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
2014-2015年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第一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②2013年10月2-7日北京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③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④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2013年“雾霾”再次成为年度热词,说明雾霾天气对公众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升级。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柴毁骨立,殆不胜丧
殆:疲惫 B.书画特臻其妙
臻:达到 C.辋水周于舍下
周:环绕 D.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
敦:勉励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事母崔氏以孝闻
以手抚膺坐长叹
B.尝聚其田园所为诗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C.舍笔而绝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表现王维“绘画技艺高超”和“笃信佛教”的一组是
A.笔踪措思,参于造化
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 B.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
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 C.非绘者之所及也
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D.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
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
②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③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8-9题。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释】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8.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作简要赏析。(5分)9.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2分)
(1)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了。外面说,他们正在积极想办法,确定方位,让他们坚持住。这话就是说,活命还很渺茫。
大家在巷道里坐了下来,阿宠也趴下了,阿别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它。大家心里七上八下。找风源的人一出去就迷路了,到了晚上才摸回来。他们告诉阿别,这是一个老巷道,一时摸不清它通向哪里,如果当时阿宠把他们引向别处,一定会比这儿好找到出口。
阿别一听不高兴了,把头扭过去,不理说话的人,却把阿宠搂得更紧了。
夜晚来临,人们相继睡去,可是睡下不久,就都激灵醒来,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一晃,两天过去,救援没有进展,希望像撕破的纸屑,一点点飘落。许多人饿晕了,支撑不住了,已经有人把目光一次次集聚在阿宠身上。阿别明白大家怎样想的,但是那是他拼老命也不会让他们做的。
人们理解阿别的心思,没人率先行动,这让阿别很是慰藉。可是到了第五天,人们实在熬不下去了,眼冒金花,奄奄一息。阿别与阿宠商量,他说,阿宠呀,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死去吗?阿宠没有回答,它也饿得虚脱了几次,没有力气回应主人的话了。
翌日清晨,饥饿如恶魔又一次降临。矿工们只剩下活命的欲望了。有一个人忍无可忍,手握尖刀爬到阿宠身旁,他面目狰狞,满眼贪光,可是他很快发现,不用他再费劲了,阿宠已为他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
在一个煤坑边,阿宠的一条腿搭在坑沿上,嘴巴上有粘粘的未干的血痕,显然是阿宠自己咬断了大动脉,血像个小喷泉,汩汩地流淌,热气正温温地袅袅地向上盘旋。
那边,阿别的泪,把耳朵都灌满了。
(选自《天池》2010年第7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阿宠看不见以后,阿别安慰它说要为它看路,而阿宠依然躁动和嘶鸣,说明阿宠已深深陷入失明的恐惧里,不能自拔,当然对阿别的安慰难以置信。
B.阿别告诉阿宠说它到死都要生活在这暗无天日的井下,阿宠就不吃食了,看得出来它是一匹有灵性的马,对未来很失望,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C.阿宠是煤矿里的“老员工”,它对巷道非常熟悉,而且对自己的预感非常坚定,当它挣脱了缰绳奔跑的时候,几十个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矿工也抓不住它。
D.“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保住了;但是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也濒临死亡”,承上启下,既是对此前事件结果的交代,又为后面情节作了铺垫。
E.作者用口语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匹雪青马的悲惨遭遇,真实地表现了动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批判了人类践踏生命的行为。(2)小说中的阿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形象?各有什么作用?(6分)
(4)你认为小说中的阿宠有春天吗?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留得青山在 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年我就读于华东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场,钱教授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论文学是人学》。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我纳闷,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开始吧!”会场像炸开了锅。这是初识风
B.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C.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D.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E.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2)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3)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6分)
(4)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8分)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一定要锁好门窗,以防不法分子登堂入室行窃。
B.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经典歌曲《与主同行》编舞并参与领舞的人是长袖善舞、身姿妙曼的孟加拉裔舞蹈家。
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遗憾的是,近年来,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10月18日,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出席“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这是莫言首次获奖后在北京公开亮相。
B.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C.南方没有集体供暖,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D.《中国好声音》已经落幕,但是关于它的讨论没有降温。不管是赞美还是质疑,这个诞生于今年夏天的电视节目点燃了国人的热情。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恶性读书,等于恶性吃金鱼,而其起因是恶性考试。___________。
①譬如公司雇用人员修理机器,必考验其技术
②但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便是恶性读书
③有今日无与伦比的考试制度,才有今日无与伦比的恶性读书
④考试本来有其用处
⑤文官录用也必考验其学力,这自不必说
A.③①⑤②④
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④②③①⑤
16.春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的儿子(在北京读大学)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
让人心痛。(1分)
④对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己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1分)(情感概括及简要分析各1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给满分。)10.(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1.(1)DC(【解析】D给3分,C给2分,E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阿宠的躁动和嘶鸣不是因为失明的恐惧,而是预感到了塌方的危险。B项说一匹马对未来很失望,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言过其实。E项 “表现动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批判了人类践踏生命的行为”表述不准确,主要是批判人性的自私和冷酷,故给1分)
(2)①善良有爱心。悉心喂养阿宠;像哄孩子一样安慰阿宠;誓死守护阿宠的生命。
②敏感细心。观察阿宠的表情和动作就知道它上火了;最先明白是阿宠把大家救出困境;被困之后,又是第一个发现巷道里有空气;
③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被困后没有惊慌,吩咐矿工们找风源,存体力,关手机。(每点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可任举一例分析)
(3)①动作、神态描写。“手握尖刀”“面目狰狞,满眼贪光”表现了那个人的凶残和贪婪。②对比、衬托。那个人和阿宠形成对比,凸显了阿宠的善良和无私。③细节描写(或比喻)。“血像个小喷泉,汩汩地流淌,热气正温温地袅袅地向上盘旋。”借对血液流淌的细节描写,突出阿宠的善良无私,加强了对读者的视觉冲击,给读者留下了更加鲜明的印象。(每点2分)(4)答案一:阿宠有春天。(2分)
①阿别给了它春天般的关爱:阿别心疼它;喂草料时给它多兑苞谷;像哄孩子一样地跟它说话;在别人饥饿想要杀掉它时,决定拼死保护它。(2分)
②阿宠也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别人:它虽然命运悲惨,却任劳任怨地在井下拉车,并在危难时救人性命,最后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饥饿垂死的人们。(2分)
③阿宠不仅得到了爱,也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爱,生活中的我们享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帮助。(2分)答案二:阿宠没有春天。(2分)
①它命运悲惨:出生不久就到井下工作,工作环境差,导致眼瞎。(2分)
②不被珍惜关爱:它救了大家,大家反而抱怨它带错路;危险发生后,人们要杀它以保命。(2分)
③它的生命中没有多少温暖和希望,所以它没有春天。它的春天淹没在人类的贪婪和私欲里,阿宠的故事警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尊重和善待生命。(2分)12.(1)DC(【解析】D给3分,答C给2分,E答给1分。答A、B不给分。E“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是在深挖灵魂,做自我检讨,而《才与德》一文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表述。故给1分。A施蛰存说“没有拜读完”,只是一种调侃,体现的是他幽默风趣的特点,作者认为施教授不应当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而不是不应该不读完作品。B“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程度过重,客观上有讽刺的效果;不是批判,是一种巧妙的敷衍和自我保护。)(2)①生活中,幽默风趣,慈祥可爱。
②学识上,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见解独到。
③在动荡中,低调忍耐又机智灵活,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施蛰存所说的“抄”是一种幽默诙谐的说法,其中暗含着小说创作的技巧和规律。
①“抄”是模仿,从模仿走向创作是初学者的必由之路,符合创作规律。“我说的抄,也就是先-
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成绩分析一、试卷设计意图命题重点以考察学生四大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制卷:刘昭文审题:邓碧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39分)一、选择题。(2×9=1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词的读音与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聆听(líng)......
2015年甘肃省环县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卷6.28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命题意图:本次月考是高三的第一月考,本年级教师自行命题。试卷难度适中,注重考察学生对于课本及资料的重视程度和掌握情况,以高考题型为模式,结合学生......
示范小学2007至2008学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分析打开本次月考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