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特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新时代特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生力军,他们与其他青年群体一道,共同肩负着发扬光大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振兴腾飞的百年梦想。为此,作为专职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是国家民族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学生,依据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有的放矢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一、走进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社会意识都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实践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大学生的思想也毫不例外。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到底是怎样的?通过多年与学生的朝夕相处和对学生的了解,我感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困惑和矛盾的世界。
从现实层面看,他们既有对农村贫困的自卑、父母下岗的焦虑,又有自强自力、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的义举;既有对各行各业英模,爱岗敬业事迹的仰慕,又有对舒适、安逸生活,对大城市、高收入的渴求。从精神层面看,他们既有追求高深知识、高端学历、美好情感、知心爱人的良好愿望,也有排斥理性思考、逆反理论指导、过于看重自我内心感受、并把自我表达诉求能否实现作为评判是非标准的偏颇。从价值层面看,作为个体,他们有脱离实际的自我理想设计和自我价值追求;作为社会成员,他们又有需要群体交往、沟通,摆脱孤独寂寞,得到社会认同的渴望。一方面他们希望社会或他人接纳,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服务、回报社会,积极奉献自己聪明才智的勇气和行动。从道德层面看,他们既不屑于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假恶丑,又放纵自身诸如随意翘课、沉迷网吧、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游戏恋爱等道德越轨行为。他们既有拳拳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却又把爱国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对立起来;既有反腐倡廉的志向,可又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为了入党和获得奖学金等自身利益,请客送礼。从政治层面看,他们既有对祖国、父母和社会的感恩之心,又有对目前政治体制不满、对社会腐败的痛恨之情;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朦胧了解,又有对马克思主义的逆反和怀疑;既有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又有对涉及自身利益的质疑和困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是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认知与叛逆、自嘲与偏激、幼稚与成熟的矛盾统一体。他们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必将在矛盾运动中逐步走向成熟。但这个成熟过程不会自发进行,需要我们针对他们生活世界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
二、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困惑和矛盾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特征是决定大学生生活世界困惑矛盾的首要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出生于黑暗的旧中国,成长于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他们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具有不容置疑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热爱,并在亲身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伴随着新中国的礼炮出生,沐浴着社会主义的阳光长大。他们经历过*浩劫的洗礼,上山下乡的锻炼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较之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更加睿智。动荡的政治环境和贴近现实的生活劳动,历练了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韧性品格;丰富错综的社会阅历,使他们在理性思维中包含有更多的现实成分。他们既讲奉献牺牲也讲自我利益;既信仰马克思主义也有自己的独立分析;既体验过计划经济也体验过市场经济。正是这种复杂的时代特征,把他们造就成了当今社会各条战线的精英,造就成社会主义继往开来事业的传承者。
出生于世纪之交的80后90后大学生,与上两代大学生相比明显不同。他们充满了理论与实践的困惑,不再盲目相信传统,不再探索理性,更不愿谈论理想道德和情操,更多地是考虑自己的真实感受,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他们既不是社会主义的坚定捍卫者也不是自觉传承者,而成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争夺者。为什么他们会出现这种思想状况呢?只要走入他们成长的社会存在环境,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
80后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多元化国际环境之中,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期。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物质利益的诱惑和竞争的压力,使他们更看重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经济改革的快速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滞后、先进文化引领的缺失,导致了自由化思潮的乘机渗透、道德滑坡和人们理想信仰的动摇。正是上述矛盾,酿就了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困惑与矛盾。
当80后90后告别一切为了“高考”的应试教育,跨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他们的感觉是兴奋激动的,似乎一夜之间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但当激情退却之后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昔日社会的“天之骄子”,计划分配变成了自主择业,毕业等待着他们的是就业,甚至是无奈的待业或失业。所有这一切,对于这些二十岁出头学生来讲,的确是残酷的。因此,他们自嘲、困惑,对现实有诸多不满,对社会颇多微词,甚至仰慕西方社会,这也就不足为怪了。可见,当代大学生是最需要我们这些专职辅导员理解、关心和帮助的一代。
三、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深入了解大学生生活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有的放矢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履行好专职辅导员的育人职能。作为一名大学生专职辅导员,深入学生生活,发现学生的真实思想生活诉求是我们的工作,也是优势,具体作法是:坚持“一本”、“两变”、“因人施教”。
(一)以学生为本
所谓“一本”,即“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以学生为本”并非只关注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先进的文化传承、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之中。
首先,应该能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师者,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应该是学生的尊重者、理解者和支持者。
其次,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诉求。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真诚热爱和细微体察,教育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如果没有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教育就会丧失生命和源泉。师者,应该是学生的亲人,应该是学生的观察者、呵护者和服务者。
再次,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行为决不能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决不能在学生犯错误后对其姑息迁就。既要注意给予学生申诉、利用、维护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和渠道,更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供适当教育,强化管理,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重分析,把握学生鲜活的实实在在的个性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所谓“两变”,即转变辅导员的工作理念和传统工作方法。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基层辅导员来讲,刚开始跟“消防员”和“保姆”没什么两样,“哪里有火警,哪里就有我”,事必躬亲,不知到底忙了些什么。随着“90后”大学新生的陆续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特点有了显著变化,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转变教育工作理念,就是说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和职责,明确服务对象时代性的特征,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当“消防员”、“保姆”了,要学会做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导者,思想的引导者,文化环境的维护者,学生活动的服务者。要能够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教育和自发创新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唱主角、当主体,在积极正面的文化氛围中自发的成长成才。
转变工作方法,就是说作为专职辅导员,要坚持深入学生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抛弃行政管理的机械工作方法,多以引导、鼓励和服务为新的动态工作方法,充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针对不同情况,因人施教
所谓“因人施教”,是指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敏捷、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和行为变化很快。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角度和方法。例如有句流行语“大一理想主义,大二浪漫主义,大三现实主义,大四批判现实主义。”讲的就是大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思想状态。因人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往往由于刚踏入大学校门,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新鲜和期待,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自我学习、生活能力较低,心理脆弱,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针对大一学生的以上特点,我们主要采取鼓励引导和规则意识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方法。鼓励大一学生参与多种社团和学生组织活动,参与竞争类比赛,充分激发新生的积极性,让其在实践中体会竞争与合作,人际交往与处世原则;对于遇到的问题进行鼓励式引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脆弱期;对于规则性和安全性问题进行严格教育,帮助新生逐渐形成自立、自强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诚信规则意识,为日后的思想和行为转变打好基础。
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的新鲜感逐渐降低,自信心逐渐形成,但往往思想意识较为片面,认识问题较为激进;开始思考未来,但又缺乏明确的目标,出现迷茫期和堕落期。很多学生开始沉迷于恋爱、网络游戏,荒废学业。针对大二学生的特点,我们主要帮助学生明确生活和学习的目标,广泛涉猎与兴趣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明确自身的兴趣和目标,度过大二的迷茫期。
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始专业学习,对未来的目标较为明确,但比较注重个人利益得失,忽视参与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难以形成较强的综合能力,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针对大三学生的特点,我们主要采取组织中小型集体活动和鼓励学生参加大型专业竞赛活动的办法。中小型集体活动以宿舍联谊活动和班级、团支部、党支部活动为主,通过小型的集体活动,涵盖全部学生;以讨论和竞赛的形式开展,提高学生参与性,促进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题目与时代主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荣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型专业竞赛活动以各种创业大赛和学术、学科竞赛为主,以团队形式参赛,一方面强化专业知识,深化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促进团队精神培养。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进入考研和就业的抉择期和冲刺期,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我主要以励志励学手段为主,跟踪观察学生们的心理情况,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积极建立考研就业信息渠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工程”。作为专职辅导员一定要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上明确认识,把握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原则,真正的深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从基础做起,事无巨细,为祖国培养全能型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来自乐博论文发表网,更多信息可点击进入乐博论文进行查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银山(内蒙古财经学院团委)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布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强校大讨论发言材料汇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院强校建设做贡献学生处 常顺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强校建设为目......
锐意创新注重实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在思想政......
把握大学生需求,探索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电信学院黄颢波我以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工作的角度,谈谈我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不......
一学期来,我系党总支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要求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精神,体现在以下方面:1、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