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_初中语文说明文专项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46: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初中语文说明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语文说明文专项”。

教学目标:1、掌握说明文有关知识。2、准确判断说明方法、顺序。3、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4、灵活运用复习到的知识阅读说明文。教学过程:

    叫学生抢答一组表达方式的试题(哪一类文章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引入说明文的复习 出示复习目标 复习内容讲授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

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特点: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2.说明文的分类:

(1).按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理说明文:阐明事理,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提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课文举例:事物:《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事理:《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生物入侵者》)(2)按说明方式分(语言方面):平实性说明文:多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

文艺性说明文(生动说明): 除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外,常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并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地介绍事物和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为知识小品文或科学小品文。(说明性小品文)课文举例:《桥之美》

3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故宫博物院》4-8段)。总分总式《苏州园林》(运用在事物说明文)。递进式(各层意思是逐步深入的,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运用在事理说明文中)如:《大自然的语言》全文按逻辑顺序说明,7——10段按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说明。

4理清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按说明对象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说明。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逻辑顺序:按照说明对象的内部联系来说明。从特点到用途、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也可反过来用)。课文举例:时间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空间顺序:《故宫博物院》。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做题)5说明的方法

(1):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摹状貌、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说明

(2)辨识说明方法,并说出作用: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打比方)。作用:更生动形象地说明石拱桥桥洞的形状和形式优美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

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举例子。)作用:更具体真切地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的特点。③、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列数字)。作用:更具体准确地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的特点。(更有说服力)④、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说明)。作用:更生动具体地说明赵州桥的设计施工巧妙绝伦的特点。(增强说服力,增添文采。)

⑤、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作用:更加突出强调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⑥、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下定义)。作用:更加科学准确概括地说明物候学。

⑦说明方法: 画图表 作用:更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⑧、风沙的进攻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分类别)作用:更条理清楚地说明风沙的进攻方式。

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摹状貌)。作用: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形象生动,寄托感情。

⑩.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作诠释)。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6.品味说明 文的语言:

说明文语言的一般特点是:准确、周密。如何品味呢?

(1)、品味修饰、限制性语言。(如表示时间、程度的词语)

用删除法,能否去掉?为什么?例如: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各字能否删去? 品味:不能去掉,“各”字准确地说明大拱两肩上小拱的数目,如果去掉,小拱的数量就变

成两个,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归纳: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修饰、限制性词语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也许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常见词有: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表时间:当时。品味近义词、同义词

用替换法,换了好不好?为什么?例如: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的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把“优良”换成“优越”好不好?为什么?

品味:不好,因为从适用对象来看,“优良”常用于指品质、品种、成绩、作风等十分的好。“优越”则多用以形容制度、条件、环境等胜过一般。显然,“传统”不能用“优越”。原词表达准确、严密。方法归纳:1表态:不能替换;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中考说明文常见题型

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顺序的判断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5、说明文的结构

6、综合素质考察

7、开放性试题

五.课堂练习(见幻灯片)六.课后练习(专题训练1)

《中考说明文阅读》教案 一知识梳理

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事理说明文),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常见的说明文有几种类型? 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3、阅读说明文要抓住几个方面?

A、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B、理清说明顺序。C、掌握主要说明方法。D、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4、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什么是事物的特点? 事物的特点是指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常见考点:

1、说明对象及特征理解。

2、说明方法辨识与作用

3、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5、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6、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7、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8、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

一、说明对象及特点的判断及辨析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二、例文引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我国的建筑 B、苏州园林

C、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 D、建筑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2、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B、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C、苏州园林要求自然之趣。

D、苏州园林是美术画,不是图案画。

解析本题是从两个方面考查了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引文很短,只有四句话,先逐句阅读弄清每句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再运用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就能选出准确答案。第1题要求准确判断说明的对象。四句话都是介绍有关建筑的对称,第二句就清楚地点明了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所以应选C。第2题是考查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能力。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要求准确、全面。引文第一句话概括说明我国的建筑布局在一般情况下是绝大部分是讲究对称的。而苏州园林不同于我国其他园林的地方在于建筑布局绝不讲究对称,这是第二句话的内容。第三、第四句则说明了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为了讲究自然之趣。分析完全文,可见其特征是绝不讲究对称。因此应选B

二、技法点津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 策: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三演练提升 中考指南

74面《地球首个生态城市》第1题;75面《夏至》第1 题。

78面《鸟儿为什么歌唱》第1 题。

二、说明顺序的知识梳理及例文

1、我们学习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每种还有哪些小类?以学过的课文为例说明。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如《核舟记》:头——舱——尾——背。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国石拱桥》:古——今(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在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中国石拱桥》第五段赵州桥,《核舟记》全文; B、先主要后次要:《中国石拱桥》第5段先主要介绍赵州桥结构上的特点,最后介绍形式上的特点,采用了先主要后次要的顺序;C、先原因后结果:《中国石拱桥》到9段; D、由现象到本质:八下《旅鼠之迷》,E、由一般到特殊:《中国石拱桥》文章开头先总述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然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最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特殊的拱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F、由整体到局部:《中国石拱桥》第6段卢沟桥。技法点津

对 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⑪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说明建筑物的结构时使用,常用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词。

⑫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⑬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演练提升

1、分别指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4、5亿吨氯化钠;有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三、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知识梳理及例文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2)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

(3)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不能有从属或交叉关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如人分为:男人、女人。

(4)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深入浅出,具体生动。(5)作比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一定有两个方面。(6)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9)配图表 例文引领

浏览《中国石拱桥》第五段指出着段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技法点津

1、注意: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

2、这些说明方法是有何标记的(1)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2)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4)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5)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6)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7)引资料:引用,标记是引号。

(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9)配图表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

A、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B、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C、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D、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条理清晰)。E、打比方:能够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F、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更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G、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

H、配图表: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地认识,便于比较和记忆、理解。演练提升

分别指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⑪我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其中最着名的是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⑫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3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⑬松鼠是一种片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智。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⑭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⑮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愈强。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⑯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一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⑰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⑱这个泡泡所用的材料ETF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聚氟乙烯。⑲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长,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故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体内,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⑳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⑴堰塞湖的溃坝氛围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

四、说明语言的知识梳理及例文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理解分析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简明。

1、准确(最主要的特点):

(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可能(表示推测、估计之意。若去掉会使句意肯定化,绝对化,不符合实际情况)、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题型:能否去掉?为什么?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2)同义词的选用: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2、严密:词句照应、搭配等,注意词与短语恰当搭配与排列。

3、简明:注意代词的运用,指代词的意义分析。

4、生动形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1)描述等表达方式的运用;(2)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例文引领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分析:“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技法点津 品味说明文语言主要有三种题型:

(1)理解重要词句,词语主要是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句子主要指结构比较复杂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和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句子的理解答题角度:

①表达的内容、②说明方法、③文采(修辞)、④语言风格(朴实准确、生动活泼――文学性与趣味性)。

(2)“××”词好在哪里?(加点词有何作用?)答题模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3)“××”词能不能删掉?(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答题模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增强文学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②不能,“××”词表示„„意思,如果删掉(替换)“××”词,意思就变成了„„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所以不能删掉(替换)。演练提升

1、“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一句中”、“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莺》中说:“莺生性胆小,在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一句中“常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句中”至少”一词好在哪里?

4、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句中“很可能“一词好在哪里

[本文来自雪飞资源网www.daodoc.com]

初中语文说明文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说明文解题技巧【—说明文解题技巧】,本节要领,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关于如何做说明文阅读理解题。仅供参考。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

初中语文说明文解题技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初中语文说明文解题技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摘 要: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主讲人:杨霞(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一、说明文教学概说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

初中语文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初中语文说明文的基础知识,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初中语文说明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说明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