
3、2010年9月,积极开展公办示范性学前“双语”幼儿园创建活动,切实发挥公办学前“双语”幼儿园在学前“双语”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具备幼儿教师资格、汉语水平达标的、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数,现有2109名,班级90个,现有教师数90名,新增学生2561名,新增教师27名,学生总数达到4671名,教师总数达到117名。
四、实现学前“双语”教育目标的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大力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1、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力度,在教育系统和全社会开展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学习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实施学前“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双语”教学的的协调发展,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各族青少年的祖国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提高民族教学质量特别是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从而为“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强大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同、支持。
2、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把实施学前“双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设立学前“双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目标规划,加强业务指导,改革教学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二)加强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以汉语教育为主、民汉合园的幼儿园,开展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继续办好县(市)公办幼儿园,重点加强乡(镇)中心幼儿 园建设,改造和扩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工作,建成村级“双语”幼儿园,举办附设在村级小学的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的学前班,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以汉语教育为主,民汉合园的幼儿园。充分发挥县级公办幼儿园对当地乡(镇)、村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形成以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以公办幼儿园为龙头示范,以社会方量办园为补充,以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闲置的办学资源为依托,举办附设在村级小学的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的学前班,兴办民汉合园幼儿园或依附小学的学前班的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办学格局,广泛吸引少数民族幼儿入园。
(三)通过多种途经,加强学前“双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l、严把少数民族学前教育新增教师“入口关”,尤其是汉语教师入口关。从2008年起,新聘用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汉语水平,HSK不达标的人员坚决不允许进入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教师队伍。新聘用的少数民族教师,除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和汉语水平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汉语听、说等能力,少数民族学前“双语”幼儿园在聘用教师时,“民考汉”教师应予优先,录用学前“双语”教育汉语课教师标准的为HSK为6级。
2、加强对现有小学附设学前班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40岁以下的小学学前班在编在岗的少数民族教师,通过培训,在2008年底前达到“双语”授课的要求。一是结合教师继续教育,以提高汉语水于为重点,积极推进小学附设学前班少数民族教师全员培训。二是要加大对小学附设学前班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培训力度,重点解决汉语水平考试不达标的问题,为学前“双语”教师的提高培训打下基础,三是各学校要大力开展校本培,重点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对,教师进行汉语培训。
3、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和具备幼儿教师资格、汉语水平合格的人员到农村幼儿园从事学前“双语”教育工作。认真实施教育对口支援,积极争取区外教育对口支援,增加选送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到内地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数量;水平达标的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到汉语言学校实习1—2年,也可以把汉语言学前教育教师选派到少数民族幼儿园对口支教,承担汉语教学工作。
(四)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1、积极组织参加“双语”教师地区级培训基地培训(地区教师培训中心),主要是HSK高层次考前培训和国家级、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前培训、HSK已达标人员的提高培训;本县要以教师进修学校为基础,建好县教师培训中心,作为“双语”教师培训基地,主要承担HSK低层次考前培训和其它汉语培训。
2、各级教师培训基地要加大投入,改善培训条件,购置必备设施,建立专职及兼职培训教师队伍,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经地区教育局审核后方可开展培训工作,切忌培训走过场,一定要保证培训质量。
(五)强化汉语口语训练,为实现“双语”教学目标奠定语言基础
1、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要以农村为重点,坚持汉语教学从幼儿抓起,在幼儿教育薄弱的乡、村积极举办附设在小学内的以汉语口语训练为主的学前班;在城镇逐步扩大汉语授课幼儿园的规模,尤其提倡创办有汉语教学特色的幼儿园,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民汉合园,实行民汉幼儿混合编班;鼓励少数民族幼儿进入汉族幼儿园学习,城镇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均实行以汉语口语教学为主。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通过学前二年的汉语训练,使少数民族儿童基本解决汉语交流问题,为小学阶段的“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幼儿园配备应有设施,为教师学汉语提供应有条件,鼓励教师运用录音机、投影仪等电化教学手段开展汉语教学。要充分发挥好现代远程教育和电视教学的积极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使现代远程教育和电视教学成为组织实施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实施汉语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3、广泛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总结多种教学方法,解决语言环境问题。要注重营造语言环境,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努力培养、激发他们用汉语口语交流的兴趣和能力,坚持“创造”环境、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条件多听、多说、多练、多实践,尽一切方法,弥补没有语言环境的缺憾。(六)加强对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1、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评价等方面,加强对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更好地指导学前“双语”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机构的建设,不断充实“双语”教学研究人员,建立学前“双语”教育教研网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教学指导。要积极设立少数民族幼儿汉语教学研究课题,探索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幼儿身心特点的汉语教育体系,促进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八)建立推进学前“双语”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
1、根据自治区确定的补助标准,部分在园学生每天伙食补助1元,每年按照10个月220天计算,在园学生每生每年补助伙食费220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每生每年20元,聘用幼儿双语教师工资每人每月400元,县财政每人每月补助150元,每年按照12个月计算,每人每月保证550元工资。
为保证“双语”学前教学目标的实现,县人民政府每年给县直幼儿园每个“双语”教学班拨付不少于5000元的办班经费,各乡镇场每年要给本乡镇场学前“双语”班拨付不少于5000元的办班经费,保证经费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2、要建立学前“双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充分用足用好自治区对我县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扶持资金,严禁挪用、平调和挤占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专项资金,确保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
3、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闲置校舍的改建扩建工程建设,改善学前“双语”教育设施条件,为农村少数民族幼儿提供更多的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机会。
(九)加强督查,建立检查评估机制
1、强化行政目标管理考核,把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纳入行政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完不成年终不得评优。
2、建立“双语”教学督导评估机制。教育局、教育督导室要制定学前“双语”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定期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沙雅县人民政府 2008年5月30日
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同志发布者:刘亚蓓时间:2013-09-06新疆教育信息网1.您是自治区党委主管教育工作的......
《民族教育学》期中论文苏小玲0449035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马列学院05级民理班 苏小玲0449035【内容摘要】传承和发展民族语言是我们这一代的重要任务,不管......
学前“双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年11月25日——1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山南地区 2011各县、各乡镇幼儿园骨干教师第一期培训班的学习。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的这次机......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学前双语方向)招收对象三年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或职高毕业生、同等学历毕业生(参加高考)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积极献身学前教育......
2009年沙雅县学前“双语”工作汇报为了大力发展学前双语教育,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沙雅县6所乡镇双语幼儿园共开办双语学前班72个 37所村级小学共开办学前双语班62个,入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