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赏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掬一捧烟雨
会缓缓地流进心底
我想就这样
带着这些传奇
凝结这刻宁静
隐没在西湖画卷的水墨里
——西湖水墨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出无数独特的文艺。不似油画色彩繁多;不像水彩明丽绚烂,以黑白为主调的山水画,更别有清新雅致的风韵。我沉醉在这水墨丹青的世界里。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传统笔墨表达方式,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与心灵享受,诠释着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婉约、宁静和安详。
记得那还是在七年前的美术课上一幅丹青在我眼中呈现,笔走龙蛇,是山峰蜿蜒的曲线,自有一番磅礴大气。墨色的线条,更显它的沉默与伟岸。侧锋游走,是山溪动态的身躯。蜿蜒自谷中而下,迂回至山底而出。腕转而手不动,肘端而身不散。一幅‘溪山行旅’深深地吸引了我……
米芾对范宽的绘画风格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水若有声。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无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势虽雄伟,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山底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马队铃声渐渐进入了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诗意在一动一静中慢慢显示出来,仿佛听得见马队的声音从山麓那边慢慢传来,然后从眼前走过。
而我面对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绘画,体味着画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令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一点一画淡笔痕,水墨世界中醉沉。中华文艺多而纷,唯此一门我痴嗔。我沉醉在这水墨丹青的世界里。
“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中国山水画(2)马远/钟礼《举杯玩月图》_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意山水图 《举杯玩月图》,宋代,马远/钟礼,立轴,绢本水墨,纵205.6厘米,横10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举杯玩月图......
中国山水画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
《中国山水画》教案江家店镇初中刘延海一.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八班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能进行简单的欣赏。2、技能目标:让学生尝试着山水画的......
说课稿中国山水画各位尊敬的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中国山水画欣赏》,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堂欣赏,评述课,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属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