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曲赏析要领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
中考古诗词曲赏析要领(教案)(转载)
【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分三步赏析古诗词曲,即:看题目—品意象—精表达;能够从形象、语言和技巧等方面对古诗词曲进行赏析。【教学重点】
通过看题目能定内容,看作者定风格,品意象定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精确表达赏析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有同学告诉我:老师,读古诗词曲我挺喜欢的,因为读起来觉得挺美的;可是作阅读理解,尤其是学课外的,就觉得摸不到门。老师相信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甭着急,如果我们找到古诗词曲的共性、特点,那么赏析古诗词曲就会比较容易了。今天,老师就教你们几招。要想学绝招,首先要明确一个关键概念。【一·关键概念】 意象或意境
“意”----主观感情 “象”“境”-----客观风物(自然景物、生活图画)
【二·看题目 明内容】
【知识的归纳】:按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
【怀古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评,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咏物诗】1.形式特点:(1)以物象为题;(2)咏(题、赠、赞)+物象。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写景诗】:内容特点:(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战争诗】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卫国家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无家可望的哀痛。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送别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现场检测题】
请同学们运用已学知识,通过看题目的快捷方式把下列20首诗词曲按内容分类,只需填写作品的序号。怀古诗:
咏物诗: 写景诗:
战争诗: 行旅诗:
闺怨诗: 送别诗: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4.《石灰吟》 于谦 5.《竹石》郑燮 6.《咏柳》 贺知章 7.《墨梅》王冕 8.《观沧海》 曹操 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0.《出塞》王昌龄 11.《从军行》王昌龄 12.《雁门太守行》 李 贺
1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4.《使至塞上》 王维
15.《闺怨》王昌龄 16.《忆江南》 温庭筠 17.《春 怨》金昌绪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9.《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20.《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三·析意象 品情感】
【知识归纳】:古诗词曲中常用物象的含义 ●花草类:
(1)菊:隐逸 高洁脱俗(2)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3)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4)牡丹:富贵 美好(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 青春人生的灿烂
(7)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9)兰:高洁,友谊(10)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洁
(11)莲草:表示孤单一人,漂泊无依 ●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3)绿叶:生命力 希望活力(4)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
(7)柳:送别 留恋 伤感春天的美好(8)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9)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风霜雨雪水云类:
(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 美好(3)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游子思归(4)西风: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5)春风:旷达 欢愉希望(6)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9)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12)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4)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15)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16)天晴:欢愉光明
(17)天阴:压抑 愁苦寂寞(18)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 江湖诡谲 ●动物类
(1)子规:悲惨凄恻(2)鱼:自由 惬意(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哀伤 凄厉(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6)沙鸥:飘零 伤感
(7)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 追求漂泊(9)(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消息(多为喜讯)(10)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11)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12)鹤:象征长寿(13)杜鹃:思乡盼归 ●器物类
(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 名望
(3)珍珠:美丽无瑕(4)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颜色类
(1)白:纯洁、无暇丧事(2)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3)绿:希望 活力和平(4)蓝:高雅 忧郁(5)黄:温暖平和(6)紫:高贵 神秘
(7)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运的多舛 ●其它类:
(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3)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衰败 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9)破晓:初现希望(10)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11)夕阳:失落 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斜阳: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
(13)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14)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15)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16)深夜:愁思怀旧
(17)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现场检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列诗句,准确抓住主要意象,说说所抒发的感情。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李白)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4.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1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14.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5.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17.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四·依题型 精表达】
(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题型示例】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
(一)答:“阔”字更好。原因:(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示例
(二)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题型示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三)、表达技巧型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题型示例】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答: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四)、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题目解读】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等等。【答题要点】
1.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活,概括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语言特色。答:(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4)
【学以致用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学习分别从四种题型角度去赏析《渡荆门送别》
(唐朝)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板书设计: 古诗词曲赏析 意象(意境)“意”-----主观感情 “象”(“境”)------客观风物 看题目---定内容
品意象---定情感 看题型----精表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古诗词曲摘抄,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古诗词曲摘抄诉衷情·三十年里觅封侯三十年里觅封侯,仕上尽蒙羞。不知坎坷无数,梦断几春秋。思往事,泪长流,悔何求。蓦然回首,心在天宫,人却低头。诉衷情·私语私语,何许?明月去,好忧......
《古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学 案年级:____八___ 班级:________ 学科:语 文设计人:_赵燕__ 授课人: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诵读全诗,读准字音,读......
古诗词曲鉴赏九年级上册一、阅读《关雎》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答: 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
中考古诗赏析《诗经》两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