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和分析_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2:06: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西宁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和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

西宁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和分析

姓名:马涛

学号:082540

43班级:商务080

2摘要:近年来,随着西宁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逐年增长,交通流量快速增长,受城市东西川和南北川“十”字形带状布局的限制,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和外埠车辆进入市区的增多,导致了西宁市城市交通压力日趋严峻。为了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和维护,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功能,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和畅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西宁市实际,应该制定一些办法,使市区行政区域内城市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得到改善。

关键词:路网交通管理组织交通管理措施

正文:

近年来,随着西宁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逐年增长,交通流量快速增长,受城市东西川和南北川“十”字形带状布局的限制,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和外埠车辆进入市区的增多,导致了西宁市城市交通压力日趋严峻。为了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和维护,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功能,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和畅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西宁市实际,应该制定一些办法,使市区行政区域内城市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得到改善。

首先我们要明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内容,城市交通管理设施包括城市道路范围内的交通指挥信号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交通通讯系统,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护栏、交通隔离物等与城市道路交通

管理有关的辅助设施。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

目前西宁市城市交通动态运行特征和静态保障水平无法适应畅通交通的要求,尤其是交通参与者、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区道路承载能力等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成为当前加剧城市道路通行负担的主要因素,影响了城市效率的发挥,模糊了中心城市的定位。为此,我在网上找到了西宁市实地抽样调查车辆的数据可以看出:

一、道路因素

1、对12小时市区出入口交通量调查。

调查对象:宁张公路、朝阳西路、柴达木路、西川南路、南川东路、宁互公路、峡口收费站、G109东出口;

调查显示:西宁市入境交通流量偏大,东西向交通流量大于南北向。

2、对北川—南川、湟水河跨河桥交通量调查。

调查对象:天峻桥、门源桥、朝阳桥、七一桥、五四桥、西关桥、昆仑桥、六一桥、海山桥、湟水桥、海湖桥、新宁桥、长江路桥、五一桥、建国路桥、湟中桥、明杏桥、团结桥。

调查显示:新宁桥(54909辆)、建国路桥(49325辆)、五四桥(40898辆)、西关桥(36307)等交通流量大。

3、对主要交叉口交通量调查。通过调查可知在主要干道的交叉路口车流量较大。

4、对不同等级道路平均车速调查。

调查对象: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调查显示:西宁市各等级道路平均车速33.2㎞/h;比对不同等级道路百万人口城市车速指标,快速路相差27.8㎞/h、主干路相差15.3㎞/h、次干路相差8㎞/h、支路相差3.1㎞/h。需通过交通管控措施提高道路平均车速,重点对环大十字周边交通干道和市区交通主干道加强交通管理。

存在问题:西宁市中心城区已形成高密度交通流量,老城区90%以上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城市道路资源已达到饱和甚至超饱和,现有路网无法分流交通流量,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均存在不同程

度的行车延误。

原因分析:西宁市路网布局受“三川一水”水系的分割、带状城市布局的限制和兰青、青藏铁路干线、宁大铁路支线的影响,路网密度已达到规范,干道分布较密集,路网成网率低,节点通行能力弱,“微循环”系统缺,干路系统空间布局不均衡,道路通达性不高,制约了路网整体效能的发挥。

解决办法:在难以对中心城区进行大规模路网改造的情况下,将市区交通规划着力点由道路建设调整到交通政策和分流措施的制定上,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改善路网结构,拓展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城市高架、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等多层次骨干网络,加强城市次干路与支路的“微循环”系统建设,减少“断头路”和车流不畅的节点,减小道路交通容量。

二、行人因素

1、对人行横道利用率调查。

调查对象:长江路、互助路、祁连路、新宁路、胜利路、七一路、东关大街、西关大街、共和路、五一路、朝阳西路。

调查显示:人行横道平均利用率32.7%,应通过合理管制手段和设施提高行人遵章率。

2、对交叉口行人违章率调查。

调查显示:在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的交叉口平均行人违章率39.8%,需通过合理的交通管制和设施降低违章率。

3、对道路功能的调查。

调查对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

调查显示:西宁市的干道系统过境交通、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层次模糊、功能不清,使中心城区成为过境交通的中转站,城市主次干道客货运输流和人流交织混行,各类专业市场和长途客运站集聚市区,车流和人流的密集混行加剧了市区交通拥堵。

存在问题:西宁市出行人员中,企业和中小学生出行比例较大,且多采用步行和公交车方式上班、上学,出行路线较固定,道路功能层次不清,行人横穿道路设施缺少、斑马线发挥不了作用,行人违章率偏高。

原因分析:行人交通法规意识不强,过街设施缺乏,交通管理措施约束不够。

解决办法:通过交警和交通协勤员合力疏导秩序提高行人遵章率;通过修建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设置道路绿化带和人车隔离设施等降低行人违章率;通过明晰界定城市道路功能,合理区分车辆运行线路,加大交通管理辅助手段,解决车流和人流密集混行问题

三、车辆、停车场及交通管理因素

1、对静态交通基础设施调查。

调查对象:西宁市主要商业地区停车场。

调查显示:西宁市停车场平均使用率69%,重点商业区停车场面积和泊位数不能满足现有车辆的停车需求;配建停车场短缺,单位院落停车场不能提供对外开放服务;尤其是商业中心周边及市区次干路、支路、小街小巷占道停车严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

2、对交通组织管理设施调查。

调查对象:市区主要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交叉口信号灯管理及交通组织措施。

调查显示:西宁市主要道路交叉口交通管理基本上采用信号灯单点控制,在未饱和交通状态下尚能实施有效管理,在饱和交通状态下造成交通拥堵;交通组织措施与管理较粗放,像单行、限行、禁左等手段应用较少,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应用不够。

综合考虑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速度、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递增和路网补偿能力,未来城市人口规模和土地开发强度的持续增长将使现有道路资源的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产业集群对交通需求的刺激需要与城市内外交通高效对接,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对现状和未来城市路网调节补偿能力的供给矛盾使城市交通畅通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城市存量土地资源短缺,交通管理设施与手段在未饱和交通条件下适度满足,在饱和、超饱和交通条件下无法有序分流交通流量。

所以采用线控、面控、单行、限行、禁左等交通管理设施与手段,对动态交通进行实时的组织与调整,在未饱和交通条件下降低车辆行驶延误,减少红灯停车次数,缩短车辆在路网内的行驶时间,提高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在饱和、超饱和交通条件下,使交通流有序行进,分流车辆,缓解堵塞;推广GPS、电子探测器等科技智能化应用手段,智能分析各路段交通拥堵情况,随时变换红绿灯通行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对信号系统的智能化识别,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打破城市路网南北发展的局限性,拓展环线路网空间分布格局,建立大交通经济运行交通圈,满足现状和未来交通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西宁市的交通得到巨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北京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对策与分析

北京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对策与分析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政治中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增长,交通需求量急剧增加。到2010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80.9万辆,民用汽车保有......

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对策分析

描述:【摘 要】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笔者从交通拥堵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提出了城市交......

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与分析

“运输需求管理与运输组织”专题报告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难点、对策及分析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难点、对策及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挤......

城市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分析

城市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分析200910604125物流091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且快速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由于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城市的土......

城市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分析

200910604125物流091城市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互促进。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 决......

下载西宁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和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宁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和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