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规范管理业务培训辅导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低保业务培训”。
城乡低保规范管理业务培训辅导材料
——城乡低保业务规范管理的内容——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居民,按照标准给予差额补助的一项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低保业务规范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四个规范,两项制度”,即规范的工作程序,规范的工作内容,规范的工作台帐,规范的工作档案和居(村)委会工作人员联系城乡低保对象工作责任制度,城乡低保对象定期申报制度。
一、规范的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是必做的规定动作,具体流程:居(村)委会一级负责申请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一榜公布(五天)、填表上报或说明不享受理由,上述工作必须在15个工作日完成;镇、办事处(林场)负责初审,时限15个工作日,其中含将初审结果返回居(村)委会进行二榜公布(五天);区民政局负责复核审批,时限15个工作日,其中含将复审结果返回居(村)委会进行三榜公布(五天)。这里要强调的是对明显不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对象,居(村)委会工作人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不进入申报审批程序,对在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中不符合条件的,说明理由不予以上报,上报到镇、办事处(林场)的镇、办事处(林场)要抽查不低于20%的面,镇、办事处(林场)上报到区民政局的区民政局要抽查不低于10%的面,抽查不合格率在50%以上的责令重来。
在工作责任上,建立实施申报审批责任卡制度。每道工作程序的每道工作环节都要责任到人,签名确认,实事求是记载相关信息,做到环环有责任,环环有监督,确保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不走样。
二、规范的工作内容
简单的讲就是每道工作程序必须做什么,怎么做,具备哪些必备条件。
1、户主申请。具体要求概括起来四句话:必须受理,资料齐备,严格审查,分类处理。必须受理和分类处理在工作程序讲解中已作表述,这里不再重复,目前我区在申请时要求提供的材料和证件:(1)申请人居民户口本,户主及家庭成员居民身份证,验明原件,留存复印件;(2)家庭成员收入证明;(3)残疾人提供残疾人证;(4)大病医疗诊断证明;(5)年满18周岁的在校生学生证复印件;(6)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
2、居(村)委会调查。具体要求:及时入户、访看结合、如实记录、签名确认。这一工作要求10天内完成,要将调查核实情况如实记录,调查人必须3人以上,申请人也要对调查结果签名确认。
3、民主评议。具体要求:建立小组、公平评议、确定类别、不走过场。各居(村)委会都要建立一个群众信任且相对固定的民主评议小组,由居(村)委会干部、居(村)民小组长及能主持公道的党员群众代表11—13人组成,本月各居(村)委会评议小组名单必须上报各镇、办事处(林场)及区民政局存档。评议内容:一是听取调查人员的情况汇报;二是核准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三是评议其享受类别。评议活动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评议结果当场公布,镇、办事处(林场)管队干部要到场监督,民主评议要有专用记录本,每次评议都要形成规范的记录,参加评议人员逐个亲笔签名确认。
4、三榜公示。具体要求:基本内容齐全,位置集中醒目,公示形式规范,结果存档备查。基本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保障人数,保障类别。今年各居(村)委会都要建立永久性的公示宣传栏,有条件的每榜公示情况要拍照存档备查。
5、镇、办事处(林场)初审和区民政部门审批。具体要求:逐户审查,重点抽查,分类审批,打卡发放。对居(村)委会干部及亲属申请吃低保的,除按正常程序经过评议、公示、镇、办事处(林场)初审外,还须由居(村)委会或镇、办事处(林场)向区民政局说明理由,经区民政局调查核实确实符合条件的方可享受。
6、动态管理和年检年审。具体要求:分类管理,掌握变化,及时调整,依规办理。将动态管理纳入日常性工作,及时掌握保障对象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就业收入变动情况。动态管理原则上一个季度进行一次,每年年底结合动态管理,由区民政部门对所有保障对象进行一次年检年审,重先认定,换发新证。
三、规范的工作台帐
目前基层应具备的台帐主要有:岗位人员责任分工,低保工作基本情况一览表,会议记录本,民主评议记录本,群众来信来访记录本,低保申请受理登记本,低保对象自觉申报登记表,《保障金发放花名册》,《保障金按月发放汇总表》,《保障对象进出、低保金增减停人员汇总表》。
四、规范的工作档案
1、档案分类:文书档案、业务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会计档案。
文书档案包括上级的政策规范性文件,本级工作中产生的计划、总结、各类统计报表。
业务档案包括按市局《暂行办法》规定的以户为单位建立的审批类档案,民政部门停发、增发、减发低保金的审批表和有关审核材料,低保对象花名册,动态管理及年检年审表等。
会计档案包括低保金的预算、决算,划拔凭证,发放领取名册等。声像档案和电子档案我区目前条件暂不成熟,这里不再述说。
2、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制度健全、分类明确、归档及时、内容齐全、整理规范、检索方便、保管安全、充分利用八个要求。
五、低保工作人员联系低保对象工作责任制
低保工作人员对低保对象实行三包,即包干负责政策宣传到位,家庭基本情况清楚,动态管理及时。对包干联系的对象要按分类管理的要求定期走访,经常了解其家庭成员构成、就业及收入、身体状况等情况,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填写《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异动情况申报审批表》,提出保障对象进出、保障金增减及停发意见,提交居(村)委会民主评议和逐级上报审批。
六、低保对象定期自觉申报制度
低保对象自觉以季度为单位向所在的居(村)委会申报家庭成员构成、就业及收入变化情况,填报《自觉申报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10日为自觉申报时间,居(村)委会工作人员逐户进行登记。低保对象家庭上述规定内容发生变化,户主应在变化后的30天内向居(村)委会申报,否则,管理审批机关按规定处理。连续两个季度不自觉申报的视为自动放弃低保待遇,区民政部门从第三季度开始停发低保金。
实施城乡低保业务规范管理,工作很多,我们必须:
(一)克服思想障碍,增强开展规范管理活动的自觉性;
(二)加强协调配合,自觉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三)加强领导,周密安排,搞好规范管理活动的组织实施;
(四)着力提高素质,为民搞好服务。
彭州市民政局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七日
桑植民 政第26期桑植县民政局办公室编2009年8月7日桑植县城乡低保实现规范管理今年以来,桑植县加大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力度,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加......
郑州城乡低保工作为进一步规范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根据《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结合咱中心城区新区特点决定对本辖区的......
2013年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工作整改方案一、摸清近几年来出嫁、死亡、户籍迁出本乡的底数。二、查清举家外出一年以上人员。三、在刘家峡或其他地方购房、建房的(楼房)。四、核实......
一、城乡低保政策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1997年9月2日, 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城乡低保政策1.什么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资格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