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休闲农业建设实施方案”。
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休闲农业源于农业,建在农村,融通城乡,惠及农民,它以农业为基础,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是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它是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家生活等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观光、休闲、习作、度假、体验的农业经营活动。为了推动全省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2012年,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含农家乐、农业示范园区、休闲农庄、专业村、民俗村等)总资产达到了475.38亿元,固定资产投入40.61亿元,营业收入17亿多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8亿多元,实现利润5.48亿元;休闲农业从业人员6.5万多人,其中农民就业6.2万多人,带动农户7.81万户;全省农家乐发展到5400多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经营企业占地24万多亩;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6个,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个;皋兰什川古梨园、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全国休闲农业
旅游业的发展同步带动围绕景区服务型休闲农业的发展。三是随着交通运输日趋发达和私家车的广泛普及,扩大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半径,自驾短途农事体验成为新的休闲方式。四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带薪休假制度的施行,广大城市居民有钱有闲,为体验农事活动和乡土文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4、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高涨。许多地方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富裕了,带动周边农户自发利用自家多余的房屋和场地、菜园、果园、鱼塘等资源创办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得到了实实在在地效益,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全省大多数地方,还没有出台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政府无投入,发展无规划,尚处于自发式、无序化发展状态。
2、特色不突出人才匮乏。全省大多地方休闲农业还仅局限于“农家乐”形式,以吃农家饭、打牌、喝茶为主,经营特色不明显,农家乡土风味不够浓,与风土人情结合不紧密,对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延伸产品开发严重不足。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都为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对休闲农业缺乏管理经验,整体素质偏低。
3、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对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休闲农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与工商、税务、国土、金融、卫生、公安、3、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充分考虑区位、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条件,以突出自然生态,挖掘文化内涵为重点,不断完善政策和评价体系,合理布局,稳步推进。
(三)发展目标
2015年,基本建立我省休闲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和建设指标评价体系;打造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受市场欢迎和大众认可的休闲农业品牌。农家乐、休闲农庄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年增长10%以上。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休闲农业总收入达到26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5%左右。休闲农业年增加农民就业岗位10000个以上。休闲农业增收贡献率显著提高,从事休闲农业经营活动的农民年均收入达到本地农民年均收入的3倍以上。2020年,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数达到5000万人次,休闲农业总收入达到60亿元,三、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一)主要任务
1、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依托全省各市、县农业示范园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林果、蔬菜、渔业等优势农产品种养研发基地,突出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拓展教育示范功能,打造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渔业休闲、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
2、农家乐建设。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利用区位便利优
6、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挖掘民间节庆节会文化,繁荣民俗文化,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成果,不断开发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节会节庆。
(二)重点工程
1、知名品牌培育工程。一是根据农家乐接待能力、就业人数、经营收入等规模,食品卫生、规范操作等内部管理及经营特色、文化挖掘等因素,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全省农家乐规范运转健康发展;二是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根据基层党委政府重视休闲农业发展程度,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区位、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等要素,在2015年前,在全省创建10个休闲农业示范县、10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含农家乐、农业示范园、渔乐园、休闲农庄、专业村、民俗村等);三是开展全省星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企业)评定,着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品牌。
2、基础设施完善工程。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在政策、资金和项目上予以支持,逐步改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住宿、餐饮、娱乐、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指示系统,路标牌、指示牌设置齐全,指示清楚。
3、乡村农业文化挖掘工程。加大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的收集整理挖掘力度,开展全省乡村农业文化普查,家乐、城市情缘农家乐、西峰窑洞农家乐、崇信龙泉寺农家乐集聚区,陇西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渭水情休闲娱乐中心、渭源马铃薯博览园、临洮三易花卉园等为重点,重点开发窑洞农家乐、乡土民俗体验、农耕文化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
3、民族风情体验区
主要是临夏、甘南2个民族自治州及肃南、肃北、阿克塞、天祝、张家川等民族自治县。依托回、蒙、藏、裕固、哈萨克等民族风情特色,凭借黄河、草原等自然风光和特色乡村景观,以永靖枣园新村、永靖太极岛休闲垂钓荷花园、刘家峡水库网箱渔业园、东乡族民族风情体验园、康乐人家民俗园和政万亩油菜花、卓尼九甸峡水库网箱渔业园、香巴拉藏族风情园、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文化遗产、桑科草原、碌曲草原牧家乐等为重点,发掘花儿等特色民俗节庆,开发“田园牧歌”式的民族风情体验和乡村生态庄园等项目。
4、山地生态绿色度假区
以天水市和陇南市为主。以天水高新农业示范园、麦积后川村农家乐集聚区、秦安南苑山庄、甘谷月季园、康县阳坝茶园、武都油橄榄示范园、西和仇池古国渔业风情园、文县白马河民族风情区、文县汉坪咀水库网箱渔业园、张家川秦岭细鳞鲑渔业园为依托,依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庄园、休闲农业创意精品、绿色特色农产品礼品。
5、黄河风情休闲区。以兰州市和白银市为主。以黄风三峡风情线及其永靖枣园、永登玫瑰园、安宁仁寿山桃园、皋兰
1011-
岚皋县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岚皋县农业局(2011年5月11日)岚皋县辖8镇9乡188个行政村,总人口1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风光旖旎,既有蜚声海内外......
休闲农业发展要突破发展瓶颈休闲农业旨在利用乡村良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俗习惯等来吸引顾客,让游客“吃农家饭、观乡村景、住农家院”。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生态环......
休闲农业发展路径论文1大田县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1.1发展概况大田县休闲农业企业登记在册的共有11家,其中开展营业的有6家,包括农家乐1家、休闲农庄3家、休闲农业园区2家......
关于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休闲农业发展途径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