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声乐发声之比较研究(推荐)_歌唱发声与语言发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1:27: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播音与声乐发声之比较研究(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歌唱发声与语言发声”。

播音与声乐发声之比较研究

摘 要:播音发声与声乐发声是以声音的运用、传达为第一表现形式的艺术类型,甚至声乐发声理论曾对播音发声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为适应各自不同的艺术表达需要,两者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本文将通过两者各方面的比较研究,深化播音与声乐发声之间的区别,以更好的指导播音和声乐发声训练,并且呼吁两个学科之间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关键词:播音发声;声乐发声;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97-02

自古以来,人类的发声形式就有说、唱、吟、哼、喊、喉等状态之别。在众多的语言艺术表达形式中,播音与声乐都是以声音的运用、传达为第一表现形式的艺术类型,它们的发声训练都离不开气息—发声—共鸣—吐字归音四个环节。但是,为适应各自不同的艺术表达需要,这两者在对声音的塑造上又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声的特点和要求不同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载体和表情达意的工具。播音发声与声乐发声都以有声语言为表达手段,但由于两者受众审美需求的不同、创作者(播音员、演唱者)身份性质的不同以及传递声音的手段不同,因此两者又有着各自独有的特点和发声要求。

播音发声是为适应播音员、主持人工作需要而进行的专业性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相比原始自然的生活言语发声拥有更为积极的口腔状态,并且最终追求的是在口腔与喉部、呼吸与共鸣共同控制下一种自然发声状态。在《实用播音教程》第一册下篇播音发声概说中这样讲到“播音发声的特点是,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分明,表情达意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首先,播音语言信息内容涉及宽泛、负载密度大,受众面广、文化背景层次不等,收听或收看的环境各异,这就要求播音发声吐字准确、清晰,同时流畅、圆润;其次,播音在成为新闻工作的一部分时,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播音用声一般在自然音域内,中声区偏低的部分运用较多,音色干净、明朗、大方,修饰性、夸张性的声音运用较少,很少或几乎不用假声;再次,播音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而进行传递,因此要求发出的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高,音高、音强变化不易太大,在其他声音背景中时要求具有更强的穿透力。此外,在所有艺术语言中,播音发声虽然最接近于口语发声,但由于播音员、主持人在社会工作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人们往往对他们的发声要求也较高,受众们不仅要求所听到的声音是准确清晰、亲切自如的,而且期待这种声音是优美动听、感染强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徐恒教授在《播音发声学》一书中将播音发声的要求归纳为以下几句话:“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声乐是指以人体歌唱器官为“乐器”、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歌声的音乐艺术,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现在中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在这几种唱法中,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是比较接近播音发声方法的歌唱发声方法。通常声乐指的是美声唱法,它的发声特点与要求与播音发声差别最大,它采用了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在人类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上,BelCanto(被译为“美好的歌唱”)是最重要的发展主线,在我国被译为“美声唱法”。《辞海》中讲到:“BelCanto是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它以音乐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利、灵活为特点”.。随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歌剧的出现,美声唱法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后期“美声学派”的不断探索下,其发声特点和演唱要求逐渐得以确立:强调在充分的呼吸、足够的气息支持下,用流畅的气息拖住声音,喉头稳定、音与音的连接讲究平滑匀净、音量渐强渐弱控制自如、旋律线条优美动听,有丰富的声音共鸣,音质丰满宏亮、具有“金属色彩”并富于穿透力。

二、声音位置和共鸣方式不同

声音位置的安放,关系到发声时共鸣的调节,并影响着音色的最终体现。播音与声乐发声时用的是相同的共鸣器官,但因两者各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在声音位置的安放和共鸣的运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指的是播音发声过程中共鸣振动点在人体的集中部位,可见,声音位置和共鸣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对于播音发声来说,由其特定的发声要求和特点共同决定了播音发声最重要的共鸣方式是口腔共鸣,此外还有胸腔共鸣和以混合共鸣为后备的声道共鸣。《广电时空》2012年第2期刊发的杨晓峰教授的文章《播音发声的位置及其他—与王祖明先生商榷》,将播音发声的共鸣振动点分为包括了头腔、鼻腔、咽腔的上部共鸣振动点和代表胸腔的下部共鸣振动点。那么播音发声训练中始终强调的“声挂硬腭”、“即气柱声束打在硬腭前部”,也就是声束的冲击点(也叫“成阻点”)位于口腔的硬腭部位。在自如的呼吸控制和积极的口腔状态的共同支持下,气流和声束通过硬腭的前后位移,配以软腭的上下运动,可以在人面部人中至眉心的区间获得比较明显的共鸣振动,即获得了良好的口腔共鸣;而鼻腔共鸣和咽腔共鸣属于高音共鸣,共鸣的振动点往往集中于人的眉心至头顶的区域,即播音发声上部共鸣振动点的声音位置是位于人中至头顶的部位。在有声语言表达中,随着气息声音的变化,胸部会产生一个振感点,即“胸支”。播音发声中的胸腔共鸣正是通过“胸支”在胸骨上下位移调节来实现的。杨晓峰教授还指出要寻找播音发声的下部共鸣振动点,那么声音的位置应安放于胸骨的上下端区间内。

声乐发声中,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发声位置各不相同。美声唱法是指声音顺着后咽壁这条通道将声音反射到眉心,眉心是反射出共鸣的一部分,而歌唱的共鸣是从头顶到前额都有的共鸣;民族唱法是指气息冲击声带振动,声波沿着硬腭向上齿背方向运动,使口腔里的气息流动向前引起口腔前部和上部的振动,在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这种共鸣效果集中靠前;通俗唱法则最接近播音发声方法,它强调的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但是歌唱发声中元音的共振峰位置,特别是高振峰区域是人类听觉的最敏感区,具有铿锵的“金属声“色彩,如果播音员使用过于响亮的“金属音”,则会使听者感到声音锐利、不柔和或者造作、不自然。此外,声乐发声侧重于旋律性发声,音域广,可达三个八度音程,大大超出播音相对狭窄的自然音域变化幅度。传统声乐研究中将声乐发声的共鸣分为:高音共鸣(上部共鸣)、中音共鸣(中部共鸣)及低音共鸣(下部共鸣),在诸多的共鸣腔体中,声乐发声特别注重咽腔共鸣的训练,以使上下共鸣贯通。而播音发声中胸腔共鸣是基础,口腔的共鸣作用最为重要,只是带有微量鼻腔共鸣色彩,混合共鸣中的各种共鸣成分则根据情感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调节。

三、吐字归音与发声训练不同

无论是播音还是歌唱,必须通过吐字才能传情达意。明朝的魏良辅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这是我传统艺术中对吐字最早的审美要求,那就是字音要清晰。“字正腔圆”一直是人们对播音员的吐字的要求,播音发声中也多以实声、真声为主,极少用到假声、虚声和气声;而声乐发声中则是根据歌曲旋律的走向去调整声音的状态,为使音色更加饱满,基本上真假声相结合来运用,由于音阶的变化、声调的不同,或者为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声乐发声中的吐字归音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字正腔圆”,而是要求不能将字咬得太紧,要在整个口腔放松的状态下将字唱得通透,一些字的发音状态会因为表达的需要作出适当的改变。因此播音员在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时比声乐演唱者要更加重视吐字归音这一环节,实际上是播音发声的口腔控制要比声乐发声更为严格。总的讲来,播音发声中吐字的要求包括“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而声乐发声则是字音服从于旋律的变化。千睿论文网www.daodoc.com

在发声训练上,播音发声训练首先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口腔操和绕口令来使口腔的发音器官灵活、有力,接着采用“喊嗓”、“吊嗓”的方式来开嗓,然后以字、词、句的练习为主,用读四字词或成语来练习阴阳上去,如:“中国伟大”、“花红柳绿”等,再就是通过读诗来练习吐字归音,通过朗诵抒情散文和讲故事来练习气息的流动感和情感的处理。而声乐的发声练习是以旋律为主来带动字音的练习,通过练习快速音阶、琶音、跳音、装饰音和扩展音域、锻炼声音的控制能力来训练声音的弹性和灵活性,必须要多唱。

四、气息运用与情感处理不同

播音与声乐发声中,声带靠气息震动发声,气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响亮度、清晰度、音色的圆润优美和嗓音的持久性,因此气息的运用是两类艺术形式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虽然两者呼吸控制同属胸腹联合式呼吸法,但在实际发声中气息运用又各有不同,播音发声侧重气息的灵活和弹性,声乐发声注重气息的对抗与支持。播音发声不同于日常说话,吸气量要大于日常讲话,不仅要求根据节目内容灵活调节强、弱气息压力,而且要求做到快吸慢呼,并能根据需要及时偷气、换气、补气,做到气息吸纳自如且由始至终保持一定的控制力度,不减不衰,从容不迫;声乐发声中的气息运用则相对更强调高度的气息控制技巧,歌唱的人不仅要把自己所持有的气息分配在所发出的一定数量的声音上,同时又要保持每个音特定的高度、长度、强度。体现在声乐发声中主要指通过气息调节中“鼓”上腹与收下腹所建立的支点的对抗与支持来使肺内吸入的气息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实现歌唱中力度的变化、渐强渐弱的控制及连音等的技巧。

在情感处理上,声乐演唱是人类情感夸张性、戏剧化的表达,它依靠跳动的旋律、美妙的音色、不同的演唱风格和艺术化的语言把思想情感以艺术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播音与声乐艺术不同,它不单是为了让听众欣赏声音美,更重要的是要听者领会节目的内容。如果用声乐发声中夸张的情感处理方式进行播音,那么节目的内容将会失去可信度,声音只是播音员用来传达内容的手段,情是内涵,声是形式,声是为传情而发的。因此,播音发声中在处理情与声的关系上一定要把握好一个恰到好处的“度”,并努力做到情动于内,声发于外;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此外,播音与声乐发声中,还存在着对象感、身体肌肉运动强度、震动规律和节奏处理上的不同等等。但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化音响技术的提高和人类娱乐需求的不断创新,语言发声混入歌唱领域的新兴音乐形式(如Hip-Pop、B-Box等)越来越受到新一代音乐人的追捧,以及以说唱形式融入到日常新闻播报中的“Rap”说新闻的出现,虽然有别于传统上声乐与播音的发声,但是它们从某些方面肯定了播音发声与声乐发声的基本发声方法是相通的。

综上所述,播音发声属于言语性发声,而声乐发声则侧重于旋律性发声,两者既有相通的地方,又各具科学性和独特性。但是,日常发声练习中,在避免两者发声状态相混淆的情况下,如果播音发声能够借鉴声乐发声的某些方法或者尝试采用音乐的表达方式进行训练,以避免枯燥的练声学习未尝不可,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播音发声练习的趣味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和扩展播音发声的能力;同时,声乐发声也可以借鉴播音发声“说”的优点规范唱的语音发声并积极探索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只有这样,两者的艺术魅力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

作者单位:曹婷婷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周仁江西省永丰县城乡建设局

作者简介:曹婷婷(1987-),女,汉族,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教育;周仁(1987-),男,汉族,江西省永丰县城乡建设局,助理工程师。

播音主持之吐字发声

播音主持之吐字发声来源-新浪博客 | 作者- | 发表时间-08年12月01日| 查看评论 [0]1、播音主持用声的正确呼吸方式——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是指胸、腹所有器官......

播音发声

下篇 播音发声第一单元 播音发声概说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 1、清晰纯净,自然流畅 ; 2、宽松通畅,圆润明朗 ; 3、色调丰富,运用自如 。三、发声基础1、发声的生理基础①动力系......

播音与主持专业发声

播音与主持专业发声:60分钟晨练方案及贯口练习(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2)轻度哼鸣:20秒。((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4)慢吸快呼:2次,20秒。(5)慢吸慢......

播音发声朗诵之气息训练

播音发声朗诵之气息训练.txt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男人掏钱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最......

播音发声基础

播音发声基础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 播音员播音的综合感觉: 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

下载播音与声乐发声之比较研究(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播音与声乐发声之比较研究(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