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 教育硕士研究办法[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陕师大教育硕士作业”。
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培 养 方 案
(试 行)
研究生部
编 二〇一一年四月
目 录
学科教学(思政)培养方案................................................................................1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4 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7 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方案..............................................................................10 学科教学(化学)培养方案..............................................................................13 学科教学(生物)培养方案..............................................................................16 学科教学(英语)培养方案..............................................................................19 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22 学科教学(地理)培养方案..............................................................................25 学科教学(音乐)培养方案..............................................................................28 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方案..............................................................................31 学科教学(美术)培养方案..............................................................................34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培养方案..............................................................................37 小学教育方向培养方案.....................................................................................40 科学与技术方向培养方案..................................................................................43 学前教育方向培养方案.....................................................................................46
学科教学(思政)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思政)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采取陕西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思政)(2学分)2.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2学分)3.思想政治课教学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专题讲座(2学分)5.思想政治领域热点问题解析(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政治学科教研论文选题与写作(2学分)8.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专题讲座(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事教育职业的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科教学(思政)培养方案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定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察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完成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语文)(2学分)2.语文教学名师案例研究(2学分)3.语文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4.语文课改专题研究(2学分)5.语文教育史(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语文审美教育(2学分)8.中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专题研究(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数学)(2学分)2.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专题
数学学科前沿(1学分)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1学分)3.数学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4.数学方法论(2学分)5.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价(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数学教育研究引论(2学分)8.数学教育技术(2学分)9.数学史与数学教育(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方案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物理)(2学分)2.中学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2学分)3.中学物理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4.物理学发展前沿讲座(2学分)5.物理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2学分)8.中美物理教育比较研究(2学分)9.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教学(化学)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化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化学)(2学分)2.中学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2学分)3.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化学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5.化学学习论(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中学化学实验研究(2学分)8.化学与社会(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
学科教学(化学)培养方案
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生物)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生物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生物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生物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生物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生物学科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生物教育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生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为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生物教育硕士培养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生物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生物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学科教学(生物)培养方案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生物)(2学分)2.中学生物教学测量与评价(2学分)3.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生物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5.中学生物实验教学(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生物教育热点专题(2学分)8.生物教学反思(2学分)9.生物课标与教材研究(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加强生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生物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生物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通过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和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本专业的学习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一般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生物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教学(英语)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英语)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英语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解决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四)具有较好的英语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英语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英语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五)能熟练阅读英语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2学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1.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2学分)
1.学科教学论(英语)(2学分)2.英语学科教学测量与评价(2学分)3.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外语学习方法(2学分)5.教育语言学(2学分)6.应用语言学专题(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外语教学心理学(2学分)8.外语教学研究方法(2学分)9.教师交流学(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学科教学(英语)培养方案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以课程学习为主,同时重视学士论文的撰写和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课程学习或在我校进行,或通过网络实施,论文写作则在原单位进行。修完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即可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实行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制度,强调强化网络教学,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历史)(2学分)2.中学历史教学测量与评价(2学分)3.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历史文献与中学历史教学(2学分)5.历史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文物古迹与中学历史教学(2学分)8.史学理论与方法(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有相关学科的中学高级教师参加。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教学(地理)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地理)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地理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一)熟悉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与政策,忠诚于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修养;有敬业奉献、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宽厚的地理专业基础,在地理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了解地理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地理学科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2.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3.培养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中小学导师参与实践过程、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设臵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地理)(2学分)2.中学地理名师教学案例赏析(2学分)3.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2学分)4.地理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5.地理学理论与方法(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人文地理学(2学分)8.灾害地理学(2学分)9.“3S”技术应用与实践(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
学科教学(地理)培养方案
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课程学习采用讲授、自学、讨论、观摩性教育教学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音乐)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音乐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音乐教师和音乐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音乐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音乐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和音乐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音乐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音乐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音乐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音乐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学科教学(音乐)培养方案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音乐)(2学分)2.音乐学科教学测量与评价(2学分)3.音乐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音乐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5.音乐教育文献选读(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小乐队编配常识(2学分)8.校园艺术活动的策划与实施(2学分)9.校园舞蹈与校园剧编演(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音乐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音乐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音乐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音乐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音乐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2.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3.培养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中小学导师参与实践过程、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体育)(2学分)2.体质测量评价与机能评定(2学分)3.体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体育运动技术与分析(2学分)5.体育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2学分)8.健康教育(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
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方案
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美术)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定位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培养方式:实施学分制;通过远程教育在职学习和寒暑假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方式;与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实行我院和某些有条件的中小学进行合作双导师制培养;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有比较稳定的教学实习场所。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学科教学(美术)培养方案
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美术)(2学分)2.美术教学测量与评价(2学分)3.美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4.美术理论与技法/设计理论与技法(2学分)5.中学美术新课标与教材研究(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中外美术比较(2学分)8.美学与美育(2学分)9.装饰艺术应用(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2学分)3.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4.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2学分)5.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管理(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
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班级管理学(2学分)4.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6.教育网络游戏在中小学的应用研究(1学分)7.信息技术文献选读(2学分)8.中小学远程教育研究(1学分)9.中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1学分)10.中小学机器人竞赛讲座(1学分)11.中学网络工程与网络安全管理讲座(2学分)12.信息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小学教育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一)熟悉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二)具有宽厚的文化基础与小学教育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小学教育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具有健康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2.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3.培养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中小学导师参与实践过程、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设臵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小学教育方向培养方案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2学分)2.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2学分)3.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2学分)4.小学教育改革专题(2学分)5.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
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学习困难诊断与学业改进(2学分)8.小学课堂教学艺术(2学分)9.班级社会学(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和教育管理专业的素质养成,注重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管理实践反思和教育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课程学习采用讲授、自学、讨论、观摩性教育教学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是学位质量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所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题目进行研究,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保证有一年时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阅并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可提出学位申请。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一般要求有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参加。
为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各位导师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课题检查、组织预答辩、答辩等重要环节。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科学与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科学与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科教学论(科学与技术)(2学分)2.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3.科学学习与教学的测量评价(2学分)4.现代科学发展前沿(物理、化学、生物)(2学分)5.科学发展史(物理、化学、生物)(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
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科学实验技术(物理、化学、生物)(2学分)8.科学与生活(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四、教学要求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育硕士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教育实践反思和教育科
科学与技术方向培养方案
研能力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好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两种课程学习方式的关系,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有一半的课程或课时通过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制订严格的教学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学习的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论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三)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而且达到《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学前教育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学前教育领域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一)熟悉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二)具有宽厚的文化基础与学前教育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学前与特殊教育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具有健康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2.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3.培养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幼儿园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幼儿园导师参与实践过程、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
课程设臵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学前教育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学前教育方向培养方案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
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
1.学前儿童游戏(2学分)2.儿童心理发展(2学分)3.学前儿童课程专题研究(2学分)4.综合艺术(2学分)5.幼儿园管理与实践(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
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学前比较教育专题(2学分)8.学前教育理论流派(2学分)9.学前特殊儿童教育(2学分)10.学前教育专题研究(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完成一篇教育实践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一)教师职业道德反思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
“梦,再飞”—陕师大培训学习心得 灵宝市实验中学 贺艳从教十几年,我一直在追求一种教学理念:研讨是幸福的,学习是快乐的!也努力想要形成一种教学风格:自主灵动、深入浅出……近......
篇1:陕师大读书笔记专用10篇一:文学部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了自己。最终他的顽强意志却并没能得到好的结果,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可老人最后说:“不过......
。。。。。。实习小组工作总结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合格人民教师的基础。为使学生掌握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根据教学......
“我与网络教育一起成长”征文陕师大网络教育学习感受张宝育 陕西省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我于2002年7月毕业于一所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同年9月在我县一所高中承担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