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工作反思_抗旱工作落实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1:08: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抗旱工作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抗旱工作落实”。

我县是名符其实的水利大县,境内14条、438公里外江河流纵横串汊、贯穿全境,105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6000多公里内部沟渠交织成网,总水域面积198.85平方公里,素称“洪水走廊”、“百湖之县”,水资源极其丰富。“水利定xxxx,防汛抗洪历来是xxxx天大的事”。但是,今年上半年,我县却发生了63年一遇的严重旱灾。尽管各地全力抗

灾,全县仍有91.7万亩农田作物及水产养殖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成灾面积45.56万亩,3.5万人口、1.82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因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亿多元。此次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受灾面积之广、造成损失之大,实属历史罕见。水资源大县遭遇严重旱灾,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问题分析

不可否认,持续晴热、降雨量少等极端天气影响,是造成我县旱灾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5月31日,全县累计降雨量仅249.8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461.6毫米偏少46%,为建国以来同期降雨最少年份。除此之外,在前期的抗旱工作中,也还暴露出了我县自身在应对干旱方面的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欠缺,应对措施不足。受特殊地理位置影响,我县三年必有两年水,两年必有一年涝,水患灾害十分频繁,绝大部分干部群众历来侧重防大汛、排大涝,而对抗大旱的思想准备明显不够,往往只是一般号召,消极应付,缺少强有力的准备措施,导致今年的抗旱工作十分被动。一是重视不够。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听到受访干部群众对今年的旱情感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想到”,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县农业“靠天等雨”的传统思想较为严重,各地对抗旱保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可能出现的特大旱情存在侥幸思想。二是准备不足。由于近10年来我县一直没有遭受明显旱灾,加之粮油、水产等高水耗产业连年丰收,绝大多数乡镇和村组存在抗旱物资准备不充分,抗旱措施落实不到位,抗旱预案编制不完善等现象,与今年抗大旱的严峻形势不相适应。三是应对无策。主要是少部分乡镇和村组疏于抗旱宣传和演练,对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不够,难以及时有效组织抗旱救灾工作。特别是当旱情逐步加剧,外江取水困难,下雨无望时,有的地方不仅机电设备不到位,甚至对取水点都心中无数,面对旱灾不知所措。

(二)提灌流量受限,水源利用率低。降水和过境客水是我县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每年平均过境客水约467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136.4毫米,降雨径流量8.1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为富足。但是,由于抗旱设施投入不足,装机容量偏少,提灌流量不够,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目前,全县共有484处、851台固定排灌泵站,装机106553千瓦,其中一级排水站36处、156台,装机61967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58.2%,而一级灌溉站63处、120台,仅装机8258千瓦,只占装机总容量的7.8%,根本满足不了大旱之需。全县水田70万余亩,按一亩水田每周需水80立方米计算,共需水5600万立方米,所有一级灌溉站提灌总流量只有56.07立方米每秒,满负荷运转一周只能提水3390万立方米,缺少进流量36.52立方米每秒,在干旱年景用水集中时期,仅能有效保证42万余亩农田的正常灌溉需求。同时,因各地灌溉站分布不均,也极易导致局部旱情发生。如埠河镇沿长江近20公里堤段没有灌溉站,如果县总排渠干涸将无法补水抗旱;黄山头镇谭家、邵家等村外江沿线同样无一处取水点,农业生产用水非常困难。

(三)江河水位降低,泵站提水困难。三峡工程建成运用后,下泄流量减少,清水冲刷河床,导致荆江水位大幅下降,虽然三峡工程在枯水季节增补下泄流量2000-3000立方米每秒,但仍不足以补偿荆江河段的下降水位和荆南“三口”的缩减流量。近几年,在枯水期相同流量下,沙市水位较历史年份下降1米左右,荆南“三口”分流逐年减少,荆南河流水位下降约1.2米。这种状况在今年上半年表现尤为突出,荆南四河接近断流水位,其它分支河流也基本断流,造成我县绝大部分沿江河涵闸、泵站因水位远低于设计水位无法运行提水。另外,从长远看,荆江河床要达到冲淤平衡尚需30多年时间,在相同流量情况下,水位下降仍将呈持续发展态势,荆南“三口”断流时间还将逐年延长,意味着我县季节性缺水的形势有可能日趋严重,现有的一级灌溉站将会经常遇到水位过低无法开机提灌的状况。

(四)湖塘功能退化,内垸蓄水减少。我县湖泊、塘堰众多,对保障和稳定农业生产用水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这些湖泊、塘堰大多淤积严重、面积萎缩,蓄水、保水能力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了抗旱保丰收。一是湖泊调蓄功能下降。由于管理保护缺位,养殖模式变化,加之部分地方受经济利益影响,对水资源过度无序开发,湖泊水面缩减、水体干涸、功能退化等问题日益显现,水环境、水资源形势非常严峻。建国初期中水位时,全县湖泊面积

达到237平方公里,目前仅剩123平方公里,减少近一半。如牛浪湖因投肥精养,渔农矛盾突出,严重影响湖区周边11个村、1万余人的饮水安全和1.5万亩农田生产用水;黄天湖有水面积4.2平方公里,现基本改造为精养渔池,基本失去调蓄功能;崇湖因种植莲藕,调蓄功能完全丧失,在今年的抗旱工作中,周边群众反响强烈。二是塘堰保水能力丧失。我县虎西

片区丘岗地带取水相对困难,农业生产对塘堰的依赖度非常高,但目前大部分基本淤塞成为“碟子”塘堰,有的几乎成为一片滩地,根本不能蓄水。如甘家厂乡有大小堰塘1117口,总面积5585亩,蓄水深度大多已由原来的2米多深淤积为0.5米左右,直接影响了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尽管近几年我县每年都下达了一定数量的深塘扩堰任务,但部分地方组织不力,投入有限,也有部分疏挖的塘堰再次出租进行水产养殖,无法起到蓄水保水作用。

(五)工程设施薄弱,抗旱效能衰减。一是工程老化年久失修。我县绝大部分灌溉站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受当时技术及资金等影响,相当一部分质量先天不足,加之多年来“重建轻管,重用轻护”问题突出,超期服役,病险严重,有的甚至存在输变电路不通,机电设备遗失等现象。如夹竹园镇鄢家楼泵站原装机5台套,现仅存设备1台套,已完全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二是渠道淤塞渠堤崩塌。因我县近几年大中型一级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力度较大,内部农水建设侧重于泵站配套,对抗旱渠道的疏挖和修整并不多。如章田寺乡的南北灌渠,渠堤已大部分崩塌,渠底淤塞,特别是南分水闸至南阳三岔口段、北水分闸至长春7组段,渠身白蚁横行,渠堤千疮百孔,现已无法正常运行;孟家溪镇斋公脑闸在上世纪90年代前可满足双湖、黄堤、石牌、三袁、金桥5个村的农田灌溉,因沟渠淤塞,现只能灌溉黄堤村4个小组,灌溉效益大幅缩减。三是配套设施损毁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导致启闭机、闸门等配套设施长年处于无人管护的状态,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如甘家厂乡的陈家大山灌渠、拴马山灌渠上的生产桥、控制闸、便桥和涵洞等只能发挥工程效益的50%。四是农村电力负荷不足。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平整等建设项目中新增的抗旱机电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孟家溪镇大至岗村的2处泵站和1处灌溉机井因电力负荷不足至今未受益;金桥、天鹅、黄堤和猴子店等村新增加的机电设施也是同样原因无法正常运行。

二、几点建议

综合分析,我县自身抗旱工作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历史“欠账”太多,应对灾害的措施不足。大灾过后,一定要痛定思痛,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科学治水管水,并及时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快建立适合我县的抗旱救灾长效机制。

(一)牢固树立旱涝并重的思想。从近年来的各地的灾害情况来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极端天气呈频发趋势。加上三峡工程对我县水资源及抗旱形势造成的变化,抗旱工作将是我县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要把未来的抗旱工作与防汛排涝同等对待,牢固树立旱涝并重的思想,坚决克服等雨抗旱的侥幸心理,变被动抗旱为“常态化”地应对,决不能风调雨顺忘了抗旱,遇到旱情忙乱应付,灾害发生才引起重视。要全面落实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注重联动各方力量,落实责任措施,逐渐改变只注重灾害应急管理的做法,统筹兼顾好防洪、排涝和抗旱各项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夯实水利基础,发展现代水利,全面提升我县抗旱工作整体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做好农业生产的各项抗旱防范措施,在身体上和物资储备上未雨绸缪,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切实加强水源控制工程建设。按照蓄、引兼筹的思路,积极兴建、改造各类引水、蓄水等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努力提高我县水资源调控能力,突破干旱年景时的水资源“瓶颈”制约。一是加强灌溉泵站设施建设。要以现有灌溉泵站的配套挖潜为主,重点抓好灌区标准化改造、机电排灌设施更新改造等工作,尽快恢复和提高泵站的提灌能力,有效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特别是外江一级灌溉站和内部灌溉站更新改造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进度,确保泵站能够满负荷正常运转,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二是恢复湖泊调蓄功能。重点是加强中小河流和大中型湖泊综合整治,逐步恢复调蓄和生态功能,保证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和抗旱需要。按照“不与人争水,不与粮争地”的发展理念,改革水产养殖发展办法,从扩张面积、提高总量转变为推行精养、提高单产,实现养殖经济效益与农业抗旱社会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逐年减少大湖精养、河流围栏养殖面积,提高蓄水抗旱能力。三是建设应急备用水源。重点是在丘岗地带、水稻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基地等区域,发动和支持群众新建一批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扫除抗旱死角,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减少抗旱成本。四是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切实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户覆盖率,尽快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减少因干旱天气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三)着力完善内部农田沟渠网络。进一步加大内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尽快消除沟渠淤塞、水流不畅等“肠梗阻”现象,解决有水进不来,浇灌成本高等问题。一是科学规划农水工程。结合当前开展的水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我县内部农水现状,科学编制长远建设规划;紧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契机,精心谋划建设项目,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加快跨乡镇、跨村组大中型沟渠等骨干农水工程的疏挖,加强对渗漏、损毁严重渠堤的修整,逐步畅通渠系网络,提高灌溉保障能力。二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内部农水工程涉及面广,投资高、难度大,要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建设力度。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用足劳务用工,用活一事一议,用好以奖代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积极性;推广“以林养渠”等多种形式,带动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支持内部农水设施建设,解决投入不足的难题;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形成投资合力,避免资金分散和重复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加强日常维护管理。针对未来抗旱工作新形势,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管理方式,实现农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比如,一家一户的工程,由农户自管;联村联户的工程,建立各类形式的合作组织,通过用水农户参与管理和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等方式,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明确产权和义务;重要的和较大的工程,由政府管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彻底改变内部农水工程无人管、不好管、管不好的局面。

(四)建立健全高效抗旱管理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彻底改变我县在水资源管理上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多头”管理状况,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务一体管理体制,从体制上保障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二是建立防汛抗旱监测系统。结合今年抗旱工作中暴露出的各项问题或不足,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旱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制定相应的抗旱调度措施,使之成为科学性、操作性很强的抗旱预案。同时,建立健全抗旱规划预测制度、紧急抗旱期制度和抗旱物资筹备制度等,形成以各级预警及其响应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制,做到有力、有序、有效应对特大旱灾。三是打造专业抗旱服务队伍。探索建立专业抗旱服务队伍,打造一支以县级抗旱服务为龙头的抗旱服务主力军,增强流动抗旱能力,缓解水源紧张地区机电设备不足导致的提水困难等矛盾,使抗旱服务逐步走上专业化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对因修路、建桥对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水网等造成的损坏,本着“谁破坏,谁修复”、“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督促各工程业主和施工单位及时恢复损坏的水工程设施和农业灌溉水网;加大对违法取水、污染水源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建立起良好的水事活动秩序,为水资源管理保驾护航,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五)积极推广和发展节水型农业。农业是用水大户,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因地制宜增加抗旱水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用水观念、浇灌形式,发展节水农业同样势在必行。一是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加大节水知识宣传力度,厉行节约用水,提高农民节约用水、保水抗旱的意识;综合采取法律、经济、科技和行政手段,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农民参与的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尽可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调整种养殖结构。由于受气候、地形、水利条件和资金的限制,我县目前水源分布不均衡,仍存在部分干旱死角,应该采取调整种养结构和品种的办法,合理搭配早、中、晚稻面积,错开用水高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积极发展抗旱农业,减少高水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化施用,提高农业生产的防旱能力。三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推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对取水比较困难的丘岗地带推广使用水稻旱育秧、棉花双膜棉等蓄水保墒的综合性种植技术,避免水份过快流失及蒸发;农业生产过程中全面推广深耕深松、精量播种等技术,加大土壤蓄水量,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自然降水,减缓用水矛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县政府研究室、县水利局联合调研组)

抗旱工作情况汇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抗旱工作心得体会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抗旱工作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抗旱工作紧急通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抗旱工作紧急通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抗旱工作实施方案

抗旱工作实施方案......

抗旱工作紧急通知

龙政〔2009〕2号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浇麦工作的紧急通知各村:持续发展的旱情使当前抗旱保苗的形势日益严峻。近日,县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村切实做好抗旱浇麦工作,扎实开展......

下载抗旱工作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抗旱工作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