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泉城行”。
泉城
说课
一、说教材: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具有极强的语言感染力,文章结构完整、清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篇课文的实际训练内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教材结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是: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特点,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描写活动场景。
4、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字词句段的学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在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基础上,本节课我将采用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泉城的全多、水美的特点。另外,四年级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所以,我在教学中,将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小组合作时间,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中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我将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激趣揭题,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泉城的全多、水美,并完成课文第1自然段的学习;第二课时:精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泉城泉多、水美的特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将通过以下4个环节完成教学。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首先揭示课题,听写词语,学生读词语。让学生说说课文具体描述了哪些泉,这些泉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这样做既复习巩固了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打下铺垫。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
先把文本读薄,“无论多厚的书,其实就是为了找那么几句话。万千头绪,都可以删繁就简...“这段话很形象的道出了何谓把书读薄。
抛出问题:作者具体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泉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评点归结。【板书: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 趵突泉】引导从总体上把握课文。
接着再把文本读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进而向学生指出精读的范围和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仔细体会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两处泉,并在空白处做旁批,写写自己的感受。而做旁批的要求,意在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一环节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教师随堂巡视。组织交流时,先让学生读出感情,再谈感受,同一处,有不同的感受补充。本环节,我将分为三步来教学 第一步:感受珍珠泉的神奇
让学生带着“这是怎样的泉,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想象课文描绘的图景,交流时,扣住中心句,通过“清澈见底”“往上涌”“忽急忽缓”“忽聚忽散”“拎到了水面上”等词体会珍珠泉的姿态千变万化,感受它的神奇。第二步:感受五龙潭的泉多
此步的教学可以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出示自学的要求,让学生采用学习珍珠泉的学习方法来感受五龙潭的特点,抓住“汇注”“五龙潭群泉”来体会泉多的特点。再此基础上,可以总结学习方法:据问题,找句子;读句子,划词语;读词语,悟情理。第三步:感受黑虎泉的声音大
在了解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后,此步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形式展开,留给学生主动感知、积极思考、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通过圈圈、画画的方法,抓住“石头雕成”“喷涂”“水声喧哗”“昼夜不息”等词体会黑虎泉的气势,感受声音大的特点。第四步:感受趵突泉的“大”“清”“美” 根据以上学法,自学课文,从“开阔”“水很清”“往上冒”“三堆白雪”等词体会趵突泉的“大”“清”“美”,进而感受它被列为“七十二泉之首”的缘由。
在感受完四个泉的特点后,完成课后练习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都是写的泉水的流动,却用了四个词,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品味、讨论,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见解,不强求统一的答案,体会用词的精妙。
最后可以配上图片以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想象美景,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课文第六自然段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也照应了课题。
第三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课文,学生再次读课题,体会泉城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课后继续收集关于泉城的资料,认识、了解更多的泉。
2、组织一次“夸夸泉城美”的朗诵比赛。
3、按照课文第二——五自然段的写法,介绍学校的一处景物,先交代在什么地方,再具体地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五、说板书设计
泉城
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 趵突泉 神奇 泉多 声音大 大、清、美
热爱、赞美
本课的板书,主要表明了泉城四个极具代表特色的泉水的特点,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文章的主题,起到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这节课可能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还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泉城》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对照、视频资料等方式体会泉城泉多水美的特点,感受泉城的魅力。2.通过品析描写泉水流动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3......
《泉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泉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诵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
《泉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四年级上册第九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9 泉城》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设计意图执教人张华【课前交流】1、国庆假期里,老师去春城旅游了,你们知道春城是哪吗?(生),我们三年级时学过一些城市别称,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