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练习_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1:35: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C.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

解析:选B。A.过:责备。C.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D.倾:倾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 ..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析:选D。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3.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解析:选B。①是批评冉有的话;⑤指出“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解析:选D。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6.“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答案:C 7.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A.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C.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前来归附。

D.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解析:选D。文句中的“来”,使„„来,而A、B、C三项的理解不正确。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厌恶那种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2)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啊!

三、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论语(Lún)

虎兕(sì)下脚料(jué)排山倒海(dǎo)B.买椟还珠(dú)搜罗(shōu)撒手锏(jiǎn)啼饥号寒(háo)C.颛臾(zhuān)社稷(jì)落不是(lào)畏葸不前(sī)D.冉有(Rǎn)独处(chǔ)乐陶陶(táo)荦荦大端(luò)解析:选D。A.“脚”应读jiǎo;B.“搜”应读sōu;C.“葸”应读xǐ。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任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C.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 D.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覆

解析:选B。相: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子见夫子乎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④时有患疟疾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选D。见,①拜见;②看见。患,③忧虑,担忧;④得病。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解析:选D。A.古义:指用兵;今义:有事情。B.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C.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D.古今意义相同,战争。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B.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育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解析:选B。“陈力就列”是展现才能担任职务的意思,这里应用“各就各位”。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保存品,勿失)班别:姓名:学号: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颛臾()社稷 ()虎兕()柙 ( ) ......椟 ()干戈()固而近于费( )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固而近于费......

季氏将伐颛臾

1、季氏将伐颛臾(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 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谈......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

季氏将伐颛臾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季氏将伐颛臾》教案A.课时安排:2教时。 B.教学目的: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2.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教学设想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

下载《季氏将伐颛臾》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季氏将伐颛臾》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