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入周问礼的故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孔子的故事名称”。
孔子入周问礼的故事
从汉画像石“滑板车”图 联想老庄的哲学思想 作者:翟智高时间:2014-05-14 22:10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文学 生活 “滑板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本是代步工具,但传入中国后,却迅速成为深受儿童们喜爱的玩具。西安碑林有一块东汉画像石上,有“滑板车”,画像石中,一名儿童手推“滑板车”,站在两个大人之间抬头仰望。中国古代儿童也玩滑板车,要比德国人发明早了近两千年.汉代画像石上的滑板车: ? ? 画像石出土于陕北绥德,描绘的是孔子长途跋涉来到洛阳,向老子求学问礼的场景。右侧的孔子手执“大雁”,屈身向老子行拜师礼。? 站在老子和孔子之间的儿童,手推一辆两个轮子的“滑板车”,名叫项橐(tuó),是春秋时代闻名的神童。据史料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被项橐用泥沙修筑的“城墙”挡住了去路。孔子问他何不避车,项橐回答说,只闻车避城,未闻城避车。后来项橐又连问孔子几个问题,孔子却回答不出来。于是有《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之句,所以他也被戏称为“史上最著名”神童。画像石图中项橐手中的“滑板车”,根据嵇康《高士传》的记载,被称为“蒲车”,是东汉时代流行的玩具。虽然不知是否像现在这样可以用来代步,但无疑与现代的儿童滑板车类似,同属于儿童们喜爱的玩具。
? ??? 画像石画中是孔子到东周都城洛阳问礼樂与老子的故事,在洛阳老城现在还有后世纪念孔子入周问礼樂的碑刻: ? ?? 孔子入周问礼的故事,载于《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 庄子 申不害 韩非列传》(以下资料黑字是原文,括号内蓝字是译文参考)“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孔子前往周王室都城洛邑,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
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关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典出《庄子? 田子方》,主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要多方面看问题的全面。(以下资料黑字是原文,括号内蓝字是现代话参考)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刚洗了头)方将被发而干,然似非人(正披散着头发等待吹干,那凝神寂志、一动不动的样子好像木头人一样)。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是孔丘眼花了吗,抑或真是这样的呢?刚才先生的身形体态一动不动地真像是枯槁的树桩”)。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吾游心于物之初(好像遗忘了外物、脱离于人世而独立自存一样”。老聃说:“我是处心遨游于浑沌鸿濛宇宙初始的境域。)。” 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孔子问:“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老聃说:“你心中困惑而不能理解,嘴巴封闭而不能谈论)尝为汝议乎其将(让我为你说个大概)。至阴肃肃(最为阴冷的阴气是那么肃肃寒冷)至阳赫赫(最为灼热的阳气是那么赫赫炎热)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肃肃的阴气出自苍天,赫赫的阳气发自大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阴阳二气相互交通融合因而产生万物,有时候还会成为万物的纲纪却不会显现出具体的形体)。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消逝、生长、满盈、虚空、时而晦暗时而显明,一天天地改变一月月地演化,每天都有所作为,却不能看到它造就万物、推演变化的功绩。生长有它萌发的初始阶段)。死有所乎归(死亡也有它消退败亡的归向)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开始和终了相互循环,没有开端也没有谁能够知道它们变化的穷尽。倘若不是这样,那么谁又能是万物的本源!)孔子曰:“请问游是(孔子说:“请问游心于宇宙之初、万物之始的情况。”)”。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老聃回答:“得到的认为很满足,就是‘至美’、‘至乐’了。)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体察到‘至美’也就是遨游于‘至乐’,这就叫做‘至人’。)
孔子曰:“愿闻其方”。曰:“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孔子说:“我希望能听到那样的方法。”老聃说:“食草的兽类不担忧更换生活的草泽,水生的虫豸不害怕改变生活的水域)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进行了小小的变化而没有失去惯常的生活环境,这样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就不会进入到内心。普天之下,莫不是万物共同生息的环境。)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获得这共同生活的环境而又混同其间,那么人的四肢以及众多的躯体都将最终变成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死亡、生存终结、开始也将像昼夜更替一样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扰乱它。)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更何况去介意那些得失祸福呢!)弃隶者若弃泥涂(舍弃得失祸福之类附属于己的东西就像丢弃泥土一样。)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懂得自身远比这些附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为珍贵,珍贵在于我自身而不因外在变化而丧失。况且宇宙间的千变万化从来就没有过终极,怎么值得使内心忧患!已经体察大道的人便能通晓这个道理。)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孔子说:“老子的德行合于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借助于至理真言来修养心性,古时候的君子,又有谁能够免于这样做呢?)老聃曰:“不然。夫水之于汋也(老聃说:“不是这样的。水激涌而出)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不违背自身力量去强求一切,方才合乎自然法则。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对于德行,无须加以培养万物也不会脱离他的影响,就像天自然地高,地自然地厚,太阳与月亮自然光明,又哪里用得着修养呢!” 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欤(?孔子从老聃那儿走出,把见到老聃的情况告诉给了颜回,说:“我对于大道,就好像瓮中的小飞虫对于瓮外的广阔天地啊!)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不是老聃的启迪揭开了我的蒙昧,我真不知道天地之大和全貌了啊)。
孔子虚心的向老子问礼的故事公元前521年的春天,孔子的学生宫敬叔来到老师家告别。他告诉孔子,几天之后他要奉命去周朝的都城洛阳朝拜天子。孔子听了三怍常高兴,因为周朝的守藏......
《孔子家语问礼》文言文及翻译《孔子家语问礼》作者:佚名哀公問於孔子曰:「大禮何如?子之言禮,何其尊也.」孔子對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禮也.」公曰:「吾子言焉.」孔子曰:「丘聞之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孔子家语问礼》文言文及翻译,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孔子之“礼”中国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化,中国人之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国的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艺术,追根溯源,因为先秦时代的儒道哲学。先秦时期是中国古社会思想急剧......
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原文翻译曲礼子夏问作者:佚名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於朝市,不返兵而鬥.」曰:「請問居昆弟之仇如之何?......