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自治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关于西藏自治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
各位代表: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西藏自治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自治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及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各级财政部门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控通胀”,全力以赴,开拓创新,服务大局,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西藏自治区2011年财政预算为:财政一般预算总财力安排5319760.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1444万元;中央补助收入3548369.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349947.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5319760.3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201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119442.8万元。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财力变化情况,经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同意,财政一般预算收支调整为7694128.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调整为198082.8万元。
预算执行结果,自治区财政总财力为8882627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3562867万元,增长67%,比变更预算财力增加1188499万元,增长15.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6916万元,为预算的129.8%,比上年增加180443万元,增长49.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500434万元,比上年决算支出增加1990072万元,增长36.1%。上解支出2367万元。收支相抵并扣除结转下年支出1376677万元后滚存净结余43823万元,实现当年净结余3149万元,其中自治区本级当年净结余2726万元,地县当年净结余423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285561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97664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51975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资金133586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以上预算执行结果待地方财政决算汇编后,会略有变化。
2011年全区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圆满完成预算任务目标
地方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突破5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迈上新台阶。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40109万元,增长74.1%,占总收入的80.5%;政府非税收入完成106807万元,下降6%,占总收入的19.5%。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重为8∶2,全区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2011年,各级财政部门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全区农林水事务支出1199212万元,增长34.6%;教育支出700920万元,增长15.3%;科学技术支出32115万元,增长18.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6454万元,增长25.4%;医疗卫生支出358855万元,增长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4616万元,增长48.7%;住房保障支出555732万元,增长4.3倍;节能环保支出148785万元,增长26.4%;公共安全支出460906万元,增长11.5%。以上支出占全区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54.5%,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2011年,我区财政性基建资金累计到位1669319万元,比去年增加255378万元,增长18.1%。其中:落实资金540953万元,支持农村公路、渡口、危桥改造和通达、安保工程建设;落实资金75486万元,支持新建廉租房2000套,公共租赁房1200套,周转房5700套,城镇棚户区改造2985套、国有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938套、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800套;落实经费69000万元,支持交通、水利、民航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基建垫款229753万元,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D级危房改造、拉萨柳梧新区世纪大道延伸段工程、拉萨贡嘎机场飞行区改造、救灾物资储备库等重点项目建设及水电发展。落实国家投资29000万元,大力支持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落实资金4719.6万元,开展樟木口岸消防队次级滑坡与林管站—电视台变形体等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支持产业与企业发展。落实旅游发展资金12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20000万元,产业与企业改革发展资金50000万元,外贸发展资金4660万元,企业激励资金5536万元,扶持战略支撑产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优势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落实第一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专项资金15105万元,支持全区30个重点成矿区及成矿带矿产资源项目基础勘查工作。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支持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继续开展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完成103万只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落实资金5950万元,加快村村通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加快山南浪卡子县、那曲班戈县“金太阳”工程实施,解决了山南地区14000余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落实资金2387万元,实施了六地(市)25个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落实资金233630万元,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76364万元,全区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达15169万亩。落实资金9611万元,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落实重点区域造林资金42360万元,退耕还林资金6199万元,全区退耕还林面积近25万亩。
(三)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
全区农林水事务支出1199212万元,比上年增加308147万元,增长34.6%。
大力支持以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资金101400万元,完成全区63928户的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并同步实施抗震加固。落实补助资金74275万元,在全区1000个行政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落实资金4000万元,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支持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范围,落实资金1250万元,重点保障35个粮食主产县的相关工作;落实资金33600万元,在全区23个县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及专项工程建设;落实资金11000万元,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从2011年起,将牧业机械全面纳入补贴范围。
稳步推进扶贫开发。落实资金81337万元,实施80个整乡推进及698个扶贫开发项目,23.8万农村贫困人口直接受益。落实资金33470万元,实施23个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和33个产业化经营及部门项目。
支持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落实资金20000万元,扶持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落实资金2000万元,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加工;落实资金2000万元,支持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落实资金4615万元,支持和培育214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大强农惠农补贴力度。落实资金34776.2万元,加大对农作物、牲畜良种补贴和种粮农民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牧业稳产增收。落实资金5700万元,培训人员13万人(次),提高农牧民劳动技能,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实施家电家具下乡补贴政策,将家具下乡产品最高限价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落实资金36000万元,加快农牧业保险试点步伐,在全区所有县、市、区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房和农机保险。
(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资金78600万元,保障全区13885名新增公务员的工资、公用经费等支出需求,将公益性岗位由15700个增加到20000个,提高公益性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助。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标准从2165元提高到2439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从180元提高到22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月人均330元调整为3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1300元/年调整为1450元/年。“三大节日”期间,落实资金10193万元,为城乡低保对象、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优抚对象、五保户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落实资金3019.4万元,为“59.3.28”之前参加工作的离退休人员发放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一次性慰问金。落实资金4237万元,帮助困难企业减轻负担,扩大就业。建立了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挂钩的联动机制初步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法院执行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特殊疑难信访案件救助”、“涉法涉诉当事人救助”等救助制度不断健全。
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落实资金107800万元,全面实行了学前至高中阶段教育农牧民子女补助、“三包”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二类区、三类区、四类区或边境县年生均标准分别达到2200元、2300元和2400元,惠及51.7万多名学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95%。实行了农牧区寄宿制学校交通补助政策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高校师范及农牧林水地矿类专业免费学生生活补助标准由原来的1500元提高到2000元。落实资金3000万元,改善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落实资金97500万元,大大改善了城乡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条件。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至700元和500元。落实“两基”迎国检专项资金16000万元,大力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两基”迎国检顺利通过。落实资金6265万元,大力支持地、县职业教育建设。落实高校教改及科研项目等专项资金18500万元,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高校化解债务资金6000万元,全区所有高校完成化解债务任务。
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实资金62921.7万元,将农牧区医疗制度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180元提高到人均260元;落实资金8105.3万元,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人均27元提高到人均30元;落实资金12770万元,对20200人实施了医疗救助;落实资金1124.3万元,解决了16个乡镇卫生院的流动医疗车,建立了首家应急流动医院;落实资金4409.4万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卫生人员培训,认真落实村医补贴制度,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落实资金3245.2万元,完善医疗商业保险政策,为孕产妇和新生儿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实施农牧区大病补助医疗保险制度。
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落实资金3185万元,全面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基层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落实资金5279万元,扎实推进西新工程建设。落实资金3208万元,支持实施573座寺庙(宗教场所)广播电视进寺庙工程和480个寺庙书屋建设,推动先进文化进寺庙。落实资金1114万元,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落实资金1055万元,改善基层电视转播台设备条件。落实资金8082万元,支持重点文物和革命文物保护工程。落实资金2765万元,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支持科技发展。落实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5000万元,比上年增加4000万元,增长36%,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研发推广和高新科技项目,实施青稞、马铃薯、饲草和藏药产业、金牦牛工程、金太阳工程等重点科技项目。落实资金7230万元,支持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支持抗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9•18”地震后,自治区财政反应迅速,主动协调,及时制定了支持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通过建立财政部门救灾资金拨款“绿色通道”,落实资金54781.4万元,确保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
(五)加大维稳保障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支持创先争优强基惠民工作。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为契机,做好财政资金保障,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保障全区干部驻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完善维稳经费保障机制。及时落实政法系统2011年维稳经费、办案(业务)经费和装备经费。建立武警消防、边防部队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保障自治区佛学院的各项经费需求,支持拉萨市新建135个便民警务站及全区寺庙派出所、警务室。
加强重大活动经费保障。着力提高各级政法机关和武警部队安全保卫能力,确保建党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各项庆祝活动顺利开展。
(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大均衡性转移规模。进一步完善地区成本差异,2011年自治区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量达到180000万元,增量为历年最高。
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能力。落实资金20840万元,支持乡镇“小食堂、小澡堂、小温室”建设,改善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建立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落实资金3791万元,在全区8个县13个行政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建立城镇功能建设转移支付制度。自治区财政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公共服务保障范围,落实城镇功能建设资金30000万元,支持地(市)所在城镇的美化、绿化、亮化工作。
加大边境地区投入。新增“普惠性”边民补助,对所有边境一、二线乡镇16周岁以上(含)的边民给予补助,建立了全面普惠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边民补助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大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加强边境地区维护和管理,改善边境地区民生,促进边境贸易发展。2011年,自治区财政对边境地区的投入总量达到37673.6万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财政预算管理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从财政自身看,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难度较大;新增支出基数大、刚性强,收支平衡的压力明显加大;财力下沉和事权上移的问题依然存在,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违反财经纪律、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财政财务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突出生财之本,善谋聚财之策,创新理财之法,严格用财之道,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2012年地方预算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编制完成了2012年西藏自治区财政预算草案。
(一)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牢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围绕主题主线,贯彻稳中求快的总体要求,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增收节支,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三农”、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科技、强基惠民、创新社会管理、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投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进改革,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财政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
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共财政预算总财力为6667747.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年初预算数,下同)增加1321257.4万元,增长3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4661万元,剔除2011年一次性收入因素后,增长15%;中央补助收入4806409.5万元,比上年增加1258040.4万元,增长35.5%;上年结转财力137667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6667747.5万元。剔除上年结转财力因素,自治区本级支出安排2513133.1万元,占当年财力的47.5%;地(市)级支出安排2777937.4万元,占当年财力的52.5%。
201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为20020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27236万元,增长69.2%,主要是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征管,同时,从2011年开始征收地方教育附加,2012年列入预算。相应地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00201万元。
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的特点:
支出安排突出重点。结合财力可能,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强基惠民、就业、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尤其对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构建警务便民体系以及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工作作了全力保障,预算编制更能体现重点支出需求。
支出结构更加优化。进一步扩大了提前告知地(市)的补助资金范围和规模,地(市)级支出比重进一步上升,体现了财力不断向基层、农牧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全区财政预算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
1、加大强农惠农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安排支农投入803092.3万元,比上年增加326140.5万元,增长68.4%。一是大力支持“八到农家”工程,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整合资金92854万元,实施59575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和民房抗震加固;整合资金72580万元,实施10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完善农牧业财政补贴政策,保证农牧业稳产增收。安排资金41190万元,支持实施化肥差价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是安排资金77448万元,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业特色产业和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四是安排资金52965.2万元,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支持农村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开通农村客运线路、村级动物疫病防治、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以及菜篮子工程建设。五是加大农牧业防灾抗灾投入,安排农牧业保险、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救灾、动物疫病普查、山洪灾害防治配套等补助资金35806万元,增强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六是加大水利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水利投入同比上年增加25390万元,增长55.7%,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草原水利灌溉,提升农牧业生产能力。七是加大林业投入,安排资金90544万元,用于退耕还林补助、森林防火、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补偿、天然林保护等,积极开展林权制度改革,支持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八是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安排财政扶贫资金70932万元,比上年增长90.5%,提高扶贫标准,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安排兴边富民资金8000万元,增长25%。九是安排资金2500万元,刺激农村消费。
2、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安排民生投入464023.2万元,比上年增加126015.9万元,增长37.3%。一是加大社会保险投入,安排资金117900万元,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将农村养老保险缴费财政补贴标准从30元提高到30—85元,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从55元提高到90元;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僧尼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二是加大社会救助投入,安排资金79302.7万元,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将保障标准由360元/月、1450元/年提高至390元/月、1600元/年;落实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各项救助政策,继续为低收入群体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需求。三是加大就业投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安排公务员就业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100760万元,扩大就业渠道,力争使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落实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最大限度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安排资金5000万元,做好“三支一扶”人员各项补贴的保障工作。四是安排资金49495万元,落实好各项安置政策资金,确保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的离退休人员等经费及时足额发放。五是完善社区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安排社区建设补助资金10000万元,支持城市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六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好各项待遇政策。安排住房公积金配套资金62766.1万元,将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计提比例从10%提高到12%,建立干部职工住房按月补贴制度;安排资金10533.4万元,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取暖补贴和“三老”人员生活补贴标准,落实好乡聘干部、半脱产等人员的各项待遇政策;安排资金12546万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支出,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七是安排粮食、副食品、粮油及液化气等生活必需品的风险储备资金13349万元,化解供给变化或物价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八是安排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5851万元,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等行业进行补贴,降低燃油价格上涨对公共交通运力的影响。
3、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安排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资金809645.2万元,比上年增加138498.6万元,增长20.6%。一是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安排教育事业投入586587.6万元,比上年增加92227.9万元,增长18.7%。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支持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支持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城镇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普通高中基本教学条件,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不断提高各项补助标准,将“三包”标准从年生均2300元提高至2500元,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从600元和400元分别提高至700元和500元,将内地西藏班交通、医疗及装备经费补助标准从年生均1540元提高至4500元,按每生每学年100元的标准,核定农牧区中小学住校生交通补助。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支持举办内地西藏班、中职班。支持改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重点支持特色优势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加快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安排科技事业发展资金18908万元,比上年增加2608万元,增长16%。按照“建平台、攻专项、促转化、广普及”的要求,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器、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高原特色产业研究和科普基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安排文化事业发展资金30700万元,比上年增加5866万元,增长23.6%。积极落实《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加大支持乡村文化馆(站)、农牧区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寺庙)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网络设施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确保实现公共文化设施零门槛、无障碍进入。大力扶持民间艺术团发展,积极推动文艺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促进涌现更多文艺精品。大力支持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积极支持高原特色体育事业发展和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四是支持广播影视发展。安排广播电影电视发展资金19963.8万元,比上年增加3367万元,增长20.3%。继续改善广播影视设施设备条件,加大支持广播影视节目译制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广播电视进寺庙。五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安排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金141685.8万元,比上年增加29929.7万元,增长31.3%。安排经费62453.9万元,进一步完善以农牧民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补助标准从年人均180元提高至260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等公共卫生项目投入,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支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加快国家基本药品招标采购平台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安全;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积极支持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为孕产妇和新生儿购买商业保险,支持基本医疗保险、农牧区医疗制度与救助制度有机衔接的医疗保障体系;支持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和藏医院医疗设备购置,提升重点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安排经费18500万元,支持体检经费管理系统的研发、建设及干部职工体检,保障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六是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七是安排资金2000万元,开展我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落实“以奖代补”资金。八是支持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安排资金9800万元,加强法制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及外事外宣工作,支持重大课题研究、重点项目规划等事业发展。
4、加大公共安全投入,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一是完善政法部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保障政法部门办案、业务经费需要,加强政法部门业务装备和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支持构建警务便民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建设、社团活动与基层维稳紧密联系的互动机制。三是支持寺庙实施“六建”,充实寺庙管理力量,推进寺庙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四是支持构建辅警员管理体系,有效缓解公安机关警力不足问题。五是保障维护稳定、行政执法、民族宗教统战事务、青藏铁路护路联防、边境治安联防、平安西藏建设、人民防空等方面的经费需求。
5、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培育发展战略支撑产业。
安排产业发展投入89991万元,比上年增加30073万元,增长50.2%。一是安排资金13732万元,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安排资金20509万元,重点扶持特色优势产业、优质企业和航空业发展。三是安排资金10000万元,大力促进精品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四是安排资金9730万元,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建设进出口营销网络,促进进出口结构调整,带动企业和社会投入,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五是安排资金12000万元,加快基础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藏文软件应用研发,保障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六是安排资金3000万元,健全中小企业信贷和信用担保风险财政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七是新增安排资金12000万元,大力推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八是新增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和优化升级。九是安排资金1420万元,加大支持城乡物流体系建设。十是安排资金2600万元,继续支持矿产资源开发。十一是安排资金3000万元,对燃油发电进行补贴,解决冬季电力缺口问题。
6、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安排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13783万元,比上年增加77655万元,增长23.1%。一是安排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80000万元,加大支持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和“9•18”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二是安排资金10000万元,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落后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群众用电条件。三是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60000万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四是安排车辆购置税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00000万元,改善地方公路交通状况。五是安排资金153398万元,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公路客货运场站建设。六是安排资金5000万元,加快边境口岸和边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七是安排资金4000万元,支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规划、预警预报及治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7、加大节能环保投入,促进高原生态安全。
安排节能环保投入311236万元,比上年增加1808709万元,增长138.7%。一是安排资金4189万元,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和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二是安排资金288047万元,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支持重点区域造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改善高原生态环境。三是安排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资金2000万元,加强水资源生态保护和实时监测能力建设。
8、加大基层财政补助力度,提高基层政府保障水平。
安排对基层财政补助资金1008423万元,比上年增加382224万元,增长61%。一是安排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728941万元,比上年增加216233万元,增长42.2%,进一步扩大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是新增安排资金146000万元,支持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基础工作,构建城乡发展稳定的长效机制,筑牢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社会根基。三是安排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3600万元,比上年增加11300万元,增长26.7%,在全国率先实行“普惠性”边民补助机制,增加边境事务、边境公益事业及基础设施投入,确保边境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安排资金10000万元,继续实施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支持人力资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及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五是安排资金25000万元,鼓励基层政府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基层政府抓好“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积极性。六是安排资金40000万元,支持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设施,促进人口适度集聚,提高城市发展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七是安排基层政权建设资金29148万元,继续改善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八是安排资金2000万元,支持村委会、居委会兴办经济实体,调动村级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扩大再生产。九是安排产粮大县奖励资金2882万元,调动产粮大县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各位代表,2012年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强化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不断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让我们在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明年财政工作任务,开拓创新,奋发图强,扎实工作,为加速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2017年财政工作对于推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区、州、县党代会精神......
一、20xx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20xx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三......
一、20xx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20xx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三......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关于市区××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年月日在市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青岛市区财政局局......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关于市区××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年月日在市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青岛市区财政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