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央行多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人民银行准备金率”。
浅析央行多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摘 要】
中国人民银行5月12日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十一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00%的历史高位。中国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略低于上月创下的32个月高位;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低于市场预期,而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则高于预期。同日,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96亿元,亦高于预期。
【关键词】准备金率 存款利率上调 加息 通胀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我国2010年第一周贷款增长就达6000亿元,这引起了央行警觉,专家预计春节后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年初银行集中提早放贷自从去年3季度适度宽松政策微调以来,大部分银行在去年底都积累了大量项目,这部分项目将在年初尽早推出:一是因为早放贷早收益,有利于银行业绩;二是由于政策紧缩预期明显,全年信贷增长目标仅7.5万亿,早放贷有利于抢占份额。
不过,这一趋势已被监管部门警觉。1月7日,央行提高了3个月期央票的发行利率4个基点,同时提高了91天正回购的利率3个基点,这一举动被认为是明显的紧缩信号。“除了信贷紧缩的信号外,由于季节性和低基期效应导致2010年1季度CPI同比增幅较快上升,将引起通胀预期较快上升,央票利率上升和信贷紧缩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通胀预期的作用,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相一致。”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说。存款准备金率或将上调结合2010年央行工作会议中强调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来理解,央行很可能在1月中下旬就开始加强窗口指导,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在2月春节后上调。中行报告认为,央行在1月面临较大的回笼压力,但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力度并不一定会立即显著上升,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在2月春节后上调。由于央票发行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宏观流动性将会因新增信贷规模受控而继续下降,这将对资产市场构成冲击。
政策不确定成主要风险“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市场要为名同实异的灵活政策操作做好心理准备。由此,政策面的不确定性,包括迭出的监管政策,也就成为了今年市场波动所需要面对的主要风险。”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要控制通胀预期就必须促使货币信贷平稳回落。但是,在促使信贷回落与避免烂尾工程之间,力度如何拿捏,就不能不说需要高超的政策艺术。”鲁政委说。
预测上半年不太可能加息尽管对目前信贷投放过快的状况管理层已作出了一定的表态,但若就此断定央行已经开始全面收紧信贷并不妥当。出于保增长的需要,央行工作会议同样强调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考虑到去年信贷投放中的余额部分,今年的整体流动性相比去年并不会相差太多。
从目前情况看,央行今年仍将倾向于首先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差别准备金率的手段;如果外贸出口形势好转明显,导致外汇大量流入,央行可能重启存款准备金率;如果通胀压力较强,央行将开始考虑调整利率。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加息的进程不太可能在上半年内启动。
第一:201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
201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0.9和1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年净投放现金6381亿元,同比多投放2354亿元。
(二)全年本外币贷款增加
2010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0.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全年本外币贷款增加8.36万亿元,同比少增2.1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9%,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1.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0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0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0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051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807亿元,同比多增1007亿元。外币贷款余额4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全年外币贷款增加740亿美元。
(三)全年本外币存款增加
2010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全年本外币存款增加12.14万亿元,同比少增1.1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71.82万亿元,同比增长20.2%,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2.05万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3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31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3045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9449亿元,同比多增4428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28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全年外币存款增加200亿美元。(四)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上升
2010年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79.50万亿元,日均成交7180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1.1%。
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92%,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高1.16和1.67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12%,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高1.31和1.86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增长
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
第二:中央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上调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央行强制性要求其它的商业银行按照存款一定的比率保留流动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是使银行的信贷膨胀遭到遏制,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也将持续存在,银行业绩增长令人担忧。这些担忧反映到股票市场上,可能意味着下半年银行股将难以走强。而如果银行能够成功实现向零售银行业务的转变,大幅提高中间业务收入,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那么该类银行无疑将受到投资者追捧。具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这是中央为了抑制货币投放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防通胀。通胀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两个方面产生:第一方面就是有效需求的增加。第二方面就是货币流动的过剩。因为如果说东西就这么点,边上的钱越来越多,势必会导致物价上涨。那么从目前情况来看,实际上有效需求这块还是相当稳定的,不管是从通胀的食物还是其他包括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等。应该是比较的稳定。那我们还是认为可能是资金流动性的宽松导致了物价上涨成为了主要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加以调节。当然,货币政策的调控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通过资金成本价格的重新定位,也就是通过升息或者降息来进行调控;第二个方面就是在量上进行调整。也就是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为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上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那么如果通过简单的升息来提高资金的成本来缩小负利率的情况会加大热钱的涌入。大家会注意到目前人民币的调控已经面临到逆境的危险。主要的是考虑到存款准备金率创新高之后继续调高的话,政治边际效应会有所递减。但是从现在的调控的难度上讲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升息的话会加大热钱的涌入,同时被动的调整准备金率。如果调成准备金率负利率没有改变,大家感官上来说似乎抗通胀会是比较难一些,但是我们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随着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加强,物价会有所回落,比方说大家所熟悉的大蒜,生姜和绿豆实际上正在处于价格回落的阶段。因此,只要通过这样一个组合效应,慢慢通胀压力就会得到明显的缓解。
第三:中央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和影响
近年来,央行多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创历史新高。此举加大力度回笼资金,主要作用是为了抑制信贷投放过多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央行这样连续高密度的调控措施说明通胀压力确实存在并且有一定的严重性。从中央相关会议透露出来的也就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首位是防通胀然后才是保增长,促民生。从这个角度上说,可能中央对于这个通胀的关注度相当高。当然这不可避免会影响到股票市场,而且从去年六次调整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以及今年说年度再度动手,基本上表明这个节奏是非常快,高密度的。那么大家关注的是什么时候是最后一次。很显然现在只不过是一个过程,还在中间的一个阶段。似乎我们还没有感受到最后一次的氛围,从这一个角度上讲,如此多的货币政策对于股票投资来说比较大的依赖于资金层面上的供应。同时我们考虑到新股发行比较密集,因此供求关系的改变将更加的趋于紧张,对投资者的心理会有很大的作用。只要调节好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相信通胀是会得到改善的。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银行的影响。由于资金减少,存款利润也会减少。这对于目前已存款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来说有一定的影响,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的存款要向央行缴纳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而发放贷款为93万元;提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为7.5%,那么发放的贷款数量会减少到92.5万元。为了增加贷款的资金,金融机构就会采取上调基准利率的方式来吸引市民存款。那么间接地影响就是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这影响有利也有弊。有利是在于存款的利息增加了,不利却在于相关的房贷利率也会上调,从而加大了购房者的压力。,虽然这超过了大家的预期但央行本身的动作也是非常具有连贯性的。在这段时间里,管理通货膨胀已经摆在了首要位置。另外,在过去这些日子都是一个净回笼的状态。这个净回笼的规模和时间也是历史上比较靠前的,还有在最近央行发行的票据利率也已经走高。央行也暗示要在今年均匀的投放信贷。
按经济体可以分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资本经济的影响。对实体经济这一块。它的货币供应有所减少,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对资本供给要求比较高的这些行业。比如房地产。银行的房贷能力也会下降。行业就是那些投资行业。对资金密集需求的企业。因为它的投资计划弄好后,银行却不能满足它的贷款需求,将会面临下马或延误投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对股市呢,大家认为来的比较早,但有一定的好处。相对的防御的余地会大一些。如果真的让股市涨上去,到那时股市的反应就不会那么温和。可能就会有一个很直接的打击。所以,对资本市场或许是一件好事。早出来了,大家的心理就会早预期就不会盲目少一些冲动。上调令一出美股石油应声大跌,纳斯达克指数跌去1.3的百分点。A股也做出强烈反应,专家分析这只是短期的利空反应。不会影响太大对股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同等程度的。它绝对不会对股市有太大的影响。比如澳大利亚,是在全球经济体里最早加息的国家。但澳大利亚本来的经济实力就很强,加息后股市更加稳健发展了。还有印度,是亚洲最早加息的国家最终人家09年的时候股市的涨幅比A股还要大一些。现在的央行对加息更加的有自信了。因为货币政策就像开船一样,你一艘船的时候,真正方向到了的时候想要再更换方向就来不及了和开车不一样。所以货币政策一定要及时要有提前量和前置量。但你的苗头趋势到了的时候,你要再调就晚了。
【参考文献】
张永安、杨逢珉,世界经济概论作,上海人民出版社【J】,2000.杨晓、货币银行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J】,2009.王丽颖、杨得勇、证券投资学 , 中国金融出版社【J】,2010.冈普、克拉里、康以同译 商业银行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J】,2009.
浅看央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首先我们来看最新一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10日晚间发布消息,决定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几何? [影响一]有助于国内经济增长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全国范围内释放资金4000亿元左右,准备金率的下调,有助于释放流动性,有助于国内经济增长。......
微评央行降准:房价将迎来又一轮上涨小高潮?信贷政策松绑的通道已经开启,下一阶段政府可能会通过行政措施支持房地产与基建投资。虽然降准在短期内没有明显作用,但信号意义明显,货......
央行:继续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截至2010年9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11.13万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5.02万亿,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22.7%昨日,央行官方网站发布人民银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