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想_中国教育改革感想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5 19:55: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教育改革感想”。

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今年暑假看了《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所谓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就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我从事基础教育多年,发现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其教育观念滞后;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课程结构过于单一;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课程实施过程中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弊端根深蒂固,非一日之寒,非个人能力能改变,我曾听到有人为之叹息。现在,国家下大力气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这个新教改理念正是对旧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弊端而树立起来的。所以我深切感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能够清除基础教育课程的弊端,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有所作为。

二、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的转变与教学行为。新课程要求相应的教师角色与之相适应。新课程要求教师因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应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着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在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动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评价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等教学常规以及学生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等量化指标,并通过检查监控将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纳入统一的规范中,将教师‚管住‛。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评价的性质是积极性的,评价的特点是发展性的,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运动能力,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体育课中的‚动‛,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大脑动‛、‚身体动‛

这两个方面。‚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身体活动是‚动‛的外在表现。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不但要看学生身体的‚动‛,更要看学生内在的‚动‛。而我们不少体育教师不是为了学生的学设计教,而是为了教而设计教,为了使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动起来,设计了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人把‚智力大冲浪‛、‚实话实话‛、‚幸运52‛等搬上课堂,这些东西以表面的热闹、预先设计好的表演,换来的是大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被扼杀,这样华而不实地体育教学是哗众取宠的典型表现。还有,体育新课标强调合作学习,不少体育教师以为合作就必须分组,分组后就自主活动。这种做法则极不可取。事实上,体育教材中绝大多数内容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样表面上的生动活泼、热热闹闹,违背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规律。殊不知,有时候体育课堂上暂时的沉默,恰恰是思维的紧张与活跃,迸发出来的往往是富有个性的见解与独具创见的观点。特别强调的是,体育课中的‚动‛,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不一定以追求场面上的活跃,而是需要使学生的情感、思想一直处于跃跃欲试之中。

体育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体育新课程课堂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的微笑多了,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了。这是好事,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应该‚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问题是,微笑、表扬、鼓励并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对学生明显错误的动作应予以否定,不能动辄表扬,要值得表扬才表扬,同时要让学生知道体育教师所表扬的是什么。其实,激励也好,批评也好,只要适时适度,都能恰到好处。有时体育教师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其所蕴含的表扬、鼓励更充满感情,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表扬学生在于努力挖掘学生的全部潜力,促进它们的发展,‚只有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读懂’学生,才能真正地焕发出表扬的强大力量。如果体育老师能够读懂学生,即使批评指正,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困难‛。可见,体育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应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虽然廉价的表扬、鼓励比批评、训斥要好得多,但如果过分地、铺天盖地地表扬,是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的三、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并不等于让学生随意练习。但有些体育教师误解了自主学习的本意,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地依从学生的兴趣选择,出现教师跟着学生走的现象。如有的教师上课时,拿出几个排球和足球后,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则‚蜻蜓点水‛式地到各组指点一下,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学生一‚玩‛到底。在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体育教学中提倡‚自主学习‛不等于不引导、不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十分慎重地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们,同时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教学的火候要到位,对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到底有没有思,有没有悟要作出客观的判断和评价,否则很可能将体育课变成放羊式的教学,表面上学生嘻嘻呵呵,好不热闹,但教学效果就会十分遭糕,学生受害不浅。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评价中还是不免俗套的出现许多这样的例子:先向参赛选手下发比赛细则和具体的量化标准,参赛选手在赛前‚千锤百炼‛,严格按照‚标准的上限‛进行准备,以求得课的‚完美无缺‛。评课者见课完全符合自己心中的某种理想化的模式,含笑点头:‚好课好课‛。其实好课的基本要素应该是:常态、真实、普适性。它不是摆设,更无须粉饰,是常态下平实的课,具有普遍适用性;是‚有待于完善的课‛,侧重于课的‚真实性‛。真正的‚好课‛不会完美无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我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有问题的课并非都不是‚好课‛,一节‚好课‛无须完美无缺,只求在在某些方面,或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创新,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好课‛。

体育课中合作学习要避免‚有形无实‛。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十分注重合作探究。但探究什么?为什么探究?如何合作?有些体育教师因为课前没有认真设计,或钻研得不深,在教学时显得信心不够,因此有时将学生简单地分成几个小组,宣布进行合作学习后便草草了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了合作的形式并不等于就是合作学习,教学中决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计学习和锻炼就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比如,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后仍由教师来严密控制整个学习过程;或者在如布置完小组学习任务后,由运动技能好的同学去教运动技能差的同学,这些做法都不是合作学习。学生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而且有的学生即使知道也不一定去做。学生在这种错误的合作教学情境中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学习能力也不可能得到提高。

学习方式是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从而形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每个学生,除了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现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世界能力。独特性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其独立个性的体现。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破特征。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参与、实践、感悟知识。问题性是现代学习的重要特征。问题时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我通过对现代学习方式的乐解,切实把握了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对于我培养学生的现代学习方式很有帮助。我对现代学习方式的几个特征的感触颇深。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应改革,因为它违背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低估和漠视了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意识,有悖于现代学习方式。

这个就是我对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感想。

陈燕妮2011.08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想: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谓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

新课程改革心得感想

新课程改革心得感想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系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以......

教师新课程改革心得感想

教师新课程改革心得感想(精选15篇)由网友“亲爱的玛嘉烈”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教师新课程改革心得感想,欢迎阅读与借鉴!篇1:走进新课程心得及感想 我拜读了朱慕菊教......

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悟

对新课改的感悟: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也不开展得轰轰烈烈,每个人都在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想方设法,构建各种新的课堂模式,组建多种活动小组,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景......

新课程改革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一、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_______为代表。3.根据课程管理......

下载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