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相长课文翻译”。
《教学相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知识,理解句子的含义。
3、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字、词、句,疏通文意
2.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教学相长”,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入手
1.教师板书标题,请一个同学读一下标题:教学相长 2.明确读音:jīào xué xiāng zhǎng “教”指教学。“学”指学习。“相”互相的意思。“长”是促进的意思。
3.“教学相长”指的就是老师通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不但使学生得到进步,并使自身也得到长进。
4.学生齐读两遍标题
二.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西汉戴圣所编。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是“四书五经”的五经之一。“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
三.朗读(读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清楚╱1.请一位同学来读,疏通读音
╲ 2.请同学来评价,再让他读一遍 好听---3.听老师范读,划分节奏,做好标记 有味---4.全班齐读
四.重点实词
1.古今异义词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2,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 意义:甘美 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 意义:好,好处
五.翻译
ن
1、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翻译全文。
2、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注意重点字词。明确: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其实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督促自己努力。)
⑤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都能增长自己的学问)五.分析课文
1.思考“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吗?”
(明确:同意。教学相长)2,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呢?
(明确: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3,文章从“嘉肴”————“至道”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引入?(明确:类比引入/推理
4.由上面的类比推理,引入下面教与学的关系,让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明确: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在学习中发现自己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能自我反省。教授别人知识,知道自己知识浅薄,然后能不断钻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层层推进,逐层论证 5.最后得到什么结论/启示呢?(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
六.总结归纳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引入的手法。先从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她的味美。再从即使有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其中的好处。然后逐层论证,得出:教学相长的道理。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学法大视野
八.板书设计
教学相长
《礼记》
教╱类比引入↗①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学 ②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教学能相长 相╲逐层论证↘①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实践出真知
长 ②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论教学相长作者:石油工程学院 张卫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11-24 16:50:2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
教学相长姓名毛永春 学号 0930908007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钱学森留下遗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 百科名片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
“立德树人 立教圆梦”征文教学相长精益求精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侨园路小学谭泳梅 社会文明“赋予”了人类各种各样的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巨大的社会职能,人们需要接受社会......
论教学相长文 / 浮云追风——我的教师手记“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众所周知,“教学相长”就是教与学中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