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医院护理安全存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护理安全与防范措施”。
新中医院护理安全存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医院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
病人方面的因素:①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患者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媒体报道反面医疗案例的增多,使医患关系紧张,病人对我们护士的不信任感增加,致使护患配合不理想,增加了不安全因素。②患者对医疗水平期望值过高: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对自身健康的要求及护理服务的需要日趋增高,并已趋多样化。我院绝大多数患者由于缺乏预防保健和疾病基本知识,期望医院能够解决一切健康问题,如果与自身期望值有差距,患者对医生的诊治、用药、疗效等方面不满意,便会产生失望、恐惧、埋怨等心理现象,一部分不良情绪就会转嫁到我们护士身上来,不信任医护人员,出现不遵医行为,拒绝配合治疗,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③医疗费用和患者承受能力方面:我们医院面临的大多是农村患者,由于经济原因,加之护士兼有催费的职能,这些极易引起患者对护士的不满情绪,甚至造成患者及家属的误解,而引发矛盾;还有部分患者病情稍有好转就急于出院,不遵医嘱按时规范服药和及时复诊,导致病情再次发作甚至加重,在此过程会产生负面情绪,都会给医患配合带来不利因素。
我们护士方面:①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护士在学校和临床工作中所受法律知识教育很有限,受传统观念和习惯影响,护士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例如在查房或交班时随意暴露患者的躯体,在某些操作如备皮、导尿时不注意遮挡或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忽视了人性化护理,甚至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患者的隐私,就侵犯了患者隐私权和保密权;工作中忽视有关安全告知,如防止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举证责任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通常表现为做的多而记的少,对护理文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全、不及时或重点不突出,重要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用药后的观察没有记录或与医疗记录不相符等。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并导致在处理医疗纠纷中不能提供有利的证据而处于被动地位。②我们医院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临床一线工作的大多护士,缺乏提高执业素质的意识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专科知识贫乏,住院患者往往存在疾病复杂,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同时我院大量是护校刚毕业护理人员,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及沟通交流能力,满足不了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个别年轻护士学习培训的时间较短,业务基本功不扎实,执行操作流程不够规范,有可能导致操作失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差错,这些都将成为
护理安全隐患。③护士职责划分不清,身兼多种护理工作以外的职能,护士只能机械性地完成当班治疗护理任务,无暇顾及患者的心理需要,尤其是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部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环节细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因素。④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科学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接受科学管理知识培训有限,对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持续改进重视不够,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⑤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理念滞后:长期以来,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和琐碎工作,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工作没有成就感,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难以保证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给患者带来不安全因素;尤其缺乏“慎独”精神,例如夜班单独值班不按规定程序巡视病房、不认真床头交接班等,增加安全隐患。⑥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在实施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丰富的业务知识、社会经验和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在做解释工作时,不能做到有效正确指导病人饮食、起居、情志等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照本宣科,流于形式,未达到预期效果,患者对基本疾病知识未掌握,不能很好配合治疗护理。
防范措施
医院方面: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护理部方面:①培训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护理部制定可行的安全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教育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医院安全管理和职业道德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利用各种会议、交接班、晨会、查房等时机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对科室工作中发生的差错或患者反映不满意的方面,要随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造成差错或不满意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持续改进。②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护理质控组织,强化质控力度。护理管理者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为确保护理人员严格依法执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监控机制,实行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三级管理责任制,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做到各尽其职,防患未然。建立考评机制,请经验丰富、操作规范的高年资护士或医师对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解示范,护理部和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考核,多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水平。建立检查机制,护理部和科室护士长要经常检查各种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认真督查重点部门管理、各种护理
记录是否规范,质量监控采取随机抽查和定期、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检查的情况进行通报,分析护理缺陷及其原因,纠正偏差,保证安全。③强化细节做好安全告知和全院统一标识化管理,相关安全告知和醒目规范的标识提示是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途径。护理人员在接待新患者做入院须知介绍时要做详细的安全告知并签字,如特殊用药悬挂“特殊用药,禁止调节滴速”,存放氧气地点张贴“易燃易爆品,禁止吸烟”等标识,从细节上防范不安全因素。护士长方面:①护理制度管理:护士长要有计划地、及时地、全面认真地组织学习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如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疾病护理常规等。②护理技术管理:护士长必须把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作为重点来抓,强化“三基”培训,根据科室不同人员层次分级分类针对性进行培训,不仅要具备常规操作能力,还要专科技术、专科护理等基本技能,因为护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③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护士长每天检查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和出科病历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存在共性问题要在业务学习会上讨论、规范并指导正确书写。在发现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时要及时和医师沟通予以核实,避免医护记录相冲突。④医嘱安全意识管理:护士长应时刻谨记在医嘱缺陷防范管理
中的角色身份和医疗纠纷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认真做好检查指导工作,每天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每周大查对,要求护士严把原则,除抢救和手术外,坚决不执行口头医嘱,对可疑医嘱及时和医师沟通核准,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⑤护理人员管理:定期和护理人员谈心,随时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护士情绪低落,心情不畅,护士长作为基层管理者,应及时提醒对方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同时还应尽可能帮助护士解决实际困难。
护士方面:①护士要按医院规章制度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办事,认真学习医院指导性文件,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法律责任,这是保证护理工作不出差错和自我保护的前提。②加强护患沟通交流,消除纠纷隐患。良好的沟通技巧是现代护士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护理人员要掌握沟通交流技巧,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在工作中主动与患者沟通,语言文明、通俗易懂,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进行解答,特别说明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过激言行,应换位思考,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来感化他们,争取患者的信任与理解,有效的沟通可增进护患双方的了解和支持,化解医患矛盾,保证医疗安全。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存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基层医院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病人方面的因素:①病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病人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以......
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干预措施通过对护理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进行排查分析,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
安全生产隐患及防范措施一、电梯隐患及防范措施 隐患:货梯载人可能存在危险。 货梯操作不规范存在危险。货梯开合时容易发生夹伤、碰伤危险。 防范措施:货梯严禁载人。货梯操......
关键词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icu doi:10.3969/j.in.1007-614x.2012.09.395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之一,促进护理安全即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
农村排灌用电存在隐患及防范措施刘晓军随着一、二期农网改造的结束,农电实现了“四到户”管理,农村电网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民用电得到了保证,但是农村水田排灌配电线路还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