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叶_有关叶的古诗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2:36: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古诗中的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关叶的古诗”。

专题 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古诗中的叶

教学目的:1.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四首古诗。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诗人在叶上所寄托的情感。3.增加积累,能够识记写叶的名句并能借助叶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1.体会诗人借叶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借叶抒发的情感。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媒体:课件、布置学生做树叶形书签(做成自己喜欢的树叶形状并着色)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生活中的叶多姿多彩,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见叶的身影。今天起我们将进入专题叶的学习。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研究古诗中的叶。

二、读古诗

1.四首古诗课前读了吗?我来检查一下。指名读四首古诗,提示停顿。要求:听他有没有读得与你不一样的字音。边听边看,哪些字需要提醒同学容易写错。

3.讨论字词读音书写。

4.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这四首诗,看谁先读熟,能有点感情更好。

三、品析诗中的叶 1.你看到诗中的叶了吗?

学生读诗中的叶,教师板书:新绿、红叶、黄叶、绿黄 2.作者主要抓住了叶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叶色

3.诗人在诗中写这些或绿或红或黄的叶是为了什么?(借景抒情)4.诗句中的作者借叶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了。我们一起来探讨。(1)我们从哪种色彩的叶子开始?(先叶后情,突出专题主体)主要方法:色彩给人的感受,联系生活与写作初步定调,学生选定后先读写叶的诗句,描绘所写之景或翻译,体会情感。提示学生联系文题、前后句中的关键字词,仍无法理解提供背景和译文,以读体现对诗情的具体理解。

各诗情感理解方案 新绿叶

1.看窗外的绿叶,你的感受是什么? 2.让你写绿叶,你会怀着怎样的感情写?

3.诗人写绿叶的感情和我们一样吗?读一读诗句。4.展示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

5.诗人只是喜爱绿叶的色彩吗?看到绿叶红花,你想到了常说的哪句话? 6.由此可见诗人爱绿叶除了色彩还爱什么?

7.其实诗的三四两句正表明了诗人与世无争、含蓄不张扬的心态及对“儿辈”的劝告。

红叶

1.红叶见过吗?作文中写过吗?红色让我们感受到了?红色常在什么时候使用?

2.老师研究之后发现,古诗中红叶大多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你能联系诗句说出宫人借红叶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和追求吗?

3.我们可以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和书下的注释理解。4.宣宗宫人借一片红叶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住。黄叶

1.黄叶是什么树叶?有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中写过落叶吗?见过黄叶飞的情景吗?谁来描述一下。当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2.诗人写黄叶飘落是怎样的心情?能从诗句中找到依据吗? 3.诗人悲伤的原因是什么?

4.黄叶飘落,烘托诗人思念家乡的悲伤之情更甚,心境悲凉。5.让我们以朗读来体现诗人内心的悲伤。嫩黄

1.读一读句子,想一想这样什么时候的叶?

2.早春时节,叶子刚刚冒出芽儿,如新生的婴儿般惹人喜爱。这是早春特有的景色,不由让我们想起韩愈写早春的名句?

3.嫩黄的叶芽极富早春特色,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2)分组学习,教师参与讨论引导方法,形成较完整的语言,选定发言人。(3)交流,指名分析,师重述重点(4)小结

5.看来,诗人对叶的描写不是随意的,都寄寓了一定的情感。新生绿叶,充满生机,惹人喜爱。火红的红叶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黄叶飘落,生命苦短,悲从心生,或是思乡离仇,或是壮志难酬。

四、拓展

借叶抒情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句子,叶的特点,情感)

学法:先背诗句,两三人后选有重点意象作用的诗句追问情感。提醒学生识记一二。

五、练习

1.写叶的诗句如此之多,让我们拿出自己做好的“树叶”把自己喜爱的写叶的诗句工整的写在上面,赠给自己的好朋友。你还可以写上自己的感悟,也可以自创小诗。

2.展示。

六、课堂小结

绿叶、红叶、黄叶,叶叶存情。无数文人对叶情有独钟,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融入了那片片叶中。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读现代作品中的叶,看看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意。还可以走进自然去观察身边的叶。它们的色彩、身姿、生长也许也会引发你的情怀。作业设计:

课后联系今天所学,结合自己对叶的理解,补完下列句子 绿叶,; 红叶,; 黄叶。板书设计:

新绿 生机 赞美 喜爱

红叶 美好 向往

古诗中的叶 色 黄叶 消逝 悲

嫩黄 新生 喜爱

借景抒情

参考资料: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写作背景: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诗句也许从一个侧面,借未开之海棠,寄托了自已的这种心态。

2.《题红叶》: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所写。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对此,《青琐高议》和《北梦琐言》(据《太平广记》引)也有记载,但在朝代、人名、情节上都有出入。

3.《山中》:这是写旅愁归思的一首五言绝句,大约作于王勃被贬斥后在巴蜀作客时,客中逢秋,因见万木凋零,因起思家之念——长江滚滚东去,而自己却留滞在这里不能归家,身在万里之外,虽有归家的愿望,但是不能成行;何况现正逢高风送秋的季节,黄叶纷飞,万木凋零,更增加了思乡的愁绪。诗中情景互为作用,彼此渗透,将久客异乡之悲,思归之情,与眼前所见之典型环境融合为一。寥寥二十字,将江山寥廓,风木萧瑟,苍茫悠远,气象雄奇尽情道出。末句以景结情,向来称妙。

4.《城东早春》: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据诗的第三句,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

诗的大意。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芳心,不要轻易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2.《题红叶》

流动的河水为何急急流去,我在深深的皇宫里整日清闲空虚。感谢勤劳的红叶,好让它带着我的空虚流到宫外人们居住的地方。

3.《山中》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今晚暮气沉沉,更难耐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4.《城东早春》

诗家喜爱的清丽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绿叶刚刚萌发出嫩黄的新芽,清新可人。要是等到上林苑百花争艳的时候,出门的可就都是赏花游玩的人了。写叶诗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秋天肃穆萧杀,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2.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占城贡使《江楼离别》 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4.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孔绍安《落叶》(身处他乡的无奈,凄凉)5.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白居易《和杜录事题红叶》(赞美喜爱之情)

6.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白居易《一叶落》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8.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韩愈《落叶送陈羽》(离别之悲)9.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王建《落叶》

10.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11.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2.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马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写景抒情,晚年悲凉)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本世纪中叶是哪一年

本世纪中叶是2040年到2050年。本世纪为二十一世纪,本世纪中叶是指21世纪40年代到21世纪50年代。中叶指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的中期。如19世纪中叶就是指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50......

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俄国的农奴制:识记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2、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识记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情况。3、新思潮的涌动:识记俄国平民知识分......

青中叶华春“名师大篷车”计划活动心得体会

“名师大篷车”计划活动心得体会青水初中:叶华春在上周双休日为期近两天参加的“名师大篷车”教师培训活动中,通过聆听市县级教学名师的讲课,学习了他们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

中考物理教学总结岫岩一中叶成波

中考物理教学总结岫岩一中叶成波中考刚刚结束不久,学生们早已抛却学习的烦恼,如释重负般放飞自由。而作为一名教师,对于那紧张而忙碌的初三备考阶段,确实有必要进行一番梳理。回......

第七单元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俄国的农奴制 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 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

下载古诗中的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中的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