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_关于古诗词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7:30: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古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古诗词”。

2—2滁州西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展开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的哪些美丽景色,使诗句在头脑中形成一副画面。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关键:

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的哪些美丽景色,使诗句在头脑中形成一副画面,之后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写的意境,最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诗,谁能给大家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生背诵)再请学生背诵自己搜集的有关送友人的古诗(同桌互背,每人至少2首。)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古诗《滁州西涧》

教师板书课题:2—2滁州西涧

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齐读诗题。师介绍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

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释题:滁州,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滁县,是一座山城。(涧是指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在城西有一条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有人称上马河,也就是今天的城西水库。

二.基础知识预习情况检查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念并说出其意思)涧 鹂

1.涧:山间流水的沟。西间是指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2.鹂:黄鹂鸟。

教师指导生字“涧”和“鹂”字的书写。

“涧”书写时左窄右宽。“鹂”书写时左宽又窄。指名读古诗,要求读的正确;同桌互读,要求读得流利;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出节奏美。(通过读了解这首诗写的景色如此之美,作者为何时还如此忧伤、无奈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看看吧!)三.解诗题、明诗意。

师:解题——观赏安徽滁县的山涧流水。

1.学习古诗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师:请学生熟读古诗的前两句。并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字和词的意思。生1:“独怜”是偏爱的意思。生2:涧:山间的流水。生3:上;头顶上。生4:黄鹂:黄鹂鸟。

生5:深树鸣:就是在森林深处传来的鸟叫声。师:指名汇报这两句诗的意思。

生:脚下涧边的幽草,多么茵绿、繁茂、厚密;头顶上树林深处传来的黄立德啼鸣,多么婉转动听、清脆悦耳。

过渡句:

清幽境界,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自学古诗后两句:(春潮带雨晚归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师:请学生熟读古诗的前两句。并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字和词的意思。师:试着将诗意说出来。(教师指名汇报)

生: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

师:指名把整首诗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 脚下涧边的幽草,多么茵绿、繁茂、厚密;头顶上树林深处传来的黄立德啼鸣,多么婉转动听、清脆悦耳。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

师:整首诗描写了那些景色? 生:幽草 黄鹂 春潮 渡船

教师板书:幽草 黄鹂 春潮 渡船

师: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看出?

生:表达了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思想感情。教师板书:淡淡的忧伤

教师总结:诗人借助描写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将去时淡淡的忧伤,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课堂小结: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五.课堂练习: 背诵古诗 六.作业: 续编古诗

七.板书设计:

2—2滁州西涧

写景:幽草 黄鹂 春潮 渡船

抒情:野渡无人舟自横(淡淡的忧伤)(借景抒情)

2—3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4.背诵《泊船瓜洲》。5.会写1个字。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教学关键: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感悟。教学方法:讲授法 练习法 朗读感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教师板书课题:2——3泊船瓜洲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教师指名汇报)

生:(介绍王安石的事迹)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心情愉快,眷恋家乡,同时对前途的忧虑。

师:介绍得真具体,他的古诗你会背诵吗?

生:(背诵有关王安石的古诗)如:《梅花》《元日》

师: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泊船瓜洲,看到这个标题,就令我们想起《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在古代,停船靠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觉休息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当时没有导航技术),所以这首诗的标题也可以改成《瓜洲夜泊》、《夜泊船瓜洲》,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晚上,地点是瓜洲渡口。师: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什么说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们还要回到公元年1071年王安石任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变法革新,但是立刻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官僚们的反对,他主动辞职,回到了从小与父亲一直生活的,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南京。8个月后,又重新被宋神宗启用,这一年王安石已经55岁,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同时对前途的忧虑,在赴任途中写下了此诗——决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心情愉快、眷恋家乡、忧虑前程)。我们懂得了这些,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2.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已经把《泊船瓜洲》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师: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生:学生读古诗。

4师:组织学生圈画生字。生:学生汇报生字“隔”。5师:指导书写。

“隔”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右侧的下半部分里面不能写成“半”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还是春天的景?思乡的?还是表达喜爱之情的呢?下面让我们在读中来感悟吧。)三.精读感悟

(一)解题

1.师:“泊”“瓜洲”什么意思? 生1:泊:停泊。生2:瓜洲:在扬州市南面,长江北岸。2.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生:船停泊在长江北岸。

(二)理解诗句,体会思想。

1.学习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读诗句冰茶与资料理解你不懂得字和词。生:按教师的要求读诗句查阅资料。师:教师指名汇报。

生1:京口:今江苏镇江。

生2:一水涧:相隔长江,一江相隔。生3:瓜洲:在扬州市南面,长江北岸。生4: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生5:数重山:几层或几座。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说一遍。

生: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生:表达了诗人对居住地的依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再次被任命为宰相的愉快的心情。

学习写法:

师:“京口瓜洲一水涧”这句诗交待了什么呢?请大家思考。(教师指名汇报)生1:这句诗交代了此次出行的起点和现在的所在地。

教师板书: 京口-------------瓜洲 一水涧

京口-------------钟山 数重山 师:追问,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生:有点明题目的作用。师:你是从哪个词可看出的? 生:瓜洲。

师:这两句诗是写哪方面的内容? 生:写景。

教师板书:写景

小结:作者在去往被任命为宰相的所在地时所看到的景色,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教师板书:所见所感

2.学习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读诗句并查阅资料理解诗句中的词意。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师:教师指名汇报结果。

生1: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生2:何时:什么时候。生3:明月:明亮的月光。

生3.还:这里只回紫金山的家中。生4:何时:指什么时候。生5:照:照耀。

生:6:江南岸:长江南岸。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师:这两句诗中主要写那些景色?请你们分析一下。生1:春风。

师:追问,春风吹绿了哪里? 生:江南岸。

教师添加板书: 春风----------江南岸 生2:明月。

师:作者希望明月怎么样? 生:照着回家。

教师添加板书:照我还。

师:继续追问,明月应该是什么样地月亮? 生:圆圆的。

师:由此可看出作者出门在外做官有什么样的心情? 生:心系家乡 天涯咫尺 归日无期 思乡情浓。

教师添加板书:心系家乡 天涯咫尺 归日无期 思乡情浓。3.汇报整首诗句的意思。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诗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师:请大家有感情的把整首诗读一遍。

四、课堂小结:是啊,诗人身在异乡,遥望着故乡,可能也想起了许多诗词曲赋,他的思乡之情会更加地(急切)(思家切)。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再读一遍这首诗吧!,教师补充:因为诗人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当时肩负宰相重任,正在全国上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他是虽到家门却不能入门,因此内心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表达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六、作业

搜集并背诵王安石的古诗,如:元日 梅花 ……

七、板书设计:

2—3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 一水涧 心系家乡 写景 { } 所见所闻

京口----------钟山 数重山 天涯咫尺

春风-----------江南岸 又 绿 归日无期 抒情{ }即景生情

明月----------照我还 何 时 思乡情浓

古诗

01 寒冬一叶殒青杨 噩耗初闻心满伤。 明月不归落大漠, 西风挽唱野草黄。0 秋去冬来木叶飞, 风轻云淡望崔嵬; 归鸿声断惊愁绪, 居客焉能不泪垂。 《樵夫立冬有感》 1 难得十月......

古诗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

古诗

【转】苏教版七下语文全册古诗复习资料 2011-02-06 23:06 转载自 陈逸飞961224 最终编辑 陈逸飞961224古诗注释:(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

古诗

1、《咏花》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教学重点:进入诗......

古诗

一、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4.有时候,有些......

下载古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关于古诗词 古诗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