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复习资料(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贵州省情复习资料最新”。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2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三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18、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19、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3903.7)万。人口密度为(221.7)人/平方千米。
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
24、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5、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26、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28、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和(六盘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形成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
30、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
31、贵州工业产值虽然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贵州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其中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三大(磷及磷化工)基地之一、十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
32、到2003年,贵州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产量7802.5万吨,居全国第(五)位。
33、贵州电力工业2001∽2004年以(黔电送粤)为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水火并举,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和输电线路。
34、贵州水电主要分布在(乌江)及其支流,呈梯级分布;(南北盘江)等河流也建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主要分布在(黔中)、(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35、贵州的化学工业主要布局在4个工业区,(贵阳)以磷煤化工、橡胶、涂料工业为主;(安顺)以重化工为主;(遵义)以化肥、精细化工为主;(黔南)以化学矿山开采、化肥工业为主。
36、贵州(传统特色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37、贵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电气化)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相结合,连接渝、湘、桂、滇、川和全国各地,并辐射省内各地州市县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西南南下出海通道。
38、贵州的公路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
39、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铁路)为骨架,连接周围(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40、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具有庞大的产业群体。
41、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山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2、在城乡规划方面,贵州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和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43、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4、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4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46、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47、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48、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共存)”的方针。
49、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50、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51、贵州第一批“五个一工程”是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
5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扩大内需)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5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四、问答题(答案均为答题要点)
1、简述如何认识贵州省情?
答:(1)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省情。
(2)要把一个省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去考察。(3)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和把握省情。(4)注意省力的研究。
(5)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2、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2)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环境。
3、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答:(1)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2)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3)贵州中部山原盆地区。(4)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5)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6)贵州西北部山原山地区。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答:(1)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2)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试述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
答:(1)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2)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3)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实施“三大战略”,发展这会主义市场经济。(6)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5、为什么说贵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答;(1)贵州不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组合匹配相对良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
(2)贵州地处大西南的东南前沿,处于东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地带,在国家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处于左右逢源的地位,有利于与东部和西部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3)贵州面临着国际和国内良好的发展机遇。
6、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4)森林美景多。
(5)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7、试述贵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答:(1)城市结构体系和城镇化水平。(2)城市公用事业。(3)小城镇建设。(4)村寨建设。
(5)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建设和保护。(6)城乡规划。
8、试述贵州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答:(1)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2)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3)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试述贵州当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工作。答:(1)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农业基础。(2)优化工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3)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4)实施城镇化战略。
(5)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10、简述贵州人口目前的城乡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答: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人口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各种受教育的人口的比例,贵州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7.49万人,占2.1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9.67万人,占6.38%;接受初中教育的727.48万人,占23.25%;接受小学教育的1315.30万人,占49.07%。
人口民族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人口占37.85%,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苗族占12.20%,布依族人口占7.49%,侗族占4.62%壮族占0.15%,瑶族占0.13%,其余的所占比例更小。
11、简述贵州两类开发区的性质。
答:贵州两类开发区分别是指贵州省境内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1)所谓的国家级开发区是根据“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工业项目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针,分别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部会同地方政府,选择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以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发新兴产业为主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2)所谓的省级开发区是根据贵州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由省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结合贵州省产业发展优势进行经济开发建设,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12、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区域性特点。答:(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2)立体性较强。
(3)农业生态比较脆弱。(4)自然灾害频繁。
13、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 答:(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4)科教兴农成效卓著。
(5)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14、试述解放后贵州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
答:(1)全省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金融运行平稳。(2)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省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4)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15、试述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
答:(1)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等为重点的综合开发区。(2)以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3)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4)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
16、试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呈现的良好态势。答:1998年,贵州林地覆盖率达到25.7%,加上灌木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8%,比199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三个同步增长。全省提前两年实现十年基本绿化贵州的总目标。1998年以后,国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工程”,贵州林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是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二是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林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四是国家林业局对贵州林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17、简述当前贵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产业梯度发展趋势明显。(2)资源型产业特色突出。
(3)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4)经济外向化程度提高。
(5)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18、贵州特色产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产品。这类特色产品易于通过市场变成商品,具有突出的独到的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较高,这类产品多为消费品、药品。二是资源。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
19、贵州六大工业区的工业布局是什么
答:六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1)、贵阳中心区是国家规划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的中心区是全省综合性的工业中心区,重点工业行业有黑色和有色冶金,机械电子、航天、航空、信息、化工、建筑材料、电力、烟草、和纺织业等工业;(2)、遵义以航天、黑色有色冶金、化工、医药、烟草、饮料、轻纺等工业为主;(3)、安顺以航空、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为主;(4)、六盘水以煤炭、电力、钢铁、建筑材料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5)、都云以国家“三线建设”中建成的电子工业基地,并有机械、化工、建筑材料和轻纺等工业;(6)、凯里森林工业比较突出,并有机械、化工、电力、造纸等工业和国家“三线建设”中建立的电子工业
20、简述贵州交通运输业的特点。答:(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2)贵州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显,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连接华南、华东的中间地带,是西北、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东南西南亚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通道。
(3)交通运输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历史上较长时期中贵州交通以河运为主。
21、贵州商业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呈现多元化格局。(2)消费品营销良好,餐饮业发展较快。
(3)商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私营和个体商业成了主力。(4)商业业态和经营方式走向现代化。(5)现代物流业起步发展。
22、简述贵州城乡建设的特点。
答:(1)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在全省以城市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带动村寨发展的城乡结合体中,城市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城市形态各具特色。
(3)城镇结构表明城镇发展空间大。(4)民族村寨建设,风格各异。
23、试述贵州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的特点。答:(1)发展方向发生战略性转变。(2)成为贵州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3)企业结构以大中型为主。(4)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5)发展非国有制工业的空间较大。(6)生产力布局走向合理。
24、目前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试述贵州旅游业的特点? 答:
(一)全省已形成红枫湖------贵阳、黄果树------安顺、马岭河峡谷-------黔西南、织金洞------黔西北、舞阳河------黔东南、梵进山-------乌江、荔波咯斯特森林-------黔南、遵义--------赤水8个旅游区;
(二)旅游线: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以苗、侗民族文化的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线;以喀斯特原始森林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旅游的特点有四个方面:(1)、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2)、结构显示的发展空间大;(3)、国内旅游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地位;(4)、国际合作推动了贵州旅游业与世界旅游业的对接。
26.贵州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围绕那些方面展开? 答: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从于和服从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认真抓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五个一工程”。(1)、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人。(2)、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主要解决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基本任务是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4)、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后增加了一首好歌、一部好广播剧等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
(一)填空题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P9) 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P11) 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
贵州省情(答案)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
《贵州省情》复习参考资料一、贵州"十二五"将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贵州省情作业答案(大体是对的,简答题自己对一下)第一次、1、发展规律动态2、欠发达欠开发3、封闭4、重庆云南广西5、咯斯特地貌6、高原山地丘陵7、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8、降低9......
2015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期末复习指南简介:2015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期末复习指南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