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质量安全问题,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出自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工程。要保证工程质量和技术的安全,以降低钢筋施工中存在的错误,严把质量关和技术关,就需要一个很好的钢筋施工方案。本文对一个工程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来研究,分别从钢筋进场的质量验收、钢筋的加工制作、钢筋的连接、钢筋验收及质量保证措施等多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希望对其他类似工程在以后施工中充分做好钢筋施工方案起到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钢筋 工程 施工 方案 研究
一、前言
在整个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工程实体重要组成部分,而钢筋分项又是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项工程,钢筋的质量、钢筋的加工制作、绑扎安装和焊接操作工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使用性能等。所谓钢筋施工方案,通常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概况、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做出的钢筋如何选材,加工注意事项以及钢筋施工技术要点等做出的预先计划和安排。
陈守兰(2010)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一书中讲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及其加工质量对结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后,钢筋的质量难以检查,故应对钢筋的进场验收、下料、加工过程和最后的绑扎安装,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检验,以确保结构的质量。
二、钢筋进场验收
所谓钢筋进场验收就是钢筋进场时应提供出厂证明和原材检验合格证书以及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必须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才能用于工程。在谭华(2012)《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施工探讨》中提及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用完后,钢筋须注明该批钢筋所用楼层的部位,以便今后对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工程质量。
黄士勇(2008)在《钢筋进场验收的监理要点》中谈到钢筋质量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为保证结构安全和耐久性,越须确保用于工程的钢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因此钢筋的验收就相当的重要,它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只有实现钢筋验收工作的准确进行,才能为整个工程的高优质量埋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有许多建筑物都出现了质量问题,所以钢筋的进场质量验收需要一个管理措施。郭丹青、叶清华(2005)在《进场钢筋的质量控制》一文中提到质量管理制度,由于它的内容程序性要求很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其中部分措施来保证钢筋的进场质量验收,其内容包括:质量计划、持证上岗、质量责任制、采购或预控、检查验收进场、试验和见证取样、质量活动、质量标识、质量不合规格的反馈及处理、质量活动、质量改进、质量评价机制、质量考核、质量奖惩等。这样以便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和对管理人员的质量活动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
三、钢筋的加工制作
在钢筋的加工绑扎前,我们需要编制钢筋配料单,作为备料、加工和结算的依据。而孟燕(2012)通过《浅谈钢筋加工及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一文中再次强调,在正式加工制作前,要再次对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其中钢筋加工主要包括调直、除锈、切断和弯曲等。
(一)、第一、钢筋调直
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二)、钢筋除锈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等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三)、钢筋切断
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四)、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2、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
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通过曹建军(2012)《钢筋施工工艺及要求之我见》一文中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直钢筋下料长度 = 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 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 = 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需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四、钢筋的连接
在张若美(2010)《施工员专业知识与实务》一书中我们可以总结,钢筋连接有三种常用的连接方法:绑轧连接、焊接连接、机械连接。
(一)、绑扎连接
由于需要较长的的搭接长度,浪费钢筋,且连接不可靠,故宜限制使用。
(二)、焊接连接
由于成本低,质量可靠,宜优先选用,除个别情况(如不准出现明火)不采用。在周戒(2010)《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一书中我们可以直接得出,焊接连接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电阻点焊
将两钢筋交叉叠接安放,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加压形成焊点。特点:以电阻点焊代替绑扎,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2、闪光对焊
将两钢筋成对接安放,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接触点产生塑性区及均匀的液体金属层,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特点:生产效益高、操作方便、节约钢材、焊接质量高等优点,故宜优先采用闪光对焊。
3、电弧焊
以焊条、钢筋各为一极,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的电弧热进行焊接。特点:轻便、灵活,可用于平、立、横、仰全位置焊接,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4、电渣压力焊
将两钢筋成竖向安放对接,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端面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特点:操作方便、效率高。
5、气压焊 采用氧炔焰或氢氧焰将两钢筋对接处进行加热,使其达到一定温度加压完成。特点:设备轻便,钢筋可在水平、垂直、倾斜位置等全位置焊接。
6、埋弧压力焊
将钢筋与钢板安放成T型形式,利用焊接电流,在焊剂层下产生电弧,形成熔池加压完成。特点: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适用于各种预埋件T型接头钢筋与钢板的焊接,产量大,效益好。
(三)、机械连接
钢筋机械连接是通过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使两根钢筋的力能够正常传递的连接方法。其主要方式有,径向挤压连接、轴向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等。
1、径向挤压连接
将一个钢套筒套在两根带肋钢筋的端部,用挤压钳沿钢套筒径向挤压钢套管,在挤压钳挤压力作用下,钢套筒产生塑性变形与钢筋紧密结合,通过钢套筒与钢筋横肋的咬合,将两根钢筋牢固连接在一起。特点:接头强度高,性能可靠。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节约能源和材料、经济效益好,该方法已在工程中大量应用。
2、轴向挤压连接
采用挤压机的压膜,沿钢筋轴线冷挤压专用金属套筒,把插入套筒里的两根热轧带肋钢筋紧固成一体的机械连接方法。特点:操作简单、速度快、可全天候施工,节约大量钢筋和能源。
3、锥螺纹连接 利用锥螺纹能承受拉、压两种作用力及自锁性、密封性好的原理,将钢筋的连接端加工成锥螺纹,按规定的力矩值把钢筋连接成一体的接头。特点:工艺简单、可以预加工、连接速度快,不受钢筋含碳量和有无花纹限制等优点。
五、钢筋的绑扎施工
钢筋的安装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对此刘岩(2012)在《浅谈钢筋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这篇文章中详细做了阐述。钢筋绑扎与安装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核对需绑钢筋的规格、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和图纸相符。清理工作面的杂物、现场弹线、准备绑扎用的铁丝、工具和绑扎架等,待准备工作做好后方可进行绑扎。
刘坚平(2012)在《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及实践》中提到了柱、梁、板的钢筋绑扎。
柱子的绑扎,钢筋焊接或连接时, 竖向钢筋的弯勾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然后将箍筋按间距位置画在主筋上, 然后将箍筋逐个绑扎;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主筋与箍筋的交点呈梅花型绑扎, 但柱子的4个角点必须逐个绑扎。
梁的绑扎,在绑扎梁的钢筋前, 要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对无法清除干净的细小杂物, 则采用吸尘器或者喷水清除;先在模板上划出主筋位置和箍筋间距, 将箍筋套在梁主筋上, 按画好的位置将主筋和箍筋就位, 开始绑扎钢筋。主梁和次梁按相同方法同时施工。主梁和次梁交叉部位钢筋绑扎时, 要注意其主筋的上下位置。梁的主筋为双排筋时, 可用一截短钢筋夹在两排筋之间, 短筋的大小似排距而定。若条件许可, 也可将梁的钢筋在楼板上绑扎成型后, 直接吊运入模。李萍(2010)在《浅谈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筋工程的施工》中的观点表明,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板的绑扎。板筋绑扎前须先了解设计图要求,然后按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1000予以支撑。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 板的钢筋在上, 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 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何茹(2012)在《浅淡框架梁柱节点的施工》中也继续谈到箍筋的间距。纵筋锚固,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实际施工中常会出现的问题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或几个箍筋全堆在一起,甚至空空的长段没有箍筋;而纵筋则可能会同弯钩布料,从而导致锚固长度不够,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对节点区的重要性缺少认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所采取的工艺流程限制,使得要做到节点区钢筋尤其是箍筋,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十分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
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在验收梁板钢筋时,有关方面才发现和提出节点区箍筋问题,并要求施工班组整改。但是,此时往往模板都已安装完毕。如果不拆除节点区模板,那么根本不可能整改到符合规范要求,而实际上不少工程最后都是在“尽可能整改”中马虎过去。实践证明,只有细分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木工和钢筋工紧密配合,才能保证节点区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六、钢筋验收及质量保证措施
郑江南(2010)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一书中阐述了钢筋验收的观点:
第一、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检查支座负筋的位置。
第二、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第三、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第四、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第五、检查钢筋是否清洁。
而邹宇周(2011)在《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中对质量保证措施做了总结:
第一、箍筋加工两钩要平行,弯勾度数、平直长度满足抗震要求。第二、节点部位要放大样图,认真排列钢筋,做好钢筋翻样,确保钢筋到位。
第三、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进行自检,当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等焊接缺陷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焊接缺陷。钢筋的端面力求平整,填装焊剂要均匀,并封堵焊剂筒的漏孔,防止焊包的不匀和焊包下滴现象。
第四、焊接接头位置要大于给定值,以便现场接头取样后仍能满足规范要求。
第五、雨、大风天气焊接时要有围档。
第六、绑丝甩头要埋入墙内,露出混凝土面的钢筋头。保护层厚度要准确,板采用细混凝土垫块,墙体采用塑料垫块,梅花型放置。
七、总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在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时候,建筑行业也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建设全面进行。然而由于建筑业的过快发展,监管力度不能及时跟上,在工程钢筋施工方面就凸显出许多问题,比如钢筋施工方案不合理,钢筋偷工减料,钢筋的验收、加工不规范,施工单位不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施工等,这必然导致建筑质量的不安全,最终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建筑物自身结构的稳定,质量安全都取决于钢筋施工工艺技术的好坏。所以通过本文,我们必须控制好钢筋的质量,在源头抓好钢筋的进场,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上和技术上的要求进行施工,在最后验收时要确保质量和技术安全。因此,在钢筋施工中应从各个方面严把施工质量关,同时灵活的将建筑与结构统一,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根据自己假期在工地实习的机会和大学所学的工程专业知识来更进一步的了解本工程的钢筋施工方案,同时发现一些不足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更改意见,同时也对基本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温故,更进一步的拓宽了自己视野和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参考文献
[1] 谭华,2012:《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施工探讨》,《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第八期
[2] 黄士勇,2008:《钢筋进场验收的监理要点》,《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第二期
[3] 郭丹青,叶清华,2005:《进场钢筋的质量控制》,《工程质量》,2005 第三期
[4] 孟燕,2012:《浅谈钢筋加工及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科技致富向导》,2012第十一期
[5] 曹建军,2012:《钢筋施工工艺及要求之我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第十一期
[6] 张若美:《施工员专业知识与实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
[7] 周戒:《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
[8] 何茹,2012:《浅淡框架梁柱节点的施工》,《大陆桥视野(下半月)》,2012第四期
[9] 刘岩,2012:《浅谈钢筋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科技致富向导》,2012第一期
[10] 李萍,2010:《浅谈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筋工程的施工》,《装备制造》,2010第一期
[11] 刘坚平,2012:《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及实践》,《技术与市场》,2012第八期
[12] 郑江南,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1 [13] 林向武,2007:《标准化钢筋间隔件在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大学》,2007 [14] 杨升,2002:《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现况与控制及有关标准、构造的探讨》,《大连理工大学》,2002 [15] 陈守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 [1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
[17] 邹宇周,2011:《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第七期
[18] Abdulrahman Alhozaimy,Raja Rizwan Huain,Rajeh Al-Zaid,Abdulaziz Al Negheimish,2012:Investigation of severe corrosion observed at intersection points of steel rebar mesh in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1 [19] Luke Bisby,Michael Ranger,2010:Axial–flexural interaction in circular FRP-confin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0.9 [20] Kin H.Lo , Keng.H.Cheang , Nasir Sinan,2011:Some Aspects of Using Stainle Steel as Concrete Reinforcing Bar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igh Nitrogen, Low Nickel Stainle Steels,Recent Patents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1.3
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姓名 学号文献综述1.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1)建构主义内涵的研究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习理论......
三方博弈下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定价模型研究文献综述1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定价研究情况1.1 国外研究概况国外,二十世纪20 年代,Pigou (1920)和Knight (1924)率先提出在城市实行交......
人事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2011-08-20 02:33:11 来源:51毕业论文网 浏览:178次内容提要:版权所有:51毕业论文网需要完整全套请联系本站客服定制~!文献综述1 企业信息化企业不仅是国民......
[1]吕金虎2010>[2]马军2011>[3]杨涛>[4]文学 >[5]郑文忠 >[6]李树军>[7] 肖衡 >[8]郭江泓 >[9] 沈再春 >[10]易中懿 >[11] 黄佩民 >[12] 洪爱俊>[13]张英 >[14] 李树军>[15]......
韩剧热播对我国的启示试探一.前言韩剧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1997年在央视的海外剧场首次播出《爱情是什么》爆出第一个韩剧冷门,创造了收视高峰!自此各地方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