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研究_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措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6:20: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措施”。

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初探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人们从人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的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它意在充分开发个体的潜能,使其得到发展和优化,全面塑造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提高学生个体的整体素质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就是学生“身、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强调终身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正确认识和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精神是前提,缩小城乡差距是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是关键,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契机,提高教师素质是核心,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是有效方式,优化教育结构是保障。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员,我在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锻炼增强意志。

“体者,载知识之车也。”体魄健康,才能产生旺盛的精力,才能有足够的体力、耐力和敏捷的运动技能,这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现在的小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身体素质弱,生活自理能力差。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可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自然营地军体娱乐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步行、爬山、野炊、植树、水质调查、科技制作等,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室外活动中觉得新鲜有趣,忘记疲劳;在充实愉快的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中,锻炼身体,增强意志,开阔视野,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二、让学生在体验教育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感性知识学习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以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方面应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设计活动,引导情感体验,激发创新的欲望。

体验是个体与人和事物的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中即活动(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活动,让学生进行道德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意志,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个体的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例如,设计学校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来当一天的老师(或校长、校工……)。让学生从自己需求的角色开展设想,假如我是老师(或校长、校工……)我会做什么,我会怎么做。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诉说、倾听、思考中引发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创新的欲望。

2、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尝试创新的喜悦。

在引发内心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情境。让他们轮流当一天的老师或(校长、校工……)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去体验,在新的体验中大胆实践,总结得失。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引导下,让学生尝试到创新的喜悦。

3、结合活动,积淀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品质意志。

学生在创新体验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当老师(或校长、校工……)的不易,从而更加尊敬师长。在此基础上开展系列体验活动,如家庭角色体验,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社会角色体验,假如我是售票员(清洁工、服务员……)让学生在日常的体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刻骨铭心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在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同时在创新欲望的驱动下,让他们在创新活动中尝试到创新的喜悦,再次激发创新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应用知识,培养创造思维,发展创造能力。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情境和气氛,引导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鼓励学生多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只有带着强烈的探究动机,才能面对疑难,敢于进取,大胆探索,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望。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仰仗于实践,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例外。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时时进出创造的火花,加速创造思维的发展。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应用知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但是,学生不理解的、教条的知识学得越多,对创造思维的束缚越强,只有在保证知识质量的前提下,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知识的本质来讲,知识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的总结。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天时、地理的优势,让学生在体能锻炼、角色体验、调查实验中积累知识,应用知识。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创造能力。

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积淀情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把人类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只有让学生从小打好直接知识的基础,才能为今后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知识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角色体验活动后,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把实践活动加以总结,通过实践活动,能积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学生在自身内驱力的推动下,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成功的经验又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如此螺旋形上升中 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充分接触、在日常的生活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获取直接经验,积累知识,应用知识,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德、智”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在思考在农村小学如何改变现有的教育现状。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 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我认为应注意下面 几个问题:

一、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 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而不应只是局限于认识性目标。

借鉴许多教师的经验,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时,还应特别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我们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单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 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 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 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三、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学生当作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让全体 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三是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系列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四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 设必要的精神心理条件。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导向、激励、反馈、改 进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诸方面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评价内容要全面。二是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 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 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三是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 结合。四是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他评相结合。五是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同时写出诊断性、指导性和 鼓励性评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推进课改教研常规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改革实验,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而是一个探索、创造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已有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课改教研常规化,在创新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改工作常规化

抓好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应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来抓。具体要求是:一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参与式集体备课;二是精解目标,精读教参,精研公开刊登的典型教案、课程标准中的案例;三是把教师备课列入领导调研范围,调研时不仅要了解教师的备课是否达到规范要求,而且还要看实际效果;四是开展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学校教科室编写了《新课程怎样备课》,各学区制订了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本学期学校将举行“优质备课”评选活动两次。

公开、观摩课制度 提高课堂效益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要求是:一是各学区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好公开教学。各学区每学科组组织两次公开教学活动。每次公开教学活动,目标要明确,着重解决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县级及县级以上公开课、观摩课活动。三是学校职能科室将观摩课、公开课活动纳入对各学区的量化指标。

校本学习培训制度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阵地,立足岗位,立足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再学习、再提高的一种形式。我校在教育局的统一……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研究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研究一、转变教学思想,提高素质教育意识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具体来讲,教师应当从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为素质教......

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边远山区的孩子最难教,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一些小学生以不到30的总分升入中学,他们上课听不懂,课后作业不会做,对他们要求严......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每周一举行一次升旗仪式,重大节日举行主题教育,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训练学......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