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大文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练笔大作文”。
让小练笔为语文教学绽放光彩
所谓“练笔”,就是紧随课堂讲解之后进行的仿写、缩写、扩写、续写和变意等。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当遇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学生易于模仿写作的段落或文章时,总是会想到布置练笔。小练笔作业把对观察、阅读、表达相互联系起来,构成整体,学生通过练笔写感受、写想象、记日记,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这既促进了读写结合,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练笔的效率和作用呢?下面就练笔的教学方法、练笔素材及策略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练笔的教学方法
1、从读到写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折不扣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准备安排练笔的课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全文共 6 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在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后,要回头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和自己的喜爱的,并通过板书揭示写作方法:
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美丽的夏天: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小兴安岭秋天:树木落叶野果药材
冬天:雪花积雪西北风动物
回头再看表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上,而不是内容上,这有利于把写作知识迁移到练笔中来。
2、从扶到放
(1)扶。让学生回忆自己校园的景色,仿照课文的顺序夸夸自己的校园,当场练笔。教师巡视,当堂点评。采用对照评比法,先讲评好的片段,好在哪儿?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再讲评差的片段,差在哪儿?怎样修改?这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结合在一起。
(2)放。课外练笔,让学生选一处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来写,写出特点。然后在班中交流,把精彩之作贴到墙报上。
二、练笔素材的挖掘
1、典型处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因此,要指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要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表达时就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比较接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段落层次清晰,对训练学生的习作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如《赵州桥》一文,其中第二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形式,围绕“雄伟”这个特点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赵州桥的雄伟,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这个典型处,让学生运用此段的方式写写自己家乡的某个建筑物的特点。学生兴趣盎然,仿写片段一定能获得成功。
还有很多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有清晰的段落、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语,以及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这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练习语言的最好范文。如《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学完后,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秋天的一样事物,仿照课文写句子。有的学生写白云,有的学生写松柏,有的学生写稻谷„„可见,学生对典型的句式进行仿写,不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在举一反三的练笔中,牢固掌握范文的写作技巧,学生的习作语言同样也得到了锤炼。
2、概括处拓写
我们的教材中,编者选了不少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范文。范文的详写部分用来启发学生怎样把文章写具体;而略写部分,却是学生练笔的好材料。如《孔子拜师》中有这样一句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讲孔子怎样走到洛阳的,文中只用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描述,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了。可以提供一些句式:累了,孔子____;渴了,孔子____;天已黑了,孔子____;不管是炎炎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孔子____。这不仅深化了文章主旨,读厚了课文,还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文道结合,何乐而不为呢?
3、情境处激写
教材中许多课文图文并茂,其中有些插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趣。如《燕子专列》中,文章对贝蒂如何找寻燕子的内容不是很详细,贝蒂的动作、表情、内心活动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插图想象贝蒂寻找燕子的范围、动作、内心活动,然后进行练笔。这样,学生就会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争论处辩写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有因“一词、一句、一段”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讨论、探究活动。这是一个活泼、生动又精彩纷呈的过程。如学完《小摄影师》一
文后,我问:“小男孩还会再来吗?”有的立刻说:“会!”话音还没结束,就有学生反对说:“小男孩不会再来了!”于是我把学生分成“赞成”派和“反对”派,展开激烈的辩论。一时间,学生纷纷各抒已见,还摆明自己认为很充分、充足的理由。辩论一结束,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写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做,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也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再次“亲近”的机会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5、空白处扩写
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往往留有许多空白,这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很简练,给读者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需要读者去填补,去丰富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如《西门豹》第10~12自然段,写西门豹用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经过。其中惩治的场面在学生的头脑里是空白的,教学时可以设计写话训练:①西门豹接着会怎样惩治其他巫婆和官绅?②那些巫婆和官绅会怎样求饶?③岸上观看的老百姓会有什么神情、举动和议论?通过问题让学生练笔。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当讲到受到掌声鼓励后的小英,“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开朗起来的小英还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深化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用爱去温暖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爱。通过填补,学生的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
6、结尾处续写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能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这也是学生练笔的好机会。如《风筝》一课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最后说: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我们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续写文章。
7、童话古诗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有选编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情感表达真挚感人。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也可引导他们把自己当作诗人,将这些古诗改写成自述式的现代文。如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诗人张继当时内心的孤独、忧愁,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导语:在秋风萧瑟的夜晚,诗人张继只身坐船来到江南,将船停泊在枫桥边,漫天霜华,寒气袭人,他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点点灯火,听着乌鸦凄惨的叫声和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肯定是愁绪万千、难以入眠,相信此时此刻的张继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能帮他把心里话说出来吗?这样,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入诗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一定
会不同寻常,有话可说可写。再如《赠汪伦》可以改写成一篇以“送别”为内容的叙事文章。《宿新市徐公店》也可改写,让学生想象追蝶孩子的表情,黄蝶停停歇歇的情景,孩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把古诗改成有趣的故事。古诗如此,童话也一样。《陶罐和瓦罐》这篇童话故事里的陶罐谦虚、友善、克制,许多年后成了文物,瓦罐傲慢、蛮横无礼,最后却化为乌有。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改写时可让学生变换陶罐、瓦罐的性格品质,学习课文中对话、神态的描写,变换他们的结局,并用上好词好句。结果表明,学生的习作跟课文比起来,真是有过之而不及。
8、写写读后感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特别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强烈的感染力。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两点写一篇读后感。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讲的就是1963年大作家叶圣陶先生为中学生肖复兴认真修改并请肖复兴到他家去做客的事。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品质深深地感动了肖复兴,同时也感染了学生。学文后,我要学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两点来写一篇读后感。一位学生写出了这样深切的感受: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是高尚的本领和高尚的品格的完美统一。我感谢肖复兴先生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装进了我的心里,而且也会永远绿着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就可以让学生写写《我眼中的邱少云》、《邱少云,我想对你说„„》等等的小练笔。
读写结合,抓住关键,把练笔有机地引入课堂。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可写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他们不再害怕习作,反而把习作当成快乐的事,作文水平也一定会逐步提高。
三、练笔设计的策略
1、小练笔设计要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老师不用多讲,学生就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所以,老师设计的小练笔作业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设计活动吹泡泡,然后练笔。先让学生试验,怎样才能吹出大大的泡泡,再观察泡泡像什么,然后说说你希望泡泡载你去哪儿?由于事先有要求,学生玩时就有意地想着,写练笔也是有感而发,自然而然的事了。
2、小练笔设计应有层次
学生智力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也应有所侧重。小练笔的设计可以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选择范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如秋天来了,可设计如下分层作业:①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有感情地背诵;②观察秋天的特点,以《秋天来到我们身边》为题写一写;③创编秋天的歌给大家听。以上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若干题完成。这样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3、小练笔设计要系列化
学生怕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老师可以在激趣—指导—评价环节中要精心设计。激趣可这样做,在班里评比“写作之星”,每天坚持十分钟举行作品发布
会。指导练笔时抓读写结合点、课内外结合点、学科间融合点,悟方法,巧练习。小练笔的评价,不是终结性评价,应该有自评、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利用每天的十分钟,请学生读自己的练笔。在每次练笔中,设立奖项,让学生写有成就。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小练笔的质量,有时比园地中的习作要高,学生也更乐于完成练笔。小练笔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相信只要老师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喜欢作文,就能创造出一篇篇精美的“大文章”。
参考文献
1、《名师作业设计经验》肖川主编
2、《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学》
3、《挖出生长点上出语文味》 孙忠心 《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12期
小练笔成就大文章——浅谈小练笔在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义乌市王宅小学王薇【内容摘要】有专家指出:“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阅读教学中的课......
小练笔大收获(合集7篇)由网友“YangSuYeon”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小练笔大收获,欢迎阅读与借鉴!篇1:小练笔大收获 “说假话,记流水账,挤牙膏……”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习作......
“说假话,记流水账,挤牙膏……”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习作病。改掉这些毛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关注的话题。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
小练笔 大收获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
小练笔,大收获(2012年12月3日在蒲草塘完小、12月25日在坞白完小)师宗县丹凤小学杨敏敏一、小练笔的特点和类型小练笔就是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