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语文重点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运用初探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而且应该促进学生的情感品质形成与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提高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运用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同时我们也知道人都有七情六欲,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它会逐渐形成一种因循守旧的感情惯性,并成为人的潜意识中与理智抗衡的强有力量。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代创新教育的需要。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好坏,情感教育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内涵,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呢?
一、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热情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更好地突出语言特点,强化其作用,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某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时,就应抓住这篇课文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以情动人,才能扣击心灵。充满激情,充满感情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紧紧的抓住学生好奇心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比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教师的导语可以这样设 1
计,“同学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常常歌颂母爱的伟大、无私,但我们是否也曾想过父爱的伟大呢?父爱如山,雄伟深沉;父爱如海,广博无垠。父亲以长满老茧的双手辛勤耕耘,撒播种子,收获希望。当在座的同们身体日益长大的时候,我们是否发现自己的父亲以前那高大的背影,而今竟然变得如此的削弱?那魁伟的身材如今竟然已经开始佝偻?过去那雄健的脚步,而今竟然变得如此的蹒跚?请同学们闭上眼,想象一下父亲此时也许正在烈日下的田间辛苦劳动,也许正在闷热的车间挥汗如雨„„”。感人的语言通过教师充满表现力的声音传递出来,就会为学生营造一个感情无限的想象空间,立刻就能把学生引入到对父亲的深深沉思中。
二、发挥自身人格魅力,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形象魅力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灵魂和健全人格的养成。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教师的仪表与风度、知识与才华、品格与修养往往成为能否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要想把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首先,应该让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平易近人的态度这样一种形象出现在课堂上,绝不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和信任,他就越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比如: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李公朴是怎样一个人,然后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讲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李公朴先生是一位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畏强暴、不怕流血牺牲的勇士,他为了反内战,争民主,却不幸倒在反动派的屠刀下„„一个热爱民主的爱国之士就这样倒下了,我们悲痛!为烈士的死难而悲痛;我们愤怒!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而愤怒„„”教师慷慨陈词,以情激情,使同学们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对国民党反动派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法西斯罪行充满仇恨。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渗透情感教育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作品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目,占相当比例,都必然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几乎包含了人类情感所有的各种表现,而且多是反映人类的真、善、美的高尚情感。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仔细研读课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比如,讲授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以情激情的氛围,将学生引入悲壮的意境之中。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用包含感情的语言,描绘韩麦尔先生即将下课时的神情,语言和动作,并进一步揣测他的内心活动。顿时,同学们的心弦纷纷被拨动,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韩麦尔先生与故土和亲人告别的庄严而令人心碎的场面,虽然发生在19 世纪的法兰西,然而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接着,教师又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近代史。一桩桩丧权辱国的事件,使学生产生了和小弗郎士感情上的共鸣,认识到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开拓创新。
四、注重诵读,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阅读,对作品、事物、生活有所感触、领悟,激发学习的欲望,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还要充分发
挥语言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情和感染力, 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富于变化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并配合适当的手势和体态,声情并茂,“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比如,朱自清的名篇《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学前,首先满怀激情带领学生一起领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万物复苏,百鸟争鸣„„” 让学生陶醉在作者所描绘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美妙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自身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五、通过角色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中蕴含的感情
在遇到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入角色,寻找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分角色朗读的喜爱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的朗读形式。主要在于,分角色朗读时,学生有一种参与其中的乐趣,使他们自觉融入到角色中去,设身处地深入领会角色的语言、动作和所渗透出来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在遇到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多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或将有些课文内容改编成小品、话剧等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亲自参与,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作品思想和情感的准确把握。比如,在教授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析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所呈现出的特点,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其次,请同学们自由结组,分别扮演其中的皇帝,大臣,小孩以及骗子等角色。在表演时,要求学生将皇帝的愚蠢,外强中干;老大臣的昏庸,阿谀逢迎;骗子的狡猾、贪得无厌;骑士们的外表高贵,内心无耻等性格特点都一一展示出来,并由其他学生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之教师对学生们的点评与指导,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中的人物典型以及寓意。学生自己通过角色设计和参与,极大地加深了对作品思想感情的把握,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接纳知识,探究知识,使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通过上面的种种方法,一方面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培养起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1]李昂.初中语文教学要运用“情感教育”.教育论丛
[2]李凤珍.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备课导
航,2010(02)
[3]姜亚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雅安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9(12)
饷田(xiǎng) 缲车(sāo)兜鍪(mïu)扶掖(yâ) ....阴晦(huì ) 潮汛(xùn)愕然(â )嗤笑(chī) ....瑟索( sâ ) 牡蛎( lì )汲取( jí) 朴刀(pō ) ....锭子(dìng) 鸿鹄(hú )社稷( jì) 唐雎(jū ) ....怫然 (fú )存恤(x......
初中语文《白杨礼赞》说课稿 一、教材的处理 《白杨礼赞》是省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要求是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初步学会应用这两......
初中 · 语文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反思华容县团洲中学卢 琴联系电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写作是学生进行自主、真实......
家教王初中语文资料汉语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2、特点:A、经常由名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