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_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2:28: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

 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高)

 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高)以上两条课标选取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面我将对这两条课标进行解读,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意见。

“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高)”是课标第五个板块“我们的国家”中的第10条。(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这条课标中有两句话,先来看第一句话:“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这句话的行为动词是“知道”,是属于了解层次,在三维目标中属于“知识”方面。“近代”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这段时间。“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包括英国发起的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发起的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抗日战争等等。“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从领导阶级来讲,分别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运动、改革、革命。课标要求学生要知道这一些史实,但是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不可能一一展现给学生的,只有进行压缩、筛选、编排,选择适宜的内容再呈现给学生。特别是我们在制定课时目标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选取,可以截取一小段历史时间轴,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教学。第二句话“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这句话的行为动词是“敬仰”和“树立”。“敬仰”是属于反应层次,是学生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树立”属于领悟层次,体现为学生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这句课标在三维目标中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以这条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比“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更易在短期教学内达成。

“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高)”是课标第六个板块“我们共同的世界”中的第8条,也是最后一条。(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

首先,“感受和平的美好”的表述中,“感受”是指学生建立的一些感性的认识,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要思考具体组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和平的美好。其次,“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中,“了解”属于“知识”目标。教师可以收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损失的资料。最后,“热爱和平”,“热爱”属于反应层次,在三维目标中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不宜作为一节课的目标。

这两条课标是有联系的,虽然生活领域一个是国家,一个是世界,但可以将两者整合一下,把战争与和平联系起来,更加全面与深入。南化四小 徐妩优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10月2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由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老师来对《品德与社会》课标进行解读。希望借着本次的机会,能进一步得......

品德与社会课标考试题

品德与社会课标考试题(2009-02-25 20:21:49)转载▼ 标签: 杂谈1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性质是什么?答: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

品德与社会课标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感受 教学管理班三小教研区 刘艳艳第二次参加提高班,我有幸学到了《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内容。尽管自己上学期就任教品社科,但是没有走进她,只是如同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标要求

五年级品社教参对本册的教学要求本教材是《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的第五册,在教材的教学中注意把握和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意教材内容和多种教学活动的争对......

下载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标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