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融进“小练笔” 日积月累“大文章”_小练笔练就大文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37: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巧妙融进“小练笔” 日积月累“大文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练笔练就大文章”。

巧妙融进“小练笔” 日积月累“大文章”

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写出语言优美、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章来呢?笔者发现,只要巧妙运用“小练笔”,就会铸就“大文章”。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巧妙地融进“小练笔”训练,并坚持长期训练,定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小练笔以其短小、灵活、速效的优势给语文习作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注入了一泓活水,使我们大家耳目一新。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篇幅的写作训练;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强有力措施。我有几条不成熟的经验,写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希望同仁们多提宝贵的意见:

一、随文小练笔----“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而且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

1、趣味变写

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记得在教《蟋蟀的住宅》时,我提出一个问题:“面对伟大的建筑师蟋蟀,你们想说些什么话?”一位学生忽然站起来说:“我想问它为什么那么棒?”接着好多学生举起了手。同学们都把蟋蟀当成了不起的榜样,想和它交朋友。接着我让学生以《我的好朋友蟋蟀》为题练笔,同学们马上挥毫,写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蟋蟀的喜欢和佩服之情。

2、填补空白。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人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教学《去年的树》时,让学生补写鸟儿对着灯火会想些什么。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容易接受。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3、模仿写法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颐和园》一文描写了北京颐和园的美景,全文层次清楚,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和昆明湖的美景,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 2 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学完这课后,我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描写颐和园的方法,描写我们的校园,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

4、续写文章。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小摄影师》写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因忘了带胶卷没照成的事。学完这课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续写文章。如在教学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后,我让学生在文章结尾续写。其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半年以后,小钱完全康复了,他朝思夜想那些为挽救他的生命而付出的人们,他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信,寄给了台湾的领导人,恳求他们允许他到台湾去找恩人。台湾的领导人深受感动,宣布今后台湾人和大陆人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来往,两岸的人民高兴地庆祝了三天三夜,台湾真正的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二、生活小练笔------源泉丰盈而不枯竭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以无目的性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以至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在活动中组织学生练笔。如让学生把在校内参加的过“六一”等活动情况写下来,让学生把在家耳闻目睹到的事物写下来,让学生把在社会上耳闻目睹到的事物和参加的活动情况写下来,更富真情实感。广播里、电视中、学生的身边天天都有新鲜的、有趣的事情发生,这就是学生习作题材最丰富、最直接的来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营造主动观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皆作文,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小练笔的几种形式,仅供同仁参考: ﹙一﹚、观察插图,描一描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须再写,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的三幅图──一号坑内的俑,武士俑特写和秦始皇陵彩绘铜车。有些插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如《送元二使安西》一文中插图上画的是王维送别好友元二的情景。学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通过描写文章中的插图,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朋友之间的真情厚意,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精彩篇章,仿一仿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片断。仿篇,亦称为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我要求学生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一处景物,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仿片断,亦称点仿。这种方法就是从局部上模仿范文的方式。局部模仿,范文较多,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荷花》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荷花的美丽。在写法上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文后,我要求学生按这种构段方式运用这两种描写方法来写一处景物。

﹙三﹚、移花接木,组一组

所谓“移花接木”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如《鸟的天堂》一文中讲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景物。第一次是在黄昏,鸟儿们都歇息了,作者只描写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鸟儿们都出来活动了,所以作者只描写了活泼欢快的鸟儿。学文后,我要求学生把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都写下来,包括朝阳下的大榕树、飞行的鸟儿及清澈的湖水。学生在练笔时不仅用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恰当地写进了自己的语言。如“这些鸟儿有的贴在水面疾飞,有的在树枝上飞窜,有的在我们的船头盘旋。”“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翠绿的榕树,翠绿的榕树点缀着清澈的湖水,再加上疾飞的身影、湖上的小舟、清脆的鸟叫,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读文有感,写一写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讲的就是1963年大作家叶圣陶先生为中学生肖复兴认真修改作文并请肖复兴到他家去做客的事。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品质深深地感动了肖复兴,同时也感染了学生。学文后,我要学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两点来写一篇读后感。一位学生写出了这样深切的感受;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是高趣的本领和高尚的品格的完美统一。我感谢肖复兴先生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装进了我的心里,而且也会永远绿着……

﹙五﹚、欣赏古诗,改一改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要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改写成一篇以“送别”为内容叙事的文章。一位同学是这样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

春天的太阳冉冉升上了明朗的天空,把江水映得美极了。江边的花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李白独自站在江边,望着无边的江水,不禁想起那一幕幕欢乐的往事。多少次与孟浩然在月下饮酒作诗;多少次与孟浩然在庭院赏花舞剑;多少次与孟浩然在江边谈天说地……想到欢乐不再,李白心里一阵惆怅。汪伦说:“李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啦!请李兄多保重!”李白朗声笑了笑,说:“孟兄,来日方长,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孟浩然含着泪水,解下披风,给李白披上。此刻,连豪气冲天的李白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地说;“孟兄,你对我的情谊真是比海还要深啊!”在船夫的再三催促下,孟浩然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了船,与李白拱手作别。船渐渐驶向远处,李白抬头看时,只见小舟愈行愈远,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以上的种种练笔形式,决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这些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生动的材料、鲜明的画面、可以模仿的篇章可以延伸的思维空间,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相结合的目的。通过描一描、仿一仿、组一组、写一写、改一改这些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和创新能力,丰富了词汇,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小训练,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显着的提高,作文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了“作文”二字,明确地指出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强调了只有彻底解放了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表达,才容易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才可能写出“有创意的表达”的好文章。从这里可以看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小学习作训练的一个重点。小练笔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祖国、对集体、对他人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不再怕作文了,小练笔可真是一个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绿色的通道啊!

小练笔大文章

让小练笔为语文教学绽放光彩所谓“练笔”,就是紧随课堂讲解之后进行的仿写、缩写、扩写、续写和变意等。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当......

小练笔成就大文章

小练笔成就大文章——浅谈小练笔在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义乌市王宅小学王薇【内容摘要】有专家指出:“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阅读教学中的课......

小练笔大收获

小练笔大收获(合集7篇)由网友“YangSuYeon”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小练笔大收获,欢迎阅读与借鉴!篇1:小练笔大收获 “说假话,记流水账,挤牙膏……”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习作......

小练笔大收获

“说假话,记流水账,挤牙膏……”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习作病。改掉这些毛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关注的话题。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

小练笔 大收获

小练笔 大收获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

下载巧妙融进“小练笔”  日积月累“大文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妙融进“小练笔” 日积月累“大文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