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二历史会考模拟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广东会考模拟试题”。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试题
(一)(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11.03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血缘
D.信仰
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扩大地方权限 D.加强皇权
4、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元政府决定实行
A.郡县制度
B.郡国并行制度
C.三省六部制度
D.行省制度
5、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6、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7、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8、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1954年宪法的颁布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0、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的西欧国家,除葡萄牙外还有 A.法国
B.英国 C.荷兰 D.西班牙
11、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
A.西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沿海地区12、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是
A.开发沿海港口城市 B.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浦东 D.开辟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
13、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五百人会议 B.十将军委员会 C.执政官 D.公民大会1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平民的权力 B.商人的权力 C.教会的权力 D.国王的权力
15、《权利法案》颁布的根本意义在于
A.否定贵族权利 B.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创立议会
1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中的“三权”不包括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1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阐述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革命理论的是
A.《共同纲领》 B.《四月提纲》 C.《权利法案》 D.《共产党宣言》
18、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货币是
A.美元 B.欧元 C.法郎 D.英镑19、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
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2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信息时代 C.航天时代 D.电气时代
2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
A.英国和苏联
B.法国和中国 C.美国和苏联
D.美国和英国
22、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
A.50年代末
B.60年代末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23、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
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D.《诗经》《中庸》《周书》《大学》
24、“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仁”的学说 B.主张以“法”治国
C.提出了“君舟民水”观点 D.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
25、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26、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27、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庄子 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
28、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C.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
29、董钟舒新儒学的内容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 ③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④“三纲五常”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A.孔子、孟子、荀子 B.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C.程颢、程颐、朱熹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31、理学思想的核心是
A.“理”或“天理” B.“仁” C.三教合一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社会发展规律 D.“天人感应”理论
3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梁启超对下列哪位思想家思想的概括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4、“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卢梭 C.普罗泰戈拉 D.但丁
35、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是
A.普罗泰格拉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36、史称“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毕加索
37、文艺复兴的前提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拥有众多的人才 C.意大利经济的繁荣
D.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38、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
A.法国 B.俄国 C.英国 D.德国
39、关于马丁•路德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B.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C.它违背了基督教的本意,客观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D.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40、15、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宗教内部派别斗争 B.世俗封建主同教会之间的争权夺利 C.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D.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4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④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3、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344、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有()
①“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②“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③“天下为主君为客”④“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5、明末清初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6、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中,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47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主张学习西方 B.反对经世致用 C.提倡重农抑商 D.批判君主专制
48、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①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民族工业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50、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51、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52、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 B.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C.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53、德意志发生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会从德意志掠取大量财富 B.罗马教廷派人来德意志兜售赎罪券人 C.罗马教皇派人修缮圣彼得大教堂 D.们要求改革教会愿望强烈
54、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 B.对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产生了影响 C.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D.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
55、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56、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57、1787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当时这部宪法A.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和选举权 B.规定实行联邦制 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废除全部蓄奴州
58、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反映了伏尔泰 A.认为人类应当勇于打破自然规律 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 C.借助自然科学论证理性主义 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
59、“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B.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阐述
C.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D.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60、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组建了近代海军
B.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A.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B.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C.“学在民间”局面被打破,贵族开始对教育垄断 D.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62、下列观点言论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A.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主张性善论
C.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D.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63、和谐社会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目标。下列那些主张是有利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C.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D.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64、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讨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人无有不善”、“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6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统治者放松了对思想的控制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66、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 B.法家 C.道家 D.“经世致用” 的学说 67、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不包括A.主张“师夷制夷” B.主张“经世致用” C.主张“工商皆本” D.主张“民主共和” 68、文艺复兴与启蒙思想相比
A.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B.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 C.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D.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 69、有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主张有
A.提倡”“天赋人权” B.主张三权分立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D.人民主权70、1926年胡适在英国作巡回演讲时,以“中国文艺复兴”为题宣讲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是
A.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 B.带有反封建的色彩 C.提倡禁欲主义 D.反对宗教神学 参考答案
1-5 CBDDC 6-10 BCBDD 11-15 DCDDB 16-20 DDACD 21-25 CDCDC
26-30 DBCDC 41-45 61-65 ADADB
46-50 CDDAC AB、CD、AB、AC、AC、AD、AB、AC、AB 7 31-35 ABCCD 36-40 CADCC 51-55 CBBCC 56-60 BBCDB 66-70 AC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第一分册:1.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 2.《吉尔伽美什》史诗3.《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和历史价值• 作用: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秩序;进一步巩固王......
2013年度高二会考历史复习题汇总【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a a)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牛耕技术春秋战国出现 → 汉代普......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
高二历史会考备考知识点(共6篇)由网友“是光”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高二历史会考备考知识点,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1:高二历史会考备考知识点 孔子1、生平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