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展望新世纪的学习_百年反思与新世纪展望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6:25: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1展望新世纪的学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百年反思与新世纪展望”。

1.展望新世紀的學習‧

錄(9009-9303)

90-1開學典禮講詞90.09.01‧

‧‧‧‧‧‧‧‧

‧‧‧‧‧‧‧‧‧‧‧‧‧‧‧‧‧‧‧‧‧5 2.啟發智慧,有效學習‧

‧‧‧‧‧‧‧‧‧‧‧‧‧‧‧‧‧‧‧

90-1期末結業式講詞 91.1.30‧

‧‧‧‧‧‧.‧3.熱愛學習,熱愛工作,邁向南彰第一技職學府‧4.付出最大的熱情、全心投入、迎向變革‧5.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6.良師是經師亦是人師‧

‧‧‧‧‧‧

‧‧

90-1期末校務會議91.1.30….8

90-2期初校務會議91.02.18‧

‧‧‧‧‧‧‧‧‧12 15 17

90-2開學始業式講詞91.02.19‧

‧‧‧‧‧‧‧‧

‧‧‧‧‧‧‧‧‧‧‧‧‧‧‧‧

對91年實習教師談話91.08.09‧

‧‧‧‧‧‧‧‧7.二十一世紀教師的使命‧8.感恩 慎始 尊重‧

‧‧‧‧‧‧‧‧‧‧‧‧‧

91-2期初校務會議91.09.01‧

‧‧‧‧‧‧‧‧‧‧‧‧‧‧‧‧‧‧‧‧‧‧‧‧‧‧‧‧‧‧

第三期實穗刊頭文稿91.09.28‧

‧‧‧‧‧‧‧‧‧21 9.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培育‧10.超越自我 終身學習‧

‧‧‧‧‧‧‧‧‧‧‧‧‧

91年第1次家長委員會議91.10.27‧

‧‧‧‧‧‧

‧‧‧‧‧‧‧‧‧‧‧‧‧‧ ‧

災區重建職業訓練班結訓典禮91.11.23‧

‧11.從知識經濟時代談起‧

‧‧‧‧‧‧‧‧‧‧

第二專長班第二期結訓典禮91.12.09‧

‧‧‧

2631 33 35 38 12.人的方向,由自己決定‧13.成功來自習慣‧

‧‧‧‧‧‧‧‧‧‧‧‧‧

明倫國中學生參訪講詞92.01.09‧

‧‧‧‧‧‧‧‧‧‧‧‧‧‧‧‧‧‧‧‧‧‧‧‧‧‧‧‧‧

第四期實穗刊頭文稿92.01.17‧

‧‧‧‧‧‧‧‧14.美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15.團隊合作、創造價值‧16.辛苦耕耘 歡笑收割‧

‧‧‧‧‧‧‧‧‧‧‧‧‧

91-1休業式講稿92.01.20 ‧

‧‧‧‧‧‧‧‧‧‧

‧‧‧‧‧‧‧‧‧‧‧‧‧‧‧‧

91-2開學始業式講詞92.2.12‧

‧‧‧‧‧‧‧‧‧

‧‧‧‧‧‧‧‧‧‧‧‧‧‧‧‧

91年高三學生包高中誓師大會92.03.03‧

‧17.堅強勇敢誠實謙和的崇高人‧18.以終為始 習慣成自然‧

‧‧‧‧‧‧‧

92年崇高畢業典禮祝詞92.6.12‧

‧‧‧‧‧‧‧

42

‧‧‧‧‧‧‧‧‧‧‧‧‧‧

91-2期末休業式講詞92.06.30‧

‧‧‧‧‧‧‧19.談互動式的有效教學‧

‧‧‧‧‧‧‧‧‧‧‧‧‧‧‧

91-2期末校務會議92.06.30‧

‧‧‧‧‧‧‧‧

20.實習教師如何建立教學檔案‧21.音樂是生命的永恆‧

‧‧‧‧‧‧‧‧‧

實習老師講座92.07.01‧

‧‧‧‧‧‧‧‧‧‧‧‧

‧‧‧‧‧‧‧‧‧‧‧‧‧‧‧‧‧‧

「崇高仲夏之樂」音樂會文稿92.8.16‧

‧‧22.攜手栽培高競爭能力的孩子‧

‧‧‧‧‧‧‧‧

92-1新生親師座談會講詞92.8.31‧

‧‧‧‧‧23.共同思考高職轉型之可行方向‧24.正確的態度比什麼都重要‧25.成年禮省思‧

‧‧‧‧‧‧

92-1期初校務會議92.09.01‧

‧‧‧‧‧‧‧‧‧

‧‧‧‧‧‧‧‧‧‧‧

92年第1次家長委員會會議92.10.05‧

‧‧‧‧‧‧‧‧‧‧‧‧‧‧‧‧‧‧‧‧‧‧‧‧‧‧

進修學校高一成年禮活動講詞92.10.20‧

26.思考未來學校發展方向及面臨問題高職轉型研究致全校教師說明函92.10.29‧27.培養健康休閒習慣‧

‧‧‧‧‧‧‧‧‧‧‧‧‧‧‧

‧‧

進修學校92年校慶趣味運動會講詞92.11.9‧28.心理補償的正向功能‧.‧‧‧‧‧‧‧‧‧‧‧‧

第九期實穗刊頭文稿93.03.31‧

‧‧‧‧‧‧‧‧‧‧‧

展望新世紀的學習

90-1開學典禮講詞 校長劉澤宏/90.09.01

壹、展望新世紀的學習:

從科技發展或社會經濟變遷,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一九九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為適應未來社會變遷的需求,人類必須進行四種學習:

一、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人類必須具有基本認知能力,透過基本認知能力,隨時學習,才能擁有廣博知識,俾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同學在新學年開始就能認真學習,期使學業與技能並進。加強課業輔導、技能檢定及競賽。

二、學會做事、做人(learning to do):人類必需具有情意層面認知與處理事情能力,包括處理人際關係、社會行為、解決問題等能力。統一集團用人的哲學:學問雖然要好,但是不如會做事好;會做事雖然重要,會做人更重要。

三、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ing together):人類必需具有相互了解,和平交流及和睦相處能力,才能以理智、和平方式解決各種衝突與挑戰。

透過「禮貌運動」的推行,希望都能做到「問早道好」、「輕聲細語」、「服儀得體」、「環境整潔」、「安全有序」。

四、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人類必需具有如何學習的能力,學習適應及自我發展。

『正向思考的力量』、『思考致富』二書都在闡述一種信念:個人能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誘發正向事件,只要相信其可能性就可以辦到,也就是激發自我潛能的極限。

US堪薩斯大學心理學者查爾斯•史耐德(Dr.Charls Snieder)研究指出:「大一新鮮人對未來的正向感覺,比他們的 SAT分數或在高中的平均等第,更能準確地預知他們的大學成績。」

心理學家瑪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生理、安全、社會、尊重、自我實現)。

有鑑於此四種學習的必要性,因此,將列為校務規劃、推動的重點工作。

貳、加強繼續升學能力之培養:宣誓辦理加強課業輔導是基於下列幾項趨勢。

1.終身教育已是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所必需。

2.當前國家景氣嚴重衰退影響國計民生甚鉅。經濟成長率持續滑落、失業率繼續升高,家庭經濟受到影響。

3.高學費時代來臨:私立學校學費數倍於公立學校、補習班學費也貴得驚人,家庭負擔吃重。

4.現階段高職教育目標已兼具繼續升學及就業準備雙重功能。5.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繼續升學意願99%以上。(畢389人、考377人、錄322人、國71人)

6.提升學校績效及學生素質是師生共同的期望。

因此,為配合多元入學方案之實施,鼓勵同學能繼續進入技職教育進修的機會。學校師長在暑期中共同研擬加強輔導同學繼續升學有關課業輔導方案,希望協助同學完成升學理想,並能減輕家庭負擔,所以讓我們一起發揮正向思考、追求自我實現,有困難者學校會給予必要之協助。

啟發智慧 有效學習

90-1期末結業式講詞 校長劉澤宏/91.1.30

一、智力的再思

我們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智力觀念,都來自傳統的智商測驗(IQ Test)。智商測驗是法國心理學家比涅(Alfred Binet,1857-1911)首創,用來客觀衡量理解力、推理力和判斷力。當代的研究顯示,這種智商觀念有兩個顯著的缺陷:

第一個缺陷是它認為智力乃天注定,無可改變。在新的《自然》期刊上,德福林(Bernard Devli)發表了他針對兩百多份智商研究案例所做的統計學上的評論。最後認為,基因對於智商的影響不超過百分之四十八,其他百分之五十二來自產前照顧和出生以後的環境與教育。

對於智力的約定俗成的看法中,還有一個漏洞:由於智商測驗(以及SAT之類的學力性向測驗)只衡量語言及數學推理能力,這種對智力的褊狹看法,早就受到當代心理學研究的徹底駁斥。

二、多重智力理論

心理學家嘉納(Howard Gardner)在他的著作《心靈架構》(Frames of Minds)一書中,提出了一項多重智力理論,假設每個人至少具備七項智力,這七項智力的代表天才如下:

※邏輯∕數理:居里夫人

※言辭∕語言:莎士比亞

※空間∕機械:米開朗基羅

※音樂:莫札特

※肢體∕運動覺:拳王阿里

※人際∕社會性:甘地

※自我認識:德雷莎修女。

三、命好不如習慣好 ──普瑞爾的故事

普瑞爾(Louis Braille,1909-1952)才三歲便雙眼失明,失去了用眼看世界的能力。

普瑞爾有著積極、進取、光明心態,充滿熱情、有信心、全力知行,並且把工作當作是人生使命,在重重打擊、挫折、嘲笑中仍不放棄學習和研究工作。

1929年,當普瑞爾二十歲時,他的普瑞爾凸點盲人點字系統正式完成了。雖然表面上「命不好」,但他的「習慣好」,故能創造出豐盛的生命。

普瑞爾是命不好但習慣好而活出生命的光輝;這正是「命好不如習慣好」的寫照。

四、虛心學習再創新機

這裡要強調不斷地積極學習。唯有不斷積極學習,大腦的無限潛能才會被激發出來。多看好書、多聽好的演講、積極地做事、實踐抱負,這些都是良好的積極學習。

另外,我們要強調的是虛心學習,把原來的成見暫時拋開,讓新的想法、看法容易地占有我們的注意力;否則,學習的效率就會很低。

如何才能虛心學習呢?我們需要有尊敬的心。對人、對書、對事物有尊敬的心時,我們的心自然就會打開。

達文西:達文西的儀態優雅美麗,善於說故事,有著幽默家、魔法師和音樂家的諸多才華,在年輕時候極可能是恣意享受生活的。對維持健康提出下列明確的建議:

謹防憤怒,避免悲痛的心情。

※讓頭腦休息,保持心情愉悅。

※夜晚要保暖。※適度運動。

※避免荒唐無度,注意飲食。

※想吃時才吃,晚餐吃得清淡。

※吃飽飯從餐桌站起來時,保持身體挺直。

※吃單純的食物,素食是好方法。

※細嚼慢嚥。

※定時如廁。

現代心理學研究顯示,唸書或工作一小時之後,花十分鐘徹底休息,在這十分鐘之後,你對於剛才所研究的素材會比一小時結束時記得還要清楚,心理學家稱這個現象為「回想效應」。

五、更SMART的奧祕

你可以藉助一個簡單的字,使你所有的目標都很「S M A R T」。S(Specific):明確界定你究竟想要達成什麼目標。

M(Measurable):決定你自己究竟要如何衡量你的進展。

A(Accountability):百分之百投入,為達成目標全權負責。

R(Realistic and Relevant):設定既有企圖心而且可以達成的目標。

T(Time Line):時間表。設立達成目標的明確時間表。

達文西知道,終生學習有多麼重要:「鐵放著不用會生鏽;靜止不動的水會腐敗;天一冷就結成冰。我們的聰明才智如果不勤於使用,就會白白浪費。」學無止境的精神,是達文西心靈的電源。

所謂的「文藝復興人」(uomo universale),向來指的是一位面面俱到、均衡圓滿,對藝術及科學都多方浸淫,於其中游刃有餘的人。現代的文藝復興人除了熟知古典的通識之外,還必須:

一、諳電腦。

二、深諳心靈的運作模式:先要能欣賞人腦的潛力及智能的多樣性。

三、具備全球意識:現代的文藝復興人對於各種不同的文化也能處之泰

然。衷心感謝與支持熱愛學習、熱愛工作,邁向南彰第一技職學府

90-1期末校務會議校長室書面資料

校長劉澤宏/91.01.30

一、真心誠意--對自己負責

所有有成就的個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只對自己負責,用正確的方式去追尋自己的理想。John Wooden:「對我而言,成功不是打敗某人,而是由知道自己已經盡力時所生出的平安良心。這是每個人只能替自己判定的事。我能欺騙別人,騙不了的是自己!」

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對學習的熱愛,對工作的熱愛,對自己的工作的熱愛才能導致精通與成就。

二、教育品質成敗始於決心--決心發自內心

教育品質是可以達成的、可以衡量的、有利可圖的,只要我們立志、去暸解,並且願意苦幹。人只要真正懷著事關自己之心而想達成,就會想法子去實現。教育品質意識運動的目的,是要讓人人覺得自己在團隊中的新態度裡都有一份參與。

三、建立學習型團隊--成為南彰化第一技職學校

Peter Senge提到,偉大『團隊』(team)以特有的傑出方式運作,互相信賴對方,讚賞彼此的優點、容忍缺點,並且截長補短、互相支援;團隊有個遠大於個人目標的共同目標,並且能夠創造出卓越不凡的成果。這種團隊,就是一個學習性組織。

四、全員參與不斷改善--與同仁共勉

Philip Crosby對全員參與的態度建設基準為重視6C: 1.要對品質的本質理解(comprehension)2.表明決心投入、認真做到(commitment)3.要有實行能力(competence)4.要能溝通、交流、交際(communication)5.凡有錯誤就必須有矯正措施、改正活動(correction)做事要持之有恆、一貫(continuance)--持之以恆的專業成長,因應技職教育變局,工作的內容不斷在改變,辦公室科技也不斷進步。因此,在職訓練與進修必須繼續不斷進行。付出最大的熱情 全心投入 迎向變革

90-2期初校務會議校長室書面資料 校長劉澤宏/91.02.18.一、迎向變革

我們現今處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變革是常態。變革是有痛苦和冒險,變革要下很多苦工,但是除非一個組織認定主導變革是它的任務,否則這個組織不可能存活下去。

二、認識資訊革命對教育工作的衝擊

新資訊革命已經轟轟烈烈地展開,它必然會席捲整個社會的各種機構。它會顛覆組織和個人對資訊的定義。這不是一個科技、機器、技術、軟體或速度的革命,而是觀念的革命。

三、提升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

廿一世紀,最可貴的資產會是知識工作者和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知識工作者自己必須面對下列問題:

1.知識工作者必須對自己的貢獻負責。在教學品質上應該如何負責,知識工作者需要有這種自主性,但也意味著責任隨之而來。2.知識工作者的工作要包括不斷的創新。3.持續的學習和教導,必需成為工作的一部分。

四、勇者畫像—羅斯福眼中的勇者,與同仁共勉

羅斯福的名言: 「他人的批評無關緊要。真正重要的,是實際做事情的人,也就是臉上刻著汗水、塵土及鮮血痕跡,不斷的嘗試錯誤,不斷地接受物質匱乏考驗,仍然鼓起勇氣往前的人。因為他們知道,未經過錯誤及匱乏的考驗,不能算真正努力過。他們知道,付出最大的熱情及全心投入是值得的,因為他們終於將獲得成功的果實與令人稱羨的成就。就算最後失敗了,他們也比那些膽怯、冷漠的平凡人強得多。因為後者既不知勝利,也不知失敗為何物。」

五、全心投入重點工作方向—教育前部長曾志朗先生:「有投入必有成果。」

1.營造優質的成長學習環境:配合多元入學方案,鼓勵優秀學生就讀本校。課業輔導與技能輔導並重、逐步調整課程架構與內容,以符合輔導學生繼續升學需要。

2.推動人性化及多元化教育:實施知情融合的全人(生命、人權)教育,藉由多元活潑的課外與社團活動,激發學生多元智慧,提升學生輔導效能,建立新的價值典範。

3.追求學術卓越發展、提升知識競爭力,鼓勵同仁利用機會進修學位,增進專業素養。

4.持續校園綠美化、改善較學與生活設施、規劃同仁文康活動,共創融洽溫馨、有情有義的校園氣氛。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90-2開學始業式講詞

長劉澤宏/91.02.19 今日是新年正月初八,中國人傳統習俗要到元宵才算過完年假,所以大家也還有幾分年節的歡樂喜氣,敬祝大家新年萬事如意。

我發現有三句話可以涵蓋修身養性、進德修業的方法,容易記又容易掌握,那就是口說善話,心存善念,身行善事。

一、口說善言-「聲」、「色」俱佳,講話要輕言細語,待人態度要微笑寬柔

語言是表達思想、感情的溝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說好話如口吐蓮花,自己歡喜對方也受用,就像目前流行的溝通兵法也就是雙贏的溝通技巧。所以我們想要生活完美,說話就要藝術,要隨機應變且能活用,就像跳恰恰,你進我退、我退你進,如果能將譴責換成讚賞而達到目的有什麼不好呢?在靜思語中上人也提到人與人之間相處,都是以聲色互相對待。講話是聲,態度是色,故而與人講話,「聲」要輕言細語;待人態度,「色」要微笑寬柔。

日本玉盯本泉東小學校的校長森田俊次先生,因校內的學生常口吐獩言又打架搗蛋,所以積極推行五句話:『是』、『謝謝你』、『對不起』、『哦!什麼事』、『我就來』,因而改變了全校師生和學區裡的社區氣質。

前總統府秘書長黃昆輝先生:「逢人減壽、遇物加價」的妙喻,如果每位都能縮小自己,用積極的傾聽,加上開放式的問話,再配上悅耳的好話,適時的讚美,彼此之間就不會有不愉快的事了。

二、心存善念:正向思考、願力--駝背王子你相信嗎?心理有意無意的想法,經過日積月累的凝聚,會產生實現的力量。生命教育法的精髓就是要徹底相信且把握住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本質,是具有神性、佛性、是善的,而這些良好的本質及潛能如果不去觸發它是不會呈現的,於是我們要用『觀』去發掘,也就是一種意念,根據專家說『觀』就是創造,依照所觀,出現形相,這就是我們在教育上常聽到的庫夜暗示法或比馬龍效應。所以我們認定自己是好學生時,自己就容易表現出好學的行為,反之也一樣。

三、身行善事

一部影片「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的內容是描寫一個男人,每天鬧鐘在早上六點中響起,他起床後都是活在同樣的一天,每一件細微的事都不例外,也就是說他沒有明天。剛開始他還能忍受,但日子久了,生活過得千篇1律,每天面對著像錄影帶一樣重覆的事、物,感覺乏味、又無聊透了。

他開始感到生氣、厭煩、憤怒,甚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他連想死都死不了,於是他改變生活方式,和同樣的人說不同的話,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同樣的事情,但時間久了依然無趣。於是他開始醒悟,要好好的活,好好的利用每一天:

 他去學鋼琴、學冰雕,手藝隨著時日而精湛。 待人處事也由冷漠、刻薄而變得熱情、寬厚。

 他買下保險推銷員的每一項保險,讓推銷員覺得信心大增。 讓靠乞討維生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天能吃飽喝足,而不須在寒冷飢餓中死去。

 幫助因食物哽咽有生命危險的人撿回性命。 接住原本會從樹上摔下而摔死的小孩。

也就是他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讓所有他知道的事物都能有起死回生和轉緩的餘地,他覺得生活充實且有意義。

當第二天鬧鐘六點再響起時,他發現情境和以前不一樣了,欣喜欲狂,不敢相信下又推開窗看,大地一片銀白祥和美麗,景色全變了,啊!他高興得眩然欲淚,因他終於找回了明天。男主角在不斷的刺激與打擊下學習、成長,一直到他真正的找到了生命的真諦。

我們常常會後悔日子的流逝,也常想假如時光能倒轉,一切重來一次,自己將會如何做,該多好!那麼在深思熟慮後,在後悔之餘為什麼不好好的把握住當下這一片心,過去的不去妄念,未來的不去奢求,好好的利用每一個今日,每一個時刻,付出自己的力量與愛心,我相信我們的未來將是光明的。

良師是經師亦是人師

對91學年實習教師談話 校長劉澤宏/91.08.09

一九九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出版的「學習:內在的財富」(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一書中,就明確指出:「終身教育概念是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一把鑰匙」、「終身教育將居於未來社會的中心位置」。該書並指出未來人類要能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必須進行四種基本的學習,這些是教育的四個支柱。

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為因應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社會遽變所帶來的迅速變革,每個人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才能對問題作深入的了解,並謀求解決。欲具有廣博的知識,個人就要作終身的學習。這是激發個人終身學習的動力,也是終身學習的基礎與憑藉。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這是指除了學會職業知能之外,並要學會具有應付各種情況和共同工作的能力,包括處理人際關係、社會行為、合作態度、社交、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革新、勇於冒險的精神等。這些是目前學校教學中相當被忽視的一面。如果學生均能邊學邊做,能在學習活動中參加一些職業活動,進行學理的驗証,則「學會做事」的期望就能達成。因此,學校與工作之間的交替是相當重要的。

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由於地球村的形成,人類相互依賴日深,彼此相互了解、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處的需要日益迫切,故必須學習尊重多元,以理智的、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相互合作,共同解決未來各種可能的風險和挑戰。

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二十一世紀要求人人都要有較強的自主能力和判斷能力,也要求每個人擔負較多的社會責任。因此,要透過學習讓每個人所有才能均能充分發揮出來。準此,人類對自己要有更深入的了解。

過去的教育比較偏向教導學習知識,較忽略教導學習做事,對其他兩種學習也較忽視。在終身學習的社會中,四種學習支柱均應同等重視。為因應社會改變所帶來的種種挑戰,學習是每個人應付挑戰的良方。每個人都要進行上述四方面的學習,才能不斷因應社會的變革。終身學習社會的建立,就是給每個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及學會發展的有效途徑,它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願景。

二十一世紀教師的使命

91-2期初校務會議校長室書面資料 校長劉澤宏/91.09.01

自 l980 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即受到教育改革浪潮的衝擊,教師成為改革訴求的「標的」,或被要求改變,或被要求配合教改策略。在面臨這許多的教育改革要求與壓力時,教師如何因應與調整?個人認為:

一、培育2l世紀學生須先有2l世紀的教師

在邁向2l世紀之際,世界許多國家均在為其子民進入2l世紀而預備,其勾勒出未來世紀理想學生能力之藍圖,有待教師們栽培。

二、終身學習下教師必須持績進行專業成長

資訊之發達與知識的膨脹,知識也就相對地快速陳舊,「終身學習」乃成為吾人無以規避的責任,特別是專業的成長。

三、學校本位管理運用事在必行

美國在 1975-85 第一波教改將學生成就低落歸因於教師教學績效不彰,因而採取規範機制(regulatory mechanism)要求教師遵從。事後證明此舉非但未能增加學生成就,且引發一些優艮教師困痛恨過於一致的標準及外部控制而離職,因而引發第二波以學校本位管理及增加教師權力(teacher empowerment)的改革方案。

四、教師心理調適及教育理念的亟待確立

面對教改壓力下,建立教師本身的教育理念與面對教改的原則,或能擺脫「隨波逐流」的困境。由經驗、學識與良知所建構的自身哲學,或許是引導教師走出重重教改迷霧的明燈。

美國在一九八六年成立「全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Profeional Teaching Standards)訂定嚴格的教育專業標準之五大核心信念。這五大核心信念描繪理想教學的願景、應該受到尊重的教學價值觀與信念,是優秀的老師應該知道與做到的事:

一、老師必須關注學生,帶領學習。

二、老師必須熟悉自己的專業,以及教學的方法。

三、老師要負責管理與督導學生的學習。

四、老師能夠有系統的思考自己的教學,並從經驗中學習。

五、老師要結合家長、專業人士及社區的力量。

因此,我相信有尊嚴的良師必定有使命感,才能帶好每一位學生,使其具有繼續學習的興趣、信心和能力;以下提出幾點與同仁共同努力:

一、釐清教育的主體,奉獻一切為學生服務。

二、澄清成就的對象,學生的學習權益優於一切。

三、重視學生基本能力的學習,培養學生帶得走的基本能力。

四、適時的讚美與肯定學生的表現,接納每一位學生。

五、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為自己的教學策略提供充分的理由。

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攻堅〞的學習態度。

七、承認個別差異存在的事實,採用適當的差別待遇,讓學生快樂的學習。

八、運用多元成就的眼光看學生,一致性的價值會使素質愈好的學生

受害愈深。

九、照顧弱勢的學生--為人道關懷做最佳的詮釋,讓學生能專心向學。

感謝全體同仁全心合力奉獻,希望在分享學生的成就中,維護我們的帥道尊嚴。祝福大家

感恩 慎始 尊重

服務一週年感言,第三期實穗刊頭文稿

校長劉澤宏/91.09.28 自從去年八月加入員林崇高行列,轉眼已逾年餘!這段日子以來,感佩、感謝、感恩全校師生們的努力與及家長會的支持,校務得以在既定的計畫中推動,不論課業輔導、課程調整、教學設備添購、校園硬體設施整修、上下學學生專車及人員進用…,都能順利展開。

雖是如此,我無時不刻思考著,究竟自己是否扮演好「校長」的角色,作為員林崇高創校五十二年以來「最年輕」的校長,倍感任重道遠,畢竟,第一次當校長就來到具有悠久歷史與優良傳統的員林崇高,心頭的負擔並不輕鬆。

一、見賢思齊、全心投入

「歡喜做、甘願受」這是謹記在心的自我勉語,一年來我自認全心力地投入校務工作,我以教育當「志業」--所以無悔地付出;參考前賢優良風範而思齊,無私心地與同仁共同規劃校務發展,教育事業需要「用心」投入,與師生追求員林崇高「脫胎換骨、向上提升」的心意,未曾改變也未曾減弱。

二、清新活力、全人尊嚴

這是我到任時所提出的員林崇高願景,並時刻自我檢視與反省。這一年以來,我透過與師生們「走動式服務」,希望將「自律自信」、「自尊尊人」融入同學們的生活規範與學習中、融入老師們的教學專業中,以營造員林崇高「有情有義」的校風,此情此意我對全體師生深具信心。

三、慎始敬終

禮記•表記篇有句話:「慎始敬終」,新學年開學典禮我用來和師生共同勉勵追求。俗語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高中階段是人生旅程中相當重要的關鍵,做為崇高學府的學生,請想想:

(一)Who are you?你是誰(什麼身分)?高中學生應有其本分,包括品德(人際關係)、學業、技能和強身。

(二)Why you come here?為什麼來這裡?高職是選擇教育,但不是學習的終點站。

(三)What to think about?什麼是值得思考?生涯如何發展?

(四)Where you to go?你的走向往何方?

(五)When to start?什麼時候開始出發?

(六)How to do it?如何達成目標?

另一方面,有些人常有錯誤的觀點,認為開始做好一點就行了。其實不然,好的開始只是奠定基礎而已。是否能真正的成功,就要靠過程中努力的工夫了,換句話說是否能「持之以恆」!。

四、以理相待、相互尊重

這一年以來,同學們經由各種管道表達意見,大致理性而中肯,這是值得鼓勵的好現象。但在校園網路上盡情揮灑,所表達的想法,對員林崇高有相當高的期待,自有「今日我以員林崇高為榮,明日員林崇高以我為榮」的使命感,也相當值得肯定。至於文章中的細節、用字遣詞,只要是理性的表達,都應該被尊重;只要是善意、有建設性的建言,都應該被接納。如此,員林崇高才不致淪為一言堂。

人生而有禮,才能看重自已,也才能設身處地人著想,尊重他人。生而有禮,才能勇於認錯,而且能培養不恥下問的胸懷。生而為人,不可無禮。人一無禮,就無所不為,也就不能有所為。網路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溝通管道,過多的干預與過少的規範,都可能損及團隊的形象,干預與規範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點,是大家所關心的,我認為「意見表達無他,尊重而已」。

談尊重先從自尊做起,「自尊」是了解並欣賞自己的價值,給自己較高的評價,以發揮自己的才華,建立自己的信心,有自信心的人就會有智慧的思考,而不致於出現無理、失禮的人身攻擊,期盼諸生在師長指導下孕育更高雅的「講理而有禮、自尊而能尊人」的校園氣氛。

適值師生們的園地--『實穗第三期』出刊,聊表數語表示祝賀,並與大家共勉。

廿一世紀的人才培育

九十一學年度第一次家長委員會議致詞

校長劉澤宏/91.10.27 壹、感謝熱忱撥冗參加會議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本校家長會九十一學年度第一次家長委員會議,感謝各位熱心家長熱忱參與家長會並擔任委員,而且各位能在百忙中撥駕蒞臨參加本次會議,謝謝大家。

家長會的功能眾所週知,主要在協助學校發展,助解學校的困難﹐員林崇實高工家長會在歷任會長、委員的熱心參與和良好經驗傳承﹐會務日俱規模,發揮了相當大的助力,也奠定了員林崇實高工深厚的基礎,在此先向歷任前會長、委員致敬,表示由衷敬佩之意。貳、一流學府—要有好老師、好家長和好學生

過去我們常說:「要怎樣的學校,就要有怎樣的校長。」也就是說校長是扮演校務領導的角色,在過去威權時代而言,校長是很有影響力的。但是由於時代變遷,民主化的意識抬頭,教師、家長、甚至於學生,對於校務意見的表達日益殷切。因此,我們現在要說:「一所一流的好學校,應該要有好老師、好家長和好學生。」 參、員林崇高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所在到校服務一年多來,我見證了國立員林崇高是一所一流的好學校﹐因為我們有好老師、好家長和好學生。」因為,我發現國立員林崇高這裡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所在,許多事情都在師長、家長和學生溫馨互動、理性溝通,用真情真意,來促成、表達、實現我們的理想,諸如加強升學的課業輔導、解決通車困難的學生專車、學生宿舍伙食、課程調整‧‧,面對這些對友校來說是很困難的、很棘手的問題,而本校在師生、家長「充分溝通、理性表達」中,展現了「有情有義」,我們都一一實現了!

肆、教育要因應廿一世紀人才培育的需要

面對廿一世紀的來臨,是一個全球化的競爭時代。因此,人才培育乃是事關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最近台灣半導體之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也特別指出廿一世紀人才培育的重要,他認為廿一世紀人才應具備的條件,包括:

一、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有批判性思考,建立正確的自我人生價值。

二、具有創新的能力: 創新才能存在,停滯就會被消減。

三、要有突破挫折追求成功的意志力:人生難免碰到挫折,要能有堅忍不退縮、勇於面對挑戰的毅力。(生命可貴、珍惜生命)

四、具備民主素養:要有服從多數、尊重少數的氣度,要競爭而非鬥爭、要爭氣而不鬥氣。

五、與人溝適的能力:與人相處要相互理解、真誠、同理心,合作才能加速進

六、具備多國語文能力:英文是全世界共通語言是不爭的事實,如能具備第二外國語言則如虎添翼。

七、具備國際觀:在地球村中放眼天下,應具備國際視野,用誠信立足世界。

伍、認識世界各國教育改革核心理念--多元智慧理論

自從一九零五年法國心理學家比奈(A.Binet)及西蒙(T.Simon)等人發展出世界第一個智力測驗以來,語言、數學、空間推理能力,已被認為是決定一個人智慧高下的標準。

一九八三年迦納出版「心理架構一多元智慧理論」一書,駁斥傳統狹隘的智力理論,指出至少有七種基本智慧的存在。這七種智慧代表每個人七種不同的潛能,這些潛能只有在適當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發展出來。由於此七種智慧被發現普遍存在於人群當中,因此多元智慧的理論已廣為心理及教育學界所接受,也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迦納認為多元智慧包括:

一、文字/語言智慧 : 說與寫的能力。

二、邏輯/數學智慧 : 推理、計算及掌握邏輯思考的能力。

三、視覺/空間智慧 : 繪畫、攝影及雕塑的能力。

四、音樂/藝術智慧:察覺、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

五、肢體∕運作智慧:善於運用整個身體表達想法、感覺的能力。

六、社會/人際智慧:察覺並區分他人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的能力

七、自我認識/內省智慧:有自知之明,並據此作出適當行為的能力。學校教育應以多元智慧觀來啟發孩子的潛能,懇請家長一起配合孩子成長,今天感謝各位委員的蒞臨,深信有家長和學校的親師合作,崇高學子必能在進德修業有所精進!

超越自我 終身學習

災區重建職業訓練班結訓典禮致詞 校長劉澤宏/91.11.23 今天是歡喜收成的時刻,在此舉行91年災區重建工作職業訓練班結訓典禮,除要感謝政府德政,也要再次提起政府辦理災區重建職業訓練班,辦理第二專長訓練主要目的:

一、提昇社區民眾就轉業知能,改善基本生活。

二、提高學習內涵,以因應當前急遽變化的多元社會。

三、倡導終身學習提供社區民眾進修機會。

其次,要談談人類為何需要再學習,我想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來思考

一、知識經濟時代--強調知識創新

生有涯而知無涯,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可以創新、應用及發展,成為個人最大的財富,透過不斷的學習,個人可以累積知識,進而創造財富,因此學習成為知識經濟時代致富的不二法門。

二、學習如何學習是人類內在的食糧與財富

然而面對科技不斷的創新,知識半衰期不斷的縮短,學習如何學習也成為主導新世紀最重要的能力。由於醫療科技日益發達,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但知識的壽命卻越來越短,兩相消長的情況下,個人若停止學習。將面臨知能提早老化的情形,現代人所害怕的老人癡呆症也就提早降臨。因此學習不是受教學生的專利,是所有人的義務,不是年輕人必備的職場教戰本領,而是所有人內在的食糧與財富。

三、藉由學習來發現自我教育是一種主動學習的過程,應藉由學習來發現自我,唯現行教育體制在在充滿考試引導教學的影子,全人的學習、內在的需求完全被漠視。終身學習超越傳統的思考,尊重個人主體性,打破校園的圍籬,強調自我導向學習,使學習不限教室、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因此必須重新思考學校教育的定位,以終身學習本質思索教育的內涵。

四、終身學習的概念源於學習權的提倡。

終身學習的概念源於學習權,一九八五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在巴黎召開第四次國際成人教育會議宣言,特別對於學習權(learning right)提出界定,所謂的學習權是閱讀和書寫、提出問題與思考問題、想像和創造、瞭解人的環境和編寫歷史、接受教育資源、發展個人和集體技能的權利。經由學習權的主張,學習不再為少數特權所壟斷,每個人均有公平發展潛能的機會,有助於全人教育的實現。最後期勉各位學員:短期訓練是引發再學習的火苗。

一、感佩認真積極求進精神—今日頒發學員研習證書,有十一學員領到全勤獎,都是了不起的事。禮記-表記篇所謂『慎始、敬終』,美國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 書中人類學習的七個主要因素:第一條件:積極投入;第二條件:以終為始;都是在強調積極求進。

二、承續不斷學習-廿一世紀人才基本條件之一,學校將不斷提供學習資源,提供終身學習的班次,期待再次相會,祝福大家。

從知識經濟時代談起

第二專長班第二期結訓典禮講詞校長劉澤宏/91.12.09

一、知識的重要性愈發顯現

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不同階段的生產技術,形成不同的社會組織與結構,影響財富的創造與分配方式,自然資源,勞動力,資金與文化形態,為人類經濟活動中重要關鍵。其中人類知識的程度占有重要角色,人類文明演化至今電子網路時代,「知識」的重要性愈發顯現。

二、未來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競爭

萊斯特.梭羅(Lester C.Thurow)所著 Building Wealth,經齊思賢翻譯的時代出版,書名為【知識經濟時代】,內容說明 :我們正面臨全球第三次工業革命,未來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競爭,富國與窮國差距會愈形擴大,對個人和國家而言,創造及運用知識的技術將成為競爭的關鍵,點出未來必備的知識內涵。

三、智慧財產權保護愈顯必要性

以全球層面來說,跨國企業興起,國際競爭新秩序形成,智慧財產權保護愈顯必要性,從 Napster 在網路上廣受歡迎。提供MP3音樂檔案交換服務的軟體,受到美國唱片業控告,使智財權在網路環境下受到重視,也是新潮流的開端。

四、講究用知識包裝

電子網路世代的興起,具有知識與創造力的人才是國家社會,企業的最大資產,不論是執行的政策或販賣的商品都講究用知識包裝,像我們的喝的礦泉水都特別強調具有某種飲用效能(如:最近千億生物科技公司出產的活化態微量元素系列產品,可以為您尋找健康之鑰,因為富含礦物質微量元素‧‧)。

五、高學歷高所得,低學歷求職難

知識經濟衝擊就業市場,造成高學歷高所得,低學歷求職難。由於資訊社會的發展,使得經濟活動的投入,由物質面轉向知識面,且因工作可以自由移動的特性,勞工與全球經濟產生更多互動,就是意味知識性工作因資訊傳遞無國界的特性。

六、國際間資訊流通迅速擴張,勞動問題日趨複雜

網路的使用:使開發中國家和未開發中國家在成本上相互競爭,已開發國家要更敏銳處理資訊社會就業造成的衝擊何影響。此環境下,開發中國家會出口低技術勞工至已開發國家,已開發國家專注技術密集的經濟活動,且因國際貿易相關智慧財產權保護範圍擴大,使知識資源擁有者疑慮消除,國際間資訊流通迅速擴張,勞動問題日趨複雜。

七、台灣職場將逐漸 [白領化]

經建會預估在民國一百年,白領階級由目前 38.3% 提升到 44.3%,起因於技術進步,自動化程度加深以及產業升級等因素,包含主管與經理人員、專業人員、技術人員及助理專業人員、事務工作人員等[白領階級]就業人口比重增加,以生產線作業員為主的[藍領階級]較易被自動化設備取代,將降低比重,服務員與銷售人員因商業更加發達,就業比重也增加之故。

八、台灣是否將面臨高失業率時代 ?!

1、成熟型科技產業外移,新興產業未見雛形。

2、以往中高齡失業多能維持在 1% 以下,由於產業結構的巨變,加上勞動條件及社會安全制度的改變,已讓中高齡勞動力不像以往般容易就業。

3、主計處預測,今後 3% 以上失業率將成常態。

九、結語

面對急遽快速多變的時代,我們都要適應變遷,掌握變局,不斷的追求知識,不斷地學習,才能保持不敗。億萬年前即存在恐龍和蟑螂,為何恐龍消失?而蟑螂仍存在?適應變遷—適者生存、優勝劣敗。古人說:從頭到尾踏實地做完一件事,就是了不起的事,各位都做到了,恭喜大家。

人的方向,由自己決定

明倫國中學生參訪講詞 校長劉澤宏/92.01.09

外在的大環境如此,教育界也將面對相同的情況。因為要增進國家競爭力、培養具生存實力的下一代、要改善目前的教育缺失,教育改革是不得不走的一條路。而在理由這麼充分、動機這麼正當、方向這麼明確下,你要選擇成為哪一種人?

在目前的情況下,個人的努力是決定自己成為哪種人的關鍵所在。而在觀念及行動上應有以下的改變:

一、不做知識的懶惰蟲:

不要吝於投資自己,努力現在,投資未來,要提高自己專業的附加價值,使自己具備多重的、高度的工作能力。透過各種管道,不斷的進修、求知,培養自己不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能有存活的本領,你可以在上班時動腦筋思考改進自己的工作,或者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充電學習。

二、不要給自己設限:

不要怕否定自己,要堅定的相信自己有高度成長、發展的空間,轉型改變是一個痛苦的歷程(理論上文化的演變必須緩慢而漸進),甚至對大多數人是不公平的。但是我們不能這樣想,如果你不想變成第二種人的話。

三、不要怕犯錯:要有勇氣嘗試新事物、新方法、新技術,重新開始,甚至不要怕否定自己過往的一切。因為,如果沒有否定自己的勇氣,個人或團體便會失去創新的能力。

四、不挑工作項目:

成功的人不論什麼工作都不挑,不討厭、不選擇工作,不論什麼工作都積極的去做:包括級務、行政工作、教學科目,只要我們心存「吃苦當作吃補」、「做別人的工作、學自己的功夫」、「別人摸魚,我要捕魚」不論做什麼工作都積極的站在學生、學校、自我成長的立場來思考,從裡面一定可以獲得自我的成長。

五、在內心要有危機意識:

要常常思考自己在整個環境中的定位和存在的價值,不要問學校能為我們做什麼?而是要問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而我們在教育改革或自我成長中又付出了什麼努力?

六、努力創造附加價值

只會死記法律條文的律師、只會記帳的會計師、只會遵循教育部指示的教師,將來都有可能被光碟CD-ROM 取代(如:Quicken Family Lawyer)要避免如此,就必須努力創造光碟片無法提供的附加價值:

七、結論

王大空先生說:「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由自己決定」生涯規畫等同於安身立命(金樹人民88),安身容易,立命難。安身只是生涯規畫的一部分,每一個人必須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協助,求得自己力命之所在。花是花,我是我。而在追求「專業」的新世代;做你所愛,愛你所做。在生涯發展的歷程中追求深植於生命的樂趣,努力去完成個人的生涯發展任務。

成功來自習慣

第四期實穗刊頭文稿 劉澤宏/92.01.17

我相信每位同學都想要獲得真正成功的人生,換句話說,就是每個人都不要黑白的人生,而想要的是彩色人生。我知道有好幾本書談到如何成功的書,其中又以被推舉為全美國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者之一,《時代》(Time)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所著的「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國內是由天下雜誌出版,行銷全球千萬本以上,精闢的指出如何養成成功的習慣。我認為養成成功的好習慣,就等於培養出成熟的人格,也就等於獲得真正成功的人生。

在「與成功有約」這本書中,作者史帝芬‧柯維(Stephen Covey)談到一個人的成功來自他的習慣,我們如果能培養成功的習慣,就會成功。他認為一個人要培養七種成功的習慣:

一、主動積極(Be proactive)

二、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四、雙贏思維(Think Win-win)

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六、統合綜效(Synergies)

七、不斷更新(Sharpen the saw)

前三個成功的習慣會使我們從依賴的個體走向一個獨立的個體,可以為我們贏得個人的勝利;後三個則會使我們從獨立的個體走向相依的群體,可以為我們贏得公眾的勝利,最後一種習慣則是使我們進入成功的循環,越來越成功。

面對急遽快速多變的時代,大家都需要培養成熟的人格,而我們已經知道成熟的人格可以經由養成習慣來塑造。所以,何不即知即行,從今天、從現在就開始?希望大家在面臨各種問題時,都能夠用較寬關廣的態度來面對。因為,給別人機會就等於給自己機會,而越多的機會,離成功也就越近。

美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

91-1休業式講稿 校長劉澤宏/ 92.01.20.在今天結業式中,首先要代表全體同學,向勞苦功高的全體師長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謝謝全體師長無怨無私的奉獻。

記得本學年之初以「慎始、敬終」,希望大家思考為何而學習?要往哪一方向努力發展?也提出「努力放輕鬆、衝刺拼前途」勉勵同學。一個學期很快過去了!同學們是否知道自己有些進步?讓我們來回顧有哪些重大的進步: 壹、生活常規方面

勤學習慣大幅改善

記得上學年剛到學校服務時,沒有資料可以知遭同學每日缺曠情形,於是拜託訓導處教官開始統計追蹤每日同學上學缺曠情形,約有近二十位同學缺席,到現在我們全校1150位同學中,平均每天不到三位缺席,甚至是經常全員到齊,這是很難得也是很不容易的進步!這樣難得的進步,讓我們用熱烈掌鼙來互相其勉,再接再厲再創更多全勤紀錄!● 記過處分大幅減少

去年十二月學校接受教育部聯合訪視時,拜託訓導處統計上學年與本學年同期間同學被記過處分的數字進行比較,結果發現上學年度被記過者達368人次﹐而本學年僅僅36人次;被記大過處分者,上學年度38人次,而本學年僅僅4人次;更難得的是本學期沒有發生同學之間肢體糾紛的情形,也創下本校長期以來,學期結束沒有同學因記滿三大過,而必須由訓育委員會討論去留的紀錄。同學們這樣的優異表現,讓我們用熱烈鼓掌來互相慶賀!我想先從以上兩點的優異表現來看,本學年我們獲得全團輔導工作績優學校的殊榮,正是對我全校師生的最大的肯定,也是實至名歸。

當然,我們還有好多的優良表現,諸如糾察服務隊(每天的上放學交通服務)、志工服務隊(星期六清晨不畏天寒來掃街服務)。貳、學習成果表現方面:

從心理學的研究證明:「生活態度會改變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影響學習成果。」由於同學們在生活常規方面明顯進步,加上課程的調整與課業輔導的實施,同學們在學業表現也有明顛進步。

● 英文能力提升

例如英文老師告訴我,他們發現同學有相當程度的進步,也證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體育競技成績輝煌

另外,我們參加體育競技也獲得不錯的成績,事實上同學們都是投入相當的心力(星期六清晨田徑隊同學來校勤練),成功絕非偶然!參、用智慧征服比命運一與同學共勉

肆、莎士比亞--「智慧是命運的征服者」,人生從呱呱墮地,在嬰兒時代就經常跌倒,大人總是安慰說:「跌得多,長得大!」以此推想,跌倒不可怕,重要的是跌倒後要能站得起來。從歷史上看,多少人希望考取功名,雖然一次又一次的名落孫山,只要鍥而不捨,最後

一樣能考取功名,如《儒林外史》的王進士,不就是這樣嗎? 古人說:「飽暖思淫慾」,韓愈在師說文章也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因此,我認為「最安逸生活,也就最接近墮落!」 伍、美國心理學家卡‧羅吉斯:「美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非目的和狀態,是方向而不是終點。」雖然寒假來臨令人興奮,但能懂得把握時間即時衝刺,所謂「眾人皆醉我獨醒!」尤其是高三學長姊,希望能抓住時間善加利用來開創彩色未來人生。

團隊合作、創造價值

91-2開學始業式講詞 校長劉澤宏/ 92.2.12

團隊合作、創造價值;我們平實、快樂的工作、真真實實的創造財富。

一、E世代3C文化:

1.創新(Creative):「照章行事(Doing Busine as usual),不求創造與改變是罪惡」。

2.溝通(Communication):內部鬥爭,不好好溝通罪該萬死。3.改變(Change):「不變是最大的風險」,誰怕改變呢?必須學會隨機應變,以順應瞬息萬變的大環境。

二、成功的企業文化共通的特色 1.能促進公司達成目標 2.鼓舞員工士氣

3.使公司發展出良好的授權制度,免去不必要而官僚化的作業關卡──聯邦快遞的企業文化可說完全滿足這三項的特點。

三、勇於變革

聯邦快遞營運的第一條規則,就是改變規則。它改變遊戲規則並非僅為自己,而是為了所有相關者的利益。

切勿因為可能有利於其他人,就打消改變的念頭,因為最了不起的變革,往往都是有利其他人的。

改革的主要目的在造福客戶,而非贏得競爭對手。如果改革能讓顧客享受更好的服務,其他對手是否會模仿你之類的問題,就一點也不重要。

推動改革切莫舉棋不定,否則若讓競爭對手捷足先登,就算你趕忙推出同樣的服務,被搶走的客戶也不可能全拉回來。所以,「我最早」,要比「我也有」要好。

四、不落俗套獎勵辦法

1.BZ獎」(Bravo Zulu Awards)。在美國海軍,BZ旗義中就是『幹得好』。

2.「發現新客戶獎」(Finder's Keepers Awards)。

3.「最佳表現獎」(Best Practice Pays)。這項團體性質獎頒發對象為聯邦的領導小組。

4.「金鷹獎」(Golden Falcon Awards)。受獎人由顧客提名,以表揚這些運務員、或其他員工雪中送炭的精神。

5.「領導五星獎」(Five Star Award)。用以表揚過去一年中表現傑出、且對公司整體目標作出有力貢獻的主管。

6.「摘星暨超級巨星獎」(Star/Super Star Awards)。用以褒揚公司內表現最出色的員工。

五、學習型組織--全贏團隊

1.相互支援:聯邦快遞在管理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區,但是各區之間的藩籬並不難跨越。出現狀況時,其他人可輕意跳過邊界,趕來伸出援手,但若是失敗,卻絕不能怪責他人。

2.聯邦快遞的每位員工都有自己的份內事得完成;但是不論何時,他們也有責任協助解決同事或其他單位的問題。整個公司都充滿了這種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精神。

3.「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精神展現的範例之一是,在聯邦快遞,所有先進員工都得將推銷經驗及訣竅傳授給後輩,連最高管理階層也得如此做。

4.若員工都有「不知為不知」的精神,更有助於公司培養相互學習的環境:在封閉企業體內,每個人互疑互懼,多數員工都不願承認自己有所不知,他們認為這是軟弱的行為。

六、重視訓練

許多公司往往不了解,訓練才是造福員工的關鍵。聯邦快遞透過項目廣泛的在職訓練,不斷地在員工身上投資。

佛萊德.史密斯深信每個人的頭腦都應不斷充電,跳出既存的思考框架。所以他規定,不論在服務站或其他單位的所有主管,都應將25%的工作時間花在學習上,也因此聯邦快遞領導陣容才會這麼堅強。

一旦員工晉陞資深經理人,他們就有資格參加「領袖研究所」(Leadership Institute)的各種課程,以進一步培養個人及團體管理技巧;這些課程包括「如何熱愛工作」、「善用團隊力量」、「參與式領導」等等。

辛苦耕耘 歡笑收割

91學年度高三學生包高中誓師大會校長祝詞 校長劉澤宏/92.03.03 今天是本校史無前例的預祝高三學長升學包中誓師大會,這是一個令人特別振奮的時刻,我和同學們一樣的期待,都想邁向璀璨的康莊大道;同學們心裏頭都在想:我一定要考取自己所嚮往的第一志願學校。或許,我們對「不經一番風霜苦、焉得梅花撲鼻香」這句諺語都耳孰能詳。或許,我們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俗話當成老生常談。但是,我們往往就會忘記了實踐的功夫!

有句西方諺語這麼說:「NO PAINS, NO GAINS.」、「NO GAINS WITHOUT PAINS」。PAINS意思是:歷盡千辛萬苦、嘔心瀝血;GAINS意思是:獲得、贏得、收穫、美好的成果。沒有歷盡千辛萬苦、嘔心瀝血就不會有收穫、美好的成果。

雖然,有人說:「邁向康莊大道上,已經排滿了等待成功的隊伍!」這句話說明了現實生活充滿競爭和挑戰。但是,我們不能不戰而慄!不能不戰就棄械投降!否則怎會有成功的機會?

或許也有同學想重考,就算是要重考,也要趁早從此刻開始奮發圖強!過去,員林實中有顚沛流離的歷史血淚故事,也有榮耀學校的傑出校。今日,員林崇高有崇高理想、逺大抱負的崇高青年;去年學長考取國

立院校72人比前年44人增加50%以上,總考取率近七成!崇高同學們,尤其是高三學長們:

讓我們用實際的行動,改寫崇高的嶄新紀錄; 讓我們用旺盛的鬥志,創造崇高的優秀傳統;

請從此時此刻開始牢記「NO PAINS, NO GAINS!」並能身體力行。最後,讓我們用虔誠的祝福,敬祝崇高的高三學長 如願包中第一志願 敬祝員林崇高校運昌隆 敬祝員林崇高永垂不朽

最近有個高三班級很關心學校發展,希望用嚴格的處罰規定來處理訓導問題。但也希望學校不必輔導同學一些校外活動規定,這實在是很矛盾的。同學們會喜歡學校用最低層次的制約手段,來處理同學的生活常規嗎?答案應該是不喜歡!我和大多數的同學感受應該一樣,我們可以開發人性最原始的真誠良善本質,運用高層次的鼓勵與引導措施,就像今天的誓師大會,意義上不僅僅是吃吃包子和吃吃粽子而已。我們應該齊心發揮共同的願力,共同塑建崇高人新圖像,一起追求德行、學問和技能一起提升。

再次預祝崇高人 旗開得勝 馬到成功 金榜題名 全部高中第一志願

堅強勇敢誠實謙和的崇高人

九二年崇高畢業典禮祝詞 第五期實穗刊頭文稿 校長劉澤宏/92.6.12 加入國立員林崇高大家庭以來,即將屆滿二年,也是第二次歡送崇高人畢業,心中有祝福亦有期許。今天,我想用麥克阿瑟將軍《為子祈禱文》中的一段名言:「在軟弱時,能夠堅強不屈;在懼怕時,能夠勇敢自持;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和同學共勉:  堅強信心不屈撓

首先,期許全體崇高同學要具備堅強不屈的信心迎接挑戰,並且永遠保持一顆年輕上進的心,冒險患難,為人之所不能為,成人之所不能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信心有如太陽,在你向祂奔馳之時,人生的陰影與重負就會拋諸腦後,而成功與勝利的果實自然等著你去擷取。 勇敢自持不懼怕

殘障文學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1968)就是真正勇敢者的寫照:海倫凱勒,她幼時因病眼瞎耳聾不能說話,她的家庭教師教她學會寫字、手語、到用口語對話,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在二十四歲時大學畢

業,並成為著名作家。她除從事寫作和巡迴講學外,又積極散播愛心呼籲人們幫助殘障者而不餘遺力。同時亦投入勞工團體和民權組織,鼓吹反戰、種族和性別平等。她豐富精采的一生,是勇敢自持不怕橫逆的明證。 誠懇踏實不氣餒

所謂「誠實」就是誠懇實在,不虛假。由於時代價值觀的改變,誠實的觀念也越來越淡薄了。而從人際交流的觀點來看,率真、不做作,才是一切快樂和創造的來源。為什麼兒童常會讓大人喜愛,就是他們單純的心思,令人感受到純真可愛。當我們處在挫折失敗的時候,請記住一件事:怡然自處,排除外在不必要的困擾。 謙恭溫和不自傲

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只要我們能待人處世人謙卑、恭敬,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準」,宇宙只有五尺高,而昂藏六尺之軀,吾人豈能不低頭?所以,成熟的稻穗總是愈飽實而愈低頭,所謂「滿招損、謙受益」,謙虛的人一定有福氣,因為謙卑的人不自大而能得到許多尊敬,謙虛的人能動心忍性,能做到他人所不能的成就!

以終為始 習慣成自然

91-2期末休業式講詞 校長劉澤宏/92.06.30.一、首先要感謝和恭喜全體師生共同對抗SARS獲得階段性的成功

由於SARS襲擊柬南亞地區,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目前仍眾說紛紜。根據研究指出:有60%的民眾對於SARS疫情的散播感到害怕或非常害怕;而最害怕的事情中有82%是害怕自己或家人被傳染。另外,有67%的民眾表示SARS疫情對於個人的日常生活已造成影響;而影響最大的事情主要為「到公共場所活動」(40%)與「影響工作或學習」(23%)。本校全體師生在對抗SARS的防疫工作獲得階段性的成功,除了感謝全體師生全力配合抗SARS措施,在此仍要呼籲全體師生繼續做好體溫檢測、勤加洗手,少去公共場所!

二、感佩師生的努力證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一)從今年學長姊參加四技二專統測成績來看,尤其是一般共同科目都有明顯的進步!這當是我們長期努力的成果,也應驗了英文中的一句諺語:「No pain,No gain」。意思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除了調整課程和加強課業輔導之外,在師長的指導鼓勵之下,同學們在課外時間的利用,也有明顯的改變,例如資三甲班多數同學、電三甲班部分同學

和其他自動自發的同學利用夜間或假日留校自修,我們也看到電機科二年級同學在夜間,拜託老師加強專業科目輔導。另外,我也看到許許多多老師利用課餘時間,為同學加強課業和技能訓練,令我相當感動和佩服。

另外一句英文諺售:「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從前述的師生努力事實,證明了我們的師生都有共同的願景,也用具體行動來實現理想。

三、不但要有始有終,更要以終為始

有一個探險家隻身到南美的叢林中,找尋古印加帝國文明的遺跡。他僱用了一群當地的土著作為嚮導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叢林的深處前去。那群土著的腳力過人,儘管他們的身上揹負笨重的器材及行李,但仍是健步如飛地在叢林中前進。來自文明地區的探險家可沒有這麼好的體力,在整個隊伍的行進過程中﹐每次總是探險家先喊著需要休息,讓所有土著停下來等候他。日子一天天在趕路中過去,探險家雖然體力跟不上,但也希望能夠早一點到達目的地,一償平生的宿願,好好地來研究古印加帝國文明的奧秘。

到了第四天,探險家一早醒來﹐便立即催促那群土著打點行李,準備上路。不料領導土著的翻譯人員卻拒絕行動,令探險家為之惱怒不已。經過詳細的溝通,探險家終於暸解,這群土著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一項神秘的習俗,在趕路時,皆會竭盡所能地拼命向前衝,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探險家對於這項習俗好奇不已,詢問翻譯的嚮導,為什麼在他們的部族中,會留下這麼耐人尋味的休息方式。

嚮導很莊嚴地回答探險家的問題道:「那是為了能夠讓我們的靈魂,能夠追得上我們趕了三天路的疲憊身體--」探險家聽了嚮導的解釋,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許久,終於展顏微笑,心中深深認為,這是他這一趟探險當中,最好的一項收穫。

應該休息時,則能夠放鬆自我,讓疲憊的身心休息,好讓靈魂得以追得上充滿幹勁時的步調。掌握工作及休息之間的脈勳,是讓我們持續為未

來打拼的無窮動力。

記得本學期曾經向全體師生介紹過史蒂芬.柯維所寫的(與成功有約)一書,作者在書中歸納七種成功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1.主動積極,2.以終為始,3.要事第一,4.雙贏思維,5.知彼解己,6.統合綜效,7.不斷更新,休息之後以終為始,週而復始,習慣成自然(Habit makes all things easy.)。要不然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那是impoible!

談互動式的有效教學

91-2期末校務會議校長室書面資料校長劉澤宏/92.06.30.一、教學是有系統的師生互動歷程

教學是一有目的、有系統的師生互動的歷程,教師在教學中有兩項重要的任務:

(一)執行有效的教學活動以增進學生的學習;

(二)建立好課室管理,以維持上課的秩序(Rink,1998)。學生的有效的學習端賴教師有效的教導,班級秩序之維持則有賴於教師有效的班級經營。而學生行為管理是有效教學的先決條件。因此,拜託教師同仁多留意學生行為管理技巧,教師必須具備行為管理技巧,來解決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生行為問題,維持上課的秩序並指導學生學習自我管理,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控制,專心從事於教室的互動,才能提升教學的品質及效益。

二、認識學習金字塔

『學習金字塔』將學習方式分成七級,並用『平均保存率』分別評估不同學習方式的效果。

學習金字塔從上到下代表教學法的演變過程,最古老學習方式是─『聆聽』,一人開講,眾人奮筆的場景,學習平均保存率也最不理想,學生不知不覺掉入『學而不思則罔』的陷阱,這是傳統填鴨式教育問題所在。

因此教師必須準備投影片(Visual Aid),以彌補上述的缺失及提高學習的平均保存率,來幫助學生將學習提升到『聽與看』的層級(第3級)或者再積極發展教具,使學習晉升到第4級(示範∕展示)。

從『學習平均保存率』來看,這些努力當然都能提升學習效果。但是從本質上來看,第1級至第4級的學習卻都沒有真正跳脫『單向式學習』的窠臼,以至於就學習效果而言,也終將面對一個難以跨越的障礙。

人類的可貴就是無論挑戰多高,就會有樂於接受挑戰的豪傑應運而生。在這些豪傑的努力下,個案研討(Case Study)、專題工作坊(Workshop)、角色扮演(Role Play)等『互動式的教學法』逐漸應運而生,讓學生在互動中思考所學回應問題,更讓學習從一個靜態的狀況轉變成『學』與『習』兩個動態的過程,提升了學習的平均保存率,進而脫離了死記強背的泥沼,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提出幾個守則與同仁共勉:

一、The teacher is a leader, the leader is a reader.所有的教師都應具有「閱讀」的興趣,能多讀一點有益身心的書,以及對工作有幫助的書。教師兼負「身教」、「言教」的天職,就是一個

不折不扣的Leader,面對進展中的大環境,終身學習可以彌補先備知識及經驗之不足,唯有推展「學習型組織」才能夠真的跟得上時代的潮流,而不被淘汰。現在本校有多名同仁在攻讀碩士學位和進修第二專長,雖然多花點時間來讀書是辛苦的,但確信可使視野增廣有助於教學。

二、思想改變準則,準則改變習慣,習慣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唯有我們真正信奉一個學習型組織,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切的期望跟體認,才會成功;如果思想不改變,行為也不會跟著改變,就不要期待自己的人生能有更大的突破。

三、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藉口

「成功只是要不要,而不是想不想」,要成功很簡單,只要勇往直前即可,可是要失敗卻要找千百個藉口!所以,成功遠比失敗要容易。因此,凡事只要有思想有步驟的去做,而且推演到事情發生之後的種種情形加以因應,成功往往就在你我的面前。

實習教師如何建立教學檔案

實習老師講座劉澤宏/92.07.01 壹、初任教師建立教學檔案的重要性

初任教師教學知能的成長,最近幾年來頗受中外學者的重視。許多有關的研究大多著重於初任教師對於教學的認識、想法,知識的結構,及教師所具備的知識與其實際教學的關係,包括教師教學時所面臨的班級經營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準備、教材選擇及對學生特性的了解等等這方面的問題(Birckhouse, 1989, Good & Brophy, 1987, Veenman, 1984)。

至於對初任教師實質的教學能力,是否獲致實質的成長、大多未能詳細探究。然而,如何有效指導初任教師,提供適當模式與機會,讓初任教師能從其實際教學經驗中獲得教學能力的增長,乃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一、建立的檔案顯示教師教學工作的品質

Barton, & Collins,(1993)和 Collins,(1992)均曾指出:「不論是職前師資培育或是在職教師進修,建立教學檔案(Portfolios)的觀念與作法,已經在很多的師資培育機構被使用。」由教師所建立的教學檔案,47 可以顯示其所完成的教學工作的品質。教學檔案的各種不同成分,可以提供每位教師對於學科內容知識、對於學生的了解、課程的建立、與有關教學的檢討和反省。

建立教學檔案的目的,可以幫助教師統整其過去所學,以最佳的方式呈現在教學過程中,而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甚且,這呈現教學檔案也是一項確實的證據,可以讓學校的同事分享經驗、心得,也可讓學校的主管對於實習教師的教學情形、教學知能的成長,有明確的了解。

二、教學檔案呈現具體的教學方案與策略

在1944年的NARST及NSTA年會中,曾有不少論文聚焦於教學檔案(Portfolios)概念的探討與研究,Dr.Dana, Tippins, & Kaman(1994)的研究報告即為具代表性者,Dr.Dana等分別在三所大學擔任與教材教法有關的課程。他們認為:「職前教師應瞭解Portfolios的本質與其對培養教學知能的影響,教材教法的課程,應提供機會讓職前教師思考與教學有關的知能,經由教學檔案的建立即是一項值得嘗試的途徑。」研究過程,著重在找尋合適的途徑及方式,讓初任教師親自實踐建立對於Portfolios的認知。這樣的認知與實踐過程,對於職前教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訓練,因為它可以使抽象理論化的教育名詞,變成是可行的教學方案與策略。

三、增強初任教師對於教學有關的觀念及認知

Dr.Dana, Tippins, & Kaman(1994)研究的結果發現:職前教師原本對於Portfolios毫無所悉,或無法把握其真正的意涵。到學期末,當他們完成Portfolios的建立之後,職前教師認為自己好似是一個旅行者,檔案則有如地圖。亦有職前教師認為檔案好比是蚯蚓、種子的目錄(seed catalogue)、也像是一個家(home)、旅行日記(travel journal)、牙醫診所、或是一個再製過程(recycling)等等。Kaman則要職前教師以寫信的方式,寫出自己對於Portfolios的瞭解與掌握。大多數的學生經由建立Portfolios之後,對於與教學有關的觀念及認知之增強,咸認很有助益。

四、建立Portfolios可以取代傳統的評鑑方式

Portfolios的評鑑方式,含有替代性評鑑(Alternative Aement)、以成就為基礎的評鑑(Performance-based Aement)及可靠性評鑑(Authentic Aement)的三種特性。這樣的評鑑是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與能力,學生的成續之評定可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商討。可以試行的作法就是,在學期之初,教師告訴學生應完成的學習工作,倘學生能一一完成,則可以得到「A」。因此,若學生決心得A,學生就必需依其承諾達到目標。

在學期當中,教師應觀察學生是否投入,對於一些原本目標定得較低的學生,也可鼓勵其訂定較高的目標,正如同跳水比賽,選手可以自選較高難度的動作,以獲得高分。把這樣的觀念,應用在師資培育課程當中,對於初任教師而言,是一種極為寶貴的經驗,不僅可以學到應有的知識內容,對於日後與教學有關的規劃、組織、取捨等必須作決定的能力,亦是一項難得的訓練。

五、建立Portfolios的認知過程

Dr.Dana等三人也指出,加工品、再製品、製造品及其他可以證明的成品皆是屬於教學檔案的範圍。為了幫助初任教師,對於教學檔案的認知,可以經由下列過程:(1)收集(collect)(2)省思(reflect)(3)選取(select)(4)投射分享(project)(5)實行(effect)(6)尊重(respect)。經由此過程,對於初任教師建立Portfolios的認知成長與進展,必有莫大的裨益。

六、Portfolios是學生學習工作的集合Craig, & Yore,(1994)在『教學檔案與初任教師』(Portfolios And New Teachers)之研究中,二位研究者分別以相似的方法,在不同的學校進行研究。他們認為針對職前教師以Portfolios 的評鑑方式,會受到學校情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的影響。造成「在不同學校,對於不同學科會獲致不同的結果」之最大因素乃在於,其中一位研究者能:

1.提供學生較系統化的教學進度,學生較易於掌握自己的學習進程。2.班級討論時,會播放有關的錄影帶,鼓勵同儕會商,這對於預訂課業的完成,精煉或修正學習的內容都有幫助。

3.學生與授課教師之間經常的接觸、討論,可以適時的解決問題。4.教師與學生的共同討論學業成績,也可證實藉著 Portfolios,給予學生成績是有效率與有效的評鑑方式。

換言之,Portfolios(檔案)就是學生學習工作的集合,它包含了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展,它也展現了學生學習工作的優劣點,甚且,也是容許學生與教師一起來評量的歷程。

貳、建立教學檔案的方法

初任教師能否以其所具備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知識」,達到一致化的要求。所以一般所建立的教學檔案應包括:與上課有關的教學準備、教學工作範例(work samples)、教學錄影、參與專業性活動的資料等重要事項。

為充分了解初任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及反省,參教育實習的初任教師,應提出自己所建立的教學檔案,主要的內容應說明如下:

一、教師個人的教育哲學觀與教學理論:

敘述個人的教育哲學觀及其對於科學教學的影響,對現行學習理論與科學教育的趨勢之見解。

二、教學活動設計:

為充分了解初任教師的課室教學,每一次的教學活動設計應包括二至三週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依據自己教學的特色與需要,呈現教學活動設計,然而,教師亦可參考下列作法,建立自己的教學活動設計:

(一)單元教學的目標:必須敘述學生概念的獲得,學生如何應用其知識、過程技能與批判性思考。

(二)教學計劃:除了包括日期、所花費的時間、活動、作業及每日的教學計劃之外,教師應針對特殊需要學生的學習加以規劃。每日的教學計劃內容宜包括:

1.教學目標。

2.預估主要的活動或單元教學時間。

展望新世纪骨科学研究方向

展望新世纪骨科学研究方向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邱贵兴 《中华医学论坛报》2000年3月16日第26卷第10期 总第704期骨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粗略走向精细的轨迹,时至今日,它已经分为基......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主......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试题

泰州市公需试题《新世纪科学发展与展望》1.纳米是(长度)单位。2.(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

新世纪大学生学习自我鉴定

新世纪大学生学习自我鉴定自我鉴定是对自己过去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的自我分析和总结,自我鉴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快快来写一份自我鉴定吧。那么自我鉴定有什么格式呢?以下......

新世纪财务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论文

新世纪财务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论文我国财务软件产业,历经十几个年头,在各方人士的关心和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为了我国软件产业中的佼佼者。但成绩只能说明过......

下载1展望新世纪的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1展望新世纪的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