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酒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万艳同悲——红楼梦与酒文化
酒文化早于儒、道、释诸家文化,以自觉或自在的方式,作用于社会,摇漾着人的性灵,作为人学的文学,无不受着酒文化的影响。曹雪芹能忍耐“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贫困,却受不了酒渴如狂的折磨,或乞或赊或佩刀质酒,有了酒才能击石作歌,才能用山泉润笔为石兄作传,给闺阁著书。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当然是作者和脂砚斋对天下女儿们命运的总括,同时也是贯串全书的精华。前八十回对酒的描述有61次,短的几句话,长的横跨五回,人物心灵的展示、人际关系、关目演变、礼仪、伦理、思维方式、习俗等,无不在杯盘左右洋溢尽致。可以说没有酒便没有《红楼梦》。后四十回提到酒有15次,但常常是刚一提到便嘎然而止,或者反映出与前八十回截然不同的伦理观念。前后对照,后者显然见绌。
《红楼梦》中各种人物无不在酒力驱使下返真。曹雪芹能绝妙地刻画出他们酒后性情的摇漾,行动的无形,言语的失控,反映出人的本性。在情和欲、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矛盾中,展示了“末世”的必然悲剧。
宝玉与“酒”(2914字节 0票 22点击)林俜 2001/01/02 08:39宝玉与“酒”
如果说宝玉在平时对有些事物还有所顾及的话,那么在酒的面前,他的痴狂则信马由缰。黛玉无疑是他心目中的绝对女性,情之所致,无以伦比,但为什么偏偏要“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呢?对林妹妹的誓言难道是谎言吗?这是因为酒使宝玉的性意识觉醒。可卿、袭人、秦钟的事,来源于警幻的秘授,是宝玉鸿蒙未启时之所为,而对宝姐姐的倾心,则是性意识的自觉。这种自觉的先导是就是酒。这种自觉对宝玉来说是一种进步,至少是与婚姻联系起来考虑的,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初试”。
宝钗进府之后,增加了矛盾,黛玉的痛苦难以言传。薛蟠生日,这似乎与钗黛无关,但这件事对宝玉来说非同小可。宝玉第一次和冯紫英、蒋玉函这样的男人畅饮,第一次听到薛蟠、云儿那种“女儿喜”“女儿悲”的酒令,第一次体察到妓女佐酒的情态,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象云儿这样的妓女用什么方式疼人。席上,宝玉的酒令比别人文雅些,但在全部《红楼梦》里,宝玉开口唱曲儿只有这一次,而曲文本身也与他的诗迥乎不同,表现的是一种欲望,而不是隐情。这种本性的欲醒是趁着酒兴抒发出来的。性情的摇漾,才使宝玉敢于和蒋玉函结为至交,才使宝玉酒醒之后陷于情与欲的矛盾之中。他一面对黛玉发誓“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一面转过脸来就被宝钗的肉体美惊呆了:
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下来。宝钗原生得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膀子若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长在她身上,正是恨我没福。”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钗形容,只见面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就)呆了。
男性的初步性感受是通过视觉,宝玉的欲望在“非礼勿视”的家庭中显然是大胆妄为的,同样具有反封建的意义。而这是在酒的催化下产生的。
康德说:“在目的王国里,一切或者有价值,或者有尊严。有价值的东西,能够作为某些东西的等价物而代替它。相反,超过一切价值的宝贵的东西,因之也不承认任何等价物的东西,就是有尊严的东西。”黛玉的“情”对宝玉的“欲”是一种约束与压抑,最初宝玉认为鱼与熊掌都好,甚至感到宝钗比黛玉更美。宝玉也领会到宝钗的体贴贤惠。也有过各种试探与感情上的纠葛。但紫鹃的一句玩笑,使他知道了林妹妹就是他的生命。心灵的默契是一种尊严,性意识的觉醒,不过是一种价值。宝玉做为一个男人,最终摆脱不了欲望。尽管他似乎都想清楚了,但一见到“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签子时,那种无来由、无目的冲动又使他痴呆了。但他毕竟用据有尊严的爱情制导了天然的欲望。在情与欲的矛盾中,宝玉是美的。尊严是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代替的。酒引起情欲,情欲又受制于爱情,这便是宝玉与酒的一种特殊关系。
“酒是色之媒”如果有普遍意义的话,对宝玉来说却是极个别的事。“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与其说是女儿们给宝玉过生日,倒不如说是宝玉情愿为丫环、戏子们所驱使.历史上男人饮酒要女人来“佐酒”,而在《红楼梦》中,宝玉倒情愿为女儿们佐酒。在两千多年的男权社会里,人们以为“酒为色之媒”,而却宝玉却用他的心净化了女性与酒的关系。这在酒文化发展中,也是新的突破。宝玉痴情、雅欲,对姊妹、丫环、戏子的赤诚之心,给了她们欢愉,启发了她们的灵性,升华了他们的灵秀之气。这就使客观环境更容不下她们,而她们也愈不能向客观环境妥协,或速死,或出家,她们的悲剧便铸就了。
黛玉与“合欢酒”(3752字节 1票 28点击)林俜 2001/01/02 08:40黛玉与“合欢酒”
人们只注意到黛玉为诗魔所缠,而忽视了她被酒鬼所绕。只注意到她的孤高,而忽视她的性欲。
有“每日家,情思昏昏”的情态,才有“无赖诗魔昏晓侵”的灵感,才有“良辰美景奈何天”的酒令。做为诗人她孤高,做为少女她情思昏昏。与宝玉的爱恋中,言语不许有一句唐突,不但孤高,而且近于圣洁。但她允许“耳鬓厮磨”,走路要宝玉拉起手,流泪要宝玉拭去,被子要宝玉给她掖,早上要宝玉拉她起来„„。她也经常主动的以类似的方式接触宝玉。女性初步性感受是通过触觉。黛玉和宝玉一起长大,她习惯了与宝玉的这类接触,时时不可缺少这种感受。这种感受只能她独占,不能他给别人,特别防范着宝钗,而宝钗庄重,从不与宝兄弟“耳磨鬓厮”。
黛玉、宝钗、宝玉三个人的微妙心理,在饮酒时便都不能遏制了。第八回三个人在薛姨妈处喝酒。宝钗软语温存地说着冷酒与热酒的优劣,表达了对宝兄弟的入微体贴,宝玉唯命是听。黛玉情海里哪容得下这一粒沙子,于是借雪雁奚落了宝玉,并与薛姨妈的对话中旁敲了宝钗的“轻狂”,宝玉对姐姐妹妹不同方式的爱都需要,所以三杯后,“心甜意洽”。热酒穿肠,三个人的心都表白了,但唯一不能满足的还是黛玉,所以她“一面悄悄的推宝玉,”“一面咕哝说:‘„„咱们只管乐咱们的!’”,吃了酒,黛玉才能主动地去推,不推这一下子是不能了结的。吃了酒,黛玉对爱情的独占性与排他性才会表露无余。从今以后,只要宝玉吃暖酒,黛玉必定要发疯。第五十四回,荣国府元霄夜,“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一一按次斟上了。”“到黛玉前,偏她不饮,拿起酒怀,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着说:‘多谢’。”那么大的场面,有谁能注意到宝玉要的是冷酒还热酒,有哪个小姐敢在全族男女老少面前把自己的酒杯举到宝玉唇前?况且又时常饥笑别人轻狂!她发疯了。她笑着说“多谢”,可心在悲伤。若不是猴头凤姐点出冷酒,热酒的事,恐怕举家上下与千秋万代的读者,都不解这一对情人,在这一杯酒上作的是什么文章。
黛玉本来就是真诚坦率的人,有了酒就更无所掩饰。人们只知湘云眠石,对黛玉的贪杯并没有注意到。不过,黛玉的嗜酒是有选择的,给宝钗过生日,错别人的光看戏吃酒,便不自在。宝玉“拍膝摇头”很快活,她便要“把嘴一撇道:‘安静些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如果是她满意的酒宴,虽不是海量,却有一种酒家大户的气魄。第三十八回写道:
黛玉放下鱼杆,走至座间,拿起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焦叶怀,丫头们看见,知她要饮酒,忙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己斟才有趣。”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忙接着道:“有烧酒。”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宝钗也走过来,另拿了一只杯来,也饮了一口放下。
斟自饮才有趣,这是酒魔才能体会到的,这时黛玉需要热热的烧酒,宝玉忙接道:“有烧酒。”实际上没有现成的烧酒,如果有就不必差人去烫了。宝玉说有,不但殷情而且大胆,是决定要把那合欢花浸的酒拿来给黛玉吃。黛玉明知是合欢花酒,而且是烧酒,但她欣然接受了,但只吃了一口。宝黛二人在这传怀接盏中了却了多少心思。这一切宝钗听见了看见了,“走过来,拿了另一怀子,也饮了一口放下。”看来,宝钗平时可以“浑然不觉。”在合欢花酒面前却是耳聪眼明,当仁不让,有你的,就得有我的,你饮一口,我也不多。在一壶合欢花酒面前,三个人的真情毕露,黛玉的矜持,宝钗的宽厚,都被坦诚的少女的心愿所人替。
这次合欢花酒是宝玉主动地表达心愿,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时,却是黛玉暗暗地为自己祈祝了。大家饮酒抽签,该黛玉抽签了,她默默地想道,“不知什么好的被我掣到方好。”黛玉心中的“好”自然是并蒂莲理之类。及抽到手中看时,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花,题着“风露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首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于是饮了酒。至此,人们都知道黛玉是芙蓉花,但并不知主何凶吉。宝玉曾作《芙蓉女儿诔》,黛玉与他共同切磋,黛玉笑道:“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如此分晰,也太生疏了。古人异姓陌路,尚可‘肥马轻裘,敝之无憾’。何况我们!”于是宝玉把原文中的四句改做:“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陡然变色。作为芙蓉花的黛玉,已预感到不幸的结局即将来临。黛玉借酒抒怀,时时为自己祈祝早结合欢莲理,而命运却给了她一纸和自己情人合写的《芙蓉女儿诔》,十二金钗中活着看到自己祭文的只有黛玉。万艳同悲(2890字节 0票 22点击)林俜 2001/01/02 08:40万艳同悲
《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有15次宴会,其中有9次是以女性为核心的,除了宝玉之外,没有任何男人参加。还有五次是有女性参加的,只有一次,是男性的酗酒。在有女性参加的宴会里,曹雪芹以他游刃有余的笔触,告诉人们,女性的心灵是无限的“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在《红楼梦》里,酒对男性来说是色之媒,而对女性来说便是诗之媒,古代的诗仙斗酒才有诗百篇,而她们有半盏琼浆便神思飞逸了。曹植七步才能成诗,而她们在顾盼间便开口落墨了。如果曹子建也算才八斗的话,那潇湘妃子、枕霞旧友则一石有余。如果“吟成一句诗,拈断几根须。”也算美德的话,那这种苦吟的美德只钟情于香菱这样被同情的初学者。这样说似乎过高地评价了曹雪芹的妇女观,其实曹夫子的发现不过只有一点,那就是这些女儿们的创作与功利无关。大观园这个女儿国里,这些不幸的灵魂才有了片刻的自由。史湘云虽然说过“经济仕途”。但她只觉得这是男人的事,是“爱哥哥”的事,而她自己则是满口温八叉、李逸仙,终日为艺术而艺术,“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做诗”,这是她的艺术实践。即便是宝钗,在写菊花诗时,也只饮了一口合欢酒,“便醮笔到墙上把头一个“忆菊”勾了,底下又赘一个‘蘅’字。”。这时的蘅芜君是个飘逸、倜傥的诗人,在酒与诗的领地时里,她也曾脱俗。所有女子里,黛玉的创作是有目的的,然而的她的目的不是玉堂金马登高第,而是要高山流水遇知音。她的诗,有时是和姊妹的游戏,但多数是为了拨动宝玉的心弦,所以她的诗,句奇韵险,后发夺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首首有警句,句句有余音。不但使闻者叫绝,作者也为之魂惊。这创作不是酒后的自愉,而是诗魂的惊颤。所以,《红楼梦》里没有写黛玉在提笔时的飘逸,也没有“割腥啖膻”的愉快,更不会有醉卧芍药的安宁。相反,她有时“陡然变色”。这种魂魄的振动,连宝玉也察觉不到,只在诗人的第二宇宙里激荡,只有女性才有共鸣。
在大观园里不但主子有片刻的自由,丫环戏子们也可以饮宴,她们虽然不能做诗,但都能饮酒。芳官一气能喝“二三斤好惠泉酒。”袭人晴雯“量也好”,“只是每日不好意思的”,但一有机会便“大家开斋”。是谁给她们这些不幸女子“开斋”的自由呢,当然是宝玉。宝玉抓紧主子们外去的空隙,自己的寿辰之日,偿了他平生的宿愿,日以继夜的宴饮,给千红万艳无比的欢乐,酒后的丫环戏子忘却了人间的烦恼,忘却了自已的身份,“没嘴葫芦”袭人竟唱起了小曲,芳官竟和宝玉一样梳妆,“面如满月犹白,眼似秋水还清”,群芳斟酒擎杯,端到宝玉唇边,让他一一吃过,“大家方团圆坐了”。宝玉给女儿们带来了片刻欢愉,而女儿们或用血泪或用生命报答这知遇之恩。
大观园以外的女性根本不会成为宴会的核心,她们只能佐酒。得不到宝玉的庇护,她们只能被凌辱。尤氏姐妹在酒宴间显示了不同的人格,然而她们都死了,一个死得屈辱,一个死得刚烈,但都是为了她们的所爱,所以人们对她们都是同情和赞美。
妓女云儿这样说:“女儿悲,将来终生依靠谁?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女儿喜,情郎不舍还家里。女儿乐,住了箫管弄弦索。”做丫环戏子的,可能有片刻的琴瑟之乐;做妾的可能有一点“情郎不舍”的温暖,做主子的可能有诗有酒之愉,但只要是女儿,就都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红楼梦》展示给人们的不仅是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而且是女性的悲剧。她们人性、才智、灵淑之气,不被理解,不被承认,必须遏杀。不为别的,只因为她们是女性。所以万艳同杯(悲)有普遍意义,但愿没有永恒的意义。
一、洋洋大观的《红楼梦》对酒文化的描写占有相当的比重,散布在许多章节。
二、《红楼梦》的第 5 回写了“万艳同杯”酒,其实这种酒是曹雪芹虚构的,社会上并不存在。“万艳同杯”与“万艳同悲”是谐音,表达了作者对女子薄命的深切同情,也是为《红楼梦》的主题服务的。
三、在《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一回中,写了“屠苏酒”。按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要合家饮用屠苏酒。《四民月令》记载:“元日饮屠苏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少者起”。这是因为“少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王安石的一首名诗《元日》是这样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曈曈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史书上记载:屠苏是羽帐名,丰贵之家,正月眷属会羽帐之中,饮此酒以辟瘟疫邪气。它是古人预防疾病的一种措施。
四、《红楼梦》第 17、18回写了“金谷酒”,第 63 回写了“绍兴酒”,第 16、62回写了“蕙泉酒”,第78回写了“桂花酒”,第 60 回写了“西洋葡萄酒”。第 38 回写了“烧酒”、“菊花酒”、“合欢花酒”等,种类颇多,且每一种酒都有独自的特点,在此不一一叙述。
五、喝酒要有喝酒的场面和气氛,为烘托气氛,还要行酒令。《红楼梦》又为我们展示了有雅有俗、种类众多的酒令。如牙牌令、占花令、曲牌令、故事令、月字流觞令、击鼓传花令、击鼓催诗令以及射覆、拇战等等。《红楼梦》中的酒令新奇别致,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酒文化。
六、曹雪芹还写了那个“钟鸣鼎食”之家的酒具,亦令人叹为观止。以其质料来分,有金质、银质、铜质、锡质、陶土、细瓷、竹木、兽角、玻璃、珐琅„„至于形状,更是名目繁多,奇巧别致,不胜枚举。此外,曹雪芹还写了酒幌、酒肆、侑酒(酒妓)等,可以说是集酒文化之大成。
七、酒喝多了就要醉,曹雪芹也在书中多处写了醉酒,但每一次醉酒的人物、场合都各不相同。他是将“醉”作为人物性格的一种展现,与人物刻画、故事情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于是那种“醉态”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和价值:
八、如贾雨村刚在书中出现时,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他的醉,展示了他热衷于功名利禄的狂态。刘姥姥醉后的一言一行,又都与她居于穷乡僻壤的身份相符。她朴实而又近乎滑稽的一举一动,把她老于世故、善于博取他人欢心的性格刻画出来。尤三姐的醉其实是佯醉,她把“淫态”和“醉态”结合在一起,就连风月场上的老手贾珍兄弟也把酒给吓醒了。她在佯醉中的言行,也表现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奋力抗争的刚烈性格。史湘云的醉则具有一种美学价值。看她“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落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这便是第 62 回《憨香云醉眼芍药》中的描写。许多画家以此作丰富想象绘制出一个睡美人。有红学家评曰:“世间醉态种种,独湘云最美”。“看湘云醉卧青石,满身花影,宛若百十名姝抱云笙月鼓而簇拥太真者”。
九、曹雪芹真不愧是艺术大师,《红楼梦》一书所展示出来的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从红楼梦中看中华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就有杜康造酒醉刘伶的传说。北魏曹操在短歌行中就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历来文人多有借助酒来激发创作灵感,像李白斗酒诗百篇,还有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其中都有酒的作用。国人喝酒都要有个讲究,古来人爱行个酒令,或猜拳助兴。这在文学作品里,都有描述记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这是醉翁亭记里对市井百姓喝酒时表现的描写。
达官贵人喝酒时应该是: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文人雅士喝酒时应该是: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轻吟胜管弦。总之喝酒时都要有助兴的,特别是诗仙李白,嗜酒如命,最后因醉酒坠江而亡。看看李白喝酒时的表现:‘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喝高兴了,不但要唱,还要又歌又舞。受历来文化的影响,红楼梦里少不了对喝酒的描写。猜拳、行令、吟诗、唱曲其中无论贾母丫鬟,还是戏子妓女。从击鼓传梅,到占花名都有非常精彩的描写,把中华酒文化渲染的淋漓尽致。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宝玉笑道: “听我说来: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 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冯紫英蒋玉菡等都道:“有理,有理.”红楼梦二十八回
贾母先笑道:“咱们先吃两杯,今日也行一令才有意思。”薛姨妈等笑道:“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们如何会呢,安心要我们醉了。我们都多吃两杯就有了。”贾母笑道:“姨太太今儿也过谦起来,想是厌我老了。”薛姨妈笑道:“不是谦,只怕行不上来倒是笑话了。”王夫人忙笑道:“便说不上来,就便多吃一杯酒,醉了睡觉去,还有谁笑话咱们不成。”薛姨妈点头笑道:“依令。老太太到底吃一杯令酒才是。”贾母笑道:“这个自然。”说着便吃了一杯
鸳鸯也半推半就,谢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红楼梦四十回
当下贾蓉夫妻二人捧酒一巡,凤姐儿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禧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笑道:“这是个好令,正对时对景。”红楼梦五十四回
宝玉便说:“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众人有的说行这个令好,那个又说行那个令好。黛玉道:“依我说,拿了笔砚将各色全都写了,拈成阄儿,咱们抓出那个来,就是那个。”众人都道妙。探春便命平儿拣,平儿向内搅了一搅,用箸拈了一个出来,打开看,上写着“射覆”二字。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划起来。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红楼梦六十二回 宝玉因说:“咱们也该行个令才好。”袭人道:“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麝月笑道:“拿骰子咱们抢红罢。”宝玉道:“没趣,不好。咱们占花名儿好。”晴雯笑道:“正是早已想弄这个顽意儿。” 红楼梦六十三回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不但领略了中国的酒文化,同时也对作者的学识更加感佩。
红楼梦之与酒文化[文学常识]《红楼梦》与酒文化洋洋大观的《红楼梦》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无所不包。其中的酒文化占有相当的比重,散布在许多章节。......
论酒文化与《红楼梦》结构关键词:酒文化 《红楼梦》 结构 论文摘要:对于《红楼梦》中酒的描写,我们称之为酒文化。小说中的酒文化描写为全书的结构布局、塑造人物、连缀故事......
满纸酒香——浅谈《红楼梦》中的酒文化自古以来,中国热播就喜好喝酒,酒文化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红楼梦》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其中不乏许多对酒文化的描写。......
传统文化元素在酒类广告中的作用广告大师奥格威曾经说过:“广告惟一正当的功能就是销售———不是娱乐大众,也不是运用你的原始力或美学天赋使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一针见......
鱼与酒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包含有两个基本精神,“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酒文化,往往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演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