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六上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简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华夏儿女心潮万千,祖国灿烂的未来让炎黄子孙豪情满怀。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共安排了四篇文章。《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亲和生身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彩色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忠诚和热爱的感情。《中华少年》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编者意图:
这组教材的编写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三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目标:
1、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并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积累语言。
2、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内容。
3、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教学课例: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小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方式: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课前准备:
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詹天佑是一位。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
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四、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深入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
①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②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③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理解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___”、“()”在书上标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上批注。(运用此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
(三)理解第三部分
①教师导言: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观察地形(书中的描述)边设计方案。
②将课前准备好的沙子倒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动手把沙子垒成居庸关、八达岭。学生认真读书,相互议论,按照詹天佑采用的方法开凿隧道。(从实践中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③把沙子垒成陡坡,试走“人字形线路”
(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给京张铁路取名
京张铁路提前竣工,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请同学们为这条铁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参考:A、詹天佑路。因为这是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B、争气路。这条铁路修筑成功,实实在在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C、爱国路。爱国热情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修筑成功又是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D、中国路。这是中国人民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E、成功路。这项艰巨的工程,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当时科技落后,詹天佑却克服艰难险阻修筑成功了。F、“人”字路。这是詹天佑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这条铁路的主要特征。G、光荣路。这条铁路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反思:
1、中心问题“找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为什么?”针对性不是很强,并不是任何一篇课文都适合。对这篇文章来说,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就要从詹天佑这个人身上做文章,可以让学生谈谈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而让学生们在表达上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同时又是抓住文章的灵魂,精髓之处,让学生读中悟情,品味语言和内容及情感融为一体,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2、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的两部分内容时,我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资料链接:
1、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广东南海县人。伟大的爱国工程专家。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了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后主持修建了包括京张铁路在内的多条铁路。因积劳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3时30分在汉口逝世,享年59岁。
2、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1]。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中宁九小吴艳琴一、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解说本组课文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
金家坝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的。本册教材共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每......
2013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主备人 :何玲 使用人: 使用时间:一.单元教材文本解读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王玉叶一、课标(一)识字写字学会19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新词,抄写指定段落。 (二)阅读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2、继续练习联系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