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诗式》《皎然诗》(唐)皎然_杜甫诗三首诗词赏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10:10: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诗词 《诗式》《皎然诗》(唐)皎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杜甫诗三首诗词赏析”。

诗词 《诗式》《皎然诗》(唐)皎然  中华佛典宝库

《诗式》《皎然诗》

唐·皎然

皎然

皎然 生卒年不详。字清昼,吴兴人,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属浙江)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百度百科)

《诗式》

唐·僧皎然

《诗式》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并云:“《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著有《诗式》五卷,《诗评》三卷。《唐才子传》说他这两部论诗之作“皆议论精当,取舍从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

《诗式》各本只残余一卷,惟陆心源辑十万卷丛书二编本还为五卷。卢文弨跋云:“此书世有镌本,俱不全,今乃得此五卷完备者,从两汉及唐诗人名篇丽句摘而录之,差以五格,括以十九体,此所以谓之式也。若世间本则虚张其目而已,岂知其用意之所在乎?”

《诗式》以十九字概括了诗体的分别,其中以“高”、“逸”为首,说明皎然论诗,上承钟嵘,反对雕绘,崇尚自然。诗要做到“高”、“逸”,诗人应该具有胸襟淡泊的气性,即所谓“天与其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但他同时又指出,崇尚自然并非“不假修饰,任其丑朴”,并非“不要苦思”。恰恰相反,取境之时必须“精思”。《全唐文》九一七卷载《诗式总序》中说:“精思一搜,万象不能藏其巧。”惟有“精思”,才能洞察对象的底蕴,然后形诸文字,“始见奇句”;“观其气貌,有似等闲”,好象“不思而得”。这就是“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

《诗式》中论及的《明势》,《诗有四不》、《诗有四探》、《诗有二要》、《诗有二废》、《诗有四离》,《诗有六迷》、《诗有六至》、《诗有七德》诸条均是达到“高”、“逸”的方法,希望诗人能惨淡经营,出之自然。

对于既成的作品,皎然认为“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这里接触到了诗歌的形象所包孕的客观意义的丰富性。他还认为高手之作,“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这就进一步说明,皎然已经意识到诗中的思想内容不是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的直白,而是借助于形象的真实描写显现出来的。这些精到的艺术见解启迪了后来的司空图。

《诗式》版本颇多,主要有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一卷本和《十万卷楼丛书》五卷本。本版本由哈哈儿据张伯伟编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繁体竖排本《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录校制作。

诗式卷一

夫诗者,众妙之华实,六经之菁英。虽非圣功,妙均于圣。彼天地日月,元化之渊奥,鬼神之微冥,精思一搜,万象不能藏其巧。其作用也,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表。至如天真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可以意冥,难以言状,非作者不能知也。洎西汉以来,文体四变,将恐风雅寖泯,辄欲商较以正其源。今从两汉以降,至于我唐,名篇丽句,凡若干人,命曰《诗式》,使无天机者坐致天机。若君子见之,庶几有益于诗教矣。

明 势

高手述作,如登衡、巫,觌三湘、鄢、郢山川之盛,萦回盘礴,千变万态。文体开阖作用之势。或极天高峙,崒焉不群,气腾势飞,合沓相属。奇势在工。或修江耿耿,万里无波,欻出高深重复之状。奇势互发。古今逸格,皆造其极妙矣。

明作用

作者措意,虽有声律,不妨作用,如壶公瓢中,自有天地日月。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

明四声

乐章有宫商五音之说,不闻四声。近自周颙、刘绘流出,宫商畅于诗体,轻重低昂之节,韵合情高,此之未损文格。沈休文酷裁八病,碎用四声,故风雅殆尽。后之才子,天机不高,为沈生弊法所媚,懵然随流,溺而不返。

诗有四不

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于风流;力劲而不露,露则伤于斤斧;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才赡而不疏,疏则损于筋脉。

诗有四深

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礴,由深于作用;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

诗有二要

要力全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

诗有二废

虽欲废巧尚直,而思致不得置;虽欲废言尚意,而典丽不得遗。

诗有四离

虽有道情,而离深僻;虽用经史,而离书生;虽尚高逸,而离迂远;虽欲飞动,而离轻浮。

诗有六迷

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缦而为澹泞;以错用意而为独善;以诡怪而为新奇;以烂熟而为稳约;以气少力弱而为容易。

诗有七至

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至难而状易。

诗有七德

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

诗有五格

不用事第一;已见评中。作用事第二;亦见评中。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直用事第三;其中亦有不用事而格稍下,贬居第三。有事无事第四;比于第三格中稍下,故入第四。有事无事,情格俱下第五。情格俱下可知也。

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

评曰:西汉之初,王泽未竭,诗教在焉。仲尼所删诗三百篇,初传卜商,后之学者,以师道相高,故有齐、鲁四家之目。其五言,周时已见滥觞,及乎成篇,则始于李陵、苏武。二子天予其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十九首》辞精义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盖东汉之文体。又如“冉冉孤生竹”、“青青河畔草”,傅毅、蔡邕所作。以此而论,为汉明矣。

邺中集

评曰:邺中七子,陈、王最高。刘桢辞气偏,王得其中,不拘对属,偶或有之,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与《十九首》其流一也。

文章宗旨

评曰: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彻。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夫文章,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曩者尝与诸公论康乐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彼清景当中,天地秋色,诗之量也;庆云从风,舒卷万状,诗之变也。不然,何以得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哉?至如《述祖德》一章,《拟邺中》八首,《经庐陵王墓》、《临池上楼》,识度高明,盖诗中之日月也,安可扳援哉?惠休所评“谢诗如芙蓉出水”,斯言颇近矣。故能上蹑风骚,下超魏晋。建安制作,其椎轮乎?

用 事

评曰:诗人皆以征古为用事,不必尽然也。今且于六义之中,略论比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关雎》即其义也。如陶公以“孤云”比“贫士”;鲍照以“直”比“朱丝”,以“清”比“玉壶”,时人呼比为用事,呼用事为比。如陆机诗:“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爽鸠苟已徂,吾子安得停?”此规谏之忠,是用事,非比也。如康乐公诗:“偶与张邴合,久欲归东山。”此叙志之忠,是比,非用事也。详味可知。

语似用事义非用事

评曰:此二门未始有之,而弱手不能知也。如康乐公诗:“彭薛才知耻,贡公未遗荣。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此商榷三贤,虽许其退身,不免遗议,盖康乐欲借此成我诗意,非用事也。如古诗:“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曹植诗:“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又古诗:“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上句言仙道不可偕,次句让求之无效。下句略似指人,如魏武呼“杜康”为酒。盖作者存其毛粉,不欲委曲伤乎天真,并非用事也。

取 境

评曰: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

重意诗例

评曰: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向使此道尊之于儒,则冠六经之首。贵之于道,则居众妙之门。精之于释,则彻空王之奥。但恐徒挥其斤而无其质,故伯牙所以叹息也。畴昔国朝协律郎吴兢与越僧玄监集秀句,二子天机素少,选又不精,多采浮浅之言,以诱蒙俗。特入瞽夫偷语之便,何异借贼兵而资盗粮,无益于诗教矣。一重意,如宋玉云:“晰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二重意。曹子建云:“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王维云:“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王昌龄云:“别意猿鸣外,天寒桂水长。”三重意。古诗云:“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四重意。古诗云:“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宋玉《九辩》云:“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跌宕格二品

越 俗

评曰:其道如黄鹤临风,貌逸神王,杳不可羁。郭景纯《游仙诗》:“左挹浮丘袂,右拍洪崖肩。”鲍明远《拟行路难》:“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荆棘郁蹲蹲。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飞走树间琢 虫螘,岂忆往日天子尊。念兹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骇 俗

评曰:其道如楚有接舆,鲁有原壤,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郭景纯《游仙诗》:“姮娥扬妙音,洪厓颔其颐。”王梵志《道情诗》:“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贺知章《放达诗》:“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卢照邻《劳作》云:“城狐尾,山鬼面苍覃。”

淈没格一品

淡 俗

评曰:此道如夏姬当垆,似荡而贞。采吴楚之风,虽俗而正。古歌曰:“华阴山头百尺井,下有流泉彻骨冷。可怜女子来照影,不照其余见斜领。”

调笑格一品

戏 俗

评曰:《汉书》云:“匡鼎来音梨,解人颐。”盖说诗也。此一品非雅作,足以为谈笑之资矣。李白《上云乐》:“女娲弄黄土,抟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对句不对句

评曰:上句偶然孤发,其意未全,更资下句引之方了。其对语一句便显,不假下句,此□□□少相敌,功夫稍殊。请试论之:夫对者,如天尊、地卑,君臣、父子,盖天地自然之数。若斤斧迹存,不合自然,则非作者之意。又诗家对语,二句相须,如鸟有翅,若惟擅工一句,虽奇且丽,何异乎鸳鸯五色,只翼而飞者哉?

三不同:语、意、势

评曰:不同可知矣,此则有三同。三同之中,偷语最为钝贼。如汉定律令,厥罪不书。应为酂侯务在匡佐,不暇采诗,致使弱手芜才,公行劫掠。若许贫道片言可折,此辈无处逃刑。其次偷意。事虽可罔,情不可原,若欲一例平反,诗教何设?其次偷势。才巧意精,若无朕迹。盖诗人阃域之中偷狐白裘之手,吾亦赏俊,从其漏网。

偷语诗例

如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云:“日月光天德”。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诗:“日月光太清”。上三字语同,下二字义同。

偷意诗例

如沈佺期《酬苏味道》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取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

偷势诗例

如王昌龄《独游》诗:“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取嵇康《送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

诗词 《诗式》《皎然诗》(唐)皎然

诗词 《诗式》《皎然诗》(唐)皎然  中华佛典宝库《诗式》《皎然诗》唐·皎然皎然皎然 生卒年不详。字清昼,吴兴人,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唐代诗僧。生卒年......

王昌龄与皎然诗论中自然观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王昌龄与皎然诗论中自然观,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王昌龄与皎然诗论中自然观

王昌龄与皎然诗论中自然观王昌龄的诗体现了唐人诗歌由盛唐至中唐审美范式的转变,又流露出了中唐诗人为赶超盛唐诗人的焦虑与探寻。有唐一代辉煌的文学成就是其之前任何一个历......

咏小瀑布,咏小瀑布皎然,咏小瀑布的意思,咏小瀑布赏析

咏小瀑布,咏小瀑布皎然,咏小瀑布的意思,咏小瀑布赏析(共11篇)由网友“qwas123”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小瀑布,咏小瀑布皎然,咏小瀑布的意思,咏小瀑布赏析,仅供参考,大......

山雪,山雪皎然,山雪的意思,山雪赏析

山雪,山雪皎然,山雪的意思,山雪赏析(共10篇)由网友“爱de觉悟”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山雪,山雪皎然,山雪的意思,山雪赏析,希望大家能够受用!篇1:山雪,山雪皎然,山雪的......

下载诗词 《诗式》《皎然诗》(唐)皎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词 《诗式》《皎然诗》(唐)皎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