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析——化学与社会_大学选修课化学与社会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11: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课标解析——化学与社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选修课化学与社会”。

课标解析——化学与社会

段凯伟郑州四十七中

一、本主题所包括的内容如下:

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燃烧、缓慢氧化与爆炸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塑料及其应用

化学与社会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钙、铁、锌等元素对健康的重要作用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 化学物质与健康生素等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物质对人体

健康的损害

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

大气的污染与保护

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二、本主题的知识特点

本主体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生活与生产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了与化学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涉及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煤、天然气(沼气)、石油及其产品汽油、煤油、石油液化气等化石燃料,酒精、氢气等新型燃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高分子合成材料;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化肥与农药; 空气、水、金属等资源。涉及到燃烧、缓慢氧化(金属锈蚀、呼吸、食物变质等)、爆炸、生命(食物与营养、疾病与医药保健)、环境污染与保护(大气、水、土壤、白色污染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水、金属等资源)等现象与问题。教材以大量的篇幅、丰富的资料、生动的图表、多样的活动设计来呈现这些内容。用大量具体的事实来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各种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人类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习完本主题内容后,学生能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重大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自然和社会 1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本主题的根本功能和主要目的。

三、本主题知识新旧教材的对比

从内容上来看新教材设计的有关“化学与社会”的内容要更丰富、更新颖、更突出、更具有时代特征、更贴近生活实际。譬如:在新教材中,删去了“涂料”、“粘合剂”、“食品添加剂”、“胶体”等内容陈旧、相对远离生活的内容,添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分子合成材料、食品与营养保健等贴近人们生活、内容新颖的知识,并且把这部分内容加以充实,放在某个课题甚至列为某个单元来进行研究,使本主题知识在整个教材中特别突出,而老教材把这一部分内容以“选学“形式,或者在某些章节的篇尾一带而过,并且内容单薄。在新教材中又添加了较新的科技信息,如可燃冰、乙醇汽油、足球烯、纳米碳管、导电塑料、形状记忆合金等,所以本主题内容充满时代气息。

新教材中本主体所设计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较多,形式多样,如参观、调查、试验、观察、讨论、交流、观看录像或展览、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和信息、写调查报告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的“教与学“的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及课余活动,学生所涉猎的知识就远远不止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学生的知识面将更广泛,而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培养。而老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则很单一(主要为选学和家庭小试验),学生获得知识主要靠老师讲授,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扭曲了教与学的关系,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教材功能和教学目的上看,旧教材的设计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忽略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忽视了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形成的培养,所以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新教材通过翔实生动的资料图表、丰富多采的活动设计使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发展。确实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科学方法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四、主题所涉及内容在中招考试中出现的题型、题量与难度

因为本主题对认知性学习目标要求不高,大部分知识知道、认识、了解即可,在中招考试中题目难度一般不大,但随着新课改实验区的展开,在中招考试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化学,形成了科学的认识与观念,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热爱化学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简答题大多为应用性、开放性的题目。在中招考试的典型题目如下:

如选择题(2003年广东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合成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B.羊毛、棉花、聚乙烯都是合成材料

C.焚烧聚氯乙烯会造成环境污染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应回收利用 填空题(2004年哈尔滨中考试题)水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请你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水的用途。

(1)生活:(2)农业:(3)工业(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简答题(2003年安徽中考试题)最近两则新闻报道引起我省人民广泛关注:①2003年5月13日,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造成重大伤亡。②2003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明年安徽省将用到优质廉价的天然气。⑴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瓦斯爆炸的原因:。⑵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⑶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在列举出生活中另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

由以上中招题例可以看出,题目构思新颖、信息量大,充分体现了知识的时代性、生活性、实践性、灵活性与开放性,但并没在知识的深度上做文章。因为本主题的内容与生活、生产、科技、大自然密切联系的特点,决定了在考试中设置的背景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以时事新闻(如安全事故、重大工程等)、科技信息(如钠米材料、人造金刚石、飞秒技术)为背景,也可以以生活现象(煤球、蜂窝煤、铅笔芯的标号、燃烧、缓慢氧化、各种环境污染等)、生产新技术(绿色工艺、绿色食品、绿色销毁、治污措施等)相联系。

五、学习本主题内容的方法

因为本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主要集中在某些单元与课题,也有少量分散在其他课题,在学习时会感到知识杂乱无章,所以在学习时要善于总结,将每课题的基础知识彻底搞清楚后进行整理,并随所学内容的增加,将更多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譬如说,前边了解了空气的成分与污染,在以后学习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现象时,应能将它们归为空气的污染现象,并能从产生各种空气污染的根源、造成的恶果、遏制污染的措施等多个角度来总结,加深对空气污染的整体认识,并且随着知识的丰富,能将其与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等污染现象进行整理,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环境污染的现象。

在此基础之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生活中、生产中遇到的化学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化学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关心时事新闻中出现的与化学有联系的有关问题,并尽量用化学知识来认识这些问题。譬如说,理解了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要能用这

些知识解释煤球、蜂窝煤、沸腾床燃烧技术的原理;理解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能用来解释生活中各种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

在生活学习中,自觉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来行动,摒弃恶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譬如说,学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后,要养成科学安排饮食,不偏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学过了燃烧与灭火,要能使用灭火器,能在火灾中逃生。这样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巩固了基础知识,也深入体会了化学科学的重要性,提高了科学素养。

品德与社会课标考试题

品德与社会课标考试题(2009-02-25 20:21:49)转载▼ 标签: 杂谈1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性质是什么?答: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

品德与社会课标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感受 教学管理班三小教研区 刘艳艳第二次参加提高班,我有幸学到了《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内容。尽管自己上学期就任教品社科,但是没有走进她,只是如同朋......

化学与社会结课论文

化学与社会结课论文生态工业——生存挑战姓名:学号:0864134104 班级:装备08-1班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杜金花 0 提要: 处于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和......

化学与社会结课论文

化学与社会结课论文论文题目:社会环境与化学学生姓名:程兴龙学生学号: 1066129234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0-2班学院名称: 化学与化工学院指导老师: 李国祥社会环境与化学【摘要】化学......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标要求

五年级品社教参对本册的教学要求本教材是《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的第五册,在教材的教学中注意把握和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意教材内容和多种教学活动的争对......

下载课标解析——化学与社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标解析——化学与社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