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高二上期期末历史模拟题_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20: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级高二上期期末历史模拟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2013级高二上期期末历史模拟题(Ⅱ)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48分)

1.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一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有教无类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A.辩证法思想 B.“道”的基本概念 C.“无为”的政治主张 D.“以弱胜强”的观点 3.韩非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A.在今天不具现实意义 B.与当今“依法治国”没有本质区别 C.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D.强调法律的地位 4.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5.“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种说法符合谁的思想

A.老子 B.朱熹 C.陆九渊 D.程颢

6.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同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中国悠久的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其设计构思所体现的字体是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

9.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10.近代西学东渐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A.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B.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11.下列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曾国藩 12.《同盟会宣言》中写道:“今年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这说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 A.已具有成熟的民族主义思想 B.仍存在“排满兴汉”的狭隘民族观 C.极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D.继承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13.陈独秀说:“自於吾国旧日三纲、五伦之道德,则既非利己,又非利人,既非个人又非社会,乃封建时代以家族主义为根据之奴隶道德也。”这一材料反映了

A.20世纪初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 B.新文化运动弘扬传统文化精华 C.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沉重打击 D.向西方学习中资产阶级的困惑 14.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15.1969年,《人民日报》向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16.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17.柏拉图曾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柏拉图要控制亚里士多德 B.反映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矛盾尖锐 C.柏拉图充分肯定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 D.伯拉图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头小驹

18.“我是一个好修士,严守纪律,我可以宣称,若有修士能因着遵守纪律就能达到天堂,那应该就是我。”“做善功的结果,就是会堕入地狱。”材料中的“我”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薄伽丘 19.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体现布拉德的主张是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20.伏尔泰在大量考察和比较了欧洲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之后,认为“开明君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它“保存了专制政体中有用的部分和一个共和国所必需的部分”。伏尔泰所指的制度应是

A.君主立宪制

B.议会共和制

C.开明君主专制

D.君主共和制 21.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主要强调 A.用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

B.人民自由不容践踏 C.自由和权利受制于法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3.据艺术大师吴冠中回忆,他年少时期听到人们对欧洲某画派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此评价与下列那幅绘画所属的艺术流派相符

A.《马拉之死》

B.《自由引导人民》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

24.“他们的作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他们的作品描写了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了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材料所描述的“他们”之一可能是下列人物中的 A.梵高 B.雨果 C.巴尔扎克 D.贝克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14分)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墨子》)材料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刑,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不起。

——《韩非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分)

(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统治方式上的不同点。(6分)

(3)材料三体现了韩非的法治思想,其与现代社会的法治有何截然不同?(6分)

26.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也是东西方共同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材料二: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理念。——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三: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人文主义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新浪网

材料四: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所主张的三民主义,实是集合中外的学说,顺应世界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品。这个结晶品意思和美国大总统林肯所说‘民有、民治、民享’的话相通的。林肯所主张的‘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兄弟所主张的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郑竹园《孙中山思想的传承与独见》 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假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在中国„„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又不同于学者书斋里的或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不能照抄材料原文)(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人文思想产生的背景与特点。(6分)

(3)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一大成果。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三民主义”形成的主要历史条件?(4分)分析孙中山“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什么不同?(2分)

(4)用政治、经济的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五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的。(4分)

27.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 将是对的。”孟子(对美德的认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簿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

材料四: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1)苏格拉底和孟子分别代表什么思想流派?他们对美德的认识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3分)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1分)

(3)为什么说“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4分)

(4)你认为倡导人文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2013级高二上期期末历史模拟题(Ⅱ)

1-5CADBC

6-10DACDB 11-15CBABC

16-20BCBCA

21-24CBDC

25.(1)“兼爱”、“非攻”思想(2分)

(2)相同点: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或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2分)不同点: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实行王道之治;韩非重视“刑”的作用,强调用重刑镇压人民反抗,实行霸道统治。(4分)

(3)①现代的“法治”是根据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及其他法律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进行,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而韩非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实质是专制主义。

②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而韩非的“法治”显然不是为人民,完全是为了君主一人的利益。

③现代“法治”是否定任何特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韩非的“法治”则是君权专制下的“法治”,对专制统治者有利,法律是用来镇压人民的。

总之,韩非提倡的“法治”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缺乏现代“法治”的积极因素。(6分)26.(1)价值取向:民本主义(人文主义)思想;积极进取,主动融入现实社会;心怀天下通过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来实现个人价值。(6分)

(2)背景:宗教神学在欧洲中世纪树立了权威,束缚人的思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或经济的复苏等);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任答2点得4分)特点:反对神本位,强调以人为本。(2分)

(3)来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中国民主革命的现实需要;孙中山的独见。(任答三点得6分)

不同:古代民本思想不含对普通民众权力的尊重,是从维护统治需要出发的;孙中山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国家是人民共有,政治上是人民共管,利益上人民共享。(2分)

(4)经济方面,关注民生。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与非农产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方面,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如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加强基层民主选举;重视人权;将以人为本作为各级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分,任答4点即可)

27.(1)苏格拉底代表早期人文主义(古典人文主义,古希腊先哲);孟子代表儒家(2分);

不同点: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2分),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分)。

(2)观点:人生而平等。(1分。答“人文主义”得1分)

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2分)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或答理性主义)。(1分)

(3)原因:①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共识,中国人急需先进的理念;②这些思想成为先进知识分子批判封建专制、唤醒民众的强大武器。(4分,每点2分。)

(4)树立“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注民生;增强公民意识等(答对一点得2分,其它观点,言之成理)5

级上期语文期末考试题

2013级2011年上期语文期末考试题__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总分D、泡菜坛子切记不要放在厨房里,因为厨房里污染较严重。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27分)1、下到读音完全正确的一......

高二上期期末评语

高二上学期期末评语高二一班1.李杨娇 你是一位很上进的女同学,从高一到现在,你在各方面都赢得班级同学和任课老师的赞誉。你能真正认识到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性,你很细......

级模拟题

2011级信息技术考试模拟题2011级信息技术考试模拟题①关闭网页后再重新打开这个网页 ②单击“主页”按钮 ③单击“刷新”按钮 ④单击“历史”按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广东高二历史会考模拟题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试题(一)(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11.03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上期高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上期高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永 州 三 中 陈 文 兰一、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283)(277)(278)(290)班和高一(293)(301)班的历史课,高二年级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二、所做工作:任......

下载级高二上期期末历史模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级高二上期期末历史模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