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知识_诗词的知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9:17: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诗词知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诗词的知识”。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1.诗

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

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

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

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 言诗。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

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头两句叫首联,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对联的定义】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称“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编辑本段] 【对联之格律】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摘自《唐宋词格律》。

说 明:

-表平声,| 表仄声,+ 表可平可仄。

摘自《唐宋词格律》。

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韵)+ |-|(句)+ | |-| |-(韵)+-(韵)-(韵)-(韵)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宋人多用双调。

-+ |(句)+ | |-| |(句)+-(韵)

长相思

又名《双红豆》,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 +-(韵)+ +-(叠)+ |+ |-(韵)

+ +-(韵)+ +-(叠)+ |+ |-(韵)

浣溪沙

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

+ | ++ | |+ | |-| |(句)+-(韵)+-(韵)

格 二(摊破浣溪沙)

| |--(韵)-|-(韵)

+ | +-| || |-(韵)

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添字格两平韵,一叠韵。

+-|(句)+ |-(韵)+ |+ |-(韵)+ |-+|-(韵)

格 二(添字)

+-|(句)+ |-(叠)+ |-(韵)

+-|(句)+ |-(叠)+ |-(韵)

诗词知识

诗词知识GTL/编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期,唐代刜期,边疆战争频繁,一些怀有建功立业抱负的士人纷纷到边塞参军,幵以边防生......

诗词知识

押韵十三辙:花发(a、ia、ua)、坡梭(o、uo、e)、乜斜(ie、ve)、姑苏(u)、一七(-i、er、v、i)、怀来(ai、uai)、灰堆(ei、ui)、遥条(ao、iao)、油求(ou、iu)、言前(an、ian、uan、van)、人辰(en......

课外知识诗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课外知识诗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诗词知识介绍

诗词知识介绍一、唐诗介绍1、主要形式和特点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

诗词冷知识

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汉高祖刘邦酒酣时创作 的《大风歌》,请问,刘邦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通过打击什么乐器来传达豪情的?(筑)2、《......

下载诗词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词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