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的申遗之路_申遗之路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3:32: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土楼的申遗之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申遗之路”。

山前有高山 绝顶宜常攀

——土楼申遗摭谈

我与土楼加入时间:2008年9月19日作者:蔡冬雪 来源:今日永定杂志第9期土楼“申遗”成功,万众欢腾。俯察土楼走向世界的历程,仰观土楼引人入胜的景致,始终忘不了那些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宣传“早起三朝”做工出力的早行人。

永定大型生土夯筑艺术成就,具有杰出的价值,始称圆寨。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通称“永定客家土楼”。为翻开客家人用生土和汗水夯成的这部史书,宣传初期,永定本土文史工作者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首唐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包括永定客家土楼在内的福建土楼,跻身于世界645项世界遗产名录之中。长期关心客家土楼的人们无不为“一朝选在君王侧”而无限感慨。20世纪50年代中期,深山瑰宝永定客家土楼开始获得国内现代建筑界的关注。

1957年,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工学院属下的中国建筑研究室委派张步骞、胡占烈和朱鸣泉三人南下考察,足迹遍布永定各大小乡村,对饱含传统文化聚族而居的大型生土夯筑的艺术品――土楼,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实地考察。同年,《南京工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了他们的论文《闽西永定县客家住宅》。这一考察成果是中国现代建筑科学史上第一篇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重要文献,架起了永定客家土楼走向世界的第一道桥梁。这篇论文,连同刘敦桢教授所著《中国住宅概说》,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永定客家土楼,日本鹿岛出版社将两者合为一书,定名为《中国的住宅》出版。从此,国际建筑学界逐渐撩开了永定客家土楼的神秘面纱。

1962年,美国学者安德鲁波德所著《中国建筑和村镇规划》一书,极其详尽地展示了土楼夯筑结构简图、详图、纵向剖面透视图等,极大地提高了永定客家土楼的知名度。

1978年,台湾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永定籍资深教授卢衍祺参考上述著作后,写了题为《家乡的大楼》的文章,在台北《永定会刊》发表。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和全国人民一道,度过了风雨如晦的夜晚,终于迎来了霞光万道的黎明。1982年9月,在河南省巩县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及生土建筑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永定籍青年研究人员卢兴全提供了《论奇异的永定大墙大楼》和《生土建筑展望》两份报告,还提交了长篇考察报告《永定大墙大楼建筑》的目录。距离张步骞等三位学者发表《闽西永定县客家住宅》的论文,整整相距25年。

1985年9月,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带队来永定考察土楼。不久,他到日本讲学,带去了大量的照片和幻灯片,详详细细、声情并茂地介绍土楼,一举震惊日本建筑科学界。返回上海后,他又多次来永定,并亲自指导同济大学建筑系高年级学生测绘大量的土楼图纸,进一步丰富了土楼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1985年11月,国际生土建筑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路秉杰教授在会前和会上,热情传播永定客家土楼信息,引起了国际有关组织高层负责人高度关注。会议结束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德烈(比利时籍),欧洲秘鲁“国际土建调查运用中心”部长斯维尔·玛图克(秘鲁籍)、秘书长艾莱·海斯(法国籍)和日本琉球大学工学部研究人员福岛骏界等,特组团专程来永定专题考察土楼。就是这一次,安德烈说的一句话被广为引用:“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1986年初,《闽西方志通讯》发表了《永定县志·土楼志》初稿,为永定客家土楼考察和研究提供了许多素材。同时,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郎,应中国建筑学会邀请,带领“客家土楼调查团”专程来永定考察。他们考察了高陂裕隆楼、遗经楼、高头的承启楼、抚市的永隆昌楼群等典型的五凤楼、方楼、圆楼和五凤楼组合。

1986年12月,全国旅游宣传工作会议在山东烟台芝罘宾馆召开。在国家旅游局宣传司司长李海瑞安排下,题为“丹霞美景――连城绝胜冠豸山,建筑瑰宝――永定客家土圆楼”的长篇报告得以宣讲。从此,“永定土楼”四个字逐渐为国内外多家媒体使用。福建省旅游局拨款支持振成楼接待外国旅游者。在龙岩

地区旅游局努力下,继永定客家土楼模型在台湾“小人国”安家后,又在深圳“锦绣中华”落户。这是永定客家土楼迈出国门之前的坚实两步。

1987年,茂木计一郎的调查报告《中国民居专集——福建客家土楼》,发表在日本权威建筑杂志《日本住宅建筑》上。其中《八闽概说――客家、风水、土楼》、《土楼的聚族而居的居住空间》、《客家民居的空间构成》、《客家的生活形式及其分析》、《土楼的居住和生活》等篇章异彩纷呈,引人入胜。这份调查报告一开头就明确提出永定客家土楼的三大要素是客家、风水、生土。同济大学土建系教授路秉杰立即把这份报告译成中文,把题目改为《日本建筑家看福建土楼》并公诸于世。路教授用心良苦,此举旨在促进中国的土楼研究进一步拓展。

1988年9月,福建省建筑设计院黄汉民抛出《福建圆楼考》,其圆土楼“根在漳州”之说,混淆视听。深知土楼渊源的客家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1990年夏天,华侨大学建筑系方拥教授发表了长篇论文《论永定客家土楼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兼就圆寨“漳州说”与黄汉民先生商榷》,首先起来反对圆楼之根在漳州的荒谬论断,而坚持根在永定。同年,龙岩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吴福文发表的《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被境外学者誉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的铁板注脚”。

长期在南靖工作的上杭籍学者林嘉书,穷九年之功,潜心调查研究闽西南土楼,于1993年写成力作《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1995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样对圆楼的根在漳州说持否定态度。永定县政协及时组织了大量的“保根”文章。至此,《福建圆楼考》作者既无招架之势,亦无还手之力。永定县本土文史工作者继续为准确估定福建土楼根源及其价值铺平道路。

1990年10月,永定县委宣传部主持编写了图文并茂的《永定土楼》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永定客家土楼的历史和现状。1991年3月,福建省政协高度关注永定客家土楼研究和旅游开发进程。省政协赴龙岩考察组特地把永定客家土楼列为考察重点,并且提出了精辟的观感和中肯的意见。

永定县政协多次组成永定土楼考察队,形成了编委张弘昌先生执笔整理的《永定客家土楼的渊源和发展过程》这篇极其重要的考察报告。中国书法导报刊载了获奖书法对联“埃及古刹金字塔,永定客家土圆楼”,为彰显永定土楼的建筑艺术价值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2001年冬,永定县政协副主席李春燕带领永定文史资料委员会部分编委及本县文史工作者一行10人考察高北等土楼群,发现永定最小的圆楼不是如升楼,而是振田楼。由编委江城先生执笔为文,化错讹,正视听,为永定客家土楼宣传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6年5月,永定客家土楼文化研究会会长、永定县博物馆馆长胡大新,隆重推出其鸿篇巨著《永定客家土楼研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影响很大。

2006年8月,县委宣传部干部苏志强编著的《土楼探胜》,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文辞清新,读来理据并兼,颇受读者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永定县委宣传部、永定县政协文史委、永定县方志委、闽西客家学研究会属下的《客家纵横》、永定县委主办的《今日永定》和永定侨联主办的《永定乡讯》,在土楼宣传方面,都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为福建土楼“申遗”成功作出了人所共知的贡献。一位老归侨参观土楼后赞诗一首:“土楼筋骨客家造,别墅横陈风景俏。异地难求唯我有,阴阳八卦真奇妙。”

2007年3月10日,永定县人民政府发出的《关于印发福建(永定)土楼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中指出:“建立土楼保护管理工作奖惩制度。对保护管理土楼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通报表扬、记功、刻碑纪念、颁发奖金等表彰和奖励。”有关方面应当早日把上述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以激励更多的人关心土楼事业的发展。

永定诗坛盟主罗选才诗云:“山前更有高山在,绝顶常宜不断攀”。当前,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和宣传两项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只有时刻牢记“早起三朝当一工”的客家祖训,努力工作,才能把永定客家土

楼的事情办好。

“世遗”向土楼走来

来源: 闽西日报作者:2007-08-07

2007年1月29日,是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漫漫征途中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经国务院批准,以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等“三群二楼”客家土楼为主力的福建土楼作为我国申报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由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申报。

从最初决心申报到专家审查后的改进,再到国务院的批准,土楼的“申遗”之路走得精彩而艰辛,走得踏实而匆忙,走得铿锵而豪迈„„

渊源:因珍贵而“申遗”

永定现存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纱帽楼等各式土楼30多种2万多座,其中最具典型性的土圆楼有360座。它们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防火防潮、冬暖夏凉等优点,而且形象地、全面地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展示了客家人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的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底蕴。1986年4月,有“圆楼王”之称的承启楼,其造型被当作福建民居的典型,入选国家邮电部“中国民居”邮票系列,传播到世界各地。1995年11月,永定县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福建永定土楼文化观光节”,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以及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云集永定,就如何深入挖掘土楼文化内涵,弘扬客家文化,创新传播载体,发展土楼旅游等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永定客家土楼已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在世纪之交,省、市、县的决策者以跨世纪的战略眼光,审视这个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产,认为土楼不仅是客家祖先留给后代的物质遗产,更是留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无比珍贵的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份遗产,应让土楼成为《世界遗产名录》(简称“世遗”)大家庭中的一员。

申遗:因实践而完美

方向明确了,接下来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而这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永定县来说,又谈何容易?!为了争取主动,早在1998年,县委、县政府就把土楼申报“世遗”工作列为县里继棉花滩水电站和梅坎铁路之后的第三大重点工程,成立客家土楼申报“世遗”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并抽调有关职能部门人员,设立专门

办公室,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1999年9月、10月,县政府和龙岩市政府先后正式向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呈报《关于请求将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请示》,并开始着手做好客家土楼申报“世遗”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土楼普查、制定土楼保护规划„„他们自知申遗需要专家的指导,而当地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便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请他们悉心指导。

土楼申报“世遗”需要投入近亿元的资金,如果全部由县财政承担,显然不胜负荷。为此,县财政在确保工资及重点建设开支的前提下,绝大部分财力都用在申报“世遗”这个刀刃上。并通过全县干部职工捐资、向上争取等方式,筹集了30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土楼申报“世遗”各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初,申遗工作进入倒计时,县委书记温锡浩多次了解申遗的进展情况并对很多具体工作做出指示,担任申报“世遗”委员会主任的县长廖礼团亲自赴北京向相关领导和专家汇报,具体分管申遗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余德辉亲自带队赴广东开平市学习考察“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自申遗后,永定一切以申遗为中心,全县上下心往申遗想,劲往申遗使。终于,土楼申遗工作在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的关心下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赢得了角逐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的入场券。

完美:因保护而和谐

要问鼎“世遗”这块“金字塔尖的荣誉”,追求“世遗”这个最绚丽的光环,永定客家土楼努力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其一路一石、一草一木,无不铭刻着建设者的妙手仁心和殷殷关爱,实现了土楼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客家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土楼由此而成为和谐之楼,无论发展和保护,尽显自然和谐之美。为了保护土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永定县除了重视对土楼“申遗”意义、价值的宣传和开展环境整治外,更加强了对土楼的保护与管理。县里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了永定客家土楼保护规划,同时,以保护规划为依据,制定了《永定客家土楼旅游发展规划》,使土楼保护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还邀请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西安文物保护中心编制“世遗”申报区五座“国保”土楼单体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建立了县、乡(镇)、村土楼保护机构。县“世遗”办、消防大队、文体局、旅游局还不定期深入到各申报点进行宣传,举办防火、防水等方面的培训班,开展消防演练。此外,每个申遗点还着手聘请数名通晓土楼建筑技艺(包括土墙和木构件的维修)的当地泥水匠、木匠进行长期性土楼维修等。与此同时,县里还进一步加强对土楼的研究,组织编写了《中国永定客家土楼系列丛书》、《永定客家土楼研究》、《土楼探胜》等一大批以土楼为题材的优秀作品。组织创作了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并先后在香港、台北等40多个大中城市及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演出30多个整场、100多个次片断,多层次、多侧面地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客家土楼文化,进一步把土楼推向了世界。

和谐:因成功而璀璨

对永定而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面旗帜,申遗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规范了管理,扩大了影响。申遗是打造“富有客家文化特色旅游强县”发展理念一个重要举措。申遗成功,将使永定的旅游发展驶入高速发展的轨道,真正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永定旅游必将前景灿烂。

从提名到正式列入遗产的程序中,淘汰率高达70%以上。走出国门,只是客家土楼申遗的第一步,接下来,土楼申遗还必须经过世界遗产中心预审、专家实地考察、理事国联审和缔约国代表大会的审议等4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在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否决,而一旦被否决,就意味着不会再有申遗的机会。也就是说,土楼申遗已经没有了退路,而要最终摘取桂冠,只有过关夺隘奋力拼搏!为此,永定县已再投入近2000万元,以申报文本为准,正全面开展保护区环境整治和客家土楼维修保护工作,积极收集整理申报“世遗”的文本、档案、资料。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遗”委员会主任廖礼团充满激情地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有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关心和大力支持,永定人一定会传承几年申遗过程中凝练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做好接下来的工作,我们的客家土楼一定会走进世界!”

福建土楼申遗工作总结(5稿)

福建(南靖)土楼“申遗”工作总结南靖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福建土楼‛在中国民居建筑乃至世界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我县土楼内涵丰厚,特色突出,......

端午节申遗

2009年5月,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该项目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当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继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

韩国“被申遗”

韩国“被申遗”近日,有报道称韩国计划将火炕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近年来韩国多起“申遗新闻事件”,国内网民纷纷吐槽东北土炕也要被韩国抢走了。实际上,国内流传的有关韩......

端午申遗演讲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端午申遗演讲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西湖申遗 利弊

第五,最重要的一点,公民意识的提高,以往由政府主导的西湖保护会成为以公民为主导的全民保护。此外,大家也会去挖掘西湖的故事,全国5A和世遗景区那么多,很少有哪个景点说出名字大家......

下载土楼的申遗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楼的申遗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申遗之路 之路 申遗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