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插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_让绘画插上想象的翅膀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00: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让美术课插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绘画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小学美术课插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

小学美术课中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初探

摘 要: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在小学阶段,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力为主。

关 键 词:培养 儿童 美术 想象 创造 能力 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小学美术教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很多教师却因受“应试教育”的制约,都比较重视技能训练和学生的模仿能力的培养。而对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以下我就少儿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

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发展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摆

脱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而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呢?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

观察能力的培养,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角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

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是小学美术学科体现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方面,尤其在手工粘贴画中,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剪、粘贴缺一不可,充分调动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在注意、好奇、自信及对成功的期望中进行。因此,它也是训练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在表现形式方面,孩子临摹画册也是一种学画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画活的东西,多观察,多写生,自己选材自己造

型。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不能单画一种画,要让孩子广泛涉猎,包括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腊笔画等等。经过多种实践,可以丰富孩子在造型、创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能力。

对于儿童画画的兴趣,要注意“留有余地”,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让他们画厌了。儿童时期要以学文化为主,每天可有一定时间画画,保持他们精力旺盛,画兴不衰。熟悉儿童的美感情趣。

传统的美术教学受图画课、美术专业课的影响,许多教师对“美术”这个概念缺乏思考与理解,从而导致一部分教师在辅导之中只注重客观对象的描绘或脱离实际生活的想象绘画,致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依葫芦画瓢或胡乱想象涂抹的不良学习习惯。美术创作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看肯定是相当有害的。看来,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趣味学习美术的审美教育理论框架,并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兴趣辅导上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已成为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

当今的儿童的业余文化被他们周围的电子媒体强烈地控制着,在被动的消费或主动的游戏中,学生们只是在虚构和假装中领略到一个迷人的现实,虽然它有时也能唤起儿童的创造愿望,但实际上主要是电子媒体在运作控制。学校门口地摊上的溜溜

球、彩色丝线和丝带等手工制作材料都具有多样性,学生在上学前利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了。这些几乎是他们最大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兴趣就是对美术特别喜爱的情绪。有了这种兴趣,在老师家长的鼓励支持下,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审美创造,儿童表现得更加大胆,一扫成人的惺惺作态。

可以说没有美术兴趣,就没有审美创造。仅仅有美术兴趣,就一定能进行审美创造吗?不一定。对儿童来说,还有一个过程。开始阶段,他可能无从下手。其实,美术创造并不神秘,那些被大人不屑一顾的儿童行为,如缝沙袋、折纸、粘贴画等等就是一种美术创造。当儿童用自己的手和思维来涂鸦自己的想法时,不同的学生有不风的表达方式,都应当得到鼓励和支持,一如成人的观点得到尊重和理解,这不仅仅是尊重这些乱七八糟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尊重儿童的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我们曾多少次讽刺、挖苦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我们又曾多少次呵斥这些涂鸦,我们曾扼杀了多少个幻想,我们当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方法、教学过程时,我们又犯了多少次类似的错误,因此,我想在美术课上必许鼓励、支持儿童的美术兴趣,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享受自己的成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唤醒他们的审美创造愿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鼓励欣赏学生有个性的作业画面,支持他们与众不同的画法,哪怕只是一个局部,从而唤醒潜在的审美感觉。在语

文教学中一个学生造一个好句子,用一个恰当的词语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信心倍增,美术作业又何尝不可呢?教师的鼓励与表扬给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的态度可使之辉煌也可使之熄灭。这点点闪光就是学生的创造灵感,正确的引导可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创造行为,并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达到他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

(二)、倡导学生将自己的艺术兴趣带进课堂,让同学们来分享自己的创作情趣,同时学习他人的艺术创作经验,提高美术课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全班学生的审美创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美术兴趣,如穿编丝线、撕纸、贴纸等行为。各显所长,能者为师,增长才干。这种艺术行为的结果往往是一些精妙的工艺品,而这个过程便是绘画的创作素材,这些亲身体验的素材学生们表现起来得心应手,画面就显得生动活泼,而他们也乐于积极主动地进行这样的审美创造,建立自己的画册、工艺品集,在老师的帮助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展览,给学生巨大的鼓舞,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美术课适时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走进社区,看看社会的变化;还可利用便利,走进工厂,走进车间.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新世纪的学生不再是死读书的苦主,而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能力上.美术课 5

走出狭小的教室,走向社会大空间,利用环境优势,走进社区,看各色人生,体会生活,学生情感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中,首先应启发孩子们认识生活,启发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以及鉴赏艺术的能力,初步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点。如教《温暖的阳光》一课,首先通过幻灯片欣赏印象派大师莫奈、毕加索的作品——《日出印象》、《干草垛》,通过教师形象的描述及色彩冷暖的启发,让学生感受阳光下绚丽多彩的自然美,以及阳光的生命力,激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然后,让他们怀着这种迫切的心情走入自然,观察太阳及阳光下的景色,把观察到的物体加上个性色彩,反映到画面上去。他们会惊奇地发现:阳光下的物体都变成了金黄色,太阳的色彩由玫瑰红—深红—桔红—黄—白而逐渐变化,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

三、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儿童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由地使用画具,自由地去观察、认识、表现周围的生活和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学手段也应是多方面的,如《秋天的景色》这一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界,体会秋的色彩以及丰收的喜悦,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秋》来激发学生,让其沉醉于秋的美景中,随着自然美的韵律,体会出不同的感受——有的表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色,有的表现出生命、韵律的线条……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

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举创作画“想象中的机器人”为例:我巧妙设疑,先让学生用猜谜语导入课题,这些机器人都有什么作用?提问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渴望得到知识的需要感。学生围绕这个“悬念”,讨论得热火朝天,各自发表不同见解,机器人能上天,能下海,机器人能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做环保工作,能干家务活、能当警察、能招待客人……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机器人为什么这么能干?”学生思考片刻,抢着回答:我国科学家以他的知识渊博,设计了电脑软件,装在机器人身上,让它们干什么它们就会干什么?……我接着告诉学生,科学家发明机器人,目的是让机器人帮助人类完成复杂、危险、困难的工作,让我们挤出宝贵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今天老师也让同学们当一回科学家、美术设计师,想象出自己心中精明能干的机器人。当我展示几个外形不同的机器人玩具,演示其从事的工作(环境、背景)后,学生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增加了创造的可能性。“什么宇宙机器人、理发,餐厅机器人、环保机器人、潜水员机器人、消防,警察机器人、家务,庄园管理机器人……一连串的大胆构思,给画面增添了不少丰姿。经过二课时的创作,几

十张异乎寻常的 画面展现在大家眼前。特别是其中三幅作品《理发师机器人》、《庄园机器人》、《我的机器人朋友》构思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课后我将优秀作业展示在校园橱窗里,让学生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学要打破以往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多几个设想?在学生提出众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用思维独特性,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思维去探索问题,建立评价标准,筛选出最佳方案。为此,教师要做到每一次美术创造活动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块个性发挥的余地。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创造力与创造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训创造力最好的办法是多多开展创造活动。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限制,教师倾向的束缚,能随心所欲、独立自主地得以发展。因此,每学期我都设计适合学生创造力发挥的活动课。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我特地以家乡脍炙人口的民谣为创作题材,与学生共讨论,认真筛选,启发学生用联想,发散思维进行大胆构思,从中寻找灵感和创造动机。总而言之,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美术比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天地。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画“桔”的教学,可通过“吃、看、想、画”的方法进行。教师拿出桔子问同学:“桔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学生抢着答:“太阳”、“卫星”、“皮球”、“毛线团”、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待到学生画差不多了,教师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镰刀”、“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游戏又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邀请同学们参加游戏活动,学生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展开了生动的想象,仿佛已经置身于充满笑声的游乐之中,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效果很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艺术。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成功的美术教育中得到的,将是审美艺术的熏陶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题目:《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单位:漳平附 小 作者:罗语心联系电话:*** 字数:3220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常说小......

让梦想插上翅膀

让梦想插上翅膀让梦想插上翅膀1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来到了20xx年,这时的汽车早就变样了。现在的汽车不仅能在陆地上行走,也可以在天空中自己翱翔。样子也是千变万化,可以依......

让梦想插上翅膀

让梦想插上翅膀大洪山风景区庹家中心小学四年级 杨莹瑜理想,多么美好的字眼,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有一个航天梦。别看我是一个女孩,但我依然对宇宙有着浓厚......

让梦想插上翅膀

让梦想插上翅膀随州市大洪山风景区庹家中心小学四年级 杨莹瑜理想,多么美好的字眼,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有一个航天梦。别看我是一个女孩,但我依然对宇宙有......

让作文插上翅膀

让作文插上翅膀作文的翅膀是什么?是想象。作文要大胆而合理地展开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文章便神采飞扬、增光添辉。让作文插上翅膀,要联想。要善于由眼前的或想到的一件事物想起......

下载让美术课插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美术课插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