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和谐社会与民生问题”。
历史上的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
时下,最让亿万百姓欣喜的莫过于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的庄重承诺,让亿万人民看到了生活更加富裕的美好前景。
(一)民生问题关乎社会进步和政权兴替。历史已充分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长治久安。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从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胡锦涛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这些理论、方针、政策都充分说明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生存、发展等基本问题作为执政党的最重要的目标任务。
(二)民生问题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在促进发展中关注民生,在深化改革中维系民安,在统筹协调中实现民乐,在维护稳定中促进民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关注民生的朝代,就是社会和谐的朝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历史经验,进一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改善民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所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中国人民从历史的进程和切身的体验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问题。作为一种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和被动挨打的处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正确的道路;作为一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跃;作为一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提供了坚强的保证。无论我们今后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民生问题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
敬爱的党组织:本次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主要探讨现阶段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将我的学习心得向组织汇报如下:在我看来, 民生的问题涉及我国社会基层和......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姓名:周雯姓名:蒲蕾姓名:王硕姓名:罗纾岚的调查报告年级:2011 专业:金融班级:11、12班学号:20201136040006学号:20201136040007学号:20201136040......
民生问题社会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周刊》刊登评论说,近年来,中国社会呈现出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经济在高速增长,甚至是超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却抱怨生活艰难:有病看不起,贫困......
诚信与社会和谐FIU11-07班(酒店管理)李小岛学号20110270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