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白居易的创作思想分析”。
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
摘要:
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为我们留下大批经典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江南文化的影子,本文主要分析江南文化对白居易创作及其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江南文化;白居易创作;思想;影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人(今陕西渭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首次去江南,是随家庭因为避难而逃到江南,当时只有十一岁,但是直至十九岁才回到故乡,当时江南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经过开发之后,已经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要地。而白居易在江南的时候,中原大地正是距离安史之乱刚刚过去二十年,这就意味着当时大唐王朝仍然战乱四起,民不聊生。随着江南逐渐发展,很多文人墨客纷纷迁入江南,形成了大规模的移民潮。这样就带来了江南文坛的兴盛,也对当地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白居易在这个时候来到江南,当时著名的诗人刘长卿、韦应物等人的思想与情怀都对白居易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是白居易当时对江南的印象,当时的白居易第一次知道了科举考试,因为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影响,他对未来的政治生活和文学追求充满了好奇与斗志,当时的白居易已经十五六岁,正是一个少年对生活充满渴望的时候,所以他立志要苦读诗书,参加科举考试,以便将来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韦应物少年时期曾为玄宗近臣,对官场之事颇为了解,同时他性格豪迈,人生得意,在江南时期经常广招文人参加宴席,在一起切磋文墨。白居易虽然因为年幼不能参加这样的聚会,但是韦应物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下决心要成为韦应物一样的诗人镇守苏杭,年少时期的经历对白居易今后的生活选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少年在江南时期还遇见当时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生性豁达,性格豪放,对道教又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道教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对生命本真的东西的尊重和宽容,都对少年时期的白居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人生观正在形成的白居易,少年时期的江南经历一方面让他感受到了江南的文学风貌,受到了人文素养的熏陶,另一方面,与其交往的诗人的生活态度也成为白居易今后人生方向的标杆,白居易晚年时期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对官场得失的宽容淡薄,都与少年时期受到的影响有关。
白居易二十四岁时,又来到江南,这次是要参加乡试,待到及第之时就可以为朝廷重用。这次白居易选择来到宣州来参加乡试,这与当时宣州的观察使崔衍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崔衍在举荐有识之士参与乡试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况且崔衍是一个爱贤纳贤之人,他的府中招纳了很多文人志士,其中有的后来还成为一代名臣。白居易前来拜会,正是崇敬崔衍为人,次年及第之后,白居易还专门写过文章赞扬崔衍为“领袖”――“盛幕招贤士,联营调锐师”,以崔衍当时的文学成就和招贤纳士的博大胸怀来看,这并不是阿谀奉承之辞。
白居易官场沉浮半生,在长安经历了林林总总的人和事之后,五十一岁的他,又以杭州刺史的身份回到了江南。这与白居易以江州司马的身份回过江南的情绪不同,当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琵琶行》,成为千古绝唱,其中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道尽了内心的心酸悲凉之感,也是他当时在官场郁郁不得志的真实写照。但是这次作为杭州刺史回到江南,正是印证了他少年时代的梦想,作为一个诗人能够在朝廷为官,并且在江南水乡占有一席之地,人生快乐大抵如此。这一时期的白居易广纳文人贤士,会友一同游江南美景,他对当时的闲适生活怡然自得,后来白居易回到长安,在诗中一直对江南有着丰富的怀念之情,跟这段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白居易与当时同在江南的元稹成为知己好友,他们对当时江南的文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他们采取了赠答酬唱宴咏等方式,让很多有识之士慕名而来,他们为了得到白居易和元稹的赏识,甚至摆下诗文擂台。因为元白二人在江南一带名气大振,甚至远方的刘禹锡都作诗“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说明当时全国最大的文学思潮发源地已经不在三楚,而是在江南了。
后来白居易再回到官场,江南的经历却影响了他对人生的追求的态度。在白居易任翰林学士的时期,他是思想创作最为积极的时候,但是之后在他回到家乡奔母丧的时候,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是他对官场的新的认识,为官多年,已经占用了大量的自由时间,在余下的人生中,是否还将人生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官场的相互倾轧和争斗,成为了白居易的要考虑的新的问题。“人生不过适,适外复何求”表达了诗人要追求闲适的生活,到了被贬江州的时期,白居易的“闲适”思想已经迅速占领了他的思绪之中,“独善其身”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兼济天下”的梦想,虽然仍然身居要职,但是情绪与翰林学士时期已经完全不同了。而到了白居易晚年,在苏杭的官场后期,白居易已经对游山乐水的生活非常眷恋,这时候的闲适诗更是大增了。
综上所述,从白居易的少年时期到晚年的过程当中,他的思想状态和态度一直与江南的人物、社会思潮以及自身对生活的认识相区别,正是因为江南生活的影响,诗人才写出了不同时期的诗歌,才有了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李书有.论江南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1990(04).[2] 刘士林.以人物为中心的江南文化精神[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3] 葛永海.略论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内涵重构――以上海为中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作者单位:长沙市长郡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2)
江南文化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影响导语:徐志摩的诗情浪漫、飘逸,是其日常情感积累的反映,也潜藏着他童年的生活经验;江南的地域文化对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徐志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江南文化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影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梁实秋文化心理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北宋市井文化对柳永词创作的影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梁实秋文化心理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梁实秋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师,以其丰富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典雅的语言,写出了诸多独具风格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