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词整理好”。
春夜喜雨
诗人:杜甫 朝代:唐 体裁:五言律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注释
(1)好雨:指春雨。
(2)乃:就,马上。
(3)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4)潜:暗暗地,静悄悄。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道路。
(7)俱:全,都。
(8)红湿处: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红,花。
(9)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垂下来。
(10)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11)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12)火:灯火
(13)独:独自,只有。
(14)晓:早晨。
(15)潜:悄悄地
二、诗意
好雨仿佛知道季节的变化,春天来临时就催发植物生长。伴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
田野里的小路与天上的乌云融为一片,全部乌黑,只有江中船上的灯火明亮。
到天亮时,再看那红色的湿漉漉的地方,春花沉甸甸的,妆点着锦官城(成都别称)。
《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作者: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二、诗意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江畔独步寻花
作者: 杜甫(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2.蹊(xī):小路。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二、诗意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本诗展现了一幅春暧花开、莺歌蝶舞、生意盎然、恬静宣人的画面,诗人陶醉于春光、其乐也融融的神情充分表现在字里行间。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年代:唐 体裁:七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船。
一、注释
1.枫桥:桥名,在江苏吴县阊门西。
2.乌啼:乌鸦啼叫。乌,指乌鸦,亦指夜晚树上的栖鸟。3.江枫:江边的枫树。
4.姑苏: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名。
5.寒山寺:在离枫桥西边一里的寺庙。据传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两个和尚住此,因而得名。
6.夜半钟声:唐代寺庙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二、诗意
月已落下乌鸦啼秋霜欲满天地间,江边枫树渔火点点点对愁不能眠。
姑苏寂寞是城外寒山一带古寺在,半夜沉沉钟声起悠悠传到孤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5 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 年代: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一、注释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二、诗意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 忧伤之情怀。
游 子 吟
作者:【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注释
【1】《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吟诵,诵读。
【2】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3】临:将要。
二、诗意
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作者:唐 韩愈 体裁:七言绝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注释
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绝胜:绝,绝对;胜,胜过。
⑥皇都:帝都。
⑦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二、诗意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这首诗前两 行为写景,一行写小雨,一行写草色。作者经过细致观察、比较,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点。后两行抒情。作者认为早春景色大大超过晚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舒雅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渔歌子
诗人:张志和 朝代: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西塞山:在湖北省黄石市。③白鹭:一种水鸟。
④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⑥蓑衣:用草或棕榈叶编制成的雨衣。⑦须:愿意
⑧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二、诗意
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也很肥美。
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塞下曲
作者: 唐 卢纶
月黑 雁 飞 高,单于 夜 遁 逃。欲将 轻 骑 逐,大雪 满 弓 刀。
一、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4.遁:逃走。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7.逐:追赶。
二、诗意
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友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望 洞 庭
作者: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注释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2)湖光:湖面的光芒。(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5)潭面:指湖面。(6)相:相互。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8)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9)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0)遥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遥望洞庭山水翠”一说。
二、诗意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浪 淘 沙
作者:(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浪淘:波浪淘洗。
4、簸:掀翻。
5、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二、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一、注释
1、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做“赋得”。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
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这一个题目写的诗。
2、离离:形容春草繁盛茂密。、3、一岁:一年。枯:枯萎,枯死。荣:生长,茂盛。
4、野火:荒山野地里的大火。
5、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6、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7、萋萋(qī):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二、诗意
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池
上
作者:(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注释 ①小娃:小孩子。
②撑:撑船,用桨使船前进。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或白色的莲蓬。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不明白。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植物。
⑧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⑨开:分开。
二、诗意
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踪迹,船行水面,浮萍荡开,出现了一条清晰的水道,一时合不拢。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注释
1、芙蓉楼: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2、辛渐:诗人一位朋友的名字。
3、寒雨:寒冷的雨。
4、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
5、客:在这指辛渐。
6、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7、孤:独自,孤单一人。
8、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二、诗意
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
洛阳的亲朋好友若有谁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雅、纯洁。
鹿
柴
作者: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注释
(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4)照:照耀(着)。
二、诗意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诗
五17
古 十 首
01 寒冬一叶殒青杨 噩耗初闻心满伤。 明月不归落大漠, 西风挽唱野草黄。0 秋去冬来木叶飞, 风轻云淡望崔嵬; 归鸿声断惊愁绪, 居客焉能不泪垂。 《樵夫立冬有感》 1 难得十月......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
【转】苏教版七下语文全册古诗复习资料 2011-02-06 23:06 转载自 陈逸飞961224 最终编辑 陈逸飞961224古诗注释:(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
1、《咏花》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教学重点:进入诗......
一、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4.有时候,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