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有效课堂讨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
讨论方式探究
单位:桑镇二中
姓名:姚婷
时间:
2014年5月10
日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讨论方式探究
姚婷(兴平市桑镇二中)
课堂讨论是广大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实施,除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外,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认识的深化。然而,随着课堂讨论法运用的深入和推广,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优化教学过程的问题,即低效或无效讨论,具体表现如下:
一、低效、无效课堂讨论
1、“来不及讨论”的讨论
案例1:某教师在讲解冶炼金属铁的实验时就“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CO还是“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喷灯”的讨论中,少数学生提出异议时,由于超过计划时间,教师没有让学生继续讨论,教学随教师要求继续„„这种讨论被教师强硬中止,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无从下手”的讨论
案例2:在“原子分子”教学中,教师挂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引导学生对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变化的讨论,由于这些概念对初中生来说都是第一次听说而且比较抽象,学生在反馈回答时哑场,无所适从。这种讨论收效甚微,学生思维根本未得到实质性启动!
3、“不用思考”的讨论
案例3:在“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学中,讨论“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时”学生听后,大多数照搬书本上的原话高声朗读,很少有学生去讨论,没有一分钟,教室就安静下来,在反馈时,回答很准确。表面上看,学生似乎进行了讨论,而且讨论效果非常好,但实际上他们思考了多少?探究了多少?学生的思维很难发展!
4、“参与不足”的讨论
案例4:在初中第一节“大家一起学化学”教学中,教师未作任何组织准备,尝试让学生们讨论“身边的化学”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来。但很明显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对要多,汇报的机会也多,而另有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很少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经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学习困难生,由于基础差,他们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但往往力不从心,不能自由地表达或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讨论没有全体学生参与,仅部分学生培养了思维能力!
二、怎样才能使课堂讨论有效、高效呢?
在教学中,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努力避免这些低效、无效的课堂讨论,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讨论有效、高效,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讨论有效、高效呢?
1、“精心设计”:讨论内容
讨论内容的设计首先应是学生感兴趣的,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讨论内容,学生才会以最佳心态参与讨论;其次,讨论内容难易程度要适中,应正好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简单了,会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太难了,学生很难有种成就感,也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如:比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地球上改变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如,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呼吸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各种燃料的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那么针对上述的因素,让学生讨论:你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有什么观点呢?很多学生进行了预测:有的学生说,二氧化碳的含量会越来越高;有的学生猜测,二氧化碳的含量能保持不变;有的学生说,要视具体的环境而定,风能将含量高的吹向含量低的地方;还有的学生说,晚上没有光了,光合作用不发生了,所以晚上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要高于白天。在设计方案的环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将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比较,以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积极思考。
2、“极力营造”:讨论氛围
融洽的讨论氛围是保证有效讨论的重要条件,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里,所有学生才能敢干发言、乐于发言,才有适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倾听的局面。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体,教师应成为课堂讨论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的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应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甚至学生之间发生认识冲突。当学生意见相左时,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商椎,不轻易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3、“合理组织”:讨论方式
讨论方式有多种,按讨论如何操作分,常用的如:“任务式”讨论、“书写式”讨论、“辨论式”讨论等等。“任务式”讨论:小组成员各有任务分工,在完成各自任务后,再小组内讨论。这种方式责任明确,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机会;“书写式”讨论:开始不用语言交流,学生把想要发表的意见书写下来,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这种方式讨论时间短,讨论效率高;“辨论式”讨论:讨论双方为某一话题辨论,越辨越清。这种方式可以澄清学生的疑难之处。按讨论人数分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小组讨论:按教师指定和学生自愿相结合,将全班分成若干个5-6人讨论小组。分组时可以打破原有位置关系,考虑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课堂表现及性别差异搭配,确保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内都有发言权,达到讨论的最优组合。这种讨论方式适于中心议题多、难度小的问题;集体讨论:全班集中讨论。这种讨论方式适于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或有争议的问题。
具体怎样组织讨论方式根据相应教学目标、讨论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有时针对有一定难度递度的问题,也可采用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相结合方式,即先在小组中讨论,后组与组之间出代表集中讨论,以达到有效讨论效果。
4、“及时把握”:讨论时机
在课堂讨论中,及时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探究,对理解、掌握化学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一般讨论的时机确定在新旧知识衔接处、重难点处、知识相似易混淆处、引发探求发现化学规律处展开讨论。如你知道有哪些灭火方式吗?这是个低层次的问题,学生都愿意回答;假如某个图书室着火了,应该选择哪种方式进行灭火呢?它的原理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难度增加了,部分学生容易答错,学习好的学生能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照顾每个学生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5、“客观评价”:讨论结果
讨论结果三种:有明确答案、没有明确答案、有多个答案。一般是答案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教师必须对讨论结果及时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并巧妙地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对讨论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如:观念上的局限、方法上的失误等,要及时澄清,引导学生修正错误,服从真理,以使他在以后的讨论中减少错误,提高效率;对讨论中出现的新观念、新知识、新发现,要及时归纳总结,让它们纳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成为新的学习增长点,并迁移形成学习能力。
当然,评价学生讨论结果时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课堂讨论是学生消化、吸收、运用已学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方法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路子,使学生通过讨论法教学,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使课堂“活”起来,最终使教学效果“好”起来!
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杨岗中学:杨勇智 怎样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提高化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呢?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减负增效的一系列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成了首要问题。有效......
浅析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广元民盟烛光中学 王述华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内40分钟的教......
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内容摘要】: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因此许多教师通常都会设置“讨论”这个环节。我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确因教学内容的需要必须要让学生......
关于化学有效教学及课堂反思有效教学:高一化学处于初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学生过早地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