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在聋教育中的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化教育软件操作手册”。
电化教育在聋教育中的应用
①广西北流市特殊教育学校 刘 升
聋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下,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它在我区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已经广泛开展,而在我区各地的聋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未能广泛开展。
聋校电化教育是用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补偿缺陷,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以最小的投入最大限度的提高聋校教学质量。它的内涵是已经聋生的语言学习以及其它方面的技能学习为目标,依据一般的和特殊的教育理论,运用多种现代化电教媒体,有目的的传递教育信息,使聋生的多种感官的代偿与缺陷补偿相结合,以求达到教育目标的最优化。
因为聋教育也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所以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都适用于聋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聋校电化教育的内涵更丰富,电教媒体的种类更齐全。在这里,且把普通学校通用的电教媒体称为“普通电教媒体”,把聋校专用的电教媒体称为“聋校电教媒体”,并结合聋教育的实际情况,谈谈电化教育在聋校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普通电教媒体”
随着我国聋教育的发展和聋教育工作者对电化教育认识的日益提高。普通学校所使用的许多电教媒体已经在聋校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听觉型媒体:收录机(包括相应的电教教材,下同)、扩音机等
按照普通学校电教仪器配备要求,收录机是主要的,必备的设备之一。收录机在普通学校可广泛应用于语文课、音乐课和其他的教学活动。说到在聋校使用收录机,许多人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其实不然。据听力检测,97%的聋生还具有残余听力,随着戴机(助听器)率的不断提高,许多聋生也能听到声音。1995年,我在苏州某聋校的一个班看到:一下课,那些聋生就抓紧时间放收录机听音乐,有的还能跟着哼。他们的班主任就告诉我,班上买了收录机后,课间乱喊乱叫的现象基本杜绝了,学生课间的情绪安定,休息效果更好。
北流特校在新购置扩音设备设立广播室后,在放音乐时,竟也有聋生跑到喇叭口底下去 ① 刊登在《广西电教》,1998年第3期 “听” 音乐,可见他们对音乐从听觉上已经有了感应。
同样,常熟聋校的陆建英老师改变了“收录机于聋生无用”的观念,运用收录机对学生进行试验。一年后,这些聋生竟有一半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听读任务,对一些简短的文章能基本听懂。在“分类教学”汇报会上,该班学生的听读能力使在座的老师们惊叹不已。无独有偶,该校的一位体育老师在其执教的研究课中,带领学生借助收录机进行愉快的肌肉放松,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大家知道,聋生将由于听力障碍而缺乏语言环境,言语水平大都较差。而运用收录机这类电教媒体为聋生创造一个有声环境,充分利用其残余听力,确能有效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
——视觉型媒体:投影仪、幻灯机等
听觉是人们接收外界信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耳聋学生由于听觉功能障碍,学习活动受到自身生理缺陷的极大限制。但是,人的感官有一种代偿功能,聋生在听觉上有缺陷,由于长期对视觉的依赖和使用,视觉的补偿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聋生看花能力的形成便是视觉补偿最具典型的例子。怎样合理运用最合适的电教媒体,充分挖掘聋生的视觉潜能来为教学服务,已成为聋校电化教育领域重要的科研课题。
投影仪由于其操作简单,制片简便,使用效果好而备受聋校教师的欢迎。
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聋校语文教学中要使用一种“大字课文”或称“放大课文”,教师在分析课文和指导朗读时都要用到它。因为没有配套发行的“大字课文”,按照传统的教法,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毛笔把课文整篇的抄到白纸上(很多地方的老师都这样),无论从效率、效益还是效果上看,都划不来。后来我尝试着把课文复印到投影胶片上,使用投影仪进行语文教学。由于投影清晰、规范,而且图文并茂,学生相当喜欢,同样也解放出我大量的时间用于教法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早在我毕业前的教育实习时,我要上常识课中的“人体中的动脉和静脉“,考虑到内容的复杂和受语言条件的限制,即便是利用挂图、模型,学生也将难以掌握。于是我制了一套线叠转动式活动片。在课堂上,我把盖片轻轻一拨,“动脉”和“静脉”便一目了然,无需多言学生便已掌握。
——听视觉型媒体: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
以收录机、投影仪为代表的听觉型媒体和视觉型媒体虽然在聋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它们均是从单方面(听觉或视觉)去进行教学辅助的缺陷补(代)偿,所以往往很难满足聋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需要,而听视觉型媒体就能以其高科技的声像的完美结合去满足聋校教学的需要。现行九年制聋校新教材中的语文、常识、理科等课程的知识面更广,内容更丰富。像风声、雨声、小鸟鸣叫声等自然环境的声音,如果不运用这种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聋生可能永远也不能从感性上去认识、理解,甚至天天用自来水也不会知道打开水龙头水流会“哗哗”地响。就这么简单的东西,如果仅凭教师的一张嘴,又怎能“讲”得了呢?就这么“简单”也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把学生带进情景教室或电教室,运用电视、录像这些综合类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而且还能帮助将学生实现耳闻目睹的真实感、现场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1991年,我在南京市聋校听过两节作文课。作文的内容是要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作文前,老师拿来了近期拍摄的学生活动的录像带放给学生看。十九名学生兴高采烈地看着,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活动中„„最后,全班学生都按要求记下来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内容很具体、真实,也写得很好。
二、“聋校电教媒体”
聋校学生在学习上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能力较差。因此,补偿听力缺陷,形成和发展语言成为聋校教学特殊的重要任务。
为了使聋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更好地接收教学信息,必须提高聋生的听觉能力。听觉感知在获得信息方面是其他感官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助听系统在聋校所有的电教媒体中就显得最为重要,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其他电教媒体所替代不了的。充分、合理、有效使用聋校助听系统,将是二十一世纪聋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它将成为提高聋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助听系统是由传声器、放大器、受话器、电源及各种调节装置构成,它一般分为个体助听器和集体助听器。
在聋校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只能放慢进度,夸大口型来迁就学生,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聋生配上合适的助听器(包括耳模)后,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听觉能力,接触有声世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优势,活跃思维过程,便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南京姑娘周婷婷因药物中毒致聋,三岁半还不会说话,后来佩戴了助听器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进步很快,小学里四年就连跳两级,8岁背下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从“哑女”变成了“神童”,现在已是辽宁师大的一名本科生。
现在,很多聋校都要求新生入学时必须佩戴助听器,一些省市还把学生戴机率作为评估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如美国特教专家柯克所说:“助听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某些人的听力损失程度,把原来的耳聋变为重听,把原来的重听变为只有轻微的障碍。”
在要求学生佩戴个体助听器的同时,很多聋校还配备了集体助听器。它功率大,功能多,性能稳定,更适合于课堂教学。北流特校在1996年购置了一套北京思瑞DJCC—1012型集体助听器后,许多极重度聋的学生都能提到听到,语训效果明显提高。
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助听系统作为聋校教学中最重要的电教媒体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实践证明,助听系统在聋校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在有的聋校在使用一种感应式助听系统。这样,既保证了聋生的助听效果,又可以让他们在感应范围内自由活动。
要使以上所说的这些电教媒体在教学中能顺利运用,除了对配套设备的检测要求外,对操作者也有较高要求。有些接触助听器多年的教师竟不知助听器上的“T”有何作用,很多教师甚至连收录机上的“PANSE”键是留作何用也不知道,这又从何谈起运用电教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更有甚者,教室里的助听器一片啸叫,教师还在滔滔不绝,难道这也叫“运用”吗?我说这简直是在摧残学生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残余听力!
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为聋校教育提供了愈来愈多、愈来愈好的电教媒体。无论是“聋校”的还是“普通”的,都为切实提高聋校教学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能充分运用这些电教媒体,将给聋教育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聋校历史教育中的应用摘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融合众多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如何在聋校教育中有效利用,成为了聋校教师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交互......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未来的时代将有更剧烈的竞争。要使聋生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必须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聋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把竞争机制引入聋校语文课堂......
手机在互动教育中应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和国家的振兴。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劳......
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单位:黄石市特殊教育学校姓名:石文邮编:435000 摘要:新课改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强调培养聋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
浅析ppt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 要:新课改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ppt成了课堂教学的必备“武器”。在聋校,ppt的设计和使用更要合乎常理、力戒消极信息的干扰,根据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