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个人所得税图解”。
第六章 所得税制度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了解)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纳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掌握)
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熟悉)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其他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例1·单选题】王某从公司分得股息10000元,则王某的所得应按()项目征税。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D.股息、利息、红利所得
【答案】D
【例2·多选题】应按偶然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存款利息所得
B.参加有奖销售所得奖金
C.转让财产所得
D.购买福利彩票所得奖金
E.股息所得
【答案】BD
【例3·单选题】王某属于自由职业者,本月绘画所得为5000元,则王某的所得应按(项目征税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D.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答案】B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熟悉)
个人所得税按所得项目不同分别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
4.稿酬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实际税率为14%。
5.其他
包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储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后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1·多选题】(2004年)下列个人所得中,适用20%比例税率的有()
A.股息所得
B.财产转让所得
C.承租经营所得
D.偶然所得
E.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案】ABDE
【例2·多选题】下列个人所得中,适用累进税率的有()
A.工资薪金所得
B.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C.对企事业单位的承租经营承包经营所得
D.股息所得
E.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案】ABC
【例3·单选题】(200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对一次收入畸高的劳务报酬所得实行加成征税,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 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0 000元的部分,其适用的税率为()。
A.20%
B.30%
C.40%
D.50%
【答案】C
【例4·多选题】按照现行税法,劳务报酬收入所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包括()。
A.0%
B.10%
C.20%
D.30% E.40%
【答案】ACDE
五、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掌握)
(一)工资、薪金所得
1.每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减除2000元费用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2800元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3.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合并计算。
【例1·单选题】个人所得税对外籍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是()。
A.4000元
B.4160元
C.4800元
D.5200元
【答案】C
【例2·单选题】(2005年,修改)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允许减除2800元附加减除费用的人员是()
A.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B.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中方人员
C.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D.应聘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专家
【答案】B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2000元。
【例1·单选题】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该必要费用是()。
A.1600元/月
B.2000元/月
C.4000元/月
D.4800元/月
【答案】B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1.计征方式:按次计征
2.计税依据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例1·单选题】某人一次获得劳务报酬3000元,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减除的费用为()。
A.500元
B.600元
C.800元
D.1000元
【答案】C
【例2·单选题】某人一次获得稿酬所得6000元,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减除的费用为()。
A.500元
B.800元
C.1000元
D.1200元
【答案】D
【例3·单选题】每次财产租赁所得4000元以上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减除的费用是()。
A.800元
B.1600元
C.2000元
D.收入额的20%
【答案】D
(五)财产转让所得
1.计征方式:按次计征
2.计税依据: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例1·多选题】财产转让所得中可扣除的费用有()
A.必要费用的扣除,即定额扣除800元
B.财产原值
C.合理费用
D.所计提的折旧
E.预计损失
【答案】BC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1.计征方式:按次计征
2.计税依据: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例1·单选题】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
A.每年收入额
B.每季度收入额
C.每次收入额
D.每月收入额
【答案】C
【例2·多选题】下列所得项目中()不允许扣除任何费用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D.偶然所得
E.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案】CD
【例1·单选题】(2005年)下列项目中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财产租赁所得
D.购物中奖收入
【答案】D
(七)公益事业捐赠扣除
一般公益、救济性捐赠额的扣除以不超过纳税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的30%为限;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例1·单选题】个人进行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不得超过()
A.应纳税所得额的30%
B.所得额的30%
C.应纳税所得额的3%
D.所得额的3%
【答案】A
【例2·单选题】个人通过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为()。
A.30%
B.12%
C.30%
D.全额扣除
【答案】D
【例3·单选题】某公民一次获得劳务报酬所得2万元,若进行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可以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数额为()
A.4800元
B.600元
C.6000元
D.480元
【答案】A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20000×(1-20%)=16000元;限额=16000×30%=4800元。
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
(一)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1·单选题】某纳税人2008年6月份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收入5400元,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A.505元
B.625元
C.750元
D.385元
【答案】D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5400-2000=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5%-125=385(元)
【例2·单选题】在天津一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为非居民纳税人)2008年6月份取得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10000元人民币。其应纳的个人所得额为()
A.1465元
B.1305元
C.1200元
D.665元
【答案】D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10000-2000-2800=5200(元)
应纳税额=5200×20%-375=665(元)
【例3·单选题】(2006年)李先生取得稿酬收入l0000元,则该笔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
A.560元
B.1120元
C.1400元
D.1600元
【答案】B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0%)=8000元
应纳税额= 8000 × 20% ×(1-30%)=1120元
【例4·单选题】(2006年)张先生取得利息收入5000元,拿出其中的2000元通过民政部门捐给贫困山区,则张先生利息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
A.600元
B.700元
C.800元
D.1000元
【答案】B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5000;捐赠扣除限额=5000×30%=1500元,由于实际捐赠额超过扣除限额,所以按扣除限额扣除。应纳税额=(5000-1500)× 20%=700元。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抵免规定
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中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抵免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七、税收优惠(掌握)
(一)免纳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教育储蓄存款利息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它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二)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例1·多选题】下列所得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利息
B.按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独生子女补贴
C.奖金
D.保险赔款
E.抚恤金
【答案】BDE
【例2·单选题】(2004年)下列所得中,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军人的复员费
B.独生子女补贴
C.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发明奖金
D.个人转让自用达两年以上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
【答案】D
【例3·单选题】(2006年)下列所得中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是(A.县级人民政府发放的先进个人奖
B.保险赔款
C.退休工资
D.抚恤金
【答案】A
八、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一)自行纳税申报
1.自行纳税申报的纳税义务人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2.自行纳税申报的纳税期限)。
(1)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2)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3)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例1·多选题】下列()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构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A.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B.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C.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D.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E.取得偶然所得的【答案】ABCD
(二)代扣代缴
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对扣缴义务人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例1·单选题】(2008年)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期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
B.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
C.年所得l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D.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
【答案】C
【例2·案例分析题】李某2009年5月份收入情况如下:
(1)取得劳务报酬收入22000元
(2)取得股息收入1000元;国库券利息收入200元
(3)取得稿酬收入5000元
(4)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10000元,并将其中的5000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希望工程基金会。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表述,正确的有()
A.支付稿酬的单位应代扣代缴李某的个人所得税
B.李某取得的稿酬收入的费用扣除额为800元
C.李某的劳务报酬收入应按30%的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D.李某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费用扣除额为800元
【答案】A
(2)劳务报酬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A.3520元
B.4600元
C.6360元
D.6600元
【答案】A
【解析】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22000×(1-20%)=176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17600×20%=3520元。
(3)稿酬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A.560元
B.588元
C.800元
D.840元
【答案】A
【解析】稿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5000×(1-20%)=4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20%×(1-30%)=560元。
(4)李某对希望工程基金会的捐赠,正确的处理为()
A.应全额在税前扣除
B.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400元
C.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000
D.超过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部分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BD
【解析】特许权使用费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0%)=8000元;捐赠扣除限额=8000×30%=2400元;由于实际捐赠额超过扣除限额,因此应该按扣除限额扣除,超过部分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5)李某5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A.5300元
B.5400元
C.6360元
D.8760元
【答案】B
【解析】应纳个人所得税=22000×(1-20%)×20%+1000×20%+5000×(1-20%)×20%×(1-30%)+(10000×(1-20%)-2400)×20%=5400元。
【例3·案例分析题】(2007年,经过修改)中国公民张某系一大学教授,2009年取得的收入情况如下:
(1)取得工资收入6000元
(2)一次性取得设计收入20000元,缴税前从中依次拿出6000元、5000元,通过国家机关分别捐给了农村义务教育和贫困地区;
(3)出版专著一部,出版社支付稿酬l00 000元;
(4)在A国讲学取得税后收入20000元,已按收入来源地税法缴纳了个人所得税3000元。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张某取得的工资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A.5700
B.6564
C.7200
D.9900
【答案】A
【解析】每月应纳税额=(6000-2000)*15%-125=475元;全年应纳税额为5700元。
(2)张某取得的设计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A.1000
B.1400
C.1800
D.l960
【答案】B
【解析】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允许全额扣除;之后应纳税所得额=20000*(1-20%)-6000=10000元,则向贫困地区捐赠的限额为10000*30%=3000元,实际捐赠5000元,允许扣除3000元,应纳税额=[20000*(1-20%)-6000-3000]*20%=1400元。
(3)张某取得的稿费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A.11 200
B.14 000
C.16 000
D.20 000
【答案】A
【解析】应纳税额=100000*(1-20%)*20%*(1-30%)=11200元。
(4)张某从A国取得的讲学收入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200
B.680
C.1900
D.3200
【答案】B
【解析】抵免限额(在我国的应纳税额)=23000*(1-20%)*20%=3680元;应补税680元。
(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张某不是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义务人
B.张某应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自行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C.稿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以支付稿费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
D.张某应在年度终了后45日内,将从A国取得的讲学收入应在中国缴纳的所得税款缴入国库
【答案】BC
特殊规定: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2、上述奖金不再减除费用,全额计算缴纳;3、中国境内无住所,担......
个人所得税(制度)国家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国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体现了一个主权国家在其管辖权范围内与居民和非居民......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个人所得税文章标题:个人所得税发布人:东盟企为业个人所得税[财税服务]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不......
案例分析:三个外国人如何缴税?• 乔治、布莱克和史密斯三位先生均系美国俄亥俄州人,而且都是美国科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高级雇员。因工作需要,乔治和布莱克两位先生于2006年12月8......
一、2011年 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3%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10%105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