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贸易战讲稿_中美贸易战讲稿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49: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正式贸易战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美贸易战讲稿”。

从“告我”到“我告”看中外贸易攻防战——财贸高玉美

一、入世后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崛起

经过十多年的复关和入世谈判,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终于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一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入世后,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变化是让人惊异的,可以从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和名次来看,2010年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一)大经贸战略的实施 贸易战略的基本涵义

指一国或地区通过国际分工方式和程度的选择,影响国内资源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贸易制度及政策体系。它一方面体现为政府对贸易发展的总体设想;另一方面体现为政府通过对贸易的干预,影响或改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方向。

大经贸战略是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宽对外经贸的深度和广度,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服务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产、科研、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对外经贸发展战略。实施该战略,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统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大经贸”战略是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个战略,是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提出来的,它意味着,更进一步的改革将需要突破部门的、行业的局限,需要在整体配套推进;它意味着管理对象、手段、方式、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它还意味着全面发展我国经贸尤其是外经贸,需要有协调配合的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大经贸就包含了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市场的全方位开拓,不能只限于传统的市场,不能只满足于日、美、香港和东南亚市场,还应开拓拉美市场、非洲市场、欧盟市场,俄罗斯市场等。这里,大经贸体现“大”,即“面大面广”。二是要把外经贸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使沿海外贸发展更好一些,同时帮助中西部地区也在对外经贸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三是要使商品、服务、技术出口一体化,互相带动,互相补充。比如,大型、成套机电产品出口,往往带动工程承包,甚至劳务出口。四是要把外贸进出口与引进和利用外资结合起来。要在海外投资方面作出新的努力。经贸突出了一个“大”,突出了一个配合发展的思路。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在1978—2008年的30年里,中国进出口总额除了1982和1998年分别有-5.5%和-0.4%的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04.3倍。

2、在该期间中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39%,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幅度,而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只有7.5%。入世后,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变化是让人惊异的。十年之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第二大进口国,进口年均增长了21%,规模增长了4.7倍。入世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一来进出口增速最快的,也是世界同期增长最快的。据商务部预计,未来五年中国进口总规模要达到8万亿美元。只在2009年,在全球贸易量下降12.8%的情况下,中国的进口量增长2.9%,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进口保持增长的国家。中国进口值仍然超过1万亿美元,极大地提振了世界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10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趋缓的形势下,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十分之一。

(三)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1.商品结构:初级产品出口贸易比重下降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比重上升。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速度远比世界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2.市场结构:1994-2003年间,如果不考虑香港转口贸易的因素,日本始终是中国的最大贸易市场,如果考虑香港转口贸易的因素,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市场。2004年5月欧盟扩大为25国后,欧盟首次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10年中国与前10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欧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日本是中国最大进口来源地;香港地区是最大顺差来源地,中国台湾是大陆最大的逆差来源地。2010年,对前十大贸易伙伴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18.5%上升到24.3%。2005年至2010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占中国货物贸易比重由9.2%提高到9.8%,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所占比重由4.9%提高到6.9%,与拉丁美洲和非洲货物贸易所占比重分别由3.5%和2.8%提高到6.2%和4.3%。

贸易方式结构: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是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自1978年广东承接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至今,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已经历30年,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1979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2.35亿美元,只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4%,至2007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增至6176.5亿美元,是1979年的2628倍,占整个出口贸易额的比重达50.6%。

自改革开放开始,在大多数年份一般贸易占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加工贸易占出口的比重则逐年上升。从1995年开始,加工贸易出口超过一般贸易成为中国出口贸易中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占中国出口的半壁江山。之后,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5%左右。但近年有逆转的趋势,即加工贸易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四)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过渡

二、中国遭受“告我”贸易战的围攻

(一)贸易战的含义及现状 1.又称“商战”。

由于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称为贸易战。2.遭受反倾销诉讼的频率高。我国已连续18年(1995年至20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1年(2002年至2012年)成为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目前全球1/3的反倾销和美国一半的337调查都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2009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此外,中国还遭遇美国337调查6起,涉案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相当一部分贸易争端都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特别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美方持续不断地挑起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对进口中国的轮胎、油井管等多宗商品进行所谓的反倾销调查和征收高额关税。《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说,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激增开始于2009年9月份,当时美国决定对中国出口的轮胎征收高达35%的反倾销关税。导致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两国都是对方主要的贸易伙伴,2009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高达4090亿美元,密切的贸易往来成为引起摩擦的主要根源。

反倾销是欧盟对华采取的最主要的贸易救济手段,自1979年欧盟对华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至今,欧盟共对华发起140余起反倾销调查,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之一。

3.遭受反倾销的出口商品范围广。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突显,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纺织品等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

从单纯的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延伸至宏观体制、制度层面。

(二)中国屡遭外国投诉的原因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冲击,同时为本国商品的销售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关税、配额、许可证等。

金融危机使更多国家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之中,纷纷开启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阀”,试图使用贸易保护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本国经济走出泥潭。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占领先机,取得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而积极布局,发起新贸易保护主义。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特保案,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这种行为违背了美国G20峰会的承诺,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是相当明显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新贸易保护主义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比传统的关税壁垒更加隐蔽而且显得“合理”,以诸如环境保护、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等技术壁垒及反倾销和保护知识产权、特别调查、特别保障措施等行为来规避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实行贸易保护。归纳起来,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若干新特点,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贸易保护的目的及手段多样化。传统的贸易保护主要以保护本国处于弱势竞争地位的幼稚产业为主,一旦这些产业发展成熟便取消保护,这是符合WTO基本原则的。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目的趋于多样化。当前除了提高关税、进口管制、反倾销等直接的保护,也出现了货币贬值、政府补贴等变相保护,还有以政府指令或压力形式出现的干预型保护。印度、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都明显上调了部分进口产品关税。在实施手段上,欧美等国家往往通过立法或者行政干预手段来实施贸易保护。在行政手段方面,发达国家通过限制政府经费用途等方式,限制相关产品进口。2009年2月2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就有这样的规定,对来自中国的禽肉产品不予解禁,限制了中国禽肉产品对美出口,造成中美禽肉贸易的巨大不平衡。

(2)贸易保护的形式更加软化和具有隐蔽性。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一国若明显地实行贸易保护,其他国家很快就会采取反制措施,从而造成两败俱伤。因此,导致当前贸易保护的形式更加软化和隐蔽。各国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如绿色环保标准、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劳工标准、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汇率变动等形式。如美国对本土三大汽车巨头的巨额注资,欧盟增加奶制品出口补贴,法国成立基金帮助本国企业免遭海外企业并购等。韩国、印尼、俄罗斯、巴西等多个国家纷纷采取货币贬值政策,帮助本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变相削弱了中国等其他国家产品的优势。

(3)贸易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遍及各大洲,且在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有所体现。美、欧有意打压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2008年年底以来采取一系列针对中国产品的惩罚性关税,法国甚至限制本国汽车公司到欧盟成员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设厂。亚洲国家之间的保护主义也在升温,印度2009年以来对中国发起多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马来西亚计划2009年年内遣返10万名印尼劳工。这些保护措施的“跟风”现象和报复行为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保护主义浪潮席卷全球。2.低价竞销带来贸易顺差 3.中国出口企业消极应诉 4.国际经贸关系的变化

(三)中国遭受“告我”贸易战典型案例 1.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战

1989年,美国第一次实施“特别301条款“,中国被列入”观察国家”1991年,中国又被列入“重点国家”同年五月,美

国贸易代表对中国展开了“特别301条款”调查。由于谈判进程缓慢,美国按价值向来自中国的产品征收100%的报复性关税。中国为应对美国的报复关税实行反报复行动。为防止两败俱伤,中美双方达成协议,美国中止对中国的特别301条款调查和贸易制裁的命令。

中国加入WTO后,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逐步淡化,技术壁垒的力量则日益凸显,知识产权已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谁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越多,谁就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技术发展以跟踪模仿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尽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依然缺乏。

美国对中国的知识产权调查的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含量越高,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就越密切,由于中国产品在成本上具有竞争优势,对美国的竞争对手形成了威胁,因此,美国的厂商会想方设法利用“337条款“投诉中国企业,以期阻挡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从而保护自己的市场利益。

专利侵权成为中国企业遭受337调查的主要诉由 到2004年为止,在美国对中国大陆的39起案件中,单独以专利侵权为由启动337调查程序的案件有26起,约占总数的67%;单独以商标侵权为由启动337调查程序的案件有5起,约占总数的13%;以共同侵犯商标权和专利权为由启动337调查程序的案件有5起,约占总数的13%。

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就“337条

款”的合法性向美国政府提出挑战。“337条款”的单边贸易制裁措施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WTO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性,而且严重伤害了其他贸易国的利益,引起了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我国政府应该加强与其他缔约方的合作,充分利用WTO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加大与其他具有技术关联性的国家的联合度,对美国利用“337条款”进行单边制裁的贸易保护行为进行坚决的抵制。

2007年4月6日,美国泰莱三氯蔗糖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正式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诉讼,要求对3家中国三氯蔗糖企业展开“337调查”。

2009年6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没有行使最后的否决权,至此江苏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历时近两年、耗资2000多万元,主动应诉英国泰莱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泰莱三氯蔗糖公司有关知识产权的“337调查”诉讼赢得胜利。

2.中美轮胎特保案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于2011年9月5日在日内瓦宣布关于中美轮胎贸易纠纷案的裁决结果,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世贸规则。这意味着,美国在这桩历史两年的中国进口轮胎特保案纠纷中获胜诉。2009年4月20日,美图钢铁工人协会宣布: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第1年至第3年额外征收的关税分别为55%、45%、35%。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惩罚性关税税率为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为了应对此案,我国政府于2009年9月14日启动了WTO争端解决程序

特别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利用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针对来自特定成员的进口产品采取的措施,即在WT0体制下,在特定的过渡期内,进口国政府为防止来源于特定成员国的进口产品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而实施的限制性保障措施。更多的国家进行效法,自美国“特保案“后,向我国轮胎出口企业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国家已达10余个。更重要的是,不仅局限于轮胎产业,它的示范作用更在于对我国出口整体行业的一个不良讯号,是整个外贸出口行业所处的环境的恶化。

3.中美钢铁案 4.硅砖产品反倾销案

2012年12月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硅砖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最新一起贸易救济行动。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硅砖产品总价值约为4320万美元。年度内美国连续对中国产品发起“双反”和“337调查”,频率相当罕见,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升温。

美国商务部说,发起这项调查是应犹他州耐火材料公司的请求。后者声称中国输美的此类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幅度为118.47%至290.12%。调查涉及的产品为二氧化硅含量在90%以上的硅砖产品。根据美方程序,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此类产品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实施反倾销调查,并定于2013年4月份作出初裁。

5.一场光伏反倾销**,让刚刚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光伏制造企业再次面临挑战。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98%以上出口海外,一旦反倾销案得不到妥善解决,高额的关税必将给中国的光伏产业带来重创。“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是通过技术进步及装备和原辅材料的国产化实现的成本降低。”在目前(2010.8)美国32起反倾销和CVD调查中,有22项涉及来自中国的产品。2008-2009年,涉及中国反倾销案占所有新增美国贸易案的95.5%。

• 2011年,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出口的电池及组件额约31亿美元,总量约2.2GW。2012年全球装机总量将达30GW,其中美国虽仅4GW,但潜力很大。而5月1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向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征收31.14%~249.96%的高额反倾销税。如果终裁仍维持此结果,中国一线光伏厂商会面临31%左右的高额税率,这对他们是一记重击,意味着相关企业将被关在美国市场大门之外。美国“双反”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保护其本土厂商,以免受到中国厂商的强大冲击。因为新能源是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的战略产业。太阳能产业研究机构NPD Solorbuzz的高级分析师廉锐分析指出,美国的“双反”包括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其中反补贴是依据其修正的国内关税法案授权,反倾销则是在WTO框架之下。事实上,美国本土的光伏制造业,尤其是晶体硅光伏电池的产能并不大,因此,“双反”似乎更多出于政治而不是经济考虑。而且,在终裁结果公告之前,无法评估此次“双反”的持续时间

欧洲光伏产业已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据说来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25家企业组成联盟,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而欧盟近期将决定是否立案调查。对此,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四公司代表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发声,并强调中国光伏产业并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非法补贴和倾销问题。相关公司人士指出,如果欧盟跟随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那么中国光伏产业将会遭受致命打击。

(四)涉外案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贸易增长受到抑制,出口数量下降

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略高于2007年的贸易总值。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2.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3.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下,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要求将环境、生态等因素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中,这就必然会增加成本。同时,面对市场需求萎缩、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利空因素,中国出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出口企业为了达到进口国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测、认证等环节,从而导致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增多,最终推动总营销成本上涨,出口产品价格优势减弱,同时出口利润率也出现下降

三、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一)贸易争端的分类

争端的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被投诉行为的违法性划分,将争端分为因违法行为引起的争端与 非因违法行为引起的争端。违法之诉:指因被告违反协议规定的义务而引起的争端案件。非违法之诉:指争端一方认为其依照有关协议所享有的利益由于另一成员国采取的措施而受到损害、或正在受到阻碍的争端案件。

区分意义:第一、在违法案件中,争端解决机构先推定被诉方已使其他成员方的协议权利受到损害或丧失,被诉方负有举证责任,证明其采取的措施并未使其他成员国的权利丧失或受到损害。否则,指控方的指控成立,而在非违法案件中,指控方负有证明责任。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由于取证相对困难,所以,举证责任的承担实际上往往成为案件胜负的关键。第二,争端解决机构对违法案件的救济包括要求修改有关的措施、法律、政策,授权进行报复等;但在非违法之诉中,最常用的手段是磋商,不使用报复。因此,非违法案件十分少见。

(二)贸易争端解决程序的发动

WTO争端解决机制只适用于成员国间争议的解决,WTO争端解决程序的诉讼主体只能是政府。所以发动争端解决程序只能由成员国政府以成员国的身份发动。政府以外的任何企业与组织、个人均无权发动争端解决程序,即政府以外的任何企业、组织与个人都无权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申诉。如果一成员国的企业认为另一成员国的政府行为违反了WTO协议及规则所确定的协议时,只能向本国政府提出申请,请求本国政府进行调查,如果本国政府经过调查认为另一成员国政府确有违反WTO协议所规定的义务时,本国政府即可发动争端解决程序。

(三)贸易争端解决的程序

1.磋商:按照《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备忘录》第4条的规定,一方提出请求,另一方应在10日内作出答复,并应当在30日内进行磋商,如果被请求方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答复或进行磋商,或在收到磋商请求后的60日内未能通过磋商解决争端。投诉方可请求成立专家组。通过磋商结案的案件占20%强。

2.斡旋与调解:是争端各方自愿选择的程序,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斡旋与调解要求,但该程序也可以在任何时间终止。如果该程序中止,投诉方可以请求成立专家组。

3.专家组调查与提出报告:如果协商、斡旋与调解均无果情况下,在协商后的60日内,即可申请设立专家组。专家组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正式裁判机构。除非争端解决机构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同意不成立专家组,否则,专家组最迟应在请求被列入争端解决机构的正式会议议程后的下一次会议上决定成立。专家组由3-5名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独立专家组成,如果案件一方为发展中国家时,专家组成员中至少有一名来自发展中国家,当事人成员国的公民不能作为专家组成员。专家组的职责是帮助争端解决机构履行WTO规则赋予的责任,调查争议事实并作出评议,为争端解决机构提出建议及作出裁决提供调查材料。按照专家组工作程序,应当在6个月内完成工作,最长不超过9个月。

专家组首先听取争端各方的答辩意见,形成初步报告,交各方提出意见,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临时报告,发给各争端当事人,征求意见,然后形成最终报告。最终报告应在向各争端方发送后的60天内,交争端解决机构会议通过。4.上诉复审程序:只限于专家组报告涉及的法律及所作出的法律解释,不能对事实提出上诉。已经告知争端解决机构其在争端中具有重大利益的第三人可以向上诉机构提供书面意见,由上诉机构给予第三人陈述意见的机会。上诉机构由7名精通法律与国际贸易的专家组成,在接到上诉的60日内作出决定,可以维持、修改或推翻专家组的的处理建议。上诉机构的报告应当在向争端各方发送后的30日内的争端解决机构的会议上通过。1996年5月20日争端解决机构通过了第一份上诉报告,即上诉机构对委内瑞拉和巴西诉美国精炼油与常规标准汽油案的上诉机构报告。

5.专家组与上诉机构报告的通过:专家组与上诉机构报告本身并不能直接生效,必须提交争端解决机构会议通过才能生效。通过采用反向一致原则。

6.建议与裁决的执行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的报告通过,其所包含的建议或裁决即发生约束力,各方应当执行。但应当注意,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的建议只能要求成员使其贸易措施符合WTO协议的规定,也可向有关成员提出执行建议的办法,但不能增加或减少适用协定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为了保证建议与裁决的执行,WTO规定了相应的执行措施:

一、监督措施。在建议与裁决的执行中,当事人有请求合理履行的权利,即在报告通过之后的30日内举行的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当事人应当通知解决机构其履行的意愿,并请求在合理时间内履行(通常不超过15个月)。:任何成员方都可随时向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败诉方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于履行建议或裁决的合理期限确定之日起的6个月后列入争端解决机构会议的议程,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二、补偿谈判。如有关成员方认为无法在合理期限内履行,则在合理期限到期前,可要求与投诉国进行补偿谈判。如败诉国未在合理期限内

履行,任何申诉国可在期满后要求与败诉方就补偿问题进行谈判。

三、报复措施。如当事人未能在合理期间届满后的20日内达成补偿协议,即谈判不成,申诉方则可要求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其中止对该国承担有关协议项下规定的减让与义务,即进行报复。第一,报复是主动与最有效的自主性救济措施;第二,报复通常会有多个成员加入,构成共同报复,很有威力;第三,报复可以是交叉的,增了其实际效果;第四,按照WTO规则,任何成员国不得单边自行实施报复措施,这种规定有利于防止大国随意进行报复行为。同时,报复必须受到以下约束与限制:首先,应当在专家组或上诉机构认定的利益受到影响的领域进行报复;其次,如在认定的领域报复无效或无法实施,且情况严惩,可在同一协议中的其他领域进行报复;再次,同一协议中的其他领域的报复仍然无效且情况严重,可在另一协议规定的领域进行报复。第四,报复必须限定在自己利益受影响的程度与范围内;第五,如果要求在同一协议的其他领域或其他协议规定的领域内报复,必须通知WTO有关委员或理事会,并调整相应的贸易机制;第六,WTO规定禁止报复的领域不得进行报复。第七,《谅解备忘录》第22条还授予了被报复国家申请仲裁的权利。仲裁由原专家小组或总干事指定的一名仲裁员进行,裁决为终局裁决。在上述执行措施中,撤销影响贸易的有关措施是最优先的目标,补偿仅仅是一种临时救济,即只在无法立即撤销有关措施或作为撤销前的一种临时办法。

报复在满足下列条件时也应当立即终止,即:①有关措施已经被撤销;②败诉方已经对申诉方的利益损害或丧失提供了解决办法;③争端当事人达成了满意的解决办法。

(四)评价

1.争端解决采用强制管辖; 2.报告的通过采用反向一致原则。3.其程序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4.其裁决由中立的专家作出。

四、中国以“我告”发起贸易战反攻

(一)加强我国出口企业的应诉意识, 企业要全面了解国际规则,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许多国内企业对贸易规则和法律还够熟悉,在谈判和交涉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听之任之,相当被动。只有全面了解国际上通行的贸易程序和法律规则,积极参与应诉,才能面对发达国家不同形式的各种发难有的放矢。企业是贸易保护案件法律程序的应诉主体,必须积极参与应诉,要对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行为坚决予以回击,毫不退缩和让步。

(二)利用WTO规则和制度解决贸易争端

应该从政府宏观政策角度制定新的反倾销规避战略及对策。当前的战略重点应该从企业应诉转向宏观攻关的层面,即迫切需要强化政府在反倾销规避中的战略地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出口管理、解决贸易摩擦、向世贸组织提交争端解决问题,并通过行业协会引导企业的反倾销规避与应诉问题。

1.2012年硅砖产品反倾销调查案

2.2009年10月中国与欧盟紧固件贸易纠纷始于2007年11月9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政府12日要求世界贸易组织设立专家组,调查并裁决欧盟对中国紧固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是否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3.中国要求WTO调查欧盟对华紧固件反倾销措施

2009年10月中国与欧盟紧固件贸易纠纷始于2007年11月9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当天发表声明说,中国政府已通过代表团致函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主席,“就欧盟对中国紧固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案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专家组审理程序”。中国大陆则面临反倾销和反补贴两项诉讼,两岸携手共击“双反”,这是中国对抗美国“双反”迄今为止唯一完胜的官司,也是亚洲地区首例。

4.中国将欧盟皮鞋反倾销案正式诉诸WTO

2010年2月4日,中国常驻WTO代表团致函欧盟WTO代表团,就欧盟对华皮鞋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提起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正式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4日表示,欧盟对中国皮鞋的反倾销调查和裁决,违反了WTO相关规则,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1995年至2005年,欧盟曾对中国出口皮鞋实施长达十年的配额限制。欧盟虽根据其在中国加入WTO时所作出的承诺取消了配额限制,但又于2005年在未经客观、公正审查的情况下,对中国皮鞋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2006年10月作出了裁定,实施为期两年的反倾销措施。2008年10月,在该反倾销措施即将期满之际,欧盟不顾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中方的反对,又发起期终复审,并于2009年12月22日决定将反倾销措施再延长15个月。

2006年10月7日,欧盟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童鞋产品做出反倾销终裁,实施征收为期2年16.5%的反倾销税。10月23日,奥康集团决定聘请“反倾销第一律师”蒲凌尘,于近日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时过境迁,这次反倾销几乎一出现就为温州商人所高度重视。从4月份欧盟初裁开始,不断有温州企业、协会在不同场合讨论应对措施,举办研讨会等。同时也加盟中国反倾销应对联盟,参与听证、抗辩等。最终结果公布不久,奥康就毅然率先行动,表明了温州企业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

在应对欧盟反倾销过程中,以奥康集团为代表的国内大型制鞋企业始终走在前列。“无论程序多么复杂,工作多么艰巨,中国鞋企绝不会放弃发出自己抗辩的声音。”奥康集团总裁兼董事长王振滔更是扮演了手举大旗、振臂高呼的角色。

目前,国内大型制鞋企业甚至启动了“两线作战”计划:一方面,积极准备材料,联合国内其他鞋企集体应对日落复审;另一方面,从2006年开始,奥康等中国鞋企向欧盟法院发起反倾销诉讼,目前起诉官司已完成了书面答辩程序 “2006年我们组织企业应诉,因为缺乏经验而惨遭落败,让欧盟征收了2年的反倾销税,这段日子中国鞋企非常难熬。经过多次交锋之后,温州制鞋企业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了,应诉也更加成熟有章法了。我们希望政府坚强起来,共同打赢这场官司。”谢榕芳表示。她告诉记者,面对欧盟抛出的日落复审,温州被抽样企业正积极准备材料,其他鞋企则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潘仰铮称,福建鞋企也正致力于共同应对日落复审,协力打好这场贸易战。

蒲凌尘则是号称中国“反倾销第一律师”,迄今已代理40多起反倾销调查,是第一个突破欧盟“分别裁决”和“市场经济”的律师。这次奥康没有以“市场经济地位”和“无损害抗辩”为目标,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而是直接向欧盟一审法院起诉,这种做法以前很少有企业采用过,是奥康针对实际情况,同律师充分斟酌后的创新,体现了专业和智慧。奥康总裁王振滔说:“中国的鞋业产业应该站出来在另一层面的法律程序中继续努力据理力争。在法律程序中正面应对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鞋企应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与欧盟加强交流,这也有利于让欧洲市场增进对中国鞋的了解,减少贸易摩擦,推动中国鞋业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国际市场。

三是在WTO规则的评价及修改中,充分利用中国在WTO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发言权,争取早日修改国际反倾销规则,取消对中国的歧视性规定,尽快得到公正待遇。

(三)对国外产品实行报复措施

2009年20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五年

(四)以“走出去”战略带动外贸出口

鼓励企业对外投资。通过扩大对外投资来实现企业更大规模的发展,并带动产品的出口。在选择走出去的产业时,一要选择净出口额大、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受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产业;二要选择那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引导这类企业走出去实现市场内部化,并在市场内部化的过程中,掌握科技的最新动态,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升级;三是选择一些在国内即将淘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还有一定生存空间的产业;四是独具民族特色,可以到其他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

(五)调整产品结构,走“以质取胜,科技兴贸”之路。1991年初提出,施以质取胜战略,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和“质量是效益的核心”的观念。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质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样品质量和批量质量,以及质量和档次等方面的关系,把出口商品本身的质量同国际市场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3)创名牌出口商品。我国出口企业应跳出恶性价格竞争的怪圈,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建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

(六)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出口市场战略是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格局做出的战略性安排。即根据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建立起我国出口市场合理的多元化的总体格局。如果出口贸易过于集中,容易形成买方垄断,造成对出口商品市场和价格的控制,甚至附加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容易受制于固定的国际分工模式,不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减少贸易摩擦。今后,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的重点,应是开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3、内容

(1)深度开发西方发达国家

(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3)重点开拓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4)发展同独联体、东欧国家的贸易

贸易战讲稿

认清贸易战日夜角弓鸣 有配套ppt,可以到我的共享里下载2018年7月6日,美国正式实施对华340亿美元商品的征税,打响中美贸易战第一枪。我国立即采取了反制措施,对美的部分商品加征......

党课讲稿(正式

党课讲稿(姜春海)同志们,我们林业系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已有序开展,根据县委安排部署和林业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党课,希望通过......

高等混凝土正式讲稿

1、外加剂新品种新型超塑化剂的研究在我国还很有限,且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改变混凝土体积变形(早期塑性变形)的外加剂如减缩剂还需开发新品种和推广应用。另外综合......

农家乐培训正式讲稿

阳光工程“农家乐旅游”培训讲稿(一)“农家乐旅游”的基本情况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家庭旅游项目,如湖南益阳的"花乡农家乐",浙江富阳的"新沙岛农......

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的三种前景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事,是一个机遇。特兰普引发贸易战的理由是中美贸易逆差额达500亿美元,那我们就来看看真正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是那些。......

下载正式贸易战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式贸易战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