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教学楼毕业设计(精选5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1篇:土木毕业设计心得
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毕业设计心得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 颇有心得
其中有苦也有甜 艰辛同时又充满乐趣
不过乐趣尽在其中!通过本次毕业设计
没有接受任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 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 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这次毕业设计要求进行南京六合区横梁东互通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造价的编制设计 自行设计这对我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尽管上一届的同学已经完成的非常出色
但是我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设计并希望有所突破 而且
本届是第一批走出校园做毕业设计的 是新的尝试
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考验
在这次毕业实习过程中
在实习工地的工人师傅、工程师的帮助下 我对实习过程出现的专业知识困惑和问题 虚心向他们请教和学习 通过这次实习 我收益匪浅
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
而且还从建筑工人师傅老前辈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本次设计 从课题分析开始
再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最后到系统实现
每一步都让我将理论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当做到算量的时候
当时我心里是非常焦急的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接触了 这一出错也意味着前功尽弃 然而
在指导老师的分析与鼓励下 我重新纠错找到了错误并改正
使我意识到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分析原因 列出可能的情况后 沉着应对
必然能“化险为夷”
下面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第一
接到任务以后进行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端
选择恰当的、感兴趣的题目.第二
题目确定后就是找资料了
查资料是做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到图书馆、书店、资料室去虽说是比较原始的方式 但也有可取之处的 总之
不管通过哪种方式查的资料都是有利用价值的 要一一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第三
通过上面的过程 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
对所选的题目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 这一步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
综合已有的资料来更透彻的分析题目
第四 前往工地现场
就要从实践中寻找知识 一步步地做下去之后 你会发现要做出来并不难
只不过每每做一会儿会发现一处错误要修改 就这样在不断的修改调试 再修改再调试
第五
写论文能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文字表述:论文里的语言非常讲究 这方面需要继续加强
2、交流、讨论:文章的大致内容写完后 一定要和老师、其他同学多交流 让他们多提点建议 一些计量软件使用方法 可以向学长们请教
3、细心:模型公式编辑、标点符号、文章各段格式等 都需要细心
4、搜索:需要搜索很多资料 如何在短时间找到你想要得资料 得在搜索关键词上有所设置才行 一些好的统计数据网站 需要随时记录下来 以便日后继续使用
总之
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学习到很多 虽然结束了
但这只能是一个开始 今后作为技术员
要学习的规范还有很多
怎样使自己从普通的PG升为SE 在土木工程领域 要学的实在太多
仅大学生涯所学实在有限
我们只有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才能作为动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 真是万事开头难 不知道如何入手
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沙莎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 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 在设计过程中
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 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 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 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 也经历了不少艰辛 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 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 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
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
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 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
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 使我终身受益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 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
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
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 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 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 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
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 什么东西都懂 有点眼高手低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
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 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
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 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学校把我们安排到社会岗位上进行做毕业设计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在公司实习两个多月里
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 以及自已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 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
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
而且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 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 整个实习的过程时间虽短
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技术员
整个实习的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 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动力 工地虽说是苦了点
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
实习生活中 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
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 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
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 以放松的心情
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 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一个月 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 但是多一些实践 畅徉于实事当中 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 给自己定个位
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毕业设计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 是走进工作岗位的试金石
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 ?? ?? ??
第2篇:土木毕业设计论文
常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
建筑及结构设计
摘要:本课题的设计内容是常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根据所提供的设计条件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并且结合所在地区的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能力,确定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进而确定框架梁、板、柱、楼面、屋面、楼梯、基础等其他构件的形式与尺寸。本设计主要进行了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设计开始应用PKPM结构计算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选取5轴的框架为例,设计内容包括内力荷载计算、内力组合、框架梁柱的配筋、基础设计、零星构件(次梁、板、楼梯)设计等。本计算书所有内容均以最新规范规定为依据。
关键词: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荷载 内力 配筋
Abstract: This design content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hostel in Taizhou,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provided by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which combines the material supply area and constructio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program structure and determine the forms and sizes of the beams, plates, columns, floors, roofs, stairs, foundations and other components.The design is mainly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design.Design begins to use PKPM structural calculation software design.I select the 5-axis frame, for example.The design load calculation includes internal force,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the framework of reinforcement beams, foundation design, scattered component(sub beams, plates, stairs)design and so on.All contents of this calculation are based on the latest specification.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Load Internal force Reinforcement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常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三类场地,7度的抗震设防,教学楼总体建筑面积约5200平方米,实地面积约为5153.4平方米,按功能及结构分为四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体上为对称结构。底层由于考虑到门厅、室内外高差以及基础埋深的原因,底层采用4.9米的层高,其他层采用3.9米的层高。
整栋建筑设有主出入口一个,辅出入口2个,楼梯2部。内部采用内廊外廊相结合式设计,即内部走廊的两侧都是教室,按照教室的使用功能合理安排教室的面积大小。外廊设置在两边,对应的是实验室。每层都设置教室休息室,独立卫生间,开水房方便老师和学生使用。建筑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常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结合以前教学楼的特点与形式 ,设计的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建筑设计是一项以人为本的设计工作,设计中应以实用为基础,充分考虑功能上的实用要求,包括功能分区、人体尺度、家具尺度、空间设计、流线组织等,满足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等不同需要,真正做到合理、舒适、可行。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直接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决定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体组合、立面造型等。
2.1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主要应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及其功能要求,同时又要兼顾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则和合理;此外,考虑到抗震设计的一些要求,建筑物应力求规则。因此,本次设计在平面上采用“凹”字形、内廊,外廊相结合式的平面布置。对该平面设计作如下说明:本设
【1】计柱网上采用6.3m×8.1m和8.1m×8.4m。走廊采用了内廊外廊相结合式结构布置。内廊宽3.3m,外廊宽3.6m以满足人流要求。同时设有两部楼梯,兼做消防楼梯。
2.2立面设计
结合平面设计中框架柱的布置,立面上主要采用竖向划分,外观上显得大方、挺拔、气派;同时,考虑到框架结构的优点,柱间全开窗不用墙,使窗与柱形成了有节奏的虚实对比,显得明快、活泼,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大门设于正中间,使整个建筑物显得美观大方。大门设有左右两扇门,使整个大门显得大气;雨蓬的运用,和大门的设置一同起到了突出主要入口功能,起到了吸引人流导向的作用。
2.3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房屋内部各部分的组合,剖面设计主要表现了建筑物内部结构构造关系,以及建筑高度、层高、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它和房屋的使用、造价有着密切地联系,同时也是反映了建筑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的问题需要结合平面、剖面的情况,探讨研究才能确定下来。本设计建筑物的质量和刚度沿着高度的变化均匀,楼层没有错层,满足抗震相关要求。
2.4细部构造设计
建筑方案完成后主要进行构造方案设计,合理地确定屋面、楼地面、墙面、门窗等部位的构造方案,以及楼梯设计、踏步和扶手的构造选型,对特殊的部位(如女儿墙、散水、台阶等)进行构造处理。PKPM设计
PKPM软件在我国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拥有用户上过万家,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CAD系统。PMCAD是整个结构CAD的核心,它建立的全楼结构模型是PKPM二维、三维结构计算软件的前处理部分,也是梁、柱、剪力墙、楼板等施工图设计软件和基础CAD的必备接口软件。
3.1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的确定
多层框架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柱网布置时既要满足生产工艺和建筑平面的布置要求,又要考虑到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均匀合理,使构件材料强度均能充分利用,施工方便。所以根据建筑方案的设计要求,采用内廊﹑外廊相结合的方式,对称布置,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如图3.1所示。
图3.1 结构平面布置图
接着初步确定梁柱的尺寸,可运用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公式如下主梁:h(【2】
:
11)l,b(11)h 1283211次梁:h()l,b(11)h
181232GnF柱子:Aa2 3fc(w0.1)103.2材料的选择
板: 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选用HPB235钢筋;
梁: 采用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235钢筋; 柱: 采用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235钢筋; 基础:采用C30混凝土,纵筋采用HPB335钢筋。
3.3荷载的输入及参数的设定
荷载输入主要有恒荷载与活荷载两个主要部分,恒荷载输入有梁间荷载输入和楼面、屋顶恒荷载输入,活荷载输入有楼面活荷载和屋顶活荷载。
进行PKPM电算过程中需要确定一些参数,例如地震分组,抗震等级,基本风压与雪压等等,选取正确的参数对电算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提供的一些设计信息,来确定参数的取值,让结果更加的精确。
3.4 PKPM电算流程及成果
PMCAD软件开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一开始逐步的引导我们逐层进行楼面布置,荷载输入,再确定每层层高从而建立起一套描述建筑整体结构的数据。用PKPM电算程序进行结构设计,经历三个步骤:建模、计算和绘制施工图。
一开始建模的过程,在PMCAD先画轴线,生成网格,接着进行梁柱的布置,相关的设计参数也要修改,如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基本风压,基本雪压等等,接下来进行梁间的荷载与楼屋面的恒载与活载输入,之后进行楼层定义,确定标准层与荷载层的层数及层高、楼层信息的归属,这样建模就好了。其他的子菜单可进行板厚与楼面恒载活载的局部修改,如楼梯的恒载,卫生间的板厚等等,接着就是荷载传导了,最后到生成PK文件了。
同时在TAT菜单中开始转入结构分析计算,然后在PK菜单中进行数据交互与计算所选择的一榀框架,经过计算生成内力图,包括恒载内力图,活载内力图,风载内力图,地震作用内力图等,形成框架,连续梁,板,柱等PK数据,最后就可以生成相关的施工图了。框架设计
框架结构的受力为空间受力体系,本身属于一种柔性结构,因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的位移比较大,为了进行简化,取KJ-5进行计算,底层柱高=层高+室内外高差+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高度,初步估计底层柱高为4.9m【4】。
4.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在竖向荷载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根据荷载传递路线最短的原则将横向框架梁上的双向板所承担的荷载以三角形分布荷载或梯形分布荷载传递给框架梁上;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次梁和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有三种方法:分层法、迭代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分层法主要用于框架的结构与荷载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时,不足之处是计算所得的框架节点处的弯矩之和常常不能平衡;迭代法一般用于计算有侧移与不规则的框架结构,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出错;弯矩二次分配法可用于无侧移、规则的框架,精确度要比分层法高。考虑本次设计的框架的对称性,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
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求出各节点杆件的弯矩分配系数
(2)求出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M(3)将节点不平衡弯矩分配传递(4)再一次分配,求出各梁端弯矩
4.2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荷载标准值:Pwzszw0hihjB/2 其中o为基本风压,根据所属地区泰州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可知;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地面粗糙度为B类;
s风荷载体型系数,对于矩形平面,可取值为1.3;
z为风振系数,因房屋高度小于30m,所以风振系数可取1.0;
z4.2.1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满足式ueehh/550。
4.2.2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框架在风荷载下的内力计算方法可采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反弯点法假定梁柱之间的线刚度之比为无穷大,并假定柱的反弯点高度为一定值,使计算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在本
【】次设计中,梁柱的线刚度较为接近,风荷载下的内力采用D值法5。
D值法计算步骤为:
(1)求各柱反弯点处的剪力值;(2)求各柱反弯点的高度;
(3)求各柱的杆端弯矩及梁端弯矩;(4)求各柱的轴力和剪力。
框架各柱的杆端弯矩、梁端弯矩按下式计算 MctVi(1y)h McbViyh
libul框架柱 Ml(MM)ccribiblbrib Ml(McuMcl)ribibrb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取决于该柱上、下端转角的比值,考虑梁柱线刚度比、结构总层数及该柱所在的层次、柱上、下横梁线刚度比、上层高度的变化、下层高度的变化等影响,求
【6】出柱底端至柱反弯点的距离。
yy0y1y2y3
4.3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常州地区属于7度抗震地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相关规定,可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本设计中,由于建筑物的总高度H16.6m40m,变形主要是剪
【3】切变形为主,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力。取一个计算单元进行计算。4.3.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其中雪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5,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5。屋面梁上的线荷载设计值:恒载+0.5雪载, 楼面梁上的线荷载标准值:恒载+0.5活载, 计算结果见表4.1。
表4.1 重力荷载代表值 楼层 4 3 2 1 自重标准值(kN)
1228.15 1236.92 1247.98 1152.16
可变荷载组合值(kN)
256.1 256.1 256.1
重力荷载代表值(kN)
1249.65 1364.97 1376.03 1280.21 4.3.2自振周期的计算
此框架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所以可采用顶点位移法计算其基本自振周期T1(s),T11.7TuT
式中,T—考虑填充墙对结构刚度影响的自振周期的修正系数,可取0.6~0.8;
uT—为计算结构自振周期用的结构顶点假想位移(m),即假想把集中在各层楼面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视作水平荷载而算得的结构顶点位移
4.3.3横向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按7度Ⅲ类场地,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分组按第一组考虑,则Tg0.45,max0.08,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由于T10.51s1.4Tg0.63s,故不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结构底部剪力为:FEk(Tg)0.9max0.85Gi
T1i1n4.3.4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进行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满足式ueehh/550。
4.3.5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地震作用力沿竖向呈倒三角形分布,内力计算也采用D值法,与风荷载相似。
求出主体结构框架各层的层间总剪力Vi后,按各柱的侧移刚度(D值)在该层侧移刚度所占比例分配到各柱。
设Vij为i层j柱分配到的剪力,则VijDijDj1sVi
(8)
ij根据求得的各柱层间剪力和修正后的反弯点位置,即可确定柱端弯矩;再由节点平衡条件,梁端弯矩之和等于柱端弯矩之和,节点左右梁端弯矩大小按其线刚度比例分配可求出各梁端弯矩;进而由梁的平衡条件可求出梁端剪力;最后,由节点左右梁端剪力之和即为柱的层间轴力,可求出第i层j柱轴力即为其上各层节点左右两端剪力代数和。
4.4内力组合上面已经完成了对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得到了恒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接下来就根据最不利原则进行内力组合,使的结构在各种可能荷载作用下能够安全受力。4.4.1控制截面
对于框架柱,弯矩、轴力和剪力沿柱高是线性变化的,因此取各层柱的上、下端截面作为控制截面。
对于框架梁,在水平荷载作用和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沿梁轴线呈线性变化,弯矩则呈抛物线形变化,因此,除取梁的两端为控制截面以外,还应在跨间取最大正弯矩的截面为控制截面。由于本框架规则对称,荷载也是对称分布,因此梁的最大弯矩的截面在跨中处的正截面。
在截面配筋计算时应采用构件端部截面上的内力,由于内力计算时梁端部的剪力与弯矩从柱子的中心计算,梁端柱边缘的剪力和弯矩值应进行下式计算:
VV(gp)MMVb2b 2
4.4.2梁端调幅
框架结构的正常的破坏形式中,是可以在梁端出现塑性铰的,施工中为了方便浇捣混凝土,也希望节点处梁的负钢筋尽量少放,因此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要对梁端弯矩进行调幅,人为减少梁端的负弯矩,减少节点附近梁顶面的配筋量。
调幅后梁端弯矩可取:MMo 在本次设计中,弯矩调幅系数0.8。4.4.3内力组合 框架结构截面在是最不利内力的荷载效应组合可采用简化规则,按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
SGSGkQiciSQik
i1n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
SGSGk0.9QiSQik
i1n因本次设计还考虑抗震设计,则还需下式设计
SGSGEEhSEhkEvSEvkwwSwk基础设计
本工程考虑到地下水位的高度,冰冻线的深度,以及软弱地下层的深度,初步确定1.35米深度作为基础埋深,同时考虑到该工程为框架结构,梁柱中心线不重合,将会产生叫大的竖向弯矩,为了提高抗侧刚度,满足纵横向弯矩的平衡,提高抗剪切能力,该工程选用柱下
【7】独立基础,既能满足以上条件,同时又能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
设计步骤:
(1)初步确定截面尺寸及基础类型;(2)求基底净反力设计值;(3)求基础高度及抗冲切验算;(4)基础配筋计算。零星构件设计
考虑到整体的安全性,结构设计中一些不可缺少的构件也需要我们进行计算,如板、次梁、楼梯。
6.1板的设计
对于单向板的计算,取1m宽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中间的板带考虑“薄膜效应”进行内力计算。对于双向板的计算,按弹性理论查表计算。
6.2次梁的设计
根据本教学楼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的活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按简支梁计算设计。
6.3楼梯的设计
楼梯设计为双跑楼梯,由于楼梯的跨度不大和考虑施工方便,故采用板式楼梯。
参考文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GB 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GB 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GB 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GB 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 基础工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第3篇:土木毕业设计提纲
毕业设计提纲
题 目: 广东高州师范学院教学楼设计
专
业
土木工程
学
生
姓
名
高强
班
级
学
号
40912307
指
导
教
师
刘文艳
指
导
单
位
土木工程系
专 业 负 责 人
王景书
学院工作领导小组
建筑与环境学院
日
期
2015年11月15号
广东高州师范学院教学楼设计提纲
1、建筑设计计算书 1.1工程设计资料
本工程为一座高校教学楼,建筑地点为广东省高州市。建建筑面积4500 m2,建筑层数五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东省高州市。本地区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527~1769mm;基本风压:0.5KN/m2;建筑物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无埋藏的河道、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基稳定;场地平坦。
1.2工程设计依据
根据《民用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及防火规范要求,遵循建筑结构安全、适用、耐久的设计原则,进行建筑设计并绘制建筑施工图。
1.3建筑功能及要求
层数为5层;层高为3.6m;该建筑主要用于教学需要的各类教室及辅助用房,小教室满足60人上课,大教室满足100人上课;一至五层均设男女卫生间。
1.4建筑设计要求
(1)、建设地点:广东省高州市;
(2)、建设场地:可自行拟定新建建筑物位置,建筑平面设计可不考虑场地周边建筑的影响;
(3)、建筑面积:4500 m2±10%平方米;(4)、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1.5℃;
(6)、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527~1769mm;(7)、基本风压:0.5KN/m2;
1.6建筑总平面设计
1.6.1建筑物整体布局
1.7建筑平面设计
1.7.1平面组合方式 1.7.2.教室的开间、布局设计
1.7.3走廊、楼梯、卫生间的位置及大小、形状 1.7.4.选择合适的平面形状、结构形式
1.8建筑立面设计
1.8.1结构形式 1.8.2 立面划分方式 1.8.3重点部位的处理方法
1.9建筑剖面设计
1.9.1.确定层数的层高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学校规划要求及未来发展 1.9.2.层高的确定
根据符合结构形式以及构造特点 1.9.3楼梯间、走廊、卫生间等的确定 1.9.4.剖面形式和剖面组合1.10构造设计
1.10.1内外横纵墙的构造确定和门窗洞口的大小、位置的确定 1.10.2.构造缝设计 1.10.3.屋顶构造设计
根据建筑物结构、当地气候条件、美观确定)1.10.4.雨棚、檐口构造设计
1.11建筑施工图绘制
(1)首层、标准层、顶层、屋顶平面图:比例 1:100;(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00;(3)楼梯图:比例 1:50或合适比例;(4)剖面图:比例1:50、1:30;
(5)各部分节点详图:比例 1:50、1:30、1:20;
1.12建筑总设计说明书
按照章节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结构特征、构造做法、门窗表、内外装修等。2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 2.1设计资料
本工程为一座高校教学楼,建筑地点为广东省高州市。建建筑面积4500 m2,建筑层数五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东省高州市。本地区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527~1769mm;基本风压:0.5KN/m2;建筑物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建筑场地,无埋藏的河道、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基稳定;场地平坦。
2.2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
1.2.1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依据相关资料综合考虑本教学楼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选用双向承重布置。1.2.2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2.3截面初步设定
1.3.1梁的截面 1.3.2板厚
1.3.3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2.4荷载计算
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其中恒载、活荷载一般为竖向作用,风荷载、地震则为水平方向作用,手算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内力(M、N、V)及侧移时,一般采用近似方法。本设计求竖向荷载作用下无侧移框架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求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用D值法。
1.4.1恒载计算
屋面框架均荷载,楼面框架均荷载,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1.4.2活荷载计算
屋面活载,楼面活载。1.4.3风荷载计算 1.4.4地震作用计算
2.5横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5.1固定端弯矩和最大弯矩
1.5.2活荷载下的弯矩 1.5.3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6框架内力组合框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确定后,必须找出各构件的控制截面及其最不利内力组合。再通过内力组合计算出各主要截面可能发生的最不利内力,按此内力进行构件的配筋便可以保证构件有足够的可靠度。
1.6.1柱的内力组合1.6.2梁的内力组合 1.6.3梁、柱的内力调整 1.6.4柱的轴压比和剪跨比验算
2.7配筋计算
1.7.1柱的配筋计算
根据梁的内力分别计算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的承载力,确定梁的尺寸和配筋。并根据《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结构抗震设计》,进行框架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与抗震验算、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与抗震验算。
1.7.2梁的配筋计算
根据梁的内力分别计算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的承载力,确定梁的尺寸和配筋。并根据《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结构抗震设计》,进行框架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与抗震验算、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与抗震验算。
1.7.3楼板配筋计算
此建筑采用的是取1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的现浇双向板,由板受承受的荷载计算配筋,包括屋盖处、标准层楼盖处和底层楼盖处的现浇板。
1.7.4楼梯的设计与配筋计算
本设计拟采用梁式楼梯。首先根据层高和进深等数据进行楼梯的布置,之后进行内力计算并配筋。计算休息平台板的计算与楼板的计算相似,楼梯斜梁可以看作两端简支的梁来就算配筋,而平台梁根据板上传来的荷载进行计算配筋。
1.7.5基础的设计与配筋计算
此建筑采用的独立基础,分为边柱基础和中柱基础,依据建筑的地质状况以及建筑传来的荷载选取合适的基底尺寸和配筋。
2.8图纸绘制 建筑施工图:包括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详图。
结构施工图: 包括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图、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详图。需绘制的施工图有:建筑设计方案图、建筑施工图以及结构施工图。
第4篇:土木毕业设计心得
毕业设计心得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艰辛同时又充满乐趣,不过乐趣尽在其中!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没有接受任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在这次毕业实习过程中,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对专业知识困惑和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和学习,通过这次实习,我收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从老师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本次设计,从课题分析开始,再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最后到系统实现。每一步都让我将理论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当做到算量的时候,当时我心里是非常焦急的,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接触了,这一出错也意味着前功尽弃。然而,在指导老师的分析与鼓励下,我重新纠错找到了错误并改正。使我意识到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分析原因,列出可能的情况后,沉着应对,必然能“化险为夷”。
下面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第一,接到任务以后进行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端,选择恰当的、感兴趣的题目.第二,题目确定后就是找资料了。查资料是做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到图书馆、书店、资料室去虽说是比较原始的方式,但也有
可取之处的。总之,不管通过哪种方式查的资料都是有利用价值的,要一一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第三,通过上面的过程,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对所选的题目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这一步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综合已有的资料来更透彻的分析题目。
第四,前往工地现场,就要从实践中寻找知识。一步步地做下去之后,你会发现要做出来并不难,只不过每每做一会儿会发现一处错误要修改,就这样在不断的修改调试,再修改再调试。
第五, 写论文能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文字表述:论文里的语言非常讲究,这方面需要继续加强。
2、交流、讨论:文章的大致内容写完后,一定要和老师、其他同学多交流,让他们多提点建议。一些计量软件使用方法,可以向学长们请教。
3、细心:模型公式编辑、标点符号、文章各段格式等,都需要细心。
4、搜索:需要搜索很多资料,如何在短时间找到你想要得资料,得在搜索关键词上有所设置才行。一些好的统计数据网站,需要随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继续使用。
总之,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学习到很多。虽然结束了,但这只能是一个开始。今后作为技术员,要学习的规范还有很多。怎样使自己从普通的PG升为SE,在土木工程领域,要学的实在太多,仅大学生涯所学实在有限。我们只有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才能作为动力不
断取得新的成绩!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
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徐春娣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毕业设计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是走进工作岗位的试金石,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第5篇:土木毕业设计心得
毕业设计心得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艰辛同时又充满乐趣,不过乐趣尽在其中!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没有接受任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本次设计,从课题分析开始,再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最后到系统实现。每一步都让我将理论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当做到算量的时候,当时我心里是非常焦急的,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接触了,这一出错也意味着前功尽弃。然而,在指导老师的分析与鼓励下,我重新纠错找到了错误并改正。使我意识到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分析原因,列出可能的情况后,沉着应对,必然能“化险为夷”。
下面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第一,接到任务以后进行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端,选择恰当的、感兴趣的题目.第二,题目确定后就是找资料了。查资料是做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到图书馆、书店、资料室去虽说是比较原始的方式,但也有可取之处的。总之,不管通过哪种方式查的资料都是有利用价值的,要一一记录下来以备后用。第三,通过上面的过程,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对所选的题目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这一步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综合已有的资料来更透彻的分析题目。第四,前往工地现场,就要从实践中寻找知识。一步步地做下去之后,你会发现要做出来并不难,只不过每每做一会儿会发现一处错误要修改,就这样在不断的修改调试,再修改再调试。
第五, 写论文能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文字表述:论文里的语言非常讲究,这方面需要继续加强。
2、交流、讨论:文章的大致内容写完后,一定要和老师、其他同学多交流,让他们多提点建议。一些计量软件使用方法,可以向学长们请教。
3、细心:模型公式编辑、标点符号、文章各段格式等,都需要细心。
4、搜索:需要搜索很多资料,如何在短时间找到你想要得资料,得在搜索关键词上有所设置才行。一些好的统计数据网站,需要随时记录下来,以便日后继续使用。
总之,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学习到很多。虽然结束了,但这只能是一个开始。今后作为技术员,要学习的规范还有很多。怎样使自己从普通的PG升为SE,在土木工程领域,要学的实在太多,仅大学生涯所学实在有限。我们只有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才能作为动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学校把我们安排到社会岗位上进行做毕业设计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公司实习两个多月里,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的过程时间虽短,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技术员。整个实习的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动力。工地虽说是苦了点,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事当中,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毕业设计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是走进工作岗位的试金石,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毕业设计心得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艰辛同时又充满乐趣,不过乐趣尽在其中!通过本次毕业设......
常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建筑及结构设计摘要:本课题的设计内容是常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根据所提供的设计条件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并且结合所在地区的材料供应情况......
毕业设计心得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艰辛同时又充满乐趣,不过乐趣尽在其中!通过本次毕业设......
土木毕业设计经验总结土木工程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设计 ,比建工院任何班设计都要繁重 ,因为我们所有图用手工绘图,结构计算书(100页左右)要手写版,用到电脑的比较少。所以我们专业的......
毕业设计提纲题 目: 广东高州师范学院教学楼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学生姓名高强班级学号40912307指导教师刘文艳指导单位土木工程系专 业 负 责 人王景书学院工作领导小组建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