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写作和技巧讲稿_调研文章的写作方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6:30: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调研文章写作和技巧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调研文章的写作方法”。

调研文章写作与技巧

按照这次培训的有关安排,我就如何写好调研文章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对于我们一些检察干警来说,写一篇调研文章是一件痛苦的事,不愿写、不想写,不仅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还要杀掉我们多少脑细胞,如果科室内有调研指标,领导又有交待,就勉强写一篇,或让别人写好挂上自己的名字,算是交差。宁愿去办案子,不愿动笔杆子。的确,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思维是一种苦难,很痛苦”。写一篇好的调研文章,是很磨脑筋的,但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写文章就像女性“十月怀胎”,是一个艰难的孕育过程,出成果就像“一朝分娩”,痛并快乐着。因此,作为一名检察干警,不仅要能办案,还要能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撰写文章材料,成为一名多面手,文武双全。

今天主要讲四个问题,一是调研文章的概念和类型;二是调研文章的作用和特点;三是调研文章的写作和技巧;四是注意事项。

一、调研文章的概念和类型

既然是调研,就要对那些比较前沿的、边缘的、新出现的问题或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或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思考,而不只是对一般问题的随便谈论。调研文章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而不靠是道听途说、闭门造车、苦思眠想编出来的,它不是“象牙塔”里的学术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必须认真 1 思考、深刻分析、潜心研究。因此,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起草者要静得下心,定得住神,离得开热炕头,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苦头。

二、调研文章的作用和特点(一)作用

1.总结经验成果。通过反映工作上的突出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榜样,以此推动面上的工作。通常在某项工作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时候,在人们对某项工作普遍感到难度很大、需要示范引导的时候,或者工作中出现某方面的突出典型,需要扶持和宣扬的时候,就需要这类调研文章。例如《××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实践与启示》

2.揭示事物问题。通过反映工作中某种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暴露其真相,找准根源,分析危害,以期引起有关党政组织、有关部门或全社会的重视,促成问题的解决。例如《对卫生系统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3.理论研讨功能。通过对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的分析探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指明努力方向。例如《逮捕必要性问题初探》。

(二)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研文章首要的、最大的特点。调研人员必须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性。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特别是大型调查研 2 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为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调研文章的写作,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所揭示的问题要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文章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要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但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并不是要求在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三、调研文章的写作和技巧

从调研文章的写作环节来说,可以分为写作前准备、撰写、修改、定稿等四个环节

(一)写作前准备

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我们打开电脑,轻轻一搜,应有尽有,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如何有效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一线去认真调查。俗话说:“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就是这个道理。搞调研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不行,到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不行,必须扑下 3 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以真心换实情、以勤奋换素材。(收集资料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文章时应特别注意的。)

(二)撰写(研究写作阶段)

1、找准角度,选好课题。

主题是调研文章的灵魂,对调研文章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选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或调研课题,是非常重要的,题目或课题选好了,就找准了方向,就有可能出高质量的成果。否则会事倍功半。那么我们该如何来选题呢?在确立调研课题时,一定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避免一般化、重复性的研究,使选题切中关键,抓住“牛鼻子”。

通俗而言,可归纳为十六字:老题新作、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新题精作,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布局和拟定提纲。这是调研文章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原则就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调研文章的内在的逻辑性,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调研文章的提纲有两种,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 4 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罗列出来。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3.写好草稿。这是调研文章写作的草拟阶段。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夹叙夹议,既有事实陈述,又有理论高度,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写出好文章。在草拟时要注意: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文字规范,专业术语应规范,如:“逮捕必要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三)、修改阶段

文章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具体修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自己对草稿应作些反思,看看已写的东西是否都是自己想表达的。随时考问自己:我的观点是否正确?我的论证是否严密?我的语言是否精炼?内容与文章主题是否相符?文章的论证是否充分?等等。写作的过程往往是自己代表别人与自己辩论的过程,要尽量以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论文,必要时可与行家进行探讨。如需要补充论证的,不妨再找些资料进行补充。

2.学术规范问题。即要做好论文的注释工作。一篇好的论文,或者说一篇要拿去参加评奖或发表的论文,应当把所 5 参考的书目和论文标注出来,标注得越具体越规范。直接引用的观点和语句,在引用处应加注释,并注明见何人何文;别人的观点和语言你又作了修改、缩写、归纳和变通的,也应加注释,并注明参见何人何文。如果参考的是书籍,应注明何人著的何书,何出版社何时出版第几版第几页,尽量使用修订本;如果参考的是文章,应注明何人写的何文,何杂志等几期第几页。论文加注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脚注,即页中附注,注在本页的下端,这种注释方法最便于阅读;二是尾注,即注在论文的末尾,这种方法适用于注释量少时,如果太多就不便于阅读了。总之,注释详细的论文,评委或编辑看了第一印象就比较好,觉得你很诚实,很规范;没有注释的论文,文章越好,评委或编辑看了可能怀疑就越多。

3.是多些交流。文章形成后,要避免敝帚自珍,本着“丑媳妇也要见公婆”的勇气,多给同事们看看,讨教看法,以求观点完善。

(四)定稿投稿阶段

文章修改后,最后进入定稿环节,稿件经过千锤百炼后,花费了调研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如果不能及时转化应用,就是对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因此,作者应及时向相关报刊进行投稿,转换为学术成果。

投稿前请先认真阅读投稿须知,每种刊物对稿件有不同要求,应按期刊的具体要求撰写论文,注意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和要求,比如字体,行距,脚注等。

四、撰写调研文章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一)两个误区。一个是文字能力不等于调研能力。就像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文章,更不是调研文章,文字能力和调研能力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字能力是起码的要求,是个基本功。就像我们中学生写作文一样,文通句顺,主题思想突出,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这是文字能力的范畴。而调研能力是在文字能力的基础上,赋予文章一定的思想性和创造性。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写出一篇文通句顺的文章,不是困难的事情,但却是有无价值的问题。我们所要求的调研文章,必须有价值方面的要求。所以说,我们培训的主题是如何提高调研能力。个别同志文字能力不是很强,文字功底不是很厚,那就更需要提高了。今天的培训对我们来说,主要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能力。我们现在用钢笔写字、电脑写字,过去用毛笔写字,写出特点就形成了书法。为什么有的人能练成书法家,有的人练不成,有的成为“小家”,有的成为“大家”,道理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看,凡是成为大书法家、书法大腕的,他有自己独到的探索,有非常良好的文化底蕴。他们首先是学问家,有深厚的学问做背景,所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秀于外慧于中,字写得非常有看头。假设没有这样的文化底蕴,即便是笔墨成山,写的字与字帖一模一样,甚至像印出来的一样,但你永远也成不了名,成不了家,为什么呢?关键是没有自己的东西。写得很好看,但是很俗气。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只能算一个写字匠,成不了书法大师。所以说,从文字能力到调研能力,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 7 性认识的飞跃。我们千万不要仅仅满足于自己文字水平过硬,而要追求调研能力过硬,把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融会贯通于文字之中。文以载道,文字能力只是一种外在的“体”,调研能力是一种内在的“魂”,有“体”无“魂”那就只能是行尸走肉,因为它没有思想。第二是写得多不等于写得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当然多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较高的要求,没有有意识地向高层次发展的主观愿望,虽然写得很多,但也是一个低层次的东西,高不起来。(就像武侠小说中的连武功一样,别人都连九阴真经了,你还在练三脚猫功夫,怎么能提升功力,怎么能和别人比)

(二)四个问题。第一,思想性不够强。文以载道,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缺乏思想性的文章,实际上是缺少灵魂的文章。一篇好的调研文章应当有思想、有观点,都应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但我们有些文稿,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讲材料的时候缺乏观点,讲观点的时候缺乏材料,导致有的是若干相互不能贯通的观点罗列,有的是材料简单、机械的堆积,或者是爱拣现成的,看到报刊杂志上有好的文章,拿过来稍作加工,换个事例;或是改头换面,变个说法,就成了自己的作品。第二,逻辑性不够强。有些文稿,一是概念不明确,前面是一个概念,下面论述的是另一个概念;二是判断不恰当,比如,对某一项工作,没有很好地沟通,情况还没有掌握准,就武断地作结论;三是思路、条理、层次不够清楚,缺乏合理、完整、严密的逻辑框架。第三,引据生搬硬造。有的同志写调研文章,四处引经据典,将别人的观点 8 进行拚凑,洋洋洒洒一大篇,通篇没有一句是自己的。这样的文章,写起来费劲,看起来没劲。做调研文章,有的时候引经据典十分必要,可以让读者了解不同的观点,但绝不能没有自己的观点。一篇文章没有了自己的观点,就好比一个人没有姓名,是难有立足之地的。第四,缺乏简洁性。文风还不够朴实,文字冗长,大话、空话、套话过多,能用

一、两句话说明白的事情,往往用了很大一段。有的修饰性语言过多,内容前后重叠,文字不简练,谁都能懂的道理,反反复复地说;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却没有说清楚。一篇调研文章,写成了“八股文”,读者看起来就会感到吃力。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我们的文字材料量比较大,有一些要求时限还很急,没有回旋时间。但更多的是主观上的原因,至少有四个方面:第一,对实际了解情况不够。这不是文字功夫问题,而是草拟文章的人对实际情况了解的若明若暗。比如,对一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现在能做到的是什么,自己心里都不清楚,表现在文字或文稿上,就是抓不住问题,抓不住要害,只能原则性地要求一番,搞出的文字缺少针对性。第二,问题没有想透。有时对情况知道一些,也有条件把情况搞清楚,但没深入思考,提出的意见、观点往往是浅层次的、粗线条的,容易挂一漏万。第三,驾驭文字能力不强。想表达的东西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想说的话写不出来,缺乏应有的文字训练。有时即便勉强写出来了,也不是那么回事儿。第四,工作不够投入。9 同等情况下,重视不重视、认真不认真,效果不一样。有些同志满足于一般化,本来有条件能做好的,由于不投入而没做好。比如,错字、别字、漏字、语病等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态度不认真,导致不应该成问题的成了问题。

(四)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要学习。学习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看起来很简单,说起来也很容易,但真正做到却不那么容易。怎样通过学习来提高文字水平,我体会,一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会落伍。就检察工作而言,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解决。我们现在承担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大家都很忙,但不管怎么忙,都要挤时间、找时间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一种工作常态、一种生活习惯。每个人就天赋而言相差不大,一个人一生能否有所成就,能否有较大价值,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特别是在于善不善于学习,善不善于总结。如果我们每天能坚持学习一小时,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 坚持下去,必将有所收获,而且这种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二是立足岗位学习。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作为检察干警,要认真学习研究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有关组织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的有关文件,学习省市委和省市委领导对组织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学习组织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不仅要学 10 习、要熟知,而且要吃透条规背后的精神,真正做到学懂、学通。三是拓宽知识面。知识面是思路宽的重要前提。我们不能局限、满足于检察业务的学习,应多学点历史,多读一些经典著作,有条件的话,也应该读一些逻辑性强的书籍,大家会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此外,还要博览群书,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现代科技、法律等知识,这些能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四是讲究学习方法。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和组织工作实际,每个阶段突出一个主题,组织专题研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要带着问题学,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把个人自学与互动交流结合起来。提倡我们干警自由组合,自选题目,组成一些研讨小组,围绕某一专题搞一些学习探讨,形成一些小切口、大纵深,小题目、大价值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工作。

二要实践。这个实践有三层含义。一是深入实际。我们只有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多看多问,了解真实情况,了解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我省组织工作当前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掌握大量鲜活的、具体的、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能贴近实际,才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勤于练习。读十篇不如作一篇。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对于提高文字水平是十分必要的。练习可以先易后难,也可以借鉴优秀的、成功的文稿模仿着写,这样文字水平就能提高的更快一些。多练笔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进行认真修改,多写多念多比较。因为在草拟调研文章过程中,疏忽和瑕疵在 11 所难免,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其逐步接近完善,才能使文字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三是鼓励实干。写字是一个苦差事,谁干累谁,提高文字工作水平,不仅需要大海捞针般的筛选素材,收集信息来源,还需要绞尽脑汁的思考,发现与提炼闪光之处。材料任务紧急的时候,还需要加班加点,熬夜奋战。整天对着文件、电脑,也容易使人目昏眼花,视力下降,身心劳苦不安。因此,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止得住心境。

三要积累。提高文字水平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积累很重要。积累多了,文字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古人讲“厚积薄发”,积之越厚,发之愈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同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除读书、看报太少外,恐怕还与不善于积累材料有很大关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做好积累:一是理论政策方面的积累。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及组织工作政策法规,特别要注重收集领导讲话和理论文章等。二是事实材料的积累。主要是反映检察工作基本情况、数据比例等材料,以及正反两方面各个领域的典型案例。没有这些基础材料,写文章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三是对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类。检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要按照职能来整理和归类,对不同的职能进行了解和学习,这样我们在写文章时,所需要的素材就会很好的找到。

四要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想提高文字水平,关键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用心去投入、用心去思 12 考、用心去感悟。要用心去思考文章写作的技巧。落笔前,要先把事情想清楚,想不清楚就写不清楚。在想清楚的前提下,理出一个中心或基本观点,围绕这个中心点,设计完整合理的逻辑框架,寻找几个支撑点,搜集有关资料,形成文稿的提纲。落笔时,要对使用的材料核实准确,对相关背景交待清楚。同时,要注意字法、句法、文法,注重语言的锤炼,一字一句地斟酌,使文字准确、简洁、鲜明、易懂,力求平实中见精彩,自然中有韵味。要多看、多研究经领导修改过的文稿,体会到“应该这么写”的道理、“不应该那么写”的原因。不仅要向领导学,还要向同事学,向自己过去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以此提高撰写调研文章的悟性。要全身心投入。每一位同志在起草文稿时要端正态度,投入足够的精力。如果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使出十二分劲,到最后能有七、八成的成功就已经很不错了;相反,如果只投入七、八分精力,那么这个稿子肯定不行。

以上是我对调研文章写作的几点认识,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水平有限,讲的不正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对大家提高写作水平有所帮助。

最后,祝大家工作都有新进步,谢谢大家!

写作和

写作范文和模板一、书信1.投诉信Dear Sir or Madam,I'm writing to lodge the complaint about the poor quality of…… that I purchased from Sun Appliance Company.Fra......

写原创文章有技巧

写原创文章有技巧靠文字为生的人都知道,文章的原创性很重要。什么样的文章算是一篇原创文章?即是在搜索引擎上没有被收录的文章。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写作和包装技巧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写作和包装技巧真实,是电视专题片的生命,这里所说的“包装”,是在新闻成品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它的目的和作用不是改变事实,而是要使新闻作品中传递......

拍照技巧讲稿

拍照技巧内容提要Chapter1 认识数码相机部件及功能 Chapter2 拍照的基本规范操作 Chapter3 如何正确取景 Chapter4 相机的日常维护 数码相机部件及功能以下以一款CANNON小型......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培训心得肖红英2011年10月宾馆为我们准备的培训课程上,我们学习了团队合作、沟通技巧、服务礼仪、危机公关、激励管理等重要课程,为我们在平时工作中遇......

下载调研文章写作和技巧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研文章写作和技巧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